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做母親是一個既幸福又痛苦的過程。從孩子哇哇落地,到長大成人,任何的變化都會牽引著媽媽的心。
小到吃飯睡覺,大到衣食住行,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年輕媽媽。提到睡覺,就有媽媽要問,自己家的孩子經常睡前哭鬧怎麼辦?
新生兒哄覺入睡難?「5S安撫法」助娃秒睡,這些細節要掌握
這個安撫法是我去年學到的一種方法,作為準媽媽的我,當時對孩子一無所知,每天一到睡覺前就開始哭鬧,每天為了哄孩子睡覺就已經精疲力竭,不得已請了一個育兒保姆每天上門服務。
同樣的哄覺,同樣的吵鬧,我每次都快要把自己哄睡了寶寶也不睡,到了保姆手裡,短短幾秒就使寶寶進入夢鄉。
帶著驚訝的神情,我向保姆說出了疑惑。一番幾天的不恥下問,終於知道這種問題難點不在大人身上,也不再孩子身上,而是出現在安撫法上。保姆:新生兒哄覺入睡難?不存在的「5S安撫法」助娃秒睡。
被保姆當做神技的「5S安撫法」是什麼
經過日常的閱讀書籍、觀看電視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哺乳動物跟人類從出生就有很大的區別。人類在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會被饑渴、冷暖、睡覺所困擾著。而大部分哺乳動物在剛出生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就獨立的完成這些事情。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與發現,人類在生命的進化中,逐漸的提早了3個月,所以在離開媽媽的子宮後,只要一有不適,就會突然地哭泣。
美國兒科醫生、兒童成長專家哈維·卡普就提出了這種「5S安撫法」。
為何「5S安撫法」有效
科學家將媽媽懷孕的時間分為孕前期、孕中期、孕後期三個階段。而哈維·卡普醫生在這種依據下將嬰兒出生的前三個月稱「第四期」。
雖然已經出生,但寶寶還處於「胎兒狀態」,並沒有真正「孵化」。所以哈維·普卡醫生提出這種5S安撫法來模擬媽媽子宮的環境,讓寶寶感受到擁抱、包圍的感覺,從而安撫嬰兒的哭鬧。
人類從出生時就會帶有很多反射,有神經反射、膝跳反射等。而寶寶會有哭泣反射,用這種反射來引起媽媽的關愛。
鎮靜反射
但是大自然是守恆的,在賦予了一些哭泣會反射的同時,也給寶寶們「安裝」了另一種反射,科學家叫他「鎮靜反射」。這個反射就像一個電燈開關,只要需要,輕輕一按,就會達到你要的結果。
正確的5S安撫法
1:包裹法
取用一塊約是寶寶2~3倍的布
包裹時要稍微用力包裹住寶寶的上半身,讓手臂垂直放在倆側。但不要太緊,布與嬰兒之間有倆指的容度就可以,防止太緊的使嬰兒發生人為性的窒息。
在包裹腿部時要給腿部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以前盛行的蠟燭包我是強烈不建議的,如果太緊,就會影響髖部的發育,容易脫臼、變形。
剛剛練習包裹時,雖然步驟簡單,但新手媽媽容易出錯,所以要多多練習,但在練習時,不可以用寶寶練習,避免寶寶因為被折騰煩、出錯疼痛而排斥包裹,得不償失。
2:側躺法
把嬰兒的臉部向外寶珠,讓他呈側臥狀,這個狀態被稱為「逆向哺乳抱法」,這對寶寶非常管用,讓嬰兒恢復到在媽媽子宮中最熟悉的姿勢。且面部不對著媽媽的胸部,以免母乳的味道刺激寶寶。
在寶寶哭鬧時,家長習慣將寶寶仰臥,雖然嬰兒仰臥是最安全的睡覺姿勢,但卻不是最好的安撫姿勢。
仰臥容易使寶寶發生莫羅反射,它會讓寶寶感覺失去平衡,讓寶寶有一種往下掉的感覺,缺乏安全感。
莫羅反射:(莫羅反射(Moro Reflex)是人類嬰兒反射的一種。又名驚跳反射。這是一種全身動作,在嬰兒仰躺著的時候看得最清楚。突如其來的刺激,出現驚跳反射時,嬰兒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這種反射在3-5個月內消失。)
側臥僅僅適用於寶寶入睡前的安撫,並且父母在身邊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一旦寶寶入睡 後,要幫寶寶恢復到仰臥姿勢,這是必須遵守的。
3:噓聲法
事實證明,嬰兒在睡覺時,不需要一個完全安靜環境、胎兒在媽媽體內時,每天都會聽到媽媽的心跳聲、腸胃的蠕動聲、子宮血液的流動聲。
家長發出「噓~噓~」的聲音能在寶寶哭鬧的時候立刻派上用場,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要有節奏型,聲音要隨著寶寶聲音的減小而減小,變大而變大。
科學證明,一般60左右分貝最適合胎兒,它像是水倒進暖壺、吹風機的聲音,這種聲音被稱為白噪音。倆種聲音擇情使用,更好的使寶寶心情平靜,進入睡眠。
4:搖晃法
用雙手互相交叉託著寶寶的頭部和脖子,形成一個半包圍結構,小幅度快速的晃動,用力要輕柔,保持在2~3/秒一次。
模擬一個子宮環境,讓寶寶仍然感覺處在羊水中,其實媽媽在懷孕時,走路、運動、睡覺都在帶著寶寶輕微晃動,像一葉扁舟在河流中微微蕩漾。
由於寶寶剛剛出生,搖晃的幅度一定要小,力度一定要輕。反之容易對孩子造成腦部的傷害,嚴重發生死亡。
5:吸吮法
吸吮是每個人天生的技能,在哭鬧時,可以讓媽媽進行餵養,當寶寶不餓時,就可以用安撫奶嘴或者父母洗乾淨的手指代替。
吸吮法其實是在前4個方法合理運用後,才能更好地使用,寶寶在孕後期時就已經開始練習。吸吮可以影響嬰兒的神經系統,激活鎮靜反射,讓寶寶進入放鬆狀態。吸吮還可以減少飢餓感,給自己「畫餅充飢」。
再用奶嘴代替時,如果沒有使用過奶瓶,就不要使用奶嘴,防止發生乳頭混淆。
家長在用手指替代時,要注意修剪指甲、清洗乾淨,防止對嬰兒造成傷害和腸胃不適。
在使用5S安撫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使用5S安撫方法之前,家長們要搞清寶寶哭鬧的原因,排除生病、不適、尿褲子等其他因素,觀察寶寶是因為餓了、困了、環境不舒服等等因素來判定需要哪種安撫,或者需要多種共用。
★這種方法只適合「第四期」的三個月,對三個月以後的寶寶容易造成幹擾,使其進行反抗與不適。
★ 配合使用、合理安撫、適當調節。
希望讀過之後,寶媽們都受到了一定的啟發,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對付寶寶的哭鬧能夠遊刃有餘,學到的媽媽們,從今天行動去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