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式帶孫子」成新潮流,孩子有人帶,老人與年輕人互不打擾

2020-12-23 芳芳育兒經

老人幫忙帶娃,費力不討好。

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中,年輕人的工作普遍都很忙,生活壓力也都很大,所以說,很多年輕人在結了婚有了孩子以後,都不會親自帶孩子,而是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雖然說這確實充實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但是帶孩子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很多老人幫忙帶孩子還不討好,稍有帶不好就會被年輕人責怪。

再加上大部分老人在幫忙帶娃的這段時間都會住在子女的家裡,所以說,矛盾就更多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老人都不願意給孩子帶孩子了。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韓女士是我的一個朋友,雖然她是個95後,但是,現在的她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因為韓女士的丈夫工作很忙,韓女士自己又帶不過來兩個孩子,所以就請了婆婆幫忙。

雖然人們都說婆媳關係難處,但是,韓女士在生娃前並沒有感受到。可是,自從婆婆來幫自己帶孩子以後,韓女士就非常頭疼。

因為懷二寶是個意外,所以夫妻倆也並沒有做什麼打算,就盲目生下了二寶。在二寶出生以後,大寶就全權交給了老人和家裡人幫帶,韓女士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二寶身上。

結果,因為家裡人都非常寵愛大兒子,所以說,現在韓女士的大兒子變得越來越張狂了,韓女士平時又要照顧二寶,就只能常常用發火來震懾大寶。

而每到這時候,韓女士的婆婆就會出來摻和,會批評兒媳婦對孩子太嚴厲了,以致於好多次韓女士都忍不住對婆婆發了火,晚上丈夫回來了以後,倆人又會因此吵架。

原本幸福的日子,就因為這樣變得越來越不和諧,一家人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糟糕,讓韓女士忍不住開始後悔自己結婚的這個決定。

像韓女士家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很多家庭都選擇了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結果生活越來越糟,家人矛盾越來越深。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種現在正在流行的「上班式帶孫子」,出於好奇,我點進去看了看。

和傳統的帶娃方式不同,這種上班式帶娃是指老人每天像上班一樣來子女家裡幫忙帶孩子,晚上子女下班回家,老人也就下班回家了。

而且這也不是白幹的,子女每個月都會給老人一筆錢,讓老人拿去花,當生活費。

這樣的話,不僅解決了老人和年輕子女的矛盾,孩子也有人帶了。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讓老人來幫自己帶娃,但是,這並不是老人的義務,而且最糟糕的就是老人出著苦力,最後還可能不落好。

所以說,這種新型帶娃方式就成了有一種新潮流,這種方式和傳統帶娃方式相比,有這些好處:

首先,老人和子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矛盾減少。

雖然說老人總是希望老了以後子女在自己身邊,但是老人和子女的很多觀念畢竟不一樣,彼此之間的代溝很深,所以說,在一起其實很難和諧共處。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沒有和諧共處的家庭,只是比較少而已。

所以說,老人去子女家幫忙帶娃就成了一件影響家庭關係的事情。但是,如果採取上班式帶孫子的方式的話,就可以讓子女和老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減少矛盾。

其次,老人在帶娃的同時還可以保留自己的時間,生活不會被帶娃佔滿。

雖然說老人喜歡孩子,但是,老人到了晚年以後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如果都被帶孩子佔滿了,對老人來說並不是件好事。

但是如果採取這種方式帶孩子的話,老人既可以帶孩子,又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兩全其美。

再其次,老人帶娃不會成為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有生活費可以拿。

很多老人幫子女帶娃都非常窩火,因為自己不僅要受氣,還可能會倒貼錢。而這種新型帶孫子的方式,完美解決了老人的問題,老人不會吃力不討好,至少也有生活費拿。

最後,這種方式可以拉近子女、老人、孩子的關係。

雖然說孩子、子女、老人之間代溝不小,但是彼此之間也需要接觸,這樣的方式,不僅不會讓彼此互相打擾,還能拉近關係,可以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式。

寄語:

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沒有理由要求老人幫忙帶。如果老人願意幫我們帶,我們作為子女,一定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誰帶?你家老人是怎樣帶孩子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上班式帶孫子」成新流行,年輕人不與公婆同住,孩子有人帶
    面對這種現實問題,有些家庭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年輕人白天工作,父母照顧孩子,等晚上下班之後,再把孩子接回去。大家稱這種現象叫「上班式帶孫子」。01「上班式帶孫子」成新流行,年輕人不與公婆同住,孩子有人帶樓下李大爺家就是這種情況,他的兒子兒媳就住在隔壁小區。
  • 「上班式帶孫子」成帶娃流行趨勢,子女老人都受益
    在如今育兒理念日益科學先進,而且更新換代較快的時代,寶寶的早期教育和陪伴又尤為重要,帶娃方式也有不少改進。「上班式帶娃」已然成流行趨勢,讓老人子女都受益孟阿姨和老伴迎來了大孫女,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如今這種父母幫子女帶娃的方式,在眾多帶娃老人中已經是流行趨勢了,比那種全職媽媽、全職奶奶,或是奶奶姥姥輪流帶要受歡迎得多。至於有人說,這麼讓老人來回折騰多麻煩!索性住在一起不是更省事省力嗎?孟阿姨說:「不,堅決不能和子女住在一起!
  • 「上班式帶娃」很普遍,白天照顧孫子晚上回家,多少老人日常工作
    文|小豆芽育兒記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會外出工作,家中孩子交由家長老人照顧,但更多的老人也並不願意和晚輩生活在一起,於是就出現了「打卡式帶娃」、「上班式帶娃」。「上班式帶娃」很普遍陳奶奶已經退休很長時間了,可自從有了孫子,陳奶奶就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也就是帶娃。小孫子今年已經4歲了,孫子3歲的時候兒媳就開始工作了。
  • 「上班式帶孫子」流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婆不願跟兒子同住?
    01不知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新的名詞:「上班式帶孫子」。顧名思義,也就是父母幫忙帶娃就跟上班一樣,早上來晚上回去,父母跟年輕人是不住在一起的。年輕人早上外出上班的時候,孩子交給他們;年輕人晚上下班了再把孩子給接回去。至於周末是年輕人自己帶,而父母是不摻和的。我曾在某音上看到過父母「上班式帶孫子」的採訪視頻,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這種帶娃方式早在我身邊已經流行了起來。就拿我們小區來說,我已經碰到了好幾例都是如此。
  • 早出晚歸的「上班式」帶娃蔓延,老人排斥跟子女住一起,很心酸
    因為,她每天7點出門,要坐公交到另一個小區去給兒子兒媳帶娃。等到晚上8、9點,又回到自己家裡。她天天這樣早出晚歸去帶孫子,只有周末可以休息,跟上班沒什麼區別,所以她也感慨:「什麼時候才不用早起晚睡呢?」其實,她兒子也說過,讓她住在那邊,不用老回自己家,但秦阿姨不願意,堅持每天回來。實際上,現在很多老人帶娃,也都是這樣。
  • 「打卡式帶孫子」正在流行,公婆不願和子女一起住,兩方樂得自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隨著物價的上漲,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一些有孩子的年輕家長,為了緩解經濟緊張,有了孩子之後,更要努力上班。因此,便衍生出了一個問題,沒有時間帶孩子,於是,帶孩子這項任務,便落到了老人們的身上,老人們也願意幫忙帶孩子,為子女減輕一些負擔。
  • 有一種「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
    但有些年輕人工作太忙,只能拜託老人家過來家裡帶孩子,所以抬頭不見低頭見,年輕人少了自己的空間,老人家也少了自己的自由。目前,有一種"上班式帶孫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上班式帶娃"就是說老人家帶娃的時間安排跟年輕人上班一樣"朝九晚五",在年輕人去工作的時候,老人家就負責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下班之後,就把孩子接送回去。這種新鮮的玩法,似乎不失為一種解決矛盾問題,又給彼此留一定空間的好辦法。王奶奶就是運用了這種"時髦"的帶娃方法。
  • 農村怪像,老人雖然喜歡孫子,但是卻不想帶孫子,這是為什麼
    現在重男輕女思想在農村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的,現在不少農村家庭,想盡一切辦法也想要個兒子,不然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面子,特別是老人,對於孫子你是更加期盼。對於老人來說,如果自己有個孫子的話,那無疑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感覺自己是後繼有人了。
  • 中國式老人帶娃「七宗罪」
    外婆要帶自己的孫子也不可能只帶你一個伢。我內心一絲慶幸,如果,我是由一位好賭的老人代養,結果難以想像。其實,我的爸爸媽媽當時也遇到了現在作為父母的我們所遇到的同樣問題--誰來帶蛙?他們也有過激烈的爭吵,也有過極限的疲憊,只是,他們知道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 年輕人和老人誰更適合帶娃?
    撫養我們這一代人長大,並讓我們成家立業的老人被指不會帶娃?最近有一位女性朋友辭職了。原因是生了二胎,需要全職在家帶娃。為什麼不讓家裡老人帶?答案居然說是老人不會帶娃。這個結論好像不止一次的被聽到,並被很多80後和90後的寶媽們默認為標準答案。而更尷尬的狀態是有人選擇自己全職帶娃,而有人讓老人帶著娃,卻不斷否定著老人的辛勤付出。到底年輕人和老人誰更適合帶娃?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不願意帶孫子?原因值得反思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很大,尤其是那些剛成了家並且有了孩子的家庭。奶粉要錢、尿不溼要錢、孩子上學也要錢。生活無時無刻,不停地瞄準他們的錢包。對於普通家庭,小兩口要上班吧,沒時間帶孩子。一方帶孩子吧,沒錢養家餬口。於是他們只好把帶孩子這個重任交給家裡的老人。但是現在老人帶孩子,也是有苦說不出!
  • 孩子給老人帶,是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年輕人「新型啃老」正流行
    有些老家人既出錢又出力地給兒子、女兒帶孩子,到最後還落不到一句好話。比如這位寶媽說,自從孩子斷奶後,就一直將他放在老家讓婆婆帶,自己去上班。結果4年後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的時候,發現孩子和自己生疏了,每天只知道叫奶奶,看不到奶奶就哭鬧。
  • 6年3座城市帶4個孫子:老人帶孩子,中國家庭不能承受之痛!
    新聞講述的是一位廣州的郭奶奶,她從2008年開始給大兒子帶孫子,一直到2014年小兒子的女兒出生,郭奶奶用了6年多的時間,穿梭在廣州、海口、哈爾濱3座城市之間,一共帶了4個孫子孫女。但最終,等待著郭奶奶的不是子孫滿堂的幸福晚年,而是疲於奔命帶娃的生活,讓她患上了肩周炎、糖尿病等老年病。家裡的老伴還因為她帶孫子,長期不回家,要跟她離婚。
  • 實拍「中國姥姥」的一天,帶孫子、做家務從早忙到晚,比上班還累
    畢竟現在有了孩子,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都要好好算計,不得不為將來考慮。為了給孩子補充維生素,還特地挑了些草莓做成水果輔食,看孩子吃得開心,這位姥姥表示自己心裡也很滿足。此時女兒和女婿都上班去了,家裡只剩下一老一小,然而她也根本閒不下來。
  • 爺爺奶奶帶孫子應該要「帶娃費」嗎?2位老人實話實說
    現在大多數家庭,孩子差不多斷母乳以後就交給爺爺奶奶帶,爸爸媽媽都去上班。孩子不僅是家庭的潤滑劑,也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帶娃雖然是體力活,但也只有把娃交給爺爺奶奶帶才是最放心的。有的父母一輩子都是為孩子而活,養大自己的孩子又要無償的養孫子。其實爺爺奶奶帶孫子有時候也真的有苦說不出。
  • 誰說不能讓老人帶娃?聰明奶奶帶娃方式走紅,比年輕人更勝一籌
    很多家庭中寶媽除了上班還得帶娃,實在是分身乏術,便只好請老人來幫帶。但是不少年輕父母都認為,老人帶娃是有很多弊端的,所以心裡並不情願讓老人帶娃。網上有一位聰明奶奶帶娃方式走紅,她成功扭轉了大家對"老人帶娃"的一系列刻板印象。這位奶奶可不像傳統奶奶帶娃的方式一樣,無盡地寵著孩子、慣著孩子,她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帶娃方式。奶奶在網上分享了很多帶娃的日常,其中有一個視頻獲得了很多寶爸寶媽的點讚。
  • 奇怪了:老人疼愛孫子,卻不願帶孫子,現在的農村都怎麼了
    非常高興大家來到這裡,帶您看農村,了解農村,各種您見過和沒見過的新奇、有趣的事物。帶您看農村也將會堅持原創,持續為您帶來更好的新視野。今天帶您看農村要帶大家看看,農村的怪現象,老人疼愛孫子,卻不願帶孫子,現在的農村都怎麼了?
  • 家裡孩子是老人帶還是父母帶?3位30歲的媽媽說出了實話
    去年的時候,媳婦生了二胎,小兩口就商量把遠在河北的婆婆接過來,一方面照顧小孫子,另一方面,等自己生了還可以照顧一下月子。想法總是好的,但是一個年僅60歲的老人從河北跑到深圳這樣的大都市,別說生活不習慣,就連自己的親兒子也出現了代溝。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老人家不知道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年輕人更無法體會老人的艱難。
  • 我不想帶孫子,現在孫子進幼兒園,兒媳婦也沒去上班,怎麼辦?
    心疼兒子不是光靠嘴說的,若是真的心疼兒子就更應該把兒媳婦當作自家的姑娘去看待,你想讓兒媳上班減輕兒子負擔,那麼你就應該主動去承擔起接送孫子,照顧孫子的責任,兒媳婦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去工作,兒子也會減輕負擔。首先,你的孫子出生後,估計你是怕麻煩,不願意帶孫子。也許你想要讓你的兒媳嘗下做母親的辛苦滋味而不願幫她帶。不管出於哪種原因,這都是你的自由,強迫不得。
  • 那些老人不僅不幫忙帶孩子,還嫌棄兒媳不好
    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雖說道理是對的,但是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很大,房貸,幼兒園的學費,老人養老,老人和年輕人各有各的辛酸,明事理的老人還是能幫下就幫忙帶孩子。還有很多老人認為帶孩子是幫兒媳婦帶的,不能幫忙,要讓親家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