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孩子能夠從嗷嗷待哺的小嬰兒變成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最缺少不了的就是媽媽春風化雨般的悉心照顧。
但是孩子成為大人之後每天要忙的事情多了,壓力大了,又有多少人還能記得被媽媽照顧的感覺呢。
0153歲兒子撒嬌,讓104歲媽媽餵飯,最幸福的事是等老了還能叫聲媽
大家都見過媽媽給小孩子餵飯,那麼大家見過104歲的媽媽給53歲的孩子餵飯嗎?
家住安徽宿州的趙先生就是這個被年邁的老母親餵飯的「孩子」。
趙先生是某單位的下崗工人,當時考慮到老母親已經將近100歲了,於是趙先生便不再工作,而是專心照顧母親。
就這樣,如今趙先生已經照顧母親5年了。在趙先生給母親做好飯之後突然想再感受一下童年時的幸福感覺,於是請母親像小時候一樣給自己餵飯。
104歲的母親雖然牙都掉光了,行動也不太方便,但是給兒子餵飯前還記得先放到嘴邊吹涼,再試探一下溫度才餵進兒子嘴裡。
這段視頻一經上傳到網絡很快便吸引來了眾多網友,看過視頻後的網友表示53歲兒子撒嬌讓104歲媽媽餵飯,場面溫馨感動。
不少人還在評論區留言道: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最幸福的事是等老了還能叫聲媽。
02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夠盡心盡力地照顧年邁的父母呢?
①具有孝順父母的意識
俗話常說「養兒防老」,但是養育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夠保障晚年得到照顧卻是一個未知數。
有的孩子為了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自身也比較具有孝順和回到父母的意識,這樣的孩子才能在父母老去之後盡心盡力地照顧父母。
②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每個人老了之後都避免不了出現一些身體狀況,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也需要比較大的開支。
部分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孩子就更容易克服這些現實狀況,給父母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就像小時候父母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一樣。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年老之後能得到孩子的照顧,但是在這之前父母必須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孝順的人,才能給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好的保障。
03父母怎麼做才能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呢?
①盡到養育孩子的責任
每個父母都應該知道,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父母要想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夠得到孩子的照顧,就要先盡到養育孩子的責任。
只有父母將孩子撫養長大,付出時間與精力慢慢教導孩子,才能將孩子培養為一個孝順、懂事的人。
②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感都是在長久的相處中慢慢建立起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也一樣。
父母不管工作再忙,平時也要儘可能地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長期相處之下,孩子對父母的深厚感情足以讓孩子懂得孝順和回報父母。
③以身作則
沒有什麼教育方法能夠比父母以身作則更有效,父母首先自身要做到贍養和照顧老人。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親眼目睹過父母的孝順,他們長大之後才會將孝順的觀念深植於心,將來也會同樣的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
04和你說句貼心話
年齡越大越是能感受到父母俱在的幸福,許多孩子現在還不懂得這個道理,甚至還經常嫌棄自己的父母。
許多道理父母還是需要讓孩子早點明白,以免孩子將來為「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涼。
今日話題:你希望老了之後得到孩子怎樣的照顧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