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雖說道理是對的,但是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很大,房貸,幼兒園的學費,老人養老,老人和年輕人各有各的辛酸,明事理的老人還是能幫下就幫忙帶孩子。還有很多老人認為帶孩子是幫兒媳婦帶的,不能幫忙,要讓親家來帶。
趙阿姨 64歲 兒子兒媳總是因為帶孩子問題吵架
趙阿姨家是農村的,兩個兒子,大兒子由於長相帥氣,挑的有點過了,還沒結婚,二兒子就先結婚了。
二兒子結婚後兒媳很快懷孕了,由於趙阿姨也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就一直慣著,一輩子沒打過工,也就在家做飯,有時候地裡忙下地幹活,家裡來客人時都是趙阿姨的老伴做菜招待。
兒媳婦月子裡也不幫忙帶孩子,月子裡是最困難的時候,尤其對於第一胎寶媽。兒子由於在外地上班,就一直囑咐趙阿姨幫忙照顧下媳婦和孩子,趙阿姨每次把飯端過去就說不燙了你就自己吃,也不說替換下兒媳婦讓她吃飯。每次兒媳婦都是抱著孩子吃飯。兒媳一個人晚上領白天領,太累了有一天太困了就說白天接一個小時,她補覺,結果不到一個小時被趙阿姨叫醒了【好較真】。至於大號,村裡都是把尿桶拿屋裡,由於沒人幫忙好幾次兒媳婦都是半夜孩子睡覺強迫自己大號。有人來時還一直說這個孫女不好領,總是哭,和兒媳婦說;自己生的要自己領。
由於兒媳婦娘家有弟幫不上,就成了兒媳婦一個人領孩子,兒子在外地上班。兒媳婦很少回老家,因為領孩子沒少和兒子吵架,吵得心寒了,知道沒幫忙領孩子的盼頭,就說;以後養老你自己照顧你媽,我不會去照顧的。
一直覺得可能是趙阿姨有兩個兒子,若是只有一個兒子一定會幫忙帶孫子的。
結語:老人有精力和體力的就幫忙帶下,這樣家庭才能和睦。老了就不會兒媳婦因為覺得不平衡不去管,兒子也不會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