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香港高校挺進大灣區辦學 教育界人士:惠及學校學子

2021-01-10 閩南網

­  中共中央、國務院18日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目前已經挺進大灣區辦學的香港三所高校進展情況備受矚目。多位香港教育界人士日前對記者表示,香港高校赴粵港澳大灣區辦學對內地與香港都有好處,亦將惠及學校和學子的長遠發展。

­  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作用。鼓勵粵港澳高校開展互認特定課程學分等各方面合作交流。其實,十多年來,已經有香港浸會大學(浸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三所香港高校先知先覺,開闢大灣區新天地。

­  早在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在珠海創立,至今已培養10屆畢業生,人數近萬名。UIC發言人表示,2018年該校共有1194名學生畢業。在參加就業的畢業生中,超6成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

­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在大灣區辦學,UIC發言人表示,校方積極參與珠海市經濟發展建設,致力於推動香港與內地的青少年交流,增進兩地青年相互了解。可以說,在大灣區辦學可實現各方面資源和經驗共享,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  香港中文大學則於2014年正式成立深圳分校。中大發言人強調,2018年深圳分校共有一屆本科畢業生及三屆碩士畢業生。選擇畢業後立即就業的本科生多以深圳為工作首選地。

­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早前宣布正式與廣州市政府和廣州大學籤署協議,合作籌建科大廣州分校。分校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慶盛現代高端服務區。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表示,科大期望為大灣區培育具創新能力的國際化高端人才;亦期望通過成立廣州分校加強本地知識轉移,彌補香港高科技製造產業的不足,促進科技與商業協作,為香港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  針對香港高校紛紛在大灣區辦學,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以醫學院為例對記者指出,高校在大灣區辦學對學生個人發展非常有益,「醫科學生所能獲得的資源不再局限於香港,而是可在大灣區內見更多病人及病例」。

­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表示,香港高校在大灣區辦學對香港與內地都有好處。香港高校與內地合作有助於實現科研轉化;不少內地高校在研究領域有待提升,香港高校可將優質的教育及科研資源帶到內地,提高大灣區創新、創意水平。最終令大灣區創科發展實現上遊基礎研究、中遊技術轉化及下遊市場化應用的完整供應鏈。這也體現了「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要義。(龍曼)

­ 

原標題:香港三大高校挺進大灣區辦學 學者:提高大灣區創新創意水平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香港三大高校挺進大灣區辦學 學者:提高大灣區創新創意水平
    香港三大高校挺進大灣區辦學 學者:提高大灣區創新創意水平 2019-02-22 15:22: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當香港高校在大灣區建校,你會選擇?
    說起香港高校,base在珠三角的PINGOR,遇到的客戶自然大多數都是奔著交通便利,同時又是國際大都會,更不說學校排名出眾,含金量極高,之後不論是留港發展有IANG籤證,還是回到大陸發展,都有一個不錯的「敲門磚」。港校在大灣區?
  • 粵港澳大灣區將在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高校
    《規劃》重點提出五大任務:突出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學校+」辦學模式,建設高等教育辦學創新試驗區;突出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體系,加強協同育人;突出創新引領,強化大灣區高校科研協同創新,服務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突出高端引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攜手建設世界一流師資隊伍引育高地;突出互學互鑑,打造高等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樞紐。
  • 田學軍:香港學生報考內地高校熱情高漲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領域與香港教育局合作實施「姊妹學校」項目,在高等教育領域啟動「萬人計劃」,成為兩地教育交流「雙引擎」,使師生交流覆蓋面更廣、程度更深。目前,「萬人計劃」已涵蓋100多所內地高校和香港主要高校,每年合作舉辦師生交流項目300餘個,資助1萬餘名香港高校師生來內地交流、訪問、學習。內地與香港中小學、幼兒園締結「姊妹學校」1,600餘對,成為兩地基礎教育領域參與度最廣的交流品牌項目。
  • 大灣區高等教育遠景目標:到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高校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為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奠定雄厚基礎。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要素集聚,為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提供強勁動能。粵港澳大灣區三地高等教育發展各具特色,為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合作辦學新機遇事實上,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提出,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的作用,鼓勵三地高校探索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實施更靈活的交換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 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教育合作打造人才高地
    新華社廣州1月13日電(記者丁樂)《粵港澳六校關於加強教育交流合作的備忘錄》13日在廣州籤署,來自粵港澳的六所學校將在管理人員經驗交流、教師教學理念與方法分享、學生交流與研討、家長互訪與觀摩等方面進行深度的教育交流與合作。這是當天舉行的2018粵港澳教育合作論壇的成果之一。
  • 香港城市大學落戶惠州建千畝校園: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雙方此次籤約,是惠州加強與香港合作,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上學君發現,在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香港高校越來越多地到大陸辦學,這對深化粵港兩地科研、教育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也在積極籌劃新建理工科高校,這給廣大考生更多的選擇機會。
  • HKDSE國際學校落地大灣區!香港與內地教育合作揭開新篇章
    隨著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以此為契機,香港和內地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開始涉足更深層次領域。教育界正積極探索,通力合作,將香港國際一流的教育資源、教學經驗,與內地國際一流的生源相結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升級,推進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為中國教育產業整體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此舉也將幫助內地學生以香港為窗口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內地學生通過報考香港DSE考試,將更容易考入香港乃至全球的知名高校。
  • 香港DSE國際學校落地大灣區 搭建入港就學橋梁
    廣東惠州2019年4月11日-- 2019年4月11日,「碧桂園十裡銀灘學校與港譽教育合作籤約儀式」在廣東省惠州市舉辦,此舉標誌著在內地引進香港DSE考試(香港高考)步入實質階段,從此,內地學生在惠州就能享受到等同香港主流中學的教學服務,並通過報考香港DSE考試直接申請香港乃至全球的知名高校。
  • 香港大學等港澳三所高校或在黃埔開發區設分校
    素材來源:大公報  繼香港科技大學分校確認落地南沙之後,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三所港澳高校也傳出將在廣州設立分校或研究院的消息。  據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局負責人介紹,今年,開發區將爭取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設立分校,或研發平臺。
  • 對話灣區|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高校合作助力年輕人融入大灣區
    01 高校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黃玉山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教育合作發展。2016年,粵港澳三地28所高校成立粵港澳高校聯盟,香港公開大學就是其中的一員。過去的一年來,在黃玉山校長的領導下,香港公開大學一直積極探索在大灣區辦學的機會,終於選擇了落地肇慶市,計劃和肇慶學院共同開辦一所專業型和應用型的大學。
  • 又一所香港的大學內地辦學,打造全國一流!
    4月22日上午10時,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肇慶市與香港公開大學在肇港兩地遠程籤署香港公開大學(肇慶)合作辦學協議。肇慶市市長呂玉印代表肇慶市人民政府,肇慶學院校長吳業春代表肇慶學院與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籤署《共同舉辦香港公開大學(肇慶)協議》。同時,肇慶學院與香港公開大學籤署《合作辦學協議》。
  • 世界高校最新排名,中山大學力壓香港名校,成粵港澳大灣區No.1
    最後當然還是大部分高考狀元去了清北,但也不乏去香港的啦。但是最近的CWUR世界高校排名顯示,廣東省的頭牌大學中山大學已經超越了香港最威水的兩所高校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一躍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哥,有點意外。
  • 新華社發文:杏林花開大灣區——香港中醫學子廣州實習記
    6月起,廣州施行大灣區首個支持港澳青年發展的行動計劃,其中提出「發揮廣州高等教育資源密集優勢,爭取國家支持率先開展與港澳高校大專(副學位)學歷互認試點」,並推動港澳專業人才在穗便利執業,在穗就業的港澳青年同等享受各類就業補貼。目前,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多所廣州高校接受香港副學士和高級文憑學生申請本科專業。「雖然還在等待大學的錄取結果,但我抱有信心。」
  • QS2021亞洲大學排名:7所中國高校挺進十強,北大僅排全國第4!
    近日,QS正式發布了其2021亞洲大學排名,7所中國高校表現喜人,挺進亞洲十強!此外,25所中國內地高校挺進亞洲百強!其中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大學成為最大贏家,讓不少人刮目相看。
  • 醫學院成為高校教育界關注熱門話題
    近年來,國內沒有醫學的知名高校,紛紛發力醫學,成為國內高等教育屆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據青塔此前統計,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有30多所已經建立或者正在籌建醫學院,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增加,其中多所為理工科院校或師範院校。在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發力醫學已經成為促進頂尖高校發展的重要途徑。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湘約」高三學子
    ;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超14萬元……  然而,這所高大上的高校卻不「高冷」,為獎勵2020屆優秀新生學子報考,該校推出「2020年博文獎學金」政策,獎金額度最高達5萬元,加上其他新生入學助學金,學生一年獎助學金總額最高可達12萬元。
  • 香港多所學校舉行升旗禮慶祝國慶
    10月1日,香港多所中小學和大學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香港教育界表示,希望藉此機會,讓香港的學生們增強對國家的認識。  1日上午,近40個辦學團體、學校議會、教師組織等代表,連同學生、家長等超過100人出席在培僑小學舉行的升旗禮。
  • 大灣區國際學校報告:2019新增學校19所,成全國增長最快地區
    據新學說諮詢統計,2019年大灣區(註明:港澳地區數據統計單列,詳見報告)共計新增學校19所,佔全國新增學校40所的47.5%,成為全國增長最快的地區。新學說媒體於2019年在深圳組織大灣區國際化學校辦學專項研討會,新學說研究諮詢陸續開展深入調研,針對建校投資者和學校運營方推出《大灣區國際化學校市場研究報告》。
  • 印度教育界人士代表團訪問天津天獅學院
    為落實中印兩國領導人共識,進一步推動中印友好關係發展,加強中印教育交流與合作,我國駐印度使館邀請印度教育界人士訪問團來天津訪問按照天津教育委員會關於接待活動安排,作為此次印度團訪華接待的天津四所高等院校之一,我校圓滿完成接待任務並與印度來訪院校達成合作初步意向。 2018年10月12日下午,印度教育界人士代表團一行9人抵達天津天獅學院新校區,客人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我校新校區校園和綜合樓,並了解了學校新校區的規劃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