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近日,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向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中國駐英國曼徹斯特總領事館和國際友好人士捐贈了一批防疫物資:醫用口罩、貞芪扶正片、道地黃芪和枸杞子。此物資由甘肅扶正藥業提供。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突發公共事件中醫藥應急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級名老中醫劉景源教授囑咐:「本批物資主要用於我國駐外大使館外交官和對中國友好人士的立體防護,其中外科醫用口罩用於工作時的日常防護,黃芪、枸杞子泡水代茶飲和口服貞芪扶正片互相配合,可以調動人體自身調節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氣陰雙補、扶正固本」。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凱談到:「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我國抗疫形勢最緊張的時刻,包括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向我們伸出了援手。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我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外交部的宣示,一方面向身在疫區的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外交官、日本對中國友好人士實施定向捐贈,另一方面應急啟動了《面向國際的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型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及多發病合作研究項目》。
全球進入戰「疫」時間。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強調,疫情沒有國界。中方將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為奪取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與各方一道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及夫人秦小梅、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前駐外大使陳明明、黃桂芳、趙榮憲、郭崇立、吳思科、周曉沛、傅元聰和醫藥專家劉景源、卜海兵、朱曉新、宋柏林、楊明、王宏新、楊軍、王慶俠、焦衛紅、李浩、彭堅、楊凱、周步高等中醫外交夥伴向奮鬥在國外疫區的中國外交官致敬問候,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加油!
在中國的抗疫方案中,「發揮中醫藥優勢、堅持中西醫結合」是核心內容,也是中國方案裡的亮點,值得總結髮揚和全球推廣。自疫情發生以來,在尚未有特效西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憑藉歷史上對付瘟疫的扶正祛邪治則和辨證論治方法,成為最好的特效藥,參與到防控救治全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與西醫藥並肩成為抗疫戰場上的主力軍。
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6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醫藥療效確切,願向國際社會分享中醫藥治療經驗。
只有基於科學數據才能確定高級別循證證據,才能評價中醫藥防治重大傳染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正如黃璐琦院士率隊的國家中醫醫療隊臨床實踐優化形成的「化溼敗毒顆粒」發揮了獨特作用,他們收集整理超過730G的臨床數據顯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醫藥是全面、全程參與。當前疫情在多國蔓延。黃璐琦希望以此為契機,深化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國際合作。「讓中醫藥瑰寶惠及世界,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體現。」
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醫人的答卷是令人「驚豔」的。中醫治疫重視人體、自然和疾病的相互關係。從整體和系統的特性出發,通過調節人體氣血陰陽從而達到「致中和」的狀態,它是中國人幾千年抗擊疾病、研究人體生命奧秘的科學總結。中醫藥這種高度辯證的疾病防治觀,蘊含著非凡的哲學意境和審美意趣。
近日,多家境外媒體報導稱,自2月以來,美國不少地區用於緩解流感症狀以及增強免疫力的中藥訂單數量幾乎翻了一番,民眾甚至開始搶購中藥。義大利岐黃中醫學院院長何駿證實,疫情暴發以來,義大利很多中藥店根據中國中醫藥專家的藥方調配了方劑銷售,不僅是華人,不少義大利人也購買服用。中央指導組專家、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我們已經把相關中成藥的使用經驗以及臨床觀察報告翻成英文,和他們分享。中醫藥是中國的,我們願意分享我們的經驗,幫他們一塊來抗擊疫情。中醫藥願意為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形勢下,我們中國積極向世界各國分享防控經驗,並向多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隊伍及送去最及時的援助物資等,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與大國形象。同時,我們的中醫藥也隨我們中國的專家隊伍與支援物資一起走進各國抗疫前線,助力全球抗疫鬥爭。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命運與共,共克時艱!面對全球抗疫對中國方案和經驗的強烈需求,正是大力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一次戰略性歷史機遇。當下,要以中醫藥做媒介,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主動而堅定地把中醫藥推向世界。(稿件來源: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