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聯盟自主招生「潮題」頻現 網友跪求答案

2020-12-19 大豫網

臨時抱佛腳對自主招生考試用處不大

□記者 王燦 實習生 劉豔豔 文 記者 許俊文 圖

核心提示

你怎麼理解「莫言空前和莫言絕後」?當本報標題現身於「北約」考題之後,這種五花八門的試題,引發眾人「圍觀」。究竟標準答案是什麼?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昨日,記者聯繫了上周末在鄭州進行自主招生的幾所學校,雖然他們均未給出明確答案,但表示題目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而在一些老師看來,頻頻出現的「潮題」對考生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考生們除了課本知識的學習之外還要加強平時的積累,要通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考試中自圓其說。

網絡一「景」

網友「跪求」「潮題」答案

去年,復旦大學一道「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誰大」的試題,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今年,這樣的「潮題」更多,如北約考題中對出「北京霧鎖車迷路」下聯,你怎麼理解「莫言空前和莫言絕後」,西南交大複試中「請你出一道題把我難住,前提是你知道答案」等問題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

面對如此「潮題」,大家紛紛前來湊熱鬧,「跪求」標準答案。

「快快快,誰有標準答案趕緊曬曬,真想知道出題老師咋回答這種題。」不少網友像網友「yang」一樣,通過網絡搜索試題答案。

網友「艾路邦」說:莫言紅透半邊天,不管什麼事情幹,只要沾點莫言邊,那就離紅不太遠,考題也圍他來轉,莫言絕後和空前,想知標準的答案,關注此句的原版,大河報有發言權。

「潮題」分析

打破標準答案的束縛,考的是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北大一位老師分析說,今年自主招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個性化的「潮題」更多,題目活絡,形式上也大異於高考。從高校選拔人才的角度來看,自主招生的目標就是優中選優,考查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這些題目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一種選擇的理由和一種觀點的樹立,打破標準答案的束縛之後,考的正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就其答案我們可以丈量考生的思想規模。」這位老師說,命題閱卷都是第三方機構,學校注重的是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今年的題目挺好,很接地氣,而且不少題目發揮空間很大,學生要用掌握的綜合知識來分析這些社會現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傳播系副主任肖珺說,很多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學生需在很短時間完成這些看似「無釐頭」的問題。

「我們需要這種擁有自我創新能力,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用自己邏輯很好解釋清楚的學生。」肖珺說,這就是所謂高水平人才的標準。「這也算變相逼著學生了解很多事實。」

「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探索考試方式的創新,選拔具有創造潛質的才俊。這些題目能檢驗考生的快速應變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面對越來越多的「潮題」,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郭克宏如是說。

「自主招生考試很靈活,像『北約』語文考題對文言文基本功要求就很嚴格,『北京霧鎖車迷路』,寫出下聯,很有時代意義,都是熱點問題。而用『北大、清華、高考狀元』編寫一個笑話,題目也挺新穎。」河南省實驗中學張定勇說,自主招生考試,選拔的是一些優中選優的學生,更傾向思維比較靈活、基本功更紮實的學生。

鄭州一中老師鄭清河認為,自主招生和高考題目,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考查的知識體系、基本語言素養、閱讀技能都是一致的。但高考是針對所有考生的考試,普遍性更強,因為它測試的群體涉及南方北方,城市農村等各種考生。而自主招生更側重某方面具有特長的拔尖的考生。」

幾位老師均表示,和傳統高考相比,自主招生題目明顯區別表現在「問題的新奇性」、「答案的開放性」。

「出題人當然不能按『循規蹈矩』的套路出牌。這種題令那些注重『死讀書』和『讀死書』的考生難以容忍,也攪亂了社會上習慣接受『中規中矩』的人們的心理。所以,這類考題每每曝光都會引起社會一片驚呼。」郭克宏分析道。

「莫言空前,莫言絕後」

看看「專家組」是怎麼理解的

考生已經作答完畢,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本報還是邀請多位老師作答,對比一下看看專家組是如何解題的。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郭克宏

回答可分不同的角度和目的:1.從解疑釋惑角度回答,圍繞「空前」是真,「絕後」不對展開。因為中國的崛起必然包含文化的繁榮,以後中國還會有更多的「莫言」出現。2.從幽默的角度出發,就用調侃詭辯的方式回答:這種說法是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經典詮釋——既然「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那麼世界上也不可能再有一個現在的「莫言」,甚至包括克隆的。

鄭州一中鄭清河

先從答題技巧入手,先說修辭,題目雙關,莫言當時得到這個獎,國內是第一人,可以說是國內空前,莫言絕後,不是指以後沒有了,反而希望莫言可以帶動中國文學受世界關注,出現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和中國作家。

第二種理解,這個標題指莫言獲獎之前沒有,莫言之後也沒有,莫言在中國就是獨一無二獲此殊榮的作家。

第三種理解,莫言絕後,指莫言沒有後代,不過這種理解有點鑽牛角尖了。

河南省實驗中學張定勇

我會先從莫言獲獎的意義談起,中國獲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人,值得肯定和驕傲。莫言獲獎,有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他的作品很多是對生活認知和把握。莫言絕後,意味著不光是莫言一個人驕傲,也預示著中國的強大,不能長期忽視中國文學,中國的文學作品肯定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招考分離

增加考試公信力

保證評價客觀性

據了解,自主招生考試一般由筆試和面試組成。三大聯盟出現後,聯盟內的高校採取統一筆試+各自面試的方式進行。

不過,也有學生和家長發出這樣的聲音:對於第三方命題、評卷是否會削弱「高校特色」?

一位高校招辦負責人並未正面回應,只是強調,「招考分離,由第三方機構組織命題、評卷,才能增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公信力,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在這點上,各大聯盟的理念越來越趨同」。

也有人表示,雖然筆試部分可能特色不太明顯,到了面試部分則肯定會體現出來的。

如何備戰

加強平時積累

提高綜合素質

「備戰自主招生,傳統的死背題和題海戰術失靈了。那些涉獵廣泛、勤於動腦、思維活躍的同學更能在這類考試中勝出。」郭克宏不光只是動動嘴,現實生活中也如此要求自己的學生。

前不久,他給幾個研究生布置作業:讓他們想個辦法,「炒作自己」,讓自己「火」一把!還有一個條件:不能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

「教書不能僅僅是教課本,也應更加多元靈活,像語文教學,老師經常在講授課文的同時,給學生推薦相關書籍、報紙以及網站上文章,讓學生自主選擇,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鄭清河建議教育應從小開始,學生既要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廣博的眼界,也應多關注社會熱點,多參與社會活動。

鄭州十四中老師於朝霞建議考生做兩手準備,自主招生如果沒考好,也不要灰心,繼續著手準備高考。

十年探索

希望自主招生繼續創新

自2003年我國開始實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選拔制度改革至今,自主招生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在這十年之中,越來越多的高校參與其中,形成了「北約」、「華約」、「卓越」等幾大招考聯盟。

郭克宏表示,自主招生是對高考制度的探索,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具體體現。這麼做的目的是克服傳統高考的弊端,選拔有個性、富有創造力的學生,為擺脫飽受責難的「高分低能」困境邁出第一步。「至於效果如何,實踐能給出最權威的答案。」

而面對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自主招生考試,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希望自主招生打破現在的框架,不再採取學校測試「嫁接」高考的模式,而是真正變成「學生可以申請若干所大學,收到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再選擇去哪一所大學」的模式。

相關焦點

  • 高校自主招生面試現神題:根據"JJJJ"寫四字成語
    這段時間,全國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試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而從考場中流傳出來的各式題目,也迅速引來網友圍觀。4月15日,重慶大學自主招生進行到面試環節,不少考生吐槽「神題」頻現。比如說,給你「JJJJ」四個字母,需要寫出對應的成語;或者讓你扮演企業高層,分析員工跳槽的原因。其實,這些題目都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有興趣,不妨也來考考自己。
  • 自主招生三大聯盟政策公布 學生抱怨公布太晚
    昨天,「北約」11高校、「華約」7高校、「卓越聯盟」9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同時發布,三大聯盟明年自招筆試內容都減為2門,筆試時間都選在了2013年3月2日。   客觀上可能減輕備考壓力   三大聯盟自主招生筆試今年最大的變化在於科目全部減為2門。
  • 高校自主招生三足鼎立 三大聯盟考試科目均不同
    結盟外地高校對抗「北約」「華約」  重大自主招生加入「同盟會」  高校自主招生進入結盟時代,昨天,重慶大學宣布加入以同濟大學為首的九校聯盟,形成「同盟會」,九校聯考筆試成績通用,考生可同時填報9校中的2所學校。
  • 三大自主招生聯盟「撞車」 含27所高校不考英語
    當天,囊括27所高校的三大自主招生聯盟同時開考。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昨天上午,三大自主招生考試聯盟「北約」(北大等11所高校)、「華約」(清華等7所高校)、「卓越聯盟」(北理工等9所高校)自主招生初試同時開考,三大聯盟囊括全國27所高校,今年首次出現考試時間「撞車」。這使得考生們更加「專一」,只能選擇一個聯盟參加考試。
  • 三大自主招生聯盟明年招生:數學必考 英文"失寵"
    12月11日,國內三大自主招生聯盟「華約」「北約」和「卓越聯盟」幾乎同時發布招生公告,將自主招生筆試時間定於明年3月2日。與去年相比,三大聯盟陣容都沒有發生變化,但測試科目卻紛紛「瘦身」,均減為兩門。其中,數學成為三大聯盟的必考科目,語文和物理成為選考科目,而過去必考的英文不再列為考試內容。
  • 三自主招生聯盟考試時間「撞車」 英語「失寵
    (北京理工大學等9所高校)的三大自主招生聯盟的初試在各地同時開考。「華約」沒有作文題,側重考察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給出了貴州將採暖納入政府規劃等資料,讓考生圍繞「南北供暖」這一話題寫300字短文。「卓越聯盟」的作文題以社會上熱議的掌握多個領域知識和技能的「煎餅人」為題,讓考生寫出自己的觀點。  面對這些所謂「神題」,考生也有不同聲音。參加「北約」考試的李佳表示,形式比較新穎,考查核心還是社會熱點問題,自主發揮性比較大。
  • 三大自招聯盟同時開考 寫短文吐槽春晚成考題
    昨天上午,清華附中校門口擠滿了數百名陪考的考生家長 攝影/本報記者 耿蕾  昨天上午,「北約」、「華約」、「卓越聯盟」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聯盟的筆試同時舉行,三大聯盟筆試時間連續兩年「撞車」,考生依然只能選擇其一
  • 高校自主招生初試題目:用100字吐槽春晚(圖)
    高校自主招生初試題目:用100字吐槽春晚(圖)   昨日,北京師範大學考點,自主招生高校聯盟開考,考生正在進考場。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華約」考題中未再出現數論題,「北約」則讓考生吐槽春晚。
  • 中小學考試"神題"頻現 是放飛學生想像力還是違背教學邏輯?
    原標題:「船上26隻綿羊、10隻山羊,問船長几歲」等題目,是放飛學生想像力還是違背教學邏輯 中小學考試「神題」頻現該如何看  近日,一道小學考試「神題」在網上瘋傳:已知船上26隻綿羊、10隻山羊,問船長几歲?學校所在地區相關部門回應:題目意在考察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質疑批判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
  • 2013年「卓越」自主招生數學試卷解析
    ,南開大學,參與學而思數學自主招生講義的編寫工作,與「題霸」問延煒是異父異母的兄弟,兩人號稱「可樂兄弟」。   今天上午,備受矚目的 2013 年自主招生考試如期進行。筆試剛剛結束,下面筆者針對今年「卓越」的數學試題,進行簡要評析。   「卓越」聯盟自 2011 年第一次組織統一的自主招生考試以來,命題權就一直在考試院。
  • 2013年「華約」自主招生數學試卷解析
    同時今年數學試題綜合性不強,應用性也有所減弱,著重於數學知識的分析能力,而且試卷也沒有出現跨學科綜合、現實問題分析(唯一接近的是第三題,即概率統計中的取球問題,不過這也屬於經典較簡單的數學模型)等題型。 就像去年學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鄧楊老師說的,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已經遭到了極大削弱。但是這不得不說,對於當前的優秀學生而言,自主招生選拔已然成為當前高考的必備補充。
  • 臺小學一年級作業改錯字無解 網友跪求公布答案
    許多網友認為,應該是老師出錯題目,「跪求版主開學後公布答案」。據報導,這名媽媽在「爆廢公社三館」臉書社團發文說,現在小孩的作業都是考驗眼力和腦力嗎?根據她貼出的作業,一題是「綠色草原真美麗」,另一題是「浪花真好看」。
  • 盤點近幾年自主招生聯盟易出現的50個化學考點
    導讀:在自主招生題目中,有些是高中化學內容的自然延伸,主要包括哪些內容?通過研究近幾年三大聯盟的試題,名師總結了如下50個高頻考點,學生可以參考一些資料,學會部分知識點。
  • 教育部官員:自主招生三大聯盟將取消
    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告訴記者,改革後的自主招生定位是招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是在對高考不能充分選拔出學生特長的基礎上,做為高考的補充而設立的。自主招生不是大範圍的錄取,而是對有學科特長的學生進行錄取,並且在總量上有嚴格的限制,學科特長的學生不能超過招生總量的5%。但是不一定要招滿5%,招1%也可以。
  • 名校自主招生考不得使用計算器 考生感覺被"繳械"
    東方網2月9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與千分考數學部分激戰一小時有餘,遍體鱗傷,我深刻地意識到了平日依賴計算器解題是多麼愚昧、無知、幼稚,以至於我陷入計算苦海無法自拔……」近日,上海中學一學生在網上發表的一則帖子引發熱議,復旦「千分考」和三大聯盟考試規定不得使用計算器,使滬上高三學生感覺如同被「繳械」,在考試中「渾身不自在」。
  • 高考、公務員考試頻現《易經》題,相關專業博士招生,學易成趨勢
    2019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也開始了《易經》專業的博士生招生工作。所以,讀《易經》是非常光明正大的一件事。 高考、公務員考試頻現《易經》題,說明學易已成趨勢 近兩年,《易經》相關內容頻繁出現在高考、公務員等考試,中國社會科學院將《易經》與預測學納入博士招生,這一切都說明《易經》的學習,已經成為趨勢。
  • 川大自主招生面試 187道心理測驗題考第一反應
    川大自主招生面試 187道心理測驗題考第一反應   繼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舉行自主招生考試筆試和面試之後,作為「北約」聯盟之一的四川大學
  • 2012年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試題解析
    2012年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試題解析 2012-02-14 11:37 來源:文匯報 作者:唐聞佳
  • 用小學奧數方法解北大自主招生題
    這種方法一般用來解決一些填空題,如果要寫出所有答案,則要知道一些規律,其中最基本的a、b互質,其原理很簡單,a、b的比決定了兩個分數單位的比,兩個分數單位的比決定了兩個分數單位,所以,比相同的一對數決定的是同一對分數單位,因此取兩數為互質數。兩數互質,則與兩數的和與互質,因此,可以推導出兩數必定是原分母的因數。這就證明了,拆分方法是有限的。
  • 中小學生試題頻現坑人陰題被指誤人子弟
    近日,一道小學奧數題在網上熱傳,解題方法之詭異讓大批網友直呼「陰險」。同時,不少網友說自家孩子做題時也遇到類似陰題。對此現象,有人認為是在誤人子弟,也有人認為有助開發智力。究竟是好是壞?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相關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