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創新為核心 瀘州打造內陸自由貿易港

2021-01-07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國際貨櫃碼頭。楊濤 攝

 

  個體戶展示剛剛申請到的電子營業執照。楊尚威 攝

  去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擔負起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的歷史重任。

  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以下簡稱「川南臨港片區」)確定「依託長江、承東啟西、協同開放、面向全球」的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快速突破,擬打造成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西部航運樞紐、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範區和沿江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建設成為內陸自由貿易港。

  奮力創新,馳而不息。一年半以來,川南臨港片區交出漂亮答卷——推出175項改革創新舉措,其中21項制度為全國首創,累計在全省推廣10項。

  當前,高效、快速已成為川南臨港片區的關鍵詞:在全國率先開創「小時清單制」,行政審批進入「倒計時」;創新「江上申報、抵港驗放」作業模式,節省通關時間1天以上;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平均壓縮辦稅時間1個月以上……

  首創「小時清單制」 三張清單「限時」倒逼改革

  「巴適!」瀘州市諭晨珊娛樂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最近在川南臨港片區辦理企業開設手續,只交了14種申報材料,前後花了6個小時,「要是在以前,材料要24種,跑十多個部門,至少得5天。」

  「1小時辦結?」11月5日,正在窗口辦理企業設立登記的李祖彬有些不敢相信,他感嘆道,以前辦理企業設立登記需要3-5天,現在只需要1小時。

  改變源自一項創新——「小時清單制」。

  在去年10月推行「一小時辦結制」基礎上,川南臨港片區再次推出改革升級版——「小時清單制」,即把企業開辦中需辦理的多項事項分類別、分層級以清單方式明確列明,實行清單式管理,形成《企業開辦1小時辦結事項清單》(14項)、《企業開辦3小時辦結事項清單》(9項)、《企業開辦6小時辦結事項清單》(11項)。

  川南臨港片區行政審批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辦事企業或個人只需參照分別限時1小時、3小時、6小時的「三張清單」,找到對應事項辦理即可。同時,綜合服務大廳也會顯示相應「倒計時」鬧鐘,倒逼工作人員提升辦事效率。

  「小時清單制」實行後,可提速的審批事項增加,比如,過去「一小時辦結制」涉及26項,現在增加到86項,部分行政許可事項從10個工作日辦結變為3小時辦結。

  「小時清單制」於4月20日在川南臨港片區試推行,很快便於7月在瀘州全市推廣,當前已有近千家企業受益。四川省自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來自基層的制度創新,將在全省推廣。

  除「小時清單制」外,川南臨港片區還實行「最多跑一次」「多規合一」等改革,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75項。

  創新「江上申報、抵港驗放」作業模式 節省通關時間1天以上

  「沒想到,船沒抵港,就能提前審單、繳稅!」說起在瀘通關的經歷,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豎起了大拇指。

  去年5月7日,豐田一批汽車零部件在上海入境。5月31日上午,這批零部件換裝境內船舶後,該負責人驚喜地發現,在瀘州可以提前申報報關單。

  在貨物運抵前,成都海關駐瀘州辦事處就已完成相關單證數據的處置。從貨船到達瀘州港,到辦理轉關核銷手續,到海關對該批貨物進行單證及實貨放行,僅僅用時11分鐘。這種「江上申報、抵港驗放」作業模式,得到企業點讚。

  「其實,就是打了個提前量、時間差。」川南臨港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模式在企業貨物未抵港前,已完成審單、繳稅、情況核實等,省去卸船到堆場再到查驗平臺的時間,將核實工作提前到運輸途中完成,至少節省了1天通關時間。

  這一創新模式推廣一年半以來,外貿貨物在瀘州港滯留時間大幅減少,節省了貨物抵港後的整體通關時間。2017年底至今,瀘州採用該模式處理3080票進口貨物,貨值約1.8億元,貨物抵港後提離時間縮短到了「分鐘」。

  該模式要求口岸監管部門和港口、貨代公司相互配合,實現各部門處置環節無縫銜接和並聯作業,港口服務水平和作業效率得以提升。2017年底至今,已吸引川滇黔近60餘家異地企業選擇瀘州港。

  下一步,川南臨港片區將繼續完善「智慧口岸」建設,打通口岸監管部門、港口、企業間的數據交互壁壘,優化港口作業單證流轉,實現高效調度,並聯作業;同時還將企業申報規範、行為規範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將誠信便利、失信嚴懲管理理念落到實處。

  國際知名機構畢馬威表示,「江上申報、抵港驗放」作業模式著力解決按現行操作模式下,貨物必須抵達瀘州港後方能申報,在瀘州港碼頭滯留時間長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瀘州水運口岸海關通關效率和貨物在口岸的流轉速度。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 壓縮1個月辦稅時間

  以前,辦理出口退稅一般耗時3個月,企業資金壓力大。「現在辦退稅,一周就能辦好。」四川友信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峰說,公司去年從深圳遷入川南臨港片區,以生產手機為主。一年來,公司出口手機100多萬臺,出口金額1500萬美元,出口退稅金額約400萬元人民幣。

  自川南臨港片區出口退稅部分審核工作提前後,這類企業基本能當月申請、當月辦結,最快一周退稅,資金壓力大大減少。

  按此前管理模式,凡辦理出口退稅,企業都要經歷一個頭痛的環節——「函調」,即企業提出退稅申請後,若需核查上遊供貨企業,就要通過向供貨企業主管稅務機關發函,回函時間通常為1個月。

  川南臨港片區推出「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新模式後,將部分原來企業申報退稅後才開始調查的部分工作前置,由稅務機關提前調查企業出口和購貨真實性,在企業申報後,便可快速處置,給企業省下至少1月的函調時間。

  變「事後」核查為「事前」服務、變「發函被動調查」為「主動核查」,這項創新推出後,出口企業退稅時間分別從5、10、15個工作日統一降低到5個工作日,營商環境極大優化。

  效果立竿見影。2017年,153家製造業企業從沿海轉入川南臨港片區,今年以來,這一數據仍在攀升。

  推行前置服務的同時,川南臨港片區與華為大數據中心合作,依託「數據云」技術開發「出口企業服務平臺」,打通企業、政府、稅務之間的信息數據交換通道,同時形成「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應對」的管理閉環,築牢出口退稅管理的安全屏障。

  一年半以來,川南臨港片區從突出內陸水港特色進行制度創新,聚焦海關、海事、檢驗檢疫、金融、稅務和政務服務六大領域,累計形成創新成果175項,其中21項制度被第三方評估機構評為全國首創,累計在全省推廣10項、在全市推廣51項,其中「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江上申報、抵港驗放」等兩項創新經驗已在國家部委徵求意見,有望在全國推廣。《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涉及瀘州的試驗任務141項,截至目前川南臨港片區已推進實施139項。

  未來,川南臨港片區將實施「政務服務示範行動」,引領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高質量推進落實試驗任務,推進「啟運港退稅+無水港」、工商登記確認制、關稅保證保險、「稅務+人工智慧」等重大創新專項,探索建立以標準和誠信為核心的信用體系,加快建立符合內陸臨港特色的制度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加速釋放改革創新活力。

  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三年試驗目標

  ●全面完成《總體方案》中片區承擔的141項改革試驗任務;

  ●累計新增註冊企業1萬家以上;

  ●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達500億元;

  ●瀘州港貨櫃年吞吐量突破70萬標箱;

  ●形成創新成果300項以上。

相關焦點

  • 戰略|抓住自由貿易港建設機遇,打造民航制度創新高地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給民航創新發展提出新要求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根本目的是把海南著力打造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讓海南成為展示中國風範、中國氣派、
  • 自貿港建設與海南實踐②|構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稅制度體系
    關稅制度設計是海南自貿港制度創新的核心內容,不僅指進口關稅稅率,還包括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下的一線開放、二線監管、原產地規則等一攬子制度安排。海南自貿港關稅制度不但要全面對標國際通行規則, 更應體現「三區一中心」的國家戰略定位和自身發展需求,建立符合中國特色、海南定位的自由貿易港關稅制度。
  • 海南又發布一批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
    12月12日上午,海南發布第10批12項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至此海南已先後落地實施103項制度創新成果,取得了早期收穫,有力助推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順利開局。據海口海關副關長陳針介紹:「海關對特定附條件放行離島免稅化妝品強化信息化監控,企業信用管理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為防範進口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創新監管模式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截至12月10日,已經有29批次、40.06萬件、價值1.24億人民幣的化妝品通過這個特定附帶條件的放行創新模式順利通關。」
  • 海南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2020年第一批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4月25日海南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2020年第一批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  4月25日海南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2020年第一批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深改辦(自貿辦)副主任張華偉先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賈寧先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陳文平先生、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李慶女士、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成員汪黎明先生
  • 《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
    《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已經省委深改委第24次會議暨自貿港工委第23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抓好貫徹落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9月1日(此件主動公開)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件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
  • 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解讀發布會
    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2020年12月12日)王 磊: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本次新聞發布會後,海南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實現「批次過十、數量破百」,發布數量達103項制度創新案例,體現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制度集成創新工作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接下來,海南制度集成創新工作重點是什麼呢?
  •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聚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 海南自由貿易港來了
    圖為消費者在店內選購商品。張 茂攝(人民視覺)海南自由貿易港未來什麼樣?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6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解讀。從貿易投資到人員進出、運輸往來,海南自貿港將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重要位置,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打造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 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國文旅產業大突破!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設計和分步驟分階段安排,既是「路線圖」,也是「施工圖」。綠維文旅認為,中國文旅產業將以《總體方案》為契機迎來突破發展!海南應站在更高的起點上,立足國內外全盤謀劃。
  • 全島封關、零關稅、低稅率 海南自由貿易港野心有多大?
    來源:《財經》雜誌文 | 《財經》特約作者 鄒碧穎6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同步舉行掛牌儀式。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這些園區將充分利用制度創新優勢,率先實施相關政策和進行壓力測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發展、創新發展。
  •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實行以零關稅為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
    6月1日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方案目標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市場主體大幅增長,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風險防控有力有效,適應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聚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 海南自由貿易港為何要建設、怎樣建設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實施範圍為海南島全島,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表署名文章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就是要推動海南將生態優勢和開放優勢相融合,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和創新經驗,打造包括資本、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在內的全球優質生產要素集聚區,形成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提供典型示範。第四,這是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行線上...
    服務於「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這一戰略目標與重大任務,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重在加快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大網絡,推動與東南亞地區在數字經濟、郵輪旅遊、熱帶農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攜手應對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合力做大區域經貿合作的「蛋糕」,共同打造泛南海經濟合作圈。
  • 四川加速拓展南向戰略 探索建設內陸自貿港
    北京吉利學院校長、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霍偉東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個文件出臺的背景就是,四川希望以自貿區為載體和平臺改變盆地意識,激發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成為領先的自貿區。
  • 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100天!海南,每一天都在奔跑
    來源:經濟日報今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宣告: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加快建設高水平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行走在瓊州大地,隨處可以感受到海南人的火熱幹勁。建設自貿港,海南蹄疾步穩。
  • 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底是什麼港?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 「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區域合作國際論壇」在海口召開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強調,「將海南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提出「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
  • 零關稅、10萬購物免稅……海南自由貿易港來了 政策乾貨...
    方案明確提出實施範圍為海南島全島,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