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9日電 2017年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將成都作為12個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城市之一。隨著人才引進政策加碼,加之「宜業宜居」的強IP城市特性,成都吸引了大量來蓉創業、就業、紮根的年輕人。2017年「蓉漂」租客佔比增至30.9%,同期,成都租賃市場的年度GMV達200億,巨大的發展空間使得成都的租賃市場備受矚目。
3月6日,成都鏈家研究院發布《成都租賃新時代》市場報告,通過對市場供需、租客、租金、熱門區域等多個維度的數據洞察,描繪成都租房市場的「需求圖譜」。
租金水平穩步攀升 溫江租金漲幅領跑全市
成都鏈家研究院總結了成都租賃市場全年租金漲幅情況。2017年,成都平均租金為28.8元/平方米·月,同比上漲7.0%,漲幅較2016年有所擴大。從整租市場來看,套均租金為2295.8元/月,同比上漲7.2%。2017年7月成都入選住房租賃試點城市,加之年內房價漲幅較高,業主對租金回報率普遍看漲,致使2017年漲幅再度擴大。
此外,全市租金水平以高新南區為原點,向外逐層遞減。平均租金TOP10板塊中,超半數位於城南,其中金融城和都匯兩區平均租金突破40元/平方米·月。
數據顯示,4號線西延線的溫江區以17.6%的平均租金漲幅,成為2017年租金上漲最快的行政區。報告分析指出,成都租金水平與住宅成交均價正向相關,業主對租金回報率的需求與二手住宅預期較為一致。近郊受軌道交通利好和中心城區需求外溢的影響,2017年二手住宅成交均價上漲顯著,而租金水平也隨之上漲。
職住一體化導向臨鐵租房成交佔比大幅提升
追求「職住平衡」這一點,在成都租房需求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不同,城市結構決定「職住分離」是無法避開的,在成都,租客多選擇距離工作地點較近的區域,因此產業集中度更高的中心城區更受租客青睞。數據顯示,中心城區成交量佔比顯著高於近郊,高新南區由於入駐產業園的企業眾多,上班族居住需求旺盛,因此在保持高成交佔比的同時成交量增幅依然超過40%。
此外,城市配套發展,通勤便利成都,也影響區域租房市場的熱度。2017年成都地鐵房平均租金為31.0元/平方米·月,同比上漲5.7%,高於非地鐵房4.4%的上漲幅度。自2017年4號線二期、10號線和7號線正式通車,成都地鐵網形成「井+環」模式,軌道交通覆蓋面和通達便捷性大幅提升。往返通達商業區、高校學區、機場等地區,具有交通優勢明顯的線路站點租房需求旺盛。數據顯示,途經中環路的7號線以23.0%的租賃成交佔比居首,2號線以21.0%的佔比緊隨其後。
購房年齡後移新生代崛起引發品質租賃需求
成都鏈家二手住宅客戶數據顯示,剛需購房年齡連續3年後移。隨著房價上漲,購房天花板較低的年輕客戶積累首付的時間變長,因此被迫在租賃市場停靠更長時間,這部分人群的租房需求不容忽視。
值得關注的是, 隨著成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住房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從以前的「有得住」轉變為「住得好」。尤其是在80後、90後新生代迅速崛起之後, 「租房消費升級」的趨勢也開始顯現。作為在物質相對比較豐富的年代長大的新生代,他們對於品質的追求更勝於60後、70後,更願意為品質服務買單,在他們看來「剛需」與「品質」是不衝突且應該兼備的重要因素。
報告還指出,成都租賃市場具有顯著的周期性特徵,2017年3月春節後大批勞動力返蓉,租賃換房需求漸起,平均租金顯著上漲,4月再次回落。租房市場素有「金三銀四」的慣例,招聘高峰、返工高峰將帶動一大批租房的需求釋放,其中不乏跳槽換房、漲薪換房、畢業找房、實習找房、等各類需求。
在返工租房潮來臨之際,鏈家聯合優客逸家、冠寓、像素公寓等成都知名的15家公寓品牌,推出 「好房首月0元住」和「品質公寓0佣金」兩大優惠政策,為租房用戶帶來「低價」、「真實」和「便捷」的租房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鏈家租賃業務今年將深入布局「新一線」市場,並將成都作為西南第一城,率先為租房消費者帶來租房體驗升級和用戶回饋活動。《成都租賃新時代》市場報告此時發布,有助於幫助市場參與者深入了解成都當地租客的需求,從而匹配滿足用戶核心需求導向的營銷主題,同時為成都租房、找房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