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對婚檢政策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參加免費婚前醫學檢查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增強,婚檢率達到60%以上。5月21日,記者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2020年山西省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出臺。
14項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內容
為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提供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實施範圍為全省所有縣(市、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有關規定,男女雙方或一方為本地戶籍,並擬在本地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2020年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後尚未婚檢的夫婦,可持結婚證到婚姻登記所在地的免費婚檢定點機構接受免費婚檢服務。
根據《婚前保健工作規範(修訂)》(衛基婦發〔2002〕147號)要求,重點檢查嚴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精神疾病3種疾病,共開展14項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內容。
諮詢服務3項。①婚前衛生指導(與婚育有關的衛生保健知識宣傳教育,性生理與衛生知識,影響婚育有關疾病知識,受孕前的心理和生理準備,環境與疾病因素對後代的影響,新婚避孕知識及計劃生育指導,出生缺陷防治及生殖健康知識等);②婚前衛生諮詢(對醫學檢查發現的異常情況提出科學的婚育醫學指導意見,對受檢者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受檢對象在知情的基礎上做出恰當的決定);③病史詢問(了解孕育史、疾病史、家族史、用藥情況、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環境危險因素等)。
體格檢查3項。①常規檢查(身高、體重、血壓、心率、甲狀腺觸診、心肺聽診、肝臟脾臟觸診、四肢脊柱檢查等);②女性生殖系統檢查;③男性生殖系統檢查。
3.實驗室檢查7項。①陰道分泌物檢查(含清潔度、滴蟲、黴菌、淋病檢查);②血液常規檢驗(全血細胞計數+5分類);③尿液常規檢驗(12項);④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⑤愛滋病病毒篩查;⑥梅毒螺旋體篩查;⑦B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測。
影像醫學檢查1項。胸透或胸片。
未婚先孕的,憑孕產保健或助產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早孕診斷證明,女方可自願選擇免費婚檢服務項目。當事人自願放棄免費婚檢服務中部分項目的,當事人要寫出書面申請並按手印(申請書要粘貼在婚前醫學檢查表背面)。
除上述項目外,各地可因地制宜,將心電圖、B超、精液分析、染色體檢查等內容納入婚檢輔助項目,採取個人自付或當地財政補貼提供免費服務的方式進行。
婚檢機構儘量當天提出醫學意見
準備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持身份證、戶口薄(軍人有效證件)到戶籍所在地指定婚檢機構接受免費婚前醫學檢查服務。各級婚姻登記機關在辦理結婚登記業務時應主動向當事人宣傳政府免費婚檢政策,並配合做好婚檢資料的發放工作,引導其參與免費婚檢。
婚檢機構儘量當天(不超過3個工作日)分別向受檢雙方反饋婚檢結果,提出醫學意見,並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
針對婚檢報告單,分別對男女雙方當事人進行科學婚育指導,提供婚前衛生諮詢。男女雙方當事人根據醫學意見,攜帶《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到戶籍所在地婚姻登記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婚檢醫師在婚育指導環節,對於不能確診的疑難病症,需要參考專科診斷意見或轉診時,應開具轉診單,建議其到有資質的相關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確診,確診的相關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結婚登記前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免費婚檢
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結婚登記前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免費婚前醫學檢查服務,婚檢時必須雙方同時到場且接受檢查(現役軍人男女雙方有特殊情況的可單獨對一方進行婚檢)。需再次接受檢查或超出免費服務項目的,可在醫生指導下自費接受其它服務或按當地實施方案規定執行。
各級婚檢機構要尊重受檢者的隱私權及知情權,不得向無關人員透露受檢者的相關信息和檢測結果,男女雙方的諮詢和檢測結果反饋應分別單獨進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科學優化婚前醫學檢查場所布局及服務流程,儘可能將婚前醫學檢查場所與婚姻登記場所就近就便設置,鼓勵婚檢機構進駐當地便民服務場所或政務大廳,積極推廣婚前醫學檢查、婚姻登記、生育指導等「一站式」婚育綜合服務模式。
來源:生活晨報 記者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