早產媽媽胎盤滯留,醫生徒手剝離胎盤保子宮!

2020-12-22 騰訊網

突如其來的胎膜早破

剛剛懷孕到34周的劉女士,出現有少量羊水流出,急診入院。住院部宋百靈主任立刻為她組織安排了產前檢查和評估,胎兒尚未足月,但是胎膜已破,宮口開兩指,宮頸管消退90%,劉女士被立刻安排進入產房按照妊娠黃色風險分級管理,陰道試產。

在愛人和順產接生團隊的陪伴和保護下,劉女士分娩鎮痛下順利產下一個男寶寶。由於早產,寶寶的體重只有4斤2兩,和爸爸媽媽匆匆見了一面,被送到了新生兒監護中心。

更可怕的危險來了——胎盤滯留

寶寶安全娩出,雖然低體重,但阿氏評分也達到了10分。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就等著媽媽胎盤娩出,沒啥事就可以回病房踏踏實實休息了。

正常情況下,在胎兒娩出後5~15分鐘左右,胎盤會與子宮壁剝離並娩出,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5分鐘,10分鐘,15分鐘過去了,胎盤還是沒有娩出的跡象。如果胎盤不能順利娩出,很可能造成大出血和感染。

產房的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宋主任判斷很可能發生了胎盤滯留。一方面安排繼續嚴密觀察等待,另一方面立刻向呂秀麗院長匯報組織會診,討論手術方案。

呂秀麗院長徒手胎盤剝離

年輕媽媽的子宮保住了

呂院長考慮胎盤粘連或胎盤植入,如果強行剝離,很可能出現大出血,需要切除子宮不說,甚至可能危及產婦生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40分鐘後胎盤依舊沒有剝離徵象,局面越來越危機。產房裡的醫生產婦,產房外的家屬都特別的緊張,如果胎盤仍未自行剝離的話,考慮胎盤植入,極有可能要切除子宮。聽到可能需要切除子宮,年輕的媽媽忍不住淚水,這才是她的第一個寶寶呀。「姑娘,別害怕,有我在放心」呂院長安慰著她。

呂院長運用四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採用了生理鹽水+縮宮素20u,從臍靜脈快速推入。然後耐心等待,觀察了十多分鐘,在B超嚴密檢測下,終於看到了1cm的剝離面。繼續觀察,1cm,2cm,3cm......10cm,收縮住的宮口在慢慢開大,陰道也有少量出血,這時已經1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是時候了,呂院長準備嘗試徒手剝離胎盤,終於,出來了!儘管產婦子宮下壁胎盤有部分粘連,但還是成功的娩出了胎盤。子宮保住了,大家也都舒了一口氣。經過產後觀察2小時,無陰道明顯出血,子宮收縮好,劉女士被送回病房繼續接受醫囑指導及治療。

現在,劉女士正在美中商都的月子中心美美地坐月子,早產的小寶寶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這會兒已經和爸爸媽媽團圓啦。萬般感激的小兩口送上錦旗表達謝意。

胎盤滯留可不是鬧著玩

胎兒娩出後30分鐘,胎盤尚未娩出者,稱為胎盤滯留,是產後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胎盤全部未從子宮壁剝離,雖然胎盤滯留,在一段時間內可無出血。因此,正確處理胎盤滯留,對預防產後出血,降低產婦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胎盤為什麼下不來?

1) 胎盤剝離不全:多見於子宮收縮乏力,或子宮收縮不協調,以致胎盤一部分與子宮蛻膜層分離,另一部分尚未剝離,影響子宮全面收縮,部分子宮鬆弛,胎盤剝離面血竇開放,陰道出血不止。

2) 胎盤剝離後滯留:胎盤已全部從子宮壁剝離,多因子宮收縮乏力,產婦體弱腹肌收縮不良或膀胱充盈,以致胎盤雖已全部從子宮壁剝離,但滯留於子宮腔內,進一步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

3) 胎盤嵌頓:子宮收縮不協調,子宮內口附近呈痙攣性收縮,形成狹窄環,使已完全剝離的胎盤嵌頓於子宮腔內,妨礙子宮收縮而出血。如血塊積聚於子宮腔內,則呈現隱性出血,但有時也可見大量外出血。

4) 胎盤粘連:胎盤全部或部分粘連於子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者,稱為胎盤粘連。全部粘連者可無出血,部分粘連者,可引起大出血。多因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損傷等所致。

5) 胎盤植入:由於子宮蛻膜層發育不良或完全缺如,胎盤絨毛直接植入子宮肌層內,稱為植入性胎盤。完全植入者不伴有出血,部分者可自剝離面發生出血。

6) 胎盤部分殘留:部分胎盤小葉或副胎盤殘留於宮腔,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

胎盤滯留的危害

胎盤滯留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造成產婦產後出血和感染。在臨床上發生的概率約為0.9%~1%,第二胎重複發生的概率率為20%。近些年來,由於產前流產、引產概率的日益增高,胎盤滯留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人工胎盤剝離術怎麼操作?

人工剝離胎盤,應該重新消毒外陰,更換手套,鋪巾。同時做好輸血、輸液準備。剝離的手法很重要,禁忌用手指抓取。分離困難時不可強取,若牽拉臍帶時發現絨毛植入較深,考慮為胎盤植入時,應停止行人工剝離術,而改行子宮切除術。術中術後藥物支持,做好預防感染措施。

一般人工剝離胎盤需要在全麻狀態下進行,我院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剝離胎盤術,在超聲和麻醉的配合下,取得良好效果。徒手剝離胎盤需要醫生有很高的專業技能以及熟練的手法,我院呂秀麗院長有40年的臨床經驗,接生團隊有多年的默契配合,幫助許多像劉女士這樣的媽媽轉危為安。

相關焦點

  • 手剝胎盤很痛,那為什麼要手剝胎盤呢?醫生:3種產婦逃不過手剝
    寶媽小張我就經歷過手剝胎盤,當時生完寶寶之後胎盤一直不下來,然後醫生就把手伸進去,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待宰的羔羊,任憑醫生在不停地鼓搗,剝離胎盤簡直痛得死去活來,不知道過了多久胎盤才出來。很多媽媽在回首分娩的過程,都是心有餘悸,讓媽媽有劫後餘生感覺手剝胎盤的過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胎盤不能娩出後,醫生的手開始消毒準備,一隻手順著產道身體體內一直到子宮,醫生根據經驗開始摸索並確定胎盤的位置。
  • 分娩時遇到胎盤滯留怎麼辦?醫生會這樣處理的,別不好意思
    如果順利分娩還沒什麼,但很多時候需要男醫生用手剝離胎盤時,就真的很尷尬了。不過,如果孕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要覺得尷尬和緊張,因為男醫生也是為你好的。手工分離胎盤的目的是清理子宮,避免出現休克、大出血、感染等問題。胎盤滯留的原因有哪些?
  • 永生難忘的手剝胎盤,看完之後心疼媽媽一萬遍!
    胎盤娩出屬於第三產程,正常情況下, 50% 的媽媽胎盤都會在 5 分鐘內自行娩出,90% 會在 15 分鐘內娩出,而根據《中華婦產科學》所說,胎兒出生後一小時胎盤仍未娩出應視為異常。「不能娩出」大概有三種情況,有的是胎盤已經從子宮壁剝離,但是宮頸口內口提前關閉,導致胎盤滯留在子宮內;有的是卡在宮頸口;還有一些是胎盤還粘連在子宮壁上,沒有剝離。
  • 「手剝胎盤」比生孩子疼一百倍!醫生會直接將手伸進產婦子宮
    什麼是手剝胎盤?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出生的時候,胎盤都會在孕婦生產過程中自然剝落。但是有些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後,胎盤沒有排出體外還留在子宮裡。醫生可能會給這類孕媽打一種促進胎盤排出的藥水。但是胎盤還是沒有排出體外。有些媽媽是胎盤雖然已經從子宮壁剝離,但是宮頸口內口提前關閉,導致胎盤滯留在子宮內,或者就是卡在宮頸口不能排出體外。
  • 產後出血——徒手剝離胎盤術!(多圖)
    「人工掏胎盤」才痛苦!生產過程中如出現胎盤粘連或不能正常娩出胎盤的產婦,醫生就不得不採用這種看起來很殘忍的方式去挽救產婦生命。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是用一隻手伸進產道到達產婦的子宮,然後尋找胎盤的位置,找到胎盤的邊緣,用力將胎盤完整剝離出來,之後檢查有無殘餘,按壓腹部排除淤血。
  • 胎盤殘留 醫院賠償
    荊楚網(楚天金報)記者 張衛華 特約記者 凌雲 通訊員 光燦 程凌風報導:高齡產婦李某分娩,在嬰兒死亡後醫院為她做人工剝離胎盤手術,李某以醫院過錯導致自己發生子宮性閉經為由,將醫院告上法院。昨日,大冶法院判決醫院賠償李某各項費用1.7萬元。
  • 在媽媽子宮裡,演配角的胎盤是如何「搶戲」的?
    當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茁壯成長時,有一位「護花使者」一直在陪伴和守護著TA,那就是胎盤。 對於胎盤,在孕育的過程中它雖然一直充當著「配角」,守護著「主角」的健康。可有時它也不甘寂寞,時不時整一些奇怪的「造型」讓自己「搶戲」。
  • 胎盤前置很危險嗎?準媽媽應該怎麼辦?
    前幾天天才寶寶的後臺收到一位準媽媽的求助:「我懷頭胎,醫生說我胎盤前置,這個危險嗎?寶寶還能要嗎?」我們感受到這位準媽媽的心情,第一次懷孕遇到這個陌生的名詞,而且關係到胎兒的健康與否。誰能不慌張、擔憂呢?那什麼是「胎盤前置」呢?
  • 胎盤植入,要切除子宮?
    >胎盤植入,要切除子宮?  接下來胎盤娩出、檢查胎盤的完整性……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突然,醫生發現產婦胎盤有缺損,出血一陣陣增多。臨床經驗豐富的夏桂靜助產師心裡「咯噔」了一下,馬上請示值班醫師楊敏怡進行子宮探查,結果發現部分胎盤組織與宮底部緻密粘連,無法剝離。
  • 闢謠:一胎胎盤粘連,二胎就沒事?醫生說,大錯特錯
    正常順產的產婦在胎兒娩出後30分鐘內,胎盤都會自然排出。如果順產時胎兒娩出後短時間內陰道出血量超過 200ml、胎盤未娩出或胎兒娩出後 30分鐘胎盤仍未娩出,醫生或助產術就會進行宮腔探查術,可以發現胎盤部分或全部粘連,如果是部分胎盤粘連,出血不多,醫生就會徒手上了。有一種痛叫徒手剝胎盤的痛,親身經歷過的產婦必定終身難忘。
  • 胎盤滯留必須手剝嗎?處置流程、風險危害、預防須知,一文解析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孕媽分娩的過程中一共分為三個產程,當胎兒分娩後不久,隨之而來的就是接下來的胎盤分娩,而通常在胎寶出生後5分鐘左右,子宮會再次開始收縮,開始分娩胎盤。正常情況下,這個過程會持續5-15分鐘,不過如果胎盤分娩的過程較慢,花費的時間較長,那麼就有可能是胎盤滯留。
  • 孕婦要小心胎盤早期剝離(全文)
    隨著子宮變大,壓力增加,加上後期合併症,漸漸產生而造成。成因懷孕中,胎盤與子宮分開便稱為「胎盤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指的是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的現象。胎盤剝離原因不明,懷疑與下列因素有關:1 準媽媽本身有疾病準媽媽本身有高血壓,造成胎盤動脈血管病變、動脈痙攣、胎盤缺血及剝離等情形。2 準媽媽本身體質有關準媽媽的胎盤結構有問題。3 遭遇意外撞擊因撞傷,腹部直接遭受撞擊,造成胎盤剝離。
  • 無指徵剖宮產惡果——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
    二胎政策開放不算久,積極響應二胎政策的媽媽就很多了。現在隨手翻翻產科門診的產檢大卡,一半是經產婦,其中再一半是有前次剖宮產史的,醫生稱之為「疤痕子宮」的孕媽。我每每接診這樣的孕婦都心存後怕,有種感覺叫做當年自己作的孽,到了要還的時候了,天朝有全世界第一的剖宮產率,做為產科醫生壓力山大。曾經經歷過的徹夜搶救歷歷在目,為了不想再見到那些兇險的事情發生,我今天想聊聊「疤痕子宮」再懷孕時的常見併發症: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
  • 佛山一「熊貓血」產婦臨產,危在旦夕時醫生徒手剝離胎盤
    院方還請兒科醫生到場護嬰,做好新生兒搶救準備。在產房,伴隨醫護人員的共同守護下,L女士於當日17:29順產一名男嬰,體重2400g,新生兒評分均10分。沉浸在再為人母喜悅中的L女士,被告知胎盤在胎兒娩出後經臍靜脈推注縮宮素後近半小時仍未有剝離跡象,不排除胎盤粘連甚至植入,有產後出血的風險。
  • 胎盤滯留危害有多大?每位孕媽都要了解,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這不,前段時間,我們產房來了一位產婦,生產的時候就不太配合,十分嬌氣,孩子出生之後,這位產婦體內的胎盤遲遲排不出體外,發生了胎盤滯留的情況,後來醫生沒辦法,只能選擇手工剝離胎盤。這位產婦情況也比較嚴重,後來還出現了大出血,可以說是命懸一線。
  • 什麼是前置胎盤,準媽媽前置胎盤會對自身有影響嗎
    若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覆蓋宮頸內口處,其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稱為胎盤前置。胎盤前置常見的原因準媽媽子宮體部內膜病變。如產褥感染、多產、多次刮宮及剖宮產等,均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內膜受損,使子宮蛻膜血管生長不全,當受精卵植入時,血液供給不足,為了攝取足夠營養而擴大胎盤面積,伸展到子宮下段。胎盤面積過大。
  • 人工胎盤剝離術——3D動畫視頻演示操作細節!
    胎兒娩出後30分鐘,胎盤尚未娩出者,稱為胎盤滯留,是產後出血的一重要原因。 人工剝離胎盤術,是用手剝離,取出滯留於宮腔內胎盤的手術,能夠有效解決胎盤滯留的問題。 _ _ 一手經腹壁下壓宮底,宮腔內的手掌展開,四指併攏,手背緊貼宮壁,以手指尖和橈側緣向上左右划動,將胎盤自宮壁剝離。開始時手指和胎盤間有一層柔滑的胎膜相隔,以後胎膜被撐破,手指直接與胎盤母面和宮壁接觸,一般剝離無困難。若遇阻力,應內外兩手配合仔細剝離,遇少許索狀粘連帶時可用手指斷開。
  • 嘉興二孩媽媽早產大出血 子宮切除後搶救成功
    「媽媽他們那個年代,生孩子就像母雞下蛋,怎麼到了現在,比登天還難!」很多小年輕講述備孕的艱辛與不順利,有的聲淚俱下。7月小孩早產 胎盤卻一直未娩出7月4日18點30分,嘉興海寧,已經懷孕7個月的二孩媽媽小張突然感到一陣下腹疼痛,因為沒有其他症狀,小張就沒有在意。
  • 胎盤完全剝離、胎兒窘迫、產後DIC……二胎孕媽生死一線,產院醫生...
    為了寶寶的平安降生十月懷胎,孕媽媽們總是小心翼翼~分娩的一刻,終於要「解脫」了,是不是很欣喜?很興奮?而對於36歲的二胎媽媽張女士來說卻有如經歷了一次「重生」一般......7點58分 5分鐘生死營救,嬰兒平安降生在胎心不清的情況下,麻醉師緊急為患者實施局部麻醉,醫生迅速為患者進行剖宮產術。術中探查發現患者的胎盤已全部剝離,子宮胎盤卒中,僅積血塊約1000毫升,在場所有醫護人員都繃緊了神經,心裡默默的祈禱著,5分鐘後,一個「小公主」順利娩出!
  • 二胎媽媽遭遇兇險胎盤植入 死裡逃生後寫下2000字小作文
    電梯出來後又一次出血,不說如同井噴,也算打開水龍頭一般……我已經挺不住了,記得當時最後一句話就是我想睡覺了……被抬手術臺,又一次井噴出血,我放棄了,我覺得我的寶寶已經不存在了,瞬間我也睡過去了……」(摘自小菊的早產媽媽自述)小菊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危重症產婦,屬於兇險型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已穿透子宮直逼膀胱。胎盤就像大樹生根一樣,深深扎進了子宮裡面,逼近膀胱等周圍重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