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哄覺入睡難?「5S安撫法」助娃秒睡,這些細節要掌握

2020-12-25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做母親是一個既幸福又痛苦的過程。從孩子哇哇落地,到長大成人,任何的變化都會牽引著媽媽的心。

小到吃飯睡覺,大到衣食住行,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年輕媽媽。提到睡覺,就有媽媽要問,自己家的孩子經常睡前哭鬧怎麼辦?

新生兒哄覺入睡難?「5S安撫法」助娃秒睡,這些細節要掌握

這個安撫法是我去年學到的一種方法,作為準媽媽的我,當時對孩子一無所知,每天一到睡覺前就開始哭鬧,每天為了哄孩子睡覺就已經精疲力竭,不得已請了一個育兒保姆每天上門服務。

同樣的哄覺,同樣的吵鬧,我每次都快要把自己哄睡了寶寶也不睡,到了保姆手裡,短短幾秒就使寶寶進入夢鄉。

帶著驚訝的神情,我向保姆說出了疑惑。一番幾天的不恥下問,終於知道這種問題難點不在大人身上,也不再孩子身上,而是出現在安撫法上。保姆:新生兒哄覺入睡難?不存在的「5S安撫法」助娃秒睡。

被保姆當做神技的「5S安撫法」是什麼

經過日常的閱讀書籍、觀看電視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哺乳動物跟人類從出生就有很大的區別。人類在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會被饑渴、冷暖、睡覺所困擾著。而大部分哺乳動物在剛出生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就獨立的完成這些事情。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與發現,人類在生命的進化中,逐漸的提早了3個月,所以在離開媽媽的子宮後,只要一有不適,就會突然地哭泣。

美國兒科醫生、兒童成長專家哈維·卡普就提出了這種「5S安撫法」。

為何「5S安撫法」有效

科學家將媽媽懷孕的時間分為孕前期、孕中期、孕後期三個階段。而哈維·卡普醫生在這種依據下將嬰兒出生的前三個月稱「第四期」。

雖然已經出生,但寶寶還處於「胎兒狀態」,並沒有真正「孵化」。所以哈維·普卡醫生提出這種5S安撫法來模擬媽媽子宮的環境,讓寶寶感受到擁抱、包圍的感覺,從而安撫嬰兒的哭鬧。

人類從出生時就會帶有很多反射,有神經反射、膝跳反射等。而寶寶會有哭泣反射,用這種反射來引起媽媽的關愛。

鎮靜反射

但是大自然是守恆的,在賦予了一些哭泣會反射的同時,也給寶寶們「安裝」了另一種反射,科學家叫他「鎮靜反射」。這個反射就像一個電燈開關,只要需要,輕輕一按,就會達到你要的結果。

正確的5S安撫法

1:包裹法

取用一塊約是寶寶2~3倍的布

包裹時要稍微用力包裹住寶寶的上半身,讓手臂垂直放在倆側。但不要太緊,布與嬰兒之間有倆指的容度就可以,防止太緊的使嬰兒發生人為性的窒息。

在包裹腿部時要給腿部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以前盛行的蠟燭包我是強烈不建議的,如果太緊,就會影響髖部的發育,容易脫臼、變形。

剛剛練習包裹時,雖然步驟簡單,但新手媽媽容易出錯,所以要多多練習,但在練習時,不可以用寶寶練習,避免寶寶因為被折騰煩、出錯疼痛而排斥包裹,得不償失。

2:側躺法

把嬰兒的臉部向外寶珠,讓他呈側臥狀,這個狀態被稱為「逆向哺乳抱法」,這對寶寶非常管用,讓嬰兒恢復到在媽媽子宮中最熟悉的姿勢。且面部不對著媽媽的胸部,以免母乳的味道刺激寶寶。

在寶寶哭鬧時,家長習慣將寶寶仰臥,雖然嬰兒仰臥是最安全的睡覺姿勢,但卻不是最好的安撫姿勢。

仰臥容易使寶寶發生莫羅反射,它會讓寶寶感覺失去平衡,讓寶寶有一種往下掉的感覺,缺乏安全感。

莫羅反射:(莫羅反射(Moro Reflex)是人類嬰兒反射的一種。又名驚跳反射。這是一種全身動作,在嬰兒仰躺著的時候看得最清楚。突如其來的刺激,出現驚跳反射時,嬰兒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這種反射在3-5個月內消失。)

側臥僅僅適用於寶寶入睡前的安撫,並且父母在身邊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一旦寶寶入睡 後,要幫寶寶恢復到仰臥姿勢,這是必須遵守的。

3:噓聲法

事實證明,嬰兒在睡覺時,不需要一個完全安靜環境、胎兒在媽媽體內時,每天都會聽到媽媽的心跳聲、腸胃的蠕動聲、子宮血液的流動聲。

家長發出「噓~噓~」的聲音能在寶寶哭鬧的時候立刻派上用場,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要有節奏型,聲音要隨著寶寶聲音的減小而減小,變大而變大。

科學證明,一般60左右分貝最適合胎兒,它像是水倒進暖壺、吹風機的聲音,這種聲音被稱為白噪音。倆種聲音擇情使用,更好的使寶寶心情平靜,進入睡眠。

4:搖晃法

用雙手互相交叉託著寶寶的頭部和脖子,形成一個半包圍結構,小幅度快速的晃動,用力要輕柔,保持在2~3/秒一次。

模擬一個子宮環境,讓寶寶仍然感覺處在羊水中,其實媽媽在懷孕時,走路、運動、睡覺都在帶著寶寶輕微晃動,像一葉扁舟在河流中微微蕩漾。

由於寶寶剛剛出生,搖晃的幅度一定要小,力度一定要輕。反之容易對孩子造成腦部的傷害,嚴重發生死亡。

5:吸吮法

吸吮是每個人天生的技能,在哭鬧時,可以讓媽媽進行餵養,當寶寶不餓時,就可以用安撫奶嘴或者父母洗乾淨的手指代替。

吸吮法其實是在前4個方法合理運用後,才能更好地使用,寶寶在孕後期時就已經開始練習。吸吮可以影響嬰兒的神經系統,激活鎮靜反射,讓寶寶進入放鬆狀態。吸吮還可以減少飢餓感,給自己「畫餅充飢」。

再用奶嘴代替時,如果沒有使用過奶瓶,就不要使用奶嘴,防止發生乳頭混淆。

家長在用手指替代時,要注意修剪指甲、清洗乾淨,防止對嬰兒造成傷害和腸胃不適。

在使用5S安撫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使用5S安撫方法之前,家長們要搞清寶寶哭鬧的原因,排除生病、不適、尿褲子等其他因素,觀察寶寶是因為餓了、困了、環境不舒服等等因素來判定需要哪種安撫,或者需要多種共用。

★這種方法只適合「第四期」的三個月,對三個月以後的寶寶容易造成幹擾,使其進行反抗與不適。

★ 配合使用、合理安撫、適當調節。

希望讀過之後,寶媽們都受到了一定的啟發,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對付寶寶的哭鬧能夠遊刃有餘,學到的媽媽們,從今天行動去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新生兒一到半夜就哭鬧?媽媽不妨試試「5S安撫法」,一哄一個準
    文丨福林媽咪生完寶寶後,最令新媽媽心煩的不是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而是哄寶寶入睡,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尤其是半夜,家裡人都睡得好好的,突然就被小寶寶的哭聲給吵醒了。女人當了媽媽之後,幾乎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階段,被新生兒的夜哭折磨的抑鬱。寶寶睡著的時候是天使,醒著簡直就是魔鬼,尤其是晚上睡醒後還很難再哄睡的寶寶。
  • 3個月以內的寶寶哄睡難,一整套5S安撫法,可能助你一臂之力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前兩天收到一位粉絲的私信,說家裡寶寶現在兩個多月,睡覺很淺,入睡困難還容易醒,一有點動靜,下一秒準能聽見哭聲,把她折磨得都精神衰弱了。本來她還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但帶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很健康。
  • 神奇的安撫魔法讓新生兒秒不哭,卡普5S安撫法
    「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不管怎麼哄還是哭」有沒有聽過新生兒「百日哭」的這種說法?真的要哭一百天才會好嗎?看看卡普博士的5S新生兒安撫法是不是能幫你解惑。 *圖片沒辦法很好的演示操作,就不上圖了,實際操作方法建議網上搜尋「卡普5s安撫法視頻」,全長37分鐘的視頻,演示的非常清楚。
  • 寶寶哭鬧不止,咋哄?掌握這個安撫神技,激活鎮靜反射,10秒止哭
    ,那就是「新生兒5S安撫法」,親測有效!大名鼎鼎的新生兒5S安撫法是什麼提出「缺失的第四期」的哈維卡普博士同時也發明了神奇的新生兒5S安撫法,在他的著作《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中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 新生兒哭鬧煩躁怎麼哄?美國兒科醫生提出5S安撫法,寶寶瞬間止哭
    成為父母是一件非常欣喜的事情,同時也是對於父母的一種挑戰,特別是新生兒期的寶寶的哭鬧。有的時候父母的所謂的哄寶寶的方式,好像是越哄寶寶越哭,父母幾乎都是要接近崩潰了,那麼新生兒哭鬧真的是那麼的煩人嗎?真的是沒有什麼辦法哄嗎?還是說我們的哄的方式需要進行下改變。
  • 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掌握"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秒止哭。什麼是"新生兒5S安撫法""新生兒5S安撫法"由著名的兒科醫生哈維卡普博士提出,包括包裹法、側躺/趴臥法、噓聲法、來回搖擺法、吸吮法這五個方法。有別於傳統的安撫孩子的方法,"新生兒5S安撫法"對寶寶高級別的哭鬧如安全感缺失尤為管用。而"新生兒5S安撫法"的操作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並不僅是字面理解的意義,簡單地認為包裹法就是把寶寶包起來,側臥法就是讓寶寶側臥。
  • 寶寶入睡的硬性條件是「抱奶搖」?不懂意識搭建,哄覺會越來越難
    睡眠意識有利有弊,既要合理利用又要避免不良影響。很多家長在育兒期間根本沒有接觸過「睡眠意識」這個概念,一看到這個首先想到「抱奶搖」這種方式,難免對此產生排斥心理。實則不然,善於哄睡、培養良好的睡眠意識可極大減少父母的哄睡壓力,培養出一個自主入睡的「天使寶寶」。
  • 寶媽哄娃入睡難?別再嘗試「手搖哄睡」了,「毛巾哄睡法」更合適
    我家那塊木頭也很無奈,沒有辦法,只能倆人輪班哄娃,常常要哄到半夜。後來問了周圍的朋友,發現我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寶媽都非常苦惱,不過後來在一個微信群裡,有人給我分享了一種簡單實用的毛巾哄睡法,結果還真挺奏效。小錦鯉睡得好多了。之後的日子裡,小錦鯉每次只需要三五分鐘就能輕鬆入睡,慢慢的體重增長也上來了。
  • 俏管家家政,5S安撫法,讓寶寶立刻不哭!超級實用
    但不管怎麼哄,寶寶都一直哭鬧不止...噓聲法或白噪音法(Shushing/White Nosises)可能有家長覺得噓聲/白噪音沒啥用,哄寶寶入睡時得保持安靜1~2種,就可以安撫好寶寶,讓寶寶快速入睡,但也因人而異,有些寶寶比較難哄,需要三四個甚至五個方法齊上才有效。
  • 哄睡真的好難好累,但媽媽們要堅持?有大大的好處
    還有一位媽媽,曾經跟我說過自己超崩潰的哄娃經歷。她家的寶寶1歲前,幾乎每晚總鬧覺,一哭鬧就歇斯底裡,怎麼哄都不肯睡,把家人折騰得身心疲憊。日本《Baby-mo》雜誌有一項調查,發現八成的媽媽,常常因為哄小孩睡覺而心力交瘁。所以,哄孩子睡覺,不是個別孩子過於搗蛋,也不是個別父母的苦累行為,而是大自然一種養育孩子的共性。▲再累再難,為什么爸媽要堅持哄小孩睡覺?
  • 0~3月齡寶寶入睡難?日夜顛倒?爸媽要了解這3個哄娃入睡的技巧
    但有一類寶寶的話就比較難帶,白天睡晚上不睡,哭鬧特別厲害,一放就醒。有的寶寶就是必須要抱著哄著走著才睡覺,你要停下來還哼唧,怎麼也不肯入睡。新手爸媽對於0~3個月齡寶寶的睡眠信號要了解。大人沒及時抓住這個睡眠信號,可能會導致娃情緒崩潰大哭難安撫。揉眼睛眼神放空小寶寶吃手,揉眼睛,打哈欠,四肢亂動,還有些寶寶看著些許的微光點,看著看著眼神迷糊。家長也要及時了解到並給予哄睡。
  • 能讓寶寶立刻不哭的 5S安撫法 ! 帶娃必須會的技巧!
    新生兒出生就會大聲啼哭
  • 能讓寶寶立刻不哭的「5S安撫法」!新手爸爸媽媽必須要會的技巧
    美國頂級兒科醫生、兒童成長專家哈維·卡普提出了神奇的新生兒「5S安撫法」,可以住寶寶快速的不哭鬧,可以說屢試不爽,就連小S也曾經在節目中大力推薦過。神奇的新生兒「5S安撫法」怎麼應用?但需要注意:家長搖晃時動作要輕柔,力度和幅度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搖晃綜合症」,在寶寶學會自我安撫之後,這種方式就可以逐漸減少了。
  • 神奇的5S安撫法,能讓小寶寶立刻止哭!帶娃必學!
    今天要教寶媽的是5S安撫法,可以讓0~3個月的寶寶立即不哭。好好利用5S法,它會減少你許多崩潰時刻。 什麼是「5S安撫法」? 5S安撫法是一整套模擬子宮環境的安撫手法。
  • 明明很困,但卻哭鬧打挺哄不睡,寶寶入睡咋這麼難?原因在這裡
    為啥非要又哭又鬧?我又不是不讓你睡,這整得是哪一齣戲啊?其實,寶寶也很無奈啊,責怪他們沒有用的,如果我們了解這其中的原因,就會心疼寶寶了。睡前哭鬧、興奮不已、情緒激動,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鬧覺」,在小月齡寶寶身上會比較常見,大寶寶也會「鬧覺」,只不過方式有些變化:大喊大叫著跑來跑去,特別興奮,跳啊鬧啊。
  • 寶寶自然入睡難?怎麼哄寶寶睡覺?這些方法都可以哦
    不少寶寶都存在鬧覺現象,每天地哄睡都會讓寶媽心力交瘁,為了讓寶寶更快入睡,一些寶媽會選擇搖晃寶寶哄睡。殊不知,這種哄睡寶寶的方式最好不用,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寶寶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甚至還讓寶寶有存在腦出血的風險,那麼,正確的哄娃睡覺的方式又是什麼呢?
  • 奶睡哄娃「一時爽」,想戒奶睡「心慌慌」,奉上超實用戒奶睡攻略
    《關於中國寶寶安全現狀調研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0-3歲寶寶80%在哄睡,哄睡方式中奶睡佔74%,「奶睡大軍」規模強大。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奶睡是哄娃入睡的「殺手鐧」,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可以解決寶寶餵奶問題,又可以完成哄睡任務,是「一箭雙鵰」的帶娃「秘籍」。
  • 超實用寶寶哄睡技巧!照著做,入睡困難戶也能秒睡!
    在搖了大概半小時之後,懷裡的小祖宗終於身子發軟,眼神渙散......啊~~終於要睡著啦!躡手躡腳走到床邊,慢慢地一點,一點往床上放,放,放......娃終於被安全放下了!可還沒來得及走出臥室,哇!寂靜的臥室再一次被孩子的哭聲打破。
  • 每次哄睡寶寶都會哭鬧?試試這些哄睡絕招,寶寶睡渣變睡神不是夢
    有時候寶媽在哄娃的過程中,抱著哭鬧的寶寶,連自己都想要跟著哭呢。孩子的身上會有一個睡前的模式,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形成條件反射,告訴自己這個時間應該入睡了。,有些孩子喜歡抱著自己的玩偶入睡,或者挽著媽媽的手來入睡,這樣會讓他們有安全感,其實這些角色起到一個安撫的作用。
  • 抱著哄睡影響大,讓新生兒2分鐘入睡的技巧,缺的是一條毛巾
    新生兒的入睡情況,應該是新手媽媽們最大的難題,我剛當媽媽的時候也是這樣,哄娃睡覺比較困難,有時哄睡著了,胳膊也酸了,想把寶寶放下來,胳膊都沒力氣了。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但出生後睡覺一直是個大難題,各種方式都用過,襁褓、睡袋、躺著餵奶,但還是要抱著才能睡著,他總是會驚醒,體重增長也比較慢。每天都要抱著睡,寶爸也表示很無力,我倆經常半夜倒班哄睡。有時候是邊走邊睡,但這樣更容易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