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斤大蒜幫著賣,倒貼油費送貨上門,「範書記」當上了「蒜經紀」

2020-12-23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苑中華 通訊員 尚建勇

幾萬斤大蒜幫著賣出去,一分錢中介費都不抽,裝車累得滿頭大汗,還倒貼油費親自開車給送客戶過去……

你見過這樣的「蒜經紀」嗎?

他,就是安陽縣呂村鎮程中尚村第一書記範永林。

提起這位安陽市市場管理局派來的「範書記」,全村沒有不豎大拇指的:「嘿嘿,範書記人不錯,駐村幾年來,淨給俺村辦好事哩!」

(一)

「範書記,俺家的蒜啥時候幫著賣賣啊?」

這天,見範永林帶著幾個陌生人到村,不斷有種植戶這樣給他打招呼:仿佛他不是駐村第一書記,倒似是貨真價實的「蒜經紀」!

2017年便到程中尚村,範永林早已經習慣了。

村裡有困難,村民有求助,大事小情,他都當成自己的事。

來前,道路既簸又窄,街裡汙水橫流,機井年久失修,供電時斷時停,晚上沒路燈,村兩委幹部更是憋屈,租住村民一破舊小院辦公。

他多方爭取到950多萬資金,為村裡修路打井、綠化亮化,換了變壓器、安了路燈,改了旱廁、通了天然氣,安裝了汙水管網,還建了生活汙水處理站。

尤其高標準建設了200平方米村級綜合服務場所,讓村裡有了自己的文化廣場、文化大舞臺、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衛生室、便民超市和幼兒園……

如今的程中尚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哪裡還有貧窮落後的影子?

莊稼人性子直,嘴上不說,誰不念範書記的好?

只是,大蒜沒遇到好行市,種植戶心裡急,還是習慣向他求助:滿大街誰不知道,他幫貧困戶賣大蒜,把客戶直接領到家不說,賣價比市場上還高哩!

範永林沒有拒絕,身材微胖、滿臉汗珠的他,隔著一副近視眼鏡,一雙眼睛眯成了月牙:「別慌、別慌,都會解決,先得緊著咱村的困難戶呢!」

(二)

這次,範永林是幫貧困戶程清林賣蒜來了。

跟在他身後的,是安陽丹尼斯超市的負責人,還有超市負責進貨的經理!

程清林原是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因為缺資金、缺技術,家裡過得很恓惶;後來在範永林的帶領下,承包了村裡十五六畝地種大蒜,一舉脫掉貧困的帽子。

他聽從範永林的建議,種蒜不用化肥,只用農家肥,還利用村養豬場沼氣池中的沼液兌水進行灌溉,種出來的大蒜個頭大、品質高,很受市場歡迎。

去年,範永林幫他在電商平臺銷售,一下高價賣出去2萬多斤。

今年,受疫情影響,程清林的大蒜賣不出去,又是範永林幫他對接了安陽一家愛心企業,他家大蒜剛從地裡刨出來,地頭就被收走了2萬多斤。

程清林至今記得,裝車的時候找不到人,又是範書記親自上陣,一袋袋幫著把大蒜扛上車,又開著他自己的麵包車,親自給愛心企業送去……

這次,範書記又帶著愛心企業上門,程清林自然很高興。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家沒賣完的1萬多斤大蒜,品質好的大部分又被超市收走;——1.5元一斤,比直接賣到市場上,足足高了兩三毛!

天很熱,範永林出了滿臉的汗,心裡卻很高興。

因為,除了程清林,另一戶貧困戶韓改莉家的大蒜也收了不少;剩餘個頭小、品相差的,他已聯繫好一家醬菜廠,準備讓廠家全部收走做醃菜!

範永林一句話說得好:「既然領導信任咱、老百姓支持咱,咱就得給村裡辦實事、辦好事,還得把事情辦到底,辦得讓老百姓都滿意!」

(三)

不僅種大蒜,村民種任何經濟作物,範永林都大力支持。

為啥?程中尚村人多地少,傳統的小麥、玉米輪作模式收益少,農民家中事多,走不出去的,想依靠土地致富奔小康,只能在高效農業上做文章。

村裡種花生的不少,榨油的作坊卻不多,範永林設法籌資22萬元,新建一座榨油車間,既解決20多貧困戶的就業,又給村裡每年增收3萬餘元。

村東頭兩座光伏發電站,一個300千瓦一個30千瓦,總投資300多萬,佔地15畝,是村裡的產業扶貧項目,光伏發電每年村收益20多萬元。

光伏發電站建成之後,曾在農業局工作過的他,覺得光伏板下的土地荒著很可惜,就幫忙引種了丹參等收穫根莖、株矮且喜陰的中藥材。

沒成想,此舉竟開創了扶貧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近年來,在範永林的幫助下,適合當地土壤種植的丹參、白芷等中草藥,以及山藥、秋葵、大蒜等經濟作物,都被陸續引進到程中尚村。

不僅如此,他還帶領種植戶到種植基地觀摩學習,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培訓指導,最終幫助12戶貧困戶快速實現脫貧,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達300多畝。

下一步,他有意向將製作大蒜、醬菜的加工設備引進到程中尚村,引領村裡走農產品深加工之路,徹底解除種植大蒜的貧困戶的後顧之憂!

在以範永林為代表的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45戶174人,除剩下1戶1人五保戶未脫貧外,其餘全部脫貧,這戶五保戶按計劃今年兜底脫貧。

「範書記沒少幫村裡辦實事,村民都很感激他!」程中尚村村主任蘇保軍說。

範永林聽了憨厚一笑,「只要能幫村民致富奔小康,我願意給他們當『經紀』!」

相關焦點

  • 甘肅靜寧大蒜滯銷何以「解銷愁」?扶貧助農「蒜」我一份
    據了解,今年已經是司橋鄉蘋果園套種大蒜第五個年頭了,為幫助全鄉貧困戶通過產業致富奔小康,司橋鄉動員幾個村382戶貧困戶種植了1500畝大蒜。唐岔村黨支部書記唐效錦說,把大蒜產業作為脫貧民心工程來做,依託項目支撐,每畝免費發放212斤蒜籽、2卷薄膜。  「我們種出來的大蒜綠色無汙染,蒜頭大、皮薄、瓣肥、肉細、味美,辣中帶甜,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幹,是餐桌上的美味。」
  • 老鄉別著急,我們幫你賣大蒜!
    主題黨日舉辦在田間地頭  張保真 攝 人民網鄭州6月2日電(記者王玉興)「今年大蒜價格便宜,我正發愁咋賣呢,鎮裡就帶人過來買了,這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了。」 曹西順是中牟縣狼城崗鎮南北街村的貧困戶,今年種了幾畝大蒜,價格的一路走低讓他犯了難,鎮裡的出手相助讓他由憂轉喜。 中牟縣狼城崗鎮通過助力消費扶貧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堅持「扶智、扶志、扶產業、扶民生」四翼齊飛的精準扶貧模式,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 河南中牟大蒜銷售遇阻,蒜價最低跌至6毛1斤
    5月11日,記者在中牟採訪中了解到,今年田間地頭的鮮蒜收購價,大多在七八毛一斤,質量和個頭稍小一些的新蒜,6毛錢一斤就能買到,批發價甚至低到每斤5毛錢。今年鮮蒜的批發價每斤最低六毛錢左右在韓寺鎮大洪村,村民王師傅正在收穫自家的大蒜。他今年種了3畝大蒜,畝產鮮蒜4000斤左右。
  • 工作隊幫貧困戶賣大蒜
    本報訊(記者馬丙宇通訊員崔興輝)「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工作隊,這些大蒜我原來還愁著怎麼挖,怎麼賣,可真是多虧了你們幫俺賣大蒜。」9月23日,延津縣魏邱鄉前大柳村貧困戶程四枝拿著賣大蒜的錢,激動地連聲道謝。    這幾天,貧困戶程四枝種植的大蒜賣不出去,非常苦惱。
  • 記者調查|大蒜再遇「蒜周期」 蒜農收益如何保
    「今年種蒜肯定賠錢」,說起蒜價,蒜農校紅偉一臉沮喪,他扳著指頭算了一筆帳:每畝地蒜種(子)700多元,僱人種蒜、鋪設地膜得500塊,化肥、澆水200塊,僱人收蒜又得600多塊,算下來一畝地成本超過2000元。現在新蒜0.6元/斤,平均畝產3000斤,一畝倒賠500元左右。「如果是流轉土地,每畝租金1200元,賠的更多。」
  • 2020年6月5日全國大蒜產區最新大蒜(庫蒜)價格行情
    邳州產區市場上貨量較昨明顯減少,市場上貨量不足50車,商販賣貨多提價出貨,國內批發商跟進積極性一般,剛需買家被動小批量採購,市場交易活躍度一般,價格上探一至兩毛不等,個別好質緊缺貨源漲幅較大,6.5cm雜交淨蒜價格在1.75-1.90元/斤,每一級價差三至兩毛。
  • 大嬸一天賣2000多斤的大蒜,還說不掙錢,原因讓人心酸!
    大蒜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了,在我的印象中,大蒜的價格也不是很便宜,我記得有一年的時候,大蒜的價格高得離譜,好像都將近十塊錢一斤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在麵館吃飯的時候,老闆會無限量的提供大蒜,你能吃麵的時候都喜歡配著大蒜吃,覺得特別的有味道,但是那段時間,就算你管老闆要大蒜
  • 1斤排骨2頭大蒜,不燉煮不蒸製,教你新吃法,蒜香濃鬱肉香嫩
    導語:1斤排骨2頭大蒜,不燉煮不蒸製,教你新吃法,蒜香濃鬱肉香嫩排骨我很少會燉、煮,往往會選擇比較獨特的方法做,糖醋排骨、蒜香排骨便是我最常做的,尤其是過油的排骨,能讓其炸至焦黃,排骨肉香味四溢又特別焦嫩,僅是看著就能讓人開胃,這款蒜香排骨便是我的最愛,將排骨先下鍋炸一炸,再搭配蒜蓉,別提有多香了,肉的鮮香混合著大蒜的香味撲鼻而來
  • 2020年大蒜行情如何,蒜農說6毛賣不掉,為何?
    今年大蒜的價格一跌再跌,不少地區蒜農的大蒜已經開挖上市。但是今年整體行情跟去年大有不同,現在比如河南中牟、杞縣,其他地方比如聊城、邳州等地早熟大蒜已經上市。蒜商依然像往年一樣走到田間地頭觀看大蒜行情,但是現在普遍開價6毛一斤,6毛5一斤,質量特別好的就賣7毛5一斤,不管怎麼這樣的價格確實低,那麼後期價格又會如何呢?
  • 用空油桶剝大蒜,1分鐘可以剝5斤蒜,方法簡單又省錢
    大蒜用來調味非常不錯,我們每天炒菜的時候放點大蒜,炒出來的菜非常好吃,但是剝大蒜卻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稍不注意就會摳傷指甲,尤其是在飯店裡面一次就會用大量的大蒜,那麼如何既簡單又快速地剝出好幾斤大蒜呢?
  • 原來醃糖醋蒜這麼簡單,半個月就能吃,一次做10斤,放1年都不壞
    導語:夏季,正是新鮮的大蒜上市的季節,不到1元一斤,遇到了千萬別手軟,一次性買10斤醃起來,隨吃隨取,特省事!俗語說:「吃飯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說到大蒜,富含有粗纖維、鈣質、磷質、鐵質、鹽鹼酸、抗壞血素、核黃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其中揮髮油約0.2%,具有辣味和蒜臭味,而且研究還發現,揮髮油蘊含大量的大蒜辣素具有明顯的殺菌作用,對真菌、細菌或害蟲引起的感染,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 蒜薹遭遇「滑鐵盧」,蒜農免費送還給錢:盼大蒜能賣個好價錢
    「立夏」時節正是蒜薹成熟收穫的季節,在我國的大蒜主產地魯西南地區,面對豐收的蒜薹,蒜農們卻無法高興起來。由於今年蒜薹的價格低迷,採收的蒜薹賣不出人工費用,急得不少蒜農作出「免費拔、免費拿」,「棄薹保蒜」的選擇,然而在現實中,免費送仍無人問津。為了減少大蒜的損失,蒜農無奈只能賠錢請人來幫忙。
  • 白帽蒜薹漲價超2元/斤,今年大蒜還能不能逆襲!
    紅帽蒜薹最低收購價格在0.2~0.3元/斤,最高時漲至0.7~0.9元/斤,平均價格多在0.4~0.6元/斤,拔1斤蒜薹的人工成本在0.3元/斤左右,除去人工成本雖然不會有太大盈利,但是最起碼不用貼錢拔蒜薹,往年價格低時貼錢拔蒜薹比比皆是,可以說今年行情不能算好但也不能算糟。
  • 糖蒜的家常做法,5斤大蒜,3斤醋,教你做最好吃的醃糖蒜,超好吃
    大家好,我是橘子姐,糖蒜是南方人和北方人都喜歡的一種特色美食,每年的農曆四月份,正值新鮮大蒜大量上市的季節,正是醃蒜的時候,在我們當地,幾乎每家每戶最少都會醃上10斤8斤的,在忙的時候,隨便蒸一鍋米飯,或者蒸一些饅頭,配上大蒜就是一頓飯了,久而久之,在這個季節醃蒜頭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啦
  • 市委書記吳衛東這樣聊邳州大蒜的「前世今生」
    圍繞「六穩」「六保」任務落實6月17日下午央視記者來到邳州的大蒜核心產區——宿羊山鎮實地探訪這裡大蒜市場和加工企業央視新聞客戶端進行了現場直播市委書記吳衛東接受央視記者採訪現場推介邳州大蒜的「前世今生」△視頻書記如何推介在邳州大蒜館
  • 「蒜」你狠留下後遺症:空心麵包蒜充斥大蒜市場
    大蒜沒蒜瓣 市場上出現「空心蒜」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齊魯頻道[拉呱]  齊魯網訊  最近,濟南田莊的小曹買到了一些奇怪的"大蒜",乍看上去和普通大蒜沒有區別,可一層一層剝開卻只有皮沒有蒜瓣。
  • 精深加工讓大蒜「破繭成蝶」
    白橋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白橋鎮作為全市優質大蒜主產區之一,今年全鎮大蒜種植面積已達7萬畝,該區域所產大蒜具有質地好、耐儲藏等優點,在省內外具有廣闊的市場。  「今年鮮蒜畝產量四五千斤左右,幹的白蒜畝均產量在2300斤左右,幹的紅蒜畝均產量在3200斤左右,單單紅蒜的畝產量比往年足足高出了200斤。今年大蒜確實是喜獲豐收了。」
  • 農民幹買賣投資分析、談冷庫儲存大蒜、蒜苔、土豆
    在上兩年,也就是2005年和2006年,這兩年連續兩年賺錢,一個冷庫洞子儲存80萬斤大蒜,每斤賺一元多,一洞子蒜穩拿一百萬元。這樣一來,種蒜的農民、和存蒜的老闆都積極性倍增。 2007年大蒜又豐收了,蒜農們很明白,大蒜連續兩年賣了好價錢,第三年,蒜農一定多種多投入,這一年必供大於求,單價穩定在0.5元就不孬。
  • 開封蒜農希望大蒜價格回歸正常軌道:蒜了吧,別再炒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聯勝 文圖 核心提示 從四月份至今,網絡上唱衰蒜薹、唱衰大蒜的視頻文圖報導很多,尤其是一些商業網站,時不時地會蹦出一些扔蒜薹的視頻。屋漏偏遇連陰雨,多日大雨影響了蒜的賣相從地裡剜出來的蒜放在地頭晾曬 柳師傅希望多一些惠及蒜農的政策由於近期河南境內大部分地區陰雨綿綿,這多少影響了麥子和大蒜的成熟。
  • 大蒜含「大蒜素」,有助殺菌,幾種適合用蒜的菜,常吃好處多
    大蒜素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是公認的有效,並且已經應用於臨床,且大蒜中含有豐富的多糖、蛋白質、揮髮油、多酚類化合物等,營養成分也是相當豐富,一些免疫力差的人,或者在一些疾病流行的特殊時期,經常吃一些大蒜是對健康有所幫助的,分享幾道用到大蒜的菜餚,都是可口美味,和蒜搭配在一起有一些堪稱絕配的食材,在家做菜的時候可以經常做給家人吃,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