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Word文檔中怎麼分欄
在Word中,可以對一篇文章進行分欄設置,分兩欄,分三欄都可以自己設置。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報紙、公告、卡片、海報上面都可以有用Word分欄的效果。文分欄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需要分欄的Word文檔,然後選擇「菜單欄」的「格式」中的「分欄」;
2、在彈出的「分欄」選項框中選擇兩欄或者三欄等,確定即可。
當然我們還可以偏左或者偏右點,都可以自己任意設置,而且可以在「寬度和間距」中設置分欄的「寬度」和「間距」,調整適應好按確定按鈕即可完成操作。
段落分欄步驟如下:
顧名思義,段落分欄就是將文中的某一個段落進行分欄處理,操作和全文分欄差不多。
1、選種文中某個段落然後選擇「格式」中的「分欄」;
2、選擇需要分的欄數,然後確定。
二、目錄的製作
目錄是用來列出文檔中的各級級別及級別在文檔中相對應的頁碼。目錄的製作分三步進行:
1、修改級別樣式的格式:通常Word內置的級別樣式不符合論文格式要求,需要手動修改。在菜單欄上點「格式︱樣式」,列表下拉框中選「所有樣式」,點擊相應的級別樣式,然後點「更改」。可修改的內容包括字體、段落、制表位和編號等,按論文格式的要求分別修改級別1-3的格式。
2、在各個章節的級別段落應用相應的格式:章的級別使用「級別1」樣式,節級別使用「級別2」,第三層次級別使用「級別3」。使用樣式來設置級別的格式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更改級別的格式非常方便。假如要把所有一級級別的字號改為小三,只需更改「級別1」樣式的格式設置,然後自動更新,所有章的級別字號都變為小三號,不用手工去一一修改,即麻煩又容易出錯。關於如何應用樣式和自動更新樣式,請參考Word幫助。
3、提取目錄:按論文格式要求,目錄放在正文的前面。在正文前插入一新頁(在第一章的級別前插入一個分頁符),光標移到新頁的開始,添加「目錄」二字,並設置好格式。新起一段落,菜單欄選「插入︱索引和目錄」,點「目錄」選項卡,「顯示級別」為3級,其他不用改,確定後Word就自動生成目錄。若有章節級別不在目錄中,肯定是沒有使用級別樣式或使用不當,不是Word的目錄生成有問題,請去相應章節檢查。此後若章節級別改變,或頁碼發生變化,只需更新目錄即可。
三、制表位的使用
制表位是指水平標尺上的位置,它指定了文字縮進的距離或一欄文字開始的位置,使用戶能夠向左、向右或居中對齊文本行;或者將文本與小數字符或豎線字符對齊。用戶可以在制表符前自動插入特定字符,如句號或劃線等。默認情況下,按一次Tab鍵,Word將在文檔中插入一個制表符,其間隔為0.9釐米。
制表位的類型包括:左對齊,居中對齊,右對齊,小數點對齊和豎線對齊等,這些制表位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這裡僅根據論文中公式排版的要求和目錄的製作為例說明制表位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更詳細的說明請參閱Word的幫助文檔。
論文裡的公式要求單獨放在一個段落,公式居中;按章節進行編號,編號用小括號括起來放在右邊行末。首先輸入公式和編號,公式的版式選擇「嵌入式」,編號用小括號括起來。然後把光標放在公式所在的段落裡,點擊頁面左上角的制表位圖標,切換到居中制表位,用滑鼠在水平標尺上大約中間的位置點一下,這樣就放置了一個居中制表位在點擊的地方,如果位置不合適還可以用滑鼠拖動進行調節。再把左上角的制表位圖標切換到右對齊制表位,用放置居中制表位相同的方法放置一個右對齊制表位在行末。
設置好制表位後,把光標放在公式的前面,按一下Tab鍵,這樣就在公式的前面插入了一個制表符,此時公式以居中制表位為中心居中對齊,再把光標移到公式和左括號之間,再按Tab鍵插入一個制表符,編號就跑到行末了。
用制表位的方法來處理公式的排版,很簡單也很方便,不用去敲很多空格去把公式挪到中間,編號推到行末。還有一個好處,若公式或編號的長度發生變化時,Word會自動調節以使公式始終在頁面的中間,編號始終在行末,不會因為公式或編號變長而換行。更簡單的做法是把公式段落的設置保存為樣式,所有的公式段落應用此樣式,即簡單又方便,而且可以保持所有的公式段落制表位的一致。手工設置制表位,你能保證每次居中制表位的位置都一樣嗎?!
涉及到制表位還有一個概念:前導符。前導符是填充制表符所產生的空位的符號,一般有實線、虛線、點劃線等,在目錄中經常見到(就是標題和頁碼之間的圓點)。製作目錄時,敲入標題和頁碼後,在行末設置一個右對齊制表位。點擊「格式︱制表位」,制表位對話框顯示了光標所在段落的制表位信息。選擇右對齊制表位,前導符選擇圓點(Word默認無前導符),確定後在標題和頁碼之間插入一個制表符,可以看到頁碼跑到行末了,而且頁碼和標題之間用圓點進行了填充。當頁碼或標題長度變化時,Word會自動增加或刪除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