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非遺文化進校園 受到廣大學生歡迎

2020-12-14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道縣站記者 李勝全 通訊員 王建文 田赤英)12月10日,由道縣縣委宣傳部、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道縣文化館、道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道縣祁劇工作室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祥霖鋪中學,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活動採用攝影展覽和文藝演出的形式開展。攝影展覽和演出節目主要有省級非遺項目「道州龍船賽」「道州調子戲」,縣級非遺項目「祁劇」,充分展示道縣非遺保護成果和獨特魅力,為祥霖鋪中學全校師生送去了一場優秀的傳統文化大餐。在祁劇工作室的戲劇表演節目中,學生們個個看得目不轉睛,時不時地互動更是熱鬧了整個校園。「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更多接觸的是動漫和電視劇,對戲劇沒怎麼關注,也不喜歡,但是今天在現場看到的戲劇表演我們很喜歡,有了新的認識。」該校學生們由衷地讚嘆道。

據道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還將繼續走進更多中小學校,普及非遺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增強文化自信,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的優秀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非遺進校園」走進朝陽小學
    (通訊員 王建文田赤英)為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12月28日,由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道縣文化館、道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攝影展在道縣朝陽小學舉行,縣文化系統志願者積極組織參加了本次活動。
  • 非遺進校園,傳承文化魅力~
    、 生動地認識並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注入新活力 。 6月25日 ,成都市「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和徵文比賽暨「我是非遺小傳人 活動中,同學們了解非遺,認識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並在「我是非遺小傳人」書卷上鄭重地籤上自己的名字,立志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12月15日,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這次活動分為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緊接而來的課堂體驗活動也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 非遺文化進校園
    8月2日,洋縣南街小學的孩子們在校園裡製作「漢調桄桄」木偶泥塑頭像。8月2日,洋縣南街小學的孩子在校園藝術排練室表演「漢調桄桄」小劇目。陝西省洋縣常年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時間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 道縣:開展「網絡安全進校園」活動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蔣正爭 劉四清 鄧彭敏)為提升師生的網絡安全防範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杜絕陷入網絡陷阱,創造平安、和諧、健康的校園生活和學習環境,9月16日下午,道縣教育局在道縣第九小學開展2020年「網絡安全進校園」宣傳活動。
  • 文化曲周 | 非遺進校園課堂上演皮影戲
    文化曲周 | 非遺進校園課堂上演皮影戲 2020-12-1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丁小學「非遺文化進校園」開課啦
    9月8日下午,涿州市剪紙技藝非遺傳承人張信榮來到西丁小學,把一張精心裁剪的「教師節快樂」大幅剪紙作品送給西丁小學,為西丁小學全體教師送上節日的祝福,同時啟動了西丁小學非遺文化進校園新學期第一課。張信榮熱衷於非遺的宣傳推廣和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受邀在西丁小學、實驗中學等中小學開展非遺校本課,把自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
  • 蘇州:非遺進校園 讓臺生感受中華文化
    原標題:蘇州:非遺進校園 讓臺生感受中華文化新華社南京5月29日電(記者陸華東)由蘇州市臺協會組織的首場「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日前在華東康橋國際學校舉行。7個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走進課堂,現場講授非遺文化,展示技藝絕活,讓學生們近距離體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華東康橋國際學校目前有臺籍教師60餘名,臺生600餘名。活動當天,大量臺生報名參加活動。「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對崑曲表現出濃厚興趣,上臺互動的學生,動作和唱腔雖不夠老道,但哼出的唱詞已經有了幾分意境。」
  • 中學體育名師蔡世偉工作室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教研活動
    中學體育名師蔡世偉工作室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教研活動
  • 平輿:戲曲進校園 傳統文化「潤」童心
    駐馬店日報訊(通訊員 王 政)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傳播和普及,豐富在校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7月28日下午,平輿縣絲弦道非遺傳承保護中心走進平輿一中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將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共200多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 雲陽舉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傳承文化魅力
    {"title":"雲陽舉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傳承文化魅力",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unyang/yunyangxinwen/2020-12-15/3421623.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
  • "非遺"進校園 鹹陽小學生感受別樣的文化遺產
    西安新聞網訊(記者 於忠虎 通訊員馬沅聰)6月10日是第十二個「文化遺產日」,6月7日上午,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鹹陽市秦都區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中華路小學,為這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
  • 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揭曉,韶關這個案例上榜
    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揭曉,韶關這個案例上榜! 文化韶關 文化韶關微信號 sgwh0751 功能介紹 展示本土人文魅力,促進文化藝術交流,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繁榮韶關文化事業。「非遺進校園」活動受到學生歡迎。項目以校園為依託,在青少年群體營造知曉非遺、熱愛非遺、傳承和弘揚非遺的濃厚氛圍,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實踐學校和可參觀、可體驗的非遺傳承基地(工作站)。
  • 四川松潘:非遺進校園 多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近日,記者來到松潘縣城關小學,實地探訪非遺文化走進學校的情況,感受傳統文化之美。「非遺文化的傳承還是要從娃娃抓起,如果不依靠後人傳承下去,就會面臨失傳的危機,要把土琵琶彈唱在校園裡傳承下去。」蘭鳳英告訴記者。
  • 上海閔行「非遺進校園」讓學生快樂傳承
    「興致盎然學『非遺』」,「動手動腦做『非遺』」、「歡天喜地玩『非遺』」,「津津有味品『非遺』」,在閔行區,這四大板塊100門課程向學生開放,學生可參與課前自主選課、課上實踐體驗和課後點讚評價。日前,以「閱中華,悅成長」為主題的上海閔行區2018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會暨「非遺進校園」展示活動在閔行區文來實驗學校舉行。活動現場,顓橋小學學生們帶來了腰鼓表演《歡欣鼓舞》。閔行小學的課本劇《我們的節日》、君蓮學校的陶笛合奏《大魚》和紀王幼兒園的武術表演《少年強》各自展現了學校推進傳統文化教育「一校一品」特色培育中的創新性探索。
  • 非遺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通訊員 潘志瑩/文 記者 管強 通訊員 潘志瑩/圖)12月9日,「2020年度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光明區田寮小學開展。本次活動通過抗疫主題非遺展和非遺小課堂兩種不同形式,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讓非遺教育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傳承非遺文化。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光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協辦。
  • 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
    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太京鎮窩駝學校校長黃應軍說:「學校是文化的聚集地,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走進窩駝學校,必將在傳統藝術薰陶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 江蘇省重大前瞻性項目——非遺文化進校園暨邗江區「新鄉土文化...
    在第十四個文化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力度,充分展現邗江區非遺保護工作,推動邗江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發揚光大,邗江教育局、邗江區文體旅局、揚州高新區實驗小學聯合開展了江蘇省前瞻性項目——非遺文化進校園暨邗江區新鄉土文化工程「尋根●傳承」非遺公開課。
  • 非遺婺劇進校園 文化浸潤開滿員
    如今該校師生已成為「婺劇進校園」活動的主力軍,受邀參加金華市各中小學婺劇表演活動,甚至個別中小學學生來學校參觀婺劇教學課堂。「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老師常帶婺劇專業學生表演教學劇目。」金華藝校副校長楊燕平表示,表演者和學生都是同齡人,以學生表演的方式易讓參觀者產生共鳴。「今後,學校將繼續做好傳承婺劇文化,發展婺劇專業,培養更多的婺劇表演接班人。力爭打磨出更多精品多的節目。」
  • 非遺進校園 文化潤童心
    為讓本地學子直觀、生動地認識並了解本民族傳統文化,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注入新活力8 月 7 日,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瑤族長鼓舞傳承人、從江縣翠裡鄉高華村村民趙成陽來到該村小學,為小朋友們教授長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