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大撤退,姊妹三品牌退出中國,快時尚之王究竟錯在哪了?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江瀚視野

在世界市場上,有一家公司因抄襲起家並且短時間內形成了巨大的市場優勢,甚至於不少都讓其掌門人成為了西班牙首富,這就是世界著名快時尚品牌ZARA,但是誰也沒想到在2020年-2021年的這個寒冬,就是這樣的巨頭卻也沒能熬過去,最近ZARA宣布自己旗下的三大姊妹品牌退出中國,這樣的快時尚巨頭到底錯在什麼地方了?

一、ZARA三姊妹退出中國?

據界面時尚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Inditex集團回復稱,「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據知情人士介紹,像Inditex這樣大型的快時尚巨頭會在商場享有「逃生條款」,可以提前3-6個月通知業主後提前終止租賃協議,可無責任關店。Inditex在中國線下商場僅保留品牌Zara、中端品牌Massimo Dutti、內衣品牌Oysho和家具品牌Zara Home的運營。

根據中國商報的報導,目前,這三個品牌的關店進程或已開始。1月10日,中國商報記者實地探訪北京薈聚中心,發現該購物中心內這三個品牌的實體門店均準備在本月底結束經營。「你們店裡不能試衣服了嗎?」在北京薈聚中心的Stradivarius門店,有消費者向店員詢問,因為該店試衣間門口被擋住了。店員回應稱,可以回家試,「如果有不合適的或者質量問題想要退換,請於本月底前到門店來」。

而新財富雜誌則表示,早在幾個月前,Inditex的營收便難掩困境,Inditex的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虧損了15億,上半年的虧損和疫情相關,但在2020年10月31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銷售額同比下降14%。同時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2020年是,Inditex上市近20年的首次虧損。四個月,從計劃關閉1200家到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全部關閉,Inditex受到的重創可見一斑。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雖然已在國內布局多年,但其影響度和消費者接受度,遠遠低於其他快時尚品牌。

原因之一是,這三家品牌雖然服裝風格不一樣,但還是難以擺脫服裝同質化的困境,且服裝質量一直被消費者吐槽。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20月16日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家四層樓高的ZARA店鋪亮相營業,這是ZARA在亞洲最大的門店。開業消息一出,關於ZARA持續虧損的輿論漸漸減少,而Inditex也表示,將關閉較小門店,保留面積更大品質更高的門店,此次王府井大街門店也是ZARA新戰略的探索。此舉似乎標誌著Inditex在尋找轉型,並且業績向好。

作為著名的ZARA的三大姊妹花為啥會直接關門,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快時尚之王到底做錯了什麼?

誰也沒想到曾經紅火無比的快時尚之王會陷入這樣的境地,那麼這件事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國際快時尚之王到底做錯了什麼?

首先,國際服裝市場寒冬誰也沒辦法避免。在這個時代我們一直有一種說法這就是時代的塵埃落在每個人身上都一座難以承受的大山,這句話放在ZARA身上也是同樣適用,2020年對於全世界所有時裝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寒冬,受到疫情影響世界各大服裝巨頭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們不妨看看就是2020年一年,ZARA母公司宣布計劃永久關閉旗下全球1200家門店,2020年3月,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宣布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而瑞典快時尚巨頭H&M在2020年第二季稅前虧損高達64.8億瑞典克朗(約人民幣49.48億),為10年來首次的季度損失,因此關店170家;無獨有偶,2020年11月擁有三千家實體店的服裝巨頭艾格宣布破產。可以說,在疫情的衝擊之下誰都沒辦法倖免,所以ZARA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然而另外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了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雖然我們可以用宏觀經濟情況來解釋ZARA的市場發展,但是ZARA在中國大規模關店肯定也有其本身的問題。

其次,ZARA的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一是一招鮮吃遍天在中國不管用了。熟悉ZARA的人都知道ZARA的優勢在於快時尚,從快時尚的角度出發,ZARA是非常成功的,幾乎每次世界各大時裝周發布潮流新品,不需要幾天時間你就能在ZARA店鋪裡面看到類似的產品,這實際上成為了ZARA的一招鮮,無論我們對於抄襲這件事是一個什麼態度,但毋庸置疑的是,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國際大牌擁有的時裝設計,對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真香定律」永遠都是最大的真理,所以,ZARA就憑這一招實現了一招鮮吃遍天,全世界不少國家的消費者都因此成為了ZARA的擁躉。但是,問題是這一套在中國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問題,這其實就是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覺醒,ZARA之前的優勢是沒有設計只有模仿,然而中國消費者要的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在這方面原先ZARA的優勢就變成了ZARA的劣勢。大眾不再需要快時尚同質化的產品,卻需要具有個性的產品,在這方面無疑是ZARA最大的短板,最幾年快速崛起的國潮實際上就是這樣的結果,是一種消費者自我意識的覺醒。

二是網際網路化反而成為了內卷。在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網際網路化已經成為了中國快消品必須要遵從的模式,那麼,ZARA的這幾家品牌到底有沒有做網際網路呢?實話實說做了,但是不僅沒能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戰力,反而成為了相互制約的內卷,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這三家品牌都有網店也都有實體店,但是出現的情況下就是可能每年到了年底或者季度末才有的打折在網店卻是幾乎每隔幾天都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體店和網店形成了互相掣肘的左右互搏,結果就是不僅沒能形成戰鬥力很快就形成了內耗甚至內卷,其實想想也很明白,畢竟是快時尚品牌只要賣不掉的單品肯定要抓緊時間去庫存,但是這種相互制約的現象估計ZARA自己人都沒想到。

三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讓ZARA失速。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遍地黃金的藍海市場,大量的品牌可謂是群雄逐鹿,無論是優衣庫、HM這樣的國際品牌,還是國內的眾多巨頭,甚至於不少突然冒出來的黑馬品牌,由於服裝市場的入門門檻實在太低了,大量的市場進入者快速進入,並且每家都有自己的三把神沙,對於ZARA來說卻缺乏足夠中國化的差異競爭優勢,ZARA出現失速現象也就顯得非常正常。

如今的ZARA三姊妹退出了中國,ZARA自己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如果在不改變重蹈覆轍就將要在眼前了。

相關焦點

  • Zara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門店,鄭州市場如何?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 文圖)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洗牌潮仍在繼續。近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多方了解到,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 ZARA三個姊妹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很多人買過…
    曾遍布全國各大商場的這些快時尚品牌,在疫情的影響下,正在加速退出。據外媒報導,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僅保留官網等電商渠道。
  • 如何簡單評價一下ZARA、H&M、UR這三個快時尚品牌?
    1、ZARAZARA(颯拉)是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
  • Old Navy撤退ZARA母公司關店 快時尚到底怎麼了?
    品牌的一撤一換,加之Inditex集團縮減實體門店的消息,再與OldNavy、NewLook、Forever21與TOPSHOP等品牌接連退出中國市場的過往訊息摻雜在一起,不斷向外界傳遞出一個聲音:快時尚,已經不「快」了。   來自西班牙的Inditex集團是全球服裝連鎖行業的標杆,旗下最主要品牌ZARA更是快時尚的絕對代表。
  • 優衣庫姊妹品牌GU退出韓國 它在中國還好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日前宣布,旗下快時尚品牌GU即將退出韓國市場。GU一直被業內視為優衣庫的姊妹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已有七年時間,在快時尚行業發展低谷期,它在中國的表現如何?
  • 快時尚行不通了?英國快時尚品牌superdry退出中國
    英國快時尚品牌Superdry近日宣布暫時退出中國。2020年7月起,Superdry自營專賣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將陸續關閉。此外,所有門店於今日起停止會員消費累計積分和登記權益,一些會員福利也於今日起停止發放及使用。
  • 盤點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_-泡泡網
    ◎ FOREVER 21特點:美國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官網、某貓、線下店外套價格區間:100~forever21是1984年創立的,美國年輕人最愛的快時尚品牌。與Inditex集團旗下的zara等姊妹牌的性冷淡風格不同,它是美式甜美風格。顏色靚麗,款式更奔放熱情。
  • 「Zara們」飆速後遺症漸顯快時尚變慢NewLook退出中國
    在中國市場,國外快時尚品牌逐漸增多,除了New Look,不乏Zara、優衣庫、H&M等國外其他快時尚服裝品牌相繼殺入進來。雖然這些服裝品牌一路高歌猛進,但目前看來真正能夠順風順水的並不多,此次New Look的退出也給其他同行們敲響了警鐘。
  • Inditex旗下zara、OYSHO等4大品牌集中亮相武漢薈聚
    (贏商網湖北分站報導)9月1日, zara(需求面積:1000-2500平方米)在武漢宜家薈聚購物中心開業,自此,Inditex集團旗下快時尚品牌ZARA、OYSHO(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Pull&Bear、Bershka在武漢薈聚已全部開業。
  • 快時尚大潰敗,Forever21敗走中國,H&M和ZARA好日子也結束了?
    在積累了20餘年經驗後,Forever 21將眼光瞄準了市場龐大的中國,彼時,中國的「快時尚」行業幾乎是一片空白。但實踐證明,Forever 21在中國「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一直踏錯節拍。當然,Forever 21敗走中國並非個例,多個外資「快時尚」品牌近年都在中國呈現疲態。2018年8月,在英國維持了50年之久的「快時尚」品牌Topshop對外宣布,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並於同年11月關閉其天貓旗艦店。這也就意味著,Topshop今天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
  • 三大快時尚巨頭集體淪陷:Zara關店、HM燒庫存、GAP退出中國
    在中國市場,曾經有四大風靡的快時尚品牌,分別是優衣庫、H&M、Zara、GAP,它們曾經是國內服裝零售界的「超級寵兒」。可如今,除了優衣庫依然紅火之外,其他的三大快時尚巨頭集體淪陷,屢屢傳出打折、清倉、關店、撤出中國的負面消息。
  • 繼Forever 21、New Look後,又一服裝大牌退出中國,快時尚完了?
    繼Forever 21、New Look後,又一服裝大牌退出中國,快時尚完了?推薦語:眾所周知,快時尚品牌曾憑藉緊隨潮流、價格親民以及快上快下等優勢,在中國市場井噴式發展。但近年快時尚的日子並不好過。在業績上節節敗退後,不少品牌相繼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基本停滯甚至退出。就在2020年,又一國際大牌快時尚品牌宣布退出中國,它就是GAP集團下的Old Navy。根據2020年2月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知名服裝零售品牌Old Navy發布公告,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並在3月1日關停所有線下及線上門店。
  • Zara三個姊妹品牌 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
    近日,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團宣布,最快或將於1月底關閉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中國的所有門店。消息一出,讓不少愛逛街的年輕人有些唏噓。  從杭州開出第一家快時尚品牌門店到如今,已經過去十多年。
  • GAP等國外品牌相繼退出中國市場,歐美快時尚面臨衝出紅海的挑戰
    近日,蓋璞宣布旗下的Old Navy在獨立分拆後將從2020年起退出中國市場,未來會把業務重心放在北美市場,以實現效益最大化。蓋璞財報顯示,公司正面臨銷售額下降、利潤大跌的現狀。據悉,該子品牌創立於1994年,於2014年登陸中國。今年3月,蓋璞宣布將Old Navy品牌分拆成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預計分拆交易最快將於明年完成。
  • 「時尚商業說」敗走中國加本土失意,英國快時尚品牌這幾年都怎麼了?
    終於,2018年10月,New Look審視品牌全球戰略後,決定退出中國市場,2019年1月將關閉其在上海的辦公室。New Look的境遇並不特殊,過去一年中,許多英國快時尚品牌的頭頂都籠罩著陰霾。除了敗走中國市場,英國本土市場的低迷業績讓它們更焦頭爛額。
  • 深度|一批日本時尚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緣何水土不服?
    過去三年裡,相繼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時尚品牌/企業還包括:快時尚品牌 Honeys(好儷姿)、百貨品牌 ITOKIN(伊都錦) 及旗下品牌、時尚集團 ADASTRIA 旗下的多品牌服飾集合店在全球各大時尚品牌紛紛發力中國市場的當下,為什麼一向頗受年輕人喜愛的日系品牌卻少有聲響和動作,甚至節節敗退?
  • zara、HM、8家快時尚品牌打折攻略,教你買到最便宜的衣服
    zara、HM、8家快時尚品牌打折攻略,教你買到最便宜的衣服年末是很多時尚品牌的打折季,你們知道他們打折的時間,打折的力度以及怎麼樣買才是最划算的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這8個我喜歡的時尚快銷品牌。折扣時間以及怎麼買才最划算,分享給大家。
  • ZARA全球關店、拉夏貝爾巨虧,快時尚為什麼不香了?
    Lily的淘寶店開了五六年,主要從上海各大商場代購日本森系風格的服裝品牌EarthMusic & Ecology,這家品牌創立於1999年,曾經是日本國內女裝第一品牌,一年賣出256億日元。不過在中國市場堅持了八九年後,疫情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英國潮牌極度乾燥退出中國內地市場,歐美門店大量關閉!快時尚為啥...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近日,英國潮牌極度乾燥宣布退出中國內地市場。該品牌自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四年時間已擁有不少粉絲,為何仍逃不過撤退的結局? 記者 劉小寒:我現在的位置是深圳海岸城,這裡曾經雲集了多家國際的快時尚品牌。
  • 各施手段 H&M、優衣庫與ZARA的快時尚品牌鏖戰
    儘管現在看上去,快時尚是各大新開購物中心招商所青睞的對象,奢侈品也希望與其毗鄰而居同樣說明了其巨大的引流作用。但如果商業地產的泡沫破裂,對於 H&M 這樣的快時尚來說,本來寄希望於跟隨商業地產下沉至三四線城市的計劃也會被打亂。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的報告稱,中國商業地產項目供應量將在 2016 年至 2017 年間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