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中醫藥應第一時間介入疫情防控

2020-12-15 環球網

1月31日,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中醫院黨員志願者正在火車站候車廳給返程旅客送中藥代茶湯劑。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過程中,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中醫院特意熬製了具有扶正去邪、燥溼宣肺功效的預防性中藥代茶湯劑,派出4支黨員組成的醫療志願者小分隊,分赴全縣9個交通卡點,送給有需要的返程旅客、防疫檢測人員、交通部門職工及公安幹警等,讓他們倍

「在突發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中,中醫藥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在此次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中醫藥在早期就開始介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實,在疫情防控中,中醫藥應該、也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其中第一時間介入是關鍵。」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原司長曹洪欣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中醫藥防治突發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優勢明顯

相較於2003年的SARS,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更受重視。自1月21日開始,中醫藥「國家隊」開始陸續進駐武漢,多版肺炎診療方案均提到中醫藥的治療。其中,1月22日印發的試行第三版診療方案細化了中醫治療方案相關內容;1月27日發布的試行第四版診療方案,進一步細化新型肺炎分期並提供中成藥和藥方指引。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中,中醫藥在早期就開始介入。但我想強調的是,中醫的整體治療觀和『治未病』的理念,在疫病防治中具有獨特優勢,如果能進一步在第一時間有效參與,防治效果會更理想。」曹洪欣表示。

曹洪欣解釋說,「對於突發性、流行性疾病的認識和診治,中醫與西醫完全不同。西醫要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徵、致病機理等之後,才能有效幹預。疫苗、防製藥物的研發,也需要一定時間。而中醫對疫病的認識,是通過人與自然時令變化的適應性,與觀察病毒侵犯人體後的不同反應,採取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無論疫情處於什麼階段,都注重把握疫病的演變規律,『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從而達到及時有效防治的目的。這決定了中醫應該、也能夠在第一時間發揮作用。」

據其介紹,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我國歷代疫病的防治過程中,中醫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且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比如在漢代疫病流行時,有《傷寒雜病論》指導臨床,明末清初大疫流行時則有《溫病條辨》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等疫病防治理論與方法。正由於中醫藥的有效防治,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發展,人口穩步增長。業內曾總結了我國歷史上555次瘟疫流行狀況,正是因為有中醫藥的防治作用,從未發生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等幾千萬人死亡的重大瘟疫。2003年非典前期,中國內陸死亡率高達15%,中醫藥介入後死亡率降至6.53%,這都說明中醫藥在防治突發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方面優勢明顯。

堅持中醫思維發揮中西醫結合作用

「疫病屬於突發性新發疾病,來勢兇猛,變化迅速,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中,要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作用。」曹洪欣說道。

曹洪欣特別強調,在此過程中,應堅持以中醫理論與思維為指導,同時以開放的心態,充分、有效利用現代醫學的各種先進手段和方法。

他表示,在疫病的診斷方面,可以充分發揮西醫的優勢,藉助西醫手段診斷清楚後治療會更有效。在具體防治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和整體調治,及時診治,通過調節人體平衡,提升自身免疫力,把病情控制在感染前,將已經感染病毒的病例控制在發病前,將發病的病例控制住,不讓其向重症、危重病發展,以更好地控制疫情的擴散。與此同時,在危重症病人的治療、中醫的作用機理研究、藥物研發、創新治療方法等方面,中西醫結合也都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我們這一代中醫人,應讓現代科技更好為我所用。此次疫情診斷上,病毒核酸檢測、胸部CT等手段的運用,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上,吸氧等手段的運用,在疫情控制上,流行病學的運用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表示。

曹洪欣指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根據疫病的性質、病位與傳播變化特徵,有寒疫、瘟疫、溼疫、火疫、風疫等不同分類,病名顯示了疾病的演變規律。疫病的發病與演變及治療方法不同,準確把握時令、人與病變特點,是提高疫病防治效果的關鍵。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於武漢,且發生於冬季。武漢的冬季陰冷潮溼,結合患者的舌苔、脈象、症狀,可判斷其病因屬性以『寒』『溼』為主,屬於寒溼疫。寒邪傷陽氣,所以患者出現乏力等症狀。寒溼毒出現在肺上,就表現為咳嗽;寒溼毒侵犯脾胃,就會出現腸胃不適、噁心、腹瀉,大便不成形等症狀。」曹洪欣表示,「雖然病毒在不斷變異,但寒溼疫的病理病機是一樣的。還應注意的是疫病的流行性、傳染性,中醫認為『毒邪內侵』,分析『毒邪』的不同性質,有效『解毒』是控制病情發展的關鍵。」

據了解,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1月27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的通知》明確,建立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機制,提升醫務人員中西醫結合救治能力,規範開展中西醫結合醫療救治,注重臨床救治與科研相結合,確保病例信息資源共享共通。

據媒體報導,北京、四川、重慶、武漢等省市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出院患者,全部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是山西省,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良好效果,10多例病情明顯好轉。

完善機制讓中醫藥真正有效參與

「此次疫病防治中,要真正實現中醫藥在第一時間有效介入,還需要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曹洪欣認為。

曹洪欣認為,2003年非典早期,由於發病患者集中在防疫醫療機構治療,而防疫部門沒有中醫科,所以中醫參與不進去。「非典早期死亡率高達15%以上,中醫藥介入後死亡率降至6.53%,這證明了中醫藥的療效。非典過後,傳染病醫院加大了中醫科的建設。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雖然中醫在早期就參與進去,但參與量仍不夠,參與的機制還不是很暢通,很多醫院還是沒有中醫科,或者中醫力量很薄弱。」

他建議,下一步,應繼續完善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的機制,進一步加大傳染病醫院中醫科的建設,在病人確診方面,進行有效的中醫藥幹預,對疑似病例、留觀病例等在早期給予適當的中醫藥幹預,以避免病人感染以及感染後發病,更有利於控制疫情的擴散。

其次,在疫情防治中還應該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作用,要重心下沉,真正實現屬地化管理,更好發揮地方政府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責任感。

此外,他認為,在疫情防治中,要進一步加大「兩頭」病人的中醫藥參與力度,對患有基礎病、慢性病的疫病感染者,以及疑似病例、極易感人群的防控,給予及時的中醫藥治療,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特殊疫情,國家藥監局已經對檢測試劑盒、疫苗和藥品上市等開闢了「特殊通道」。

曹洪欣建議,在此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一些在臨床中有顯著療效的中藥製劑,尤其是已按新藥審批要求做完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成藥產品,加快推進其審批上市,推出具有我國中醫藥特色的新型複方製劑,為世界範圍內疫情的防治作出中國貢獻。

同時,他還建議,加快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複方製劑的審批上市工作。對於傳承使用多年、療效顯著且沒有副作用的經典名方,應加快相關藥物審批上市。按照中醫藥法規定,生產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複方製劑,在申請藥品批准文號時,可以僅提供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目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經發布了經典名方目錄,國家藥監局也已經出臺審批辦法。在當前特殊時期,這一進程還應加快。

相關焦點

  • ...中醫藥新觀察】中醫大家曹洪欣:挖掘中醫藥精華 為防治新冠肺炎...
    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教授,解讀中醫藥有效抗疫的理念與實踐。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教授接受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您多次建議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疫情防控,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的原因和作用是什麼?
  • 中醫大家曹洪欣:挖掘中醫藥精華 為防治新冠肺炎貢獻力量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電(王坤朔 肖寒)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救治模式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為何中醫能對抗未知病毒?中醫認知疫病有哪些優勢?如何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機制?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教授,解讀中醫藥有效抗疫的理念與實踐。
  •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臨床療效是評價中醫優勢的金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  臨床療效是評價中醫優勢的金標準(一線抗疫群英譜)  從1月25日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就率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至今,黃璐琦和他的團隊仍在武漢抗疫一線。
  • 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傳承計劃」項目儋州學員結業儀式舉行(配圖)
    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傳承計劃」項目儋州學員結業儀式現場。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符武月  攝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12月12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培訓中心、市衛健委聯合在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傳承計劃」項目儋州學員結業儀式。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項目導師曹洪欣,副市長吳波出席儀式。
  • 北京四惠中醫醫院名譽院長溫建民出席中國政協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
    2020年10月20日上午,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世界中聯骨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中醫研究院院長、北京四惠中醫醫院名譽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溫建民教授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出席了全國政協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與韓國經濟社會勞動理事會視頻會議並發表講話,與韓國經經濟社會勞動理事會相關專家就兩國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 兩個90%告訴你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有多強
    疫情防控過程中,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先後頒布七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第一版到第七版。其中第三版至七版中明確中醫治療方案,提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
  • 屠呦呦任職單位領導班子調整:黃璐琦履新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消息,12月10日上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中國中醫科學院幹部大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餘豔紅宣讀局黨組對中國中醫科學院領導班子進行調整的決定並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主持會議並總結講話。
  • 黃璐琦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唐旭東任副院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14日電 (任佳暉)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中國中醫科學院幹部大會,局黨組任命黃璐琦同志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唐旭東同志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政協委員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公共衛生缺乏戰略性國之重器
    國務院參事、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執行院長劉遠立則認為,防控關口前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能力對於做好疫情防控有著重要意義。應廣泛運用如抗原抗體檢測、健康碼、智慧化疾病監測網等創新科技手段,有效保障防控關口前移,不讓小疫釀成大災。
  • 《中醫四大典籍》出版首發 首次合璧中醫經典
    《中醫四大典籍》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曹洪欣和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傳統醫學中心主任武國忠主編的《中醫四大典籍》16日在京出版首發。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卵巢早衰專家工作室」 在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
    8月23日,記者從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中國中醫科學院「卵巢早衰專家工作室」在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掛牌。「卵巢早衰專家工作室」是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中青年名中醫房繄恭教授領銜主持的針灸研究項目。房繄恭教授及其團隊創建了全國第一家針藥結合預防和治療卵巢早衰的專科門診,年門診量萬餘人次,形成了治療此類疾病的基本針藥處方和操作規範。主要採用調經促孕針法,並根據病情配合中藥及火龍灸系列療法,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 擔使命 攜手共戰疫情――同仁堂集團召開「中藥疫情防控專家研討會」
    中藥疫情防控專家研討會會議特邀國醫大師、中日友好醫院專家晁恩祥,國家級名老中醫、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院長李曰慶,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專家張洪春,北京市中醫藥研究會理事、施今墨醫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施小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副院長胡凱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史大卓,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部學術顧問
  • 原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院長胡世興多次受賄受審
    原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院長、曾在倫敦大學做過博士後研究的胡世興,涉嫌在採購醫療器械的過程中,多次向供應商索要回扣。為了滿足行賄者的要求,他甚至專門在採購項目中加入行賄者專長的產品。今天上午,胡世興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審。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寄語2020級中醫學屠呦呦班
    中國中醫科學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同學們,你們即將進入的校園-中國中醫科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所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研究機構;是我國第一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鹿心社會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
    12月2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南寧會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一行。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田曉航)為持續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日前發布通知,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當地衛生健康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從組織管理到專家組成、技術方案等方面均應有中醫藥相關人員和內容
  •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在山醫大一院交流指導
    12月3日,「院士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山西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諮詢指導活動在山醫大一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教授到院指導。山醫大一院院長徐鈞介紹了該院的整體發展情況並致歡迎詞。他講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始終是行業翹楚和標兵,從上世紀50年代抗擊乙腦,到2003年抗擊非典,再到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廣安門醫院的同仁們始終堅守醫療衛生事業一線,為我們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標杆。
  • 專家:一旦得新冠肺炎 應該第一時間吃上中藥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仝小林:一旦得新冠肺炎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吃上中藥2月14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24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專家,介紹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有關情況
  •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廣安門醫院提供37萬中藥飲片調劑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鮑聰穎)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介紹,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
  • 新冠肺炎病患應第一時間服中藥(健康直通車第7站)
    目前已經派出3支國家中醫醫療隊,並組織全國中醫醫藥系統共同向湖北派出醫療隊員,湖北一半以上的確診病例使用了中醫藥治療。  2月14日,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的第24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表示,一旦得了新冠肺炎,應在第一時間吃上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