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人指導,全程不用自己操心。」日前,中融鴻鵬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溫積省正在準備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審批材料。公司投資3億多元的超級智造4.0裝配式建築產業項目,趕著在年底前動工。溫積省原本擔心來不及審批,但浙江龍港的全新審批模式打消了他的顧慮:整個審批流程只需進一扇門,找一個人,蓋一枚章。
溫積省在龍港市行政審批局順利拿到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張規劃許可證並不普通,它是首張蓋有「龍港市行政審批局」字樣公章的行政許可證書。它的誕生標誌著龍港市正式啟動「一枚印章管審批」的全新模式。今後,涉企審批全領域事項將一枚印章蓋到底。
今年以來,龍港市著力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將政府部門的行政許可權劃轉給單一機構、新組建的行政審批局行使,行政審批局與政務服務中心合署辦公。龍港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金孟渡說:「這麼多部門的業務要融合在一起,存在對接不暢、審批力量不匹配等問題。」於是他們以涉企項目審批為突破口,重構相關審批流程。經過梳理,涉企審批事項共665個,在龍港實行大部制的背景下,涉及資規、經發、綜合執法、農業農村等7個大部門。
部門對接不暢怎麼辦?為了讓企業享受更高效、便捷的服務,龍港市行政審批局實行「接單」負責制。專人接單,全程負責。但工作人員是從各單位抽調而來的,業務能力不對稱怎麼辦?「一人多崗、一崗全能是我們的基本要求。」龍港市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說,涉企審批涵蓋了規劃、環保、交通、消防等多領域,「每個科員必須讀懂每個環節。」
中融鴻鵬實業有限公司項目的「接單員」是科員章曉星。從「接單」到竣工驗收,他將全流程參與服務。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不用擔心,因為科室裡有個「幫幫團」,誰懂誰指導,互幫互帶。
目前,龍港全市7個部門665個涉企事項的審批職能,都已劃轉到行政審批局。印章、人員、流程合併,大幅降低了行政審批工作成本,效果顯而易見: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賦碼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將從80天縮短到最多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