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寶寶都存在鬧覺現象,每天地哄睡都會讓寶媽心力交瘁,為了讓寶寶更快入睡,一些寶媽會選擇搖晃寶寶哄睡。
殊不知,這種哄睡寶寶的方式最好不用,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寶寶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甚至還讓寶寶有存在腦出血的風險,那麼,正確的哄娃睡覺的方式又是什麼呢?
不想寶寶入睡難,媽媽要有意識的培養寶寶入睡好習慣,這就需要給他準備一個適合入睡的環境。什麼是適宜的環境呢?
首先是房間的溫度。一般22-26度的室內溫度環境,是適合寶寶睡覺的適宜溫度。過冷,過熱的室內溫度,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
家長們尤其要注意,雖然快要進入冬天,但現在的溫度,還不太適宜捂寶寶,溫度過熱也有讓寶寶脫水的風險。
另外,寶寶睡覺的時候,最好能有一個相對安靜,昏暗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的睡眠質量。
讓寶寶睡覺前,家長最好做好充分的入睡準備。家長要觀察觀察寶寶還需不需喝水,飲食,要不要去衛生間,或者需不需要洗澡,以免寶寶中途餓醒,憋醒,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當然,寶寶睡覺前,媽媽也可以讓寶寶提前排便,給寶寶換上乾淨的紙尿褲,這些睡前準備都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媽媽可以用幾天的時間,觀察寶寶的睡眠時間,根據寶寶的睡眠時間進行微調,最好能讓寶寶睡覺時間相對固定,形成生物鐘。
不僅利於寶寶養成規律健康的作息習慣,也可以解放媽媽的時間。
這是流傳又久又廣的傳統哄睡方法了,方法方便,效果顯著。寶寶入睡時,媽媽可以給寶寶放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或者大自然的風聲,雨聲,海浪聲。
這些聲音相對較輕,容易催眠,是讓寶寶快速入睡的好方法。但是媽媽們也要注意,聲音不要太大,以免影響寶寶的聽力。
小寶寶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長。但是媽媽也要注意,不要一直讓寶寶處於睡眠狀態哦,最主要的是讓寶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形成健康的生物鐘,這樣才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