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對我國紅樹林的現狀、到202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目標等用「數字」給予了精準分析和解答。
一起看看有關紅樹林的這些「數字」:
全世界紅樹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我國紅樹林面積僅佔全球的0.2%。我國紅樹林面積20世紀50年代約5萬公頃,2001年面積為2.2萬公頃,2019年面積恢復至2.89萬公頃。
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紅樹林約1萬公頃
根據2019年紅樹林專項調查結果,全國現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共52處(不包括港澳臺),包括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等類型。在這些保護地中,紅樹林面積為15944公頃,佔全國紅樹林的55%以上。從保護級別看,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內的紅樹林有9800公頃,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34%;地方級自然保護地內的紅樹林有6144公頃,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21%。
50%的紅樹植物處於瀕危狀態
中國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於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海南海桑和卵葉海桑的野外個體數不超過100株。目前,低矮的白骨壤林和桐花樹林佔據了中國紅樹林的主體。
全國修復紅樹林近2萬公頃
到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其中,廣東5500公頃、海南2000公頃、廣西1000公頃、福建350公頃、浙江20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其中,廣東2500公頃、廣西3500公頃、海南3200公頃、福建550公頃。
自然資源部將按年度紅樹林造林合格面積的40%,對地方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
這些「數字」,讓我們認清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存在的差距、弱項和短板,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這些「數字」,也讓我們明晰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努力的方向、路徑和目標,進一步增強了動力、決心和信心。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帶海陸交錯區生產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進一步增強保護意識,採取切實有效的舉措,保護修復好紅樹林刻不容緩,讓我們行動起來,成為一名保護紅樹林的「衛士」!(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編輯 李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