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必須砸人民幣嗎

2020-09-16 滬漂劉小蟑

今天午飯的時候,和同事們閒聊,不知怎麼的就聊到了養孩子的問題,同事今年35歲大概,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小朋友.說起養孩子,同事說小朋友妥妥的吞金獸,先從小孩子打疫苗,奶粉,然後講到要換學區房,報培訓班。真是刷新了我對小孩子的認識。

先從疫苗說起,其實上海這邊是有免費的疫苗打的,但是同事說,他們基本沒選擇免費的疫苗,打的都是付費的疫苗,原因就是免費的疫苗一針只是一種免疫,而付費的可以打一針對多種產生免疫,還有一點說有些疫苗要連續兩天打,這樣的話小孩子就容易發燒,在這些原因下,同事堅決的選擇了付費的疫苗,據說截止到現在已經花了差不多10000塊了。


第二個是奶粉,同事說小孩子現在準備斷奶,小包裝的奶粉只能喝4天不到,現在算下來一個月至少要1500塊奶粉錢。


第三個就說到了他打算換房子,因為同事現在住在寶山,在楊行和月浦的交界大概。說在小朋友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換個學區房,做父母的自己住的遠忍忍也就算了,不能讓小朋友上學也遠。有換房子的想法容易,可以實施起來就難了,就上海這種房子的價格,學區房那更是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想想就覺得壓力山大。


另一個就說到了培訓班,另一個同事的小孩子3歲了,現在報的鋼琴班,說學費也很貴,一般周末上課,我說這不好嗎,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學起,同事說了,家長不讓進去,孩子去學習,家長只能找個地方呆著。。。。。


其實這些話題我是感覺女同胞才更有發言權,但是這些從男同胞的嘴裡講出來確讓人有另外一種體會,孩子,票子,犧牲時間掙票子,然後讓票子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包括打付費疫苗,吃好的奶粉,進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各種教育,進而贏在起跑線上。

本來很自然的親子關係,怎麼就變成了父母要把愛物化成人民幣,給孩子一切以人民幣為門檻的東西。換句話說,父母的人民幣就是孩子的墊腳石,人民幣越多,孩子站的就越高。怪不得別人說,看似一個人競爭,其實是祖孫三代在競爭。


相關焦點

  • 不大把砸錢,也能富養孩子。
    說起「富養」,相信父母們都不陌生。「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句話裡的「富養」指的是要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需求。說直白一點,就是大把砸錢,喜歡啥儘管買,有求必應。我認為這過於簡單化,男孩女孩同樣都要「富養」,但決不是花錢那麼簡單,精神上的富養才最重要。富養有以下情形:一肯為孩子花錢。
  • 不砸錢也能富養孩子,富養孩子有四種類型層面,你處在哪種層面
    說起「富養孩子」,相信大家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在不少父母的眼裡,「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這個話題曾經在很長時間都佔據著育兒榜。更有不少父母認為,」富養「就是砸錢來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孩子想要什麼就儘量滿足。如果是這樣理解的話,就太過於簡單化了,或者說是誤讀了」富養「這個育兒概念。
  • 純乾貨:養孩子,砸錢≠富養,陪著≠陪伴
    這句話裡的「富養」,指的是要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用錢砸,孩子要啥就給啥!喜歡變形金剛,買!喜歡芭比娃娃,買!但是,這樣理解到底對不對呢?我認為太過簡單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投入當然是值得的,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一點:這些金錢上的投入與孩子是否優、是否幸福並沒有直接關係,沒有越給孩子砸錢,孩子就越優秀的道理。缺少有效陪伴,看不見孩子讀不懂孩子,砸再多錢也難以養育出內心豐盈,生命力蓬勃向上的孩子。
  • 女孩穿4000元裙子在幼兒園被孤立:所謂富養,就是砸錢嗎?
    父母索賠並沒有不對,但給孩子買這麼貴的裙子,真的有必要嗎?所謂富養,就是砸錢嗎?他們帶孩子參加公益,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教孩子做家務等等,與其說是物質上窮養孩子,倒不如說是更重視精神上的富養。上述富養的例子似乎都是非富即貴,那麼,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家庭,是不是就&34;不起兒女呢?其實不是的,就像前面說的,所謂富養,是注重孩子的內在涵養,並不是砸錢才能砸出來的。像馬伊琍就是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但她的氣質和自信一直都給人感覺是富貴人家教出來的兒女,而這一切,和馬伊琍父母的教導是分不開的。
  • 富養孩子不需要「砸錢」,而是培養7種家風,讓孩子一生受益
    可如果孩子從小內心是富足的,則會受益終身。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有的孩子,家境富裕,卻內心貧瘠;有的孩子,家境一般甚至貧窮,卻內心富有而溫暖。子不教,父之過。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 「搞砸一些事後,我發現養孩子容易多了」
    最後的話很多人跟我說:「自從有了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都畫了重點;網絡上隨處可見《95%的父母都忽略了的一件事》之類的文章;每一個過來人都有一大堆心得體會,哪些事必須做好,哪些錯絕不能犯。看多聽多了,我們都害怕自己不謹慎一點,就會成為那種「不靠譜」的父母。我想說,養孩子這件事,倒也不必這麼緊張兮兮的。很多時候,父母做了什麼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給孩子營造一個怎麼樣的成長氛圍。
  • 子女每月生活費超父母月收入3倍:砸錢式的貴養撐不起孩子的底氣
    在小智看來砸錢式的「寒門貴養」養的並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隱形焦慮和對童年的彌補。 一方面,現在的父母曾經也是孩子,因為經歷過「寒門貧養」,知道「貧養」的苦楚。
  • 「月薪6000,卻讓孩子讀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
    父母總希望能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自己苦點累點也願意,感恩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也有的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得不到就衝著父母發脾氣吼叫,讓人心寒。「月薪6000,卻讓孩子去讀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他接受好的教育,有錯嗎?」
  • 深度:最可怕的教育,是把「砸錢」等同於「富養」!
    其實,關於孩子教育花費的討論一直都是家長們熱議的焦點:擇校、遊學、補習班、夏令營……但是,三萬有三萬的活法,三千有三千的活法。非要拿著三萬的錢去幹十萬的事,當然會有種「養不起」的感覺呀!上國際學校、出國遊學,孩子就會有一個好的前程嗎?只要捨得花錢,孩子就能出人頭地嗎?「貴」就一定等於「好」嗎?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的心態,那麼富可敵國的億萬富翁,豈不是要從小就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從幼兒園到博士的教育體系?中產階級為學校捐贈30萬,那這種富豪豈不是要為學校蓋幾棟教學樓、或者直接幫忙建個分校才行?
  • 「月薪6000,卻讓孩子讀學費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不靠錢砸
    我們小時候沒有的生活,要努力提供給孩子。哪怕物質上並不是很寬裕,也要盡最大可能地富養孩子,讓孩子走進更「貴」的圈子。總之,父母的一切「富養」,都是「為了孩子」。網友們不僅發問:如此超越自身能力範圍的「富養」,到底是愛還是害?殊不知,這個媽媽不顧自身家庭條件如何,一味地攀比,最終會毀了老公,毀了孩子。
  • "月薪6000,卻讓孩子讀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
    父母總希望能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自己苦點累點也願意,感恩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也有的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得不到就衝著父母發脾氣吼叫,讓人心寒。&34;,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34;李女士和丈夫爭吵,不禁拋出這樣的問題。
  • 機場用人民幣砸保安男子被刑拘,派出所展開調查
    機場用人民幣砸保安男子被刑拘,警方通報男子機場用人民幣砸保安:擾亂公共秩序拘留5日。機場用人民幣砸保安男子被刑拘,8月18日,深圳一男子在機場發飆,用人民幣砸執勤人員。目擊者羅先生稱,因航班取消,該男子對工作人員發脾氣砸東西,保安將其攔下後兩人發生爭執
  • 郭晶晶:「高格局」父母,用愛養出來的孩子,並不是用錢砸出來的
    郭晶晶:"高格局"父母,用愛養出來的孩子,並不是用錢砸出來的子女是夫妻恩愛的延續,是家庭中的重頭戲,無非就是讓他們長發成人後有出息,獲得更多人青睞,不過教育小孩從來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家長一定要下一番苦功,普通人如此,明星也是如此。
  • 為什麼家長邊瘋狂砸錢邊焦慮:培養優秀孩子只能靠財力了嗎?
    在魔都養大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曾經微博上的一條熱搜,引發無數寶爸寶媽家長的吐槽,並且大部分言論都是在質疑「上海養娃才花80萬?你在逗我嗎?」圖源丨微博這可不是上海養娃家庭第一次備受矚目只因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父母都心甘情願地給孩子在教育上投資。不可否認,優質的學校和良好的師資是孩子發展的沃土;長期的興趣培養和特長投入讓孩子不再拘泥一小塊天地,而是多方面的發展成長。但過度的教育投資,卻有家長為自己的焦慮買單之「嫌疑」。
  • 各國養孩子成本幾何?
    去年,有一部名叫《孩奴》的電視劇,揭示了中國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不惜拼上一切的苦澀、無奈、和悲憤的現狀。而放眼周遭,大多家長也都背負著重重壓力,小到食品安全——能選進口的就不買國產,大到學區房——再窮也不能窮了孩子的教育,每一個選擇背後,可謂都煞費苦心,也推高了養娃成本。然而單從撫育成本而言,只有中國家長在做孩奴嗎?
  • 砸鍋賣鐵也要孩子出國!父母為了「面子」,砸錢養孩子有錯嗎?
    教育孩子不是簡單能用「窮養與富養」所涵蓋的,窮養不是忽視,富養不是溺愛,一切與愛無關的教養都是演戲。意志上的窮養,會讓孩子更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而精神上的富養,則會讓孩子擁有努力生活的動力。一個用物質的多少來衡量自己原生家庭好壞的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這個年齡段該有童真和感恩,讓不少網友覺得「冷汗直冒」。生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全部,卻養出一個「白眼狼」。
  • 【開鳴】孩子考砸了的好處
    畢竟這種事情前所未有,又聽人講這是孩子分水嶺的階段——是差生還是優等生,基本上在這個時候可以定下來。頓時全家不勝惶恐,集體尋找原因。尋找原因的過程艱苦卓絕,首先,是不是遺傳?其次,是不是我們懈於管理?再次,是基礎分丟得多還是易錯分丟得多,分別代表了什麼?然後,孩子身上的哪個習慣導致的丟分?還有,她是不是為什麼事分心了?甚至,是不是有喜歡的小男生了?嗯?
  • 家長砸錢,請攝影師拍寶寶砸蛋糕:到底是寶寶玩蛋糕,還是家長「玩...
    現在的家長可是越來越奢侈了,派對必須辦,還要掏錢讓寶寶「砸蛋糕」,請專業攝影師來拍拍拍。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日報導,因為女明星科林·魯尼的兒子上個月剛滿兩周歲,她請了專業攝影師來拍兒子「砸蛋糕」,還把照片上傳到了Ins上,於是帶起了這一波「砸蛋糕」的風潮。
  • 網友爆料:我第一次養孩子,沒什麼經驗!孩子能長那麼大不容易
    經常聽周圍的人說第一個孩子要照書養可總有一些人,劍走偏鋒第一個孩子隨便養因為第一次當父母沒啥經驗這孩子養著養著▼兒砸,為了麻麻的榮譽,你們家長的良心不會痛嗎?▼「兒砸你聽我說,你爸我小時候也這樣這些孩子能長那麼大,真的....不容易。第一次當父母的沒有經驗,孩子還能咋地?
  • 第四套人民幣有收藏價值嗎?如何判斷
    自其退市之後,就受到了關注,大家開始關心,這一版的人民幣是否具有收藏價值,收藏價值又在於哪裡,本文將作簡單分析。這一套人民幣確實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第四套人民幣是見證改革開放的一套紙幣,歷史價值巨大,從1987年4月27日到2019年5月1日,整整涵蓋了祖國的改革30多年,一套紙幣代表一個時代,特此在2000年人民銀行授權長城硬幣投資公司裝幀1萬套從一角到10元七種面值的整版鈔,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特別紀念,當初發行價是1800港幣,經過20來年的螺旋式上漲,普通號碼的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價格最高到過45萬一筒,特殊豹子號的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價格高達一百多萬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