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甘肅省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跡——
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李紅新
李紅新,男,漢族,1971年8月生,隴南市志願服務聯合會、隴南市慈善協會副會長。
作為一名志願者,李紅新把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十多年來,他累計服務時長1萬多個小時,先後為白血病患者、困難家庭、殘疾人、救災等先後發起募捐累計資金近千萬元,愛心捐款300多萬元支持公益活動,用愛去傳遞幸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08年5月12日,天空烏雲翻滾,狂風大作,不一會,一道閃電划過長空,傾刻間,天崩地裂,塵土飛揚,一場大地震突然來臨,給汶川、隴南等地造成極大的破壞,房屋倒塌,人畜傷亡十分嚴重。
而作為企業家的李紅新,此刻還在蘭州洽談生意。當他從廣播裡聽到隴南發生特大地震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當即終止了生意,急忙趕回隴南。
一到家,立即召開公司員工會議,發動員工踴躍投入抗震救災之中,面對如此嚴重的地震破壞,李紅新和他的員們雖然捐了錢,捐了物,但只能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怎麼辦,如何才能奪回地震造成的損失,如何在這重建家園的關鍵時刻發揮自己應有作用?經過思考,李紅新產生了組織青年志願者的想法。
於是,他把這個想法報告了團市委,並很快得到了團市委的支持。團市委的支持給了他巨大的鼓舞和信心,他立即召集了部分好友,在武都市區最繁華的盤旋路搭建一個帳篷,開始招募志願者,不到幾天,就招募了2600名青年志願者,並發起成立了隴南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志願者的推舉下,李紅新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扛起了隴南志願者的這面旗幟。
在5.12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李紅新精心組織、馬不停蹄的奔波於抗震救災第一線,開展了宣傳、消毒防疫、醫療看護、交通疏導、搬運救災物資、清理衛生、拆除危房為受災群眾分發食品等一系列大量的工作。
先後發放宣傳資料12000多份,在群眾生活密集的區域開展消毒防疫累計達12.6萬平方米;幫助群眾拆除危房30多間,搭建帳篷100多個,搬運救災物資800多噸;為了支援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組織志願者開展交通、治安協管1200多人次,醫護人員300多名,社區調查統計工作人員500多人次;幫助農村夏糧搶收小麥、油菜10餘畝5000多公斤……
在人們的努力下,生產慢慢得了恢復,生活進入了平靜,但李紅新的志願者聯合會卻一刻也沒休息,他把奉獻愛心當成了一種常態化,日常化而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對暑期大學生的下鄉支教,還是對日常生活中弱勢群體的救助,無論是社會治安、交通秩序,還是幫困助殘、救助孤寡老人等等方面,李紅新和他的團隊都在無時無刻的關注著,哪裡發生了災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裡的孤寡老人無人管了,哪裡就有他們幫助的情形,哪裡的交通秩序混亂了,哪裡就有他們的協助。
自從建立協會以來,他棄商從事志願服務,通過送溫暖、送文化、送關愛等多種形式讓志願服務走進校園、社區和困難群眾家庭讓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等感受到了社會溫暖,截止目前僅個人志願服務1200多人次,累計服務時長達一萬多個小時。同時先後為白血病患者、困難家庭、殘疾人、受災群眾等先後募集,資助達300多萬元,他個人捐款捐物達30多萬元。
多年來,李紅新長期利用節假日時間,組織志願者進社區、赴農村看望、慰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通過和老人聊天、幫老人體檢身體、義務給老人照相、給老人、兒童送生活、學生物品,與老人建立起了濃厚的友誼;組織義務支教30多次,惠濟留守兒童3000多名;組織文藝、文化和籌款活動60多場次,並對300中孤寡老人和農村兒童、殘疾和困難群眾進行了一對一幫扶。近十年來,他先後組織各項公益活動1000多次,招募志願者7000多人,資助殘疾人、重病患者、困難家庭60多人。
2012年,李紅新得知一名農村貧困家庭的兒童得了白血病,他幾次登門看望,面對患兒,心疼不已,寢食難安,積極倡導捐款10多萬元,雖然最終沒有挽救了兒童的生命,但讓孩子的家長感受了人間的溫暖。
2014年,李紅新聽到有一名12歲的孩子照顧下身癱瘓的伯父並帶伯父上學的感人事跡後,李紅新同志深受感動,於是他開始幫助起了這個孩子,把一片愛心深深地傾注在這個孩子的身上,在他的關心,幫助下,這個孩子去年終止考上了大學。在李紅新看來,這並不是完成了任務,他每月繼續資助500元,關心著這個孩子。
2016年,李紅新從媒體上了解了一對殘疾姐弟靠擺攤生活的事後,主動找到她們,並買了電腦,幫助殘疾姐弟學習電腦技術,讓其參與隴南志願者信息管理工作,在協會無任何資金來源的情況下,李紅新每月資助姐弟倆1000多元,使姐弟倆安心工作,服務社會。
有的人認為當志願者感到「丟人」,不但自己不願當,而且還阻擋親朋好友也不讓當志願者。而李紅新卻認為,志願者是為社會服務的,是為社會奉獻愛心的一種崇高的精神價值體現。因而,他把擴大自願者作為一種追求的目標和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業去做。在他的多年堅持和不懈努力下,使隴南志願者服務、慈善公益漸漸成為了一個影響並改變整個社會的大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在他的努力帶動下,如燎原的烈火,燃遍整個隴南,隴南的志願者組織從原來的一家迅帶發展到300多家。從最初的2000多人,已發展到了3.5萬多人。
為了弘揚志願者服務精神、擴大社會影響力,李紅新自籌資金開通了隴南志願者網、微信公眾平臺,把志願者奉獻愛心、關愛社會的真實故事傳播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的愛心人士投入到志願服務的活動中來,為隴南的志願服務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作為一名志願者他把良知和社會責任總是放在每位,多年以來他的足跡遍布隴南八縣一區,跑遍了全市近30%以上的鄉鎮、村社,受到各地群眾熱烈歡迎。他還與全市200多個志願服務、慈善組織、公益機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在公益團隊建設、志願者培訓、活動策劃等方面給予經幫助和指導。
李紅新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志規者,更是一名志願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傳播者。如今的他依然堅持在志願服務事業發展的探索與研究當中。作為一名沒有報酬的職業志願者,為了推動志題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他積極四處走訪、仔細研究、分析,並撰寫了《對完善志願服務管理體制的思考》論文。為了響應文明辦的文明餐桌行動、學雷鋒活動,他免費製作了「文明就餐、杜絕浪費」、「有時間做志願者」「其實我們的生店會更美好」等公益廣告在當地電視臺播出。同時自編自導拍攝了一部關於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公益微電影《守望》,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如今他還自籌資金300多萬元研發「全國性移動網際網路公益平臺」。2017年被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13個部門聯合評為甘肅省「十佳志願服務項目」。
李紅新先後被評為「中國好人」、全國優秀志願者、甘肅省抗震救災優秀青年、「最美甘肅人」「感動隴南十大新聞人物」、隴南市優秀青年、隴南優秀公益團隊創始人,榮獲隴南市青年五四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