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胎膜早破
剛剛懷孕到34周的劉女士,出現有少量羊水流出,急診入院。住院部宋百靈主任立刻為她組織安排了產前檢查和評估,胎兒尚未足月,但是胎膜已破,宮口開兩指,宮頸管消退90%,劉女士被立刻安排進入產房按照妊娠黃色風險分級管理,陰道試產。
在愛人和順產接生團隊的陪伴和保護下,劉女士分娩鎮痛下順利產下一個男寶寶。由於早產,寶寶的體重只有4斤2兩,和爸爸媽媽匆匆見了一面,被送到了新生兒監護中心。
更可怕的危險來了——胎盤滯留
寶寶安全娩出,雖然低體重,但阿氏評分也達到了10分。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就等著媽媽胎盤娩出,沒啥事就可以回病房踏踏實實休息了。
正常情況下,在胎兒娩出後5~15分鐘左右,胎盤會與子宮壁剝離並娩出,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5分鐘,10分鐘,15分鐘過去了,胎盤還是沒有娩出的跡象。如果胎盤不能順利娩出,很可能造成大出血和感染。
產房的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宋主任判斷很可能發生了胎盤滯留。一方面安排繼續嚴密觀察等待,另一方面立刻向呂秀麗院長匯報組織會診,討論手術方案。
呂秀麗院長徒手胎盤剝離
年輕媽媽的子宮保住了
呂院長考慮胎盤粘連或胎盤植入,如果強行剝離,很可能出現大出血,需要切除子宮不說,甚至可能危及產婦生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40分鐘後胎盤依舊沒有剝離徵象,局面越來越危機。產房裡的醫生產婦,產房外的家屬都特別的緊張,如果胎盤仍未自行剝離的話,考慮胎盤植入,極有可能要切除子宮。聽到可能需要切除子宮,年輕的媽媽忍不住淚水,這才是她的第一個寶寶呀。「姑娘,別害怕,有我在放心」呂院長安慰著她。
呂院長運用四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採用了生理鹽水+縮宮素20u,從臍靜脈快速推入。然後耐心等待,觀察了十多分鐘,在B超嚴密檢測下,終於看到了1cm的剝離面。繼續觀察,1cm,2cm,3cm......10cm,收縮住的宮口在慢慢開大,陰道也有少量出血,這時已經1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是時候了,呂院長準備嘗試徒手剝離胎盤,終於,出來了!儘管產婦子宮下壁胎盤有部分粘連,但還是成功的娩出了胎盤。子宮保住了,大家也都舒了一口氣。經過產後觀察2小時,無陰道明顯出血,子宮收縮好,劉女士被送回病房繼續接受醫囑指導及治療。
現在,劉女士正在美中商都的月子中心美美地坐月子,早產的小寶寶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這會兒已經和爸爸媽媽團圓啦。萬般感激的小兩口送上錦旗表達謝意。
胎盤滯留可不是鬧著玩
胎兒娩出後30分鐘,胎盤尚未娩出者,稱為胎盤滯留,是產後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胎盤全部未從子宮壁剝離,雖然胎盤滯留,在一段時間內可無出血。因此,正確處理胎盤滯留,對預防產後出血,降低產婦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胎盤為什麼下不來?
1) 胎盤剝離不全:多見於子宮收縮乏力,或子宮收縮不協調,以致胎盤一部分與子宮蛻膜層分離,另一部分尚未剝離,影響子宮全面收縮,部分子宮鬆弛,胎盤剝離面血竇開放,陰道出血不止。
2) 胎盤剝離後滯留:胎盤已全部從子宮壁剝離,多因子宮收縮乏力,產婦體弱腹肌收縮不良或膀胱充盈,以致胎盤雖已全部從子宮壁剝離,但滯留於子宮腔內,進一步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
3) 胎盤嵌頓:子宮收縮不協調,子宮內口附近呈痙攣性收縮,形成狹窄環,使已完全剝離的胎盤嵌頓於子宮腔內,妨礙子宮收縮而出血。如血塊積聚於子宮腔內,則呈現隱性出血,但有時也可見大量外出血。
4) 胎盤粘連:胎盤全部或部分粘連於子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者,稱為胎盤粘連。全部粘連者可無出血,部分粘連者,可引起大出血。多因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損傷等所致。
5) 胎盤植入:由於子宮蛻膜層發育不良或完全缺如,胎盤絨毛直接植入子宮肌層內,稱為植入性胎盤。完全植入者不伴有出血,部分者可自剝離面發生出血。
6) 胎盤部分殘留:部分胎盤小葉或副胎盤殘留於宮腔,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
胎盤滯留的危害
胎盤滯留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造成產婦產後出血和感染。在臨床上發生的概率約為0.9%~1%,第二胎重複發生的概率率為20%。近些年來,由於產前流產、引產概率的日益增高,胎盤滯留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人工胎盤剝離術怎麼操作?
人工剝離胎盤,應該重新消毒外陰,更換手套,鋪巾。同時做好輸血、輸液準備。剝離的手法很重要,禁忌用手指抓取。分離困難時不可強取,若牽拉臍帶時發現絨毛植入較深,考慮為胎盤植入時,應停止行人工剝離術,而改行子宮切除術。術中術後藥物支持,做好預防感染措施。
一般人工剝離胎盤需要在全麻狀態下進行,我院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剝離胎盤術,在超聲和麻醉的配合下,取得良好效果。徒手剝離胎盤需要醫生有很高的專業技能以及熟練的手法,我院呂秀麗院長有40年的臨床經驗,接生團隊有多年的默契配合,幫助許多像劉女士這樣的媽媽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