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為什麼生二胎的集中於中產階級高收入職業女性?

2020-12-16 澎湃新聞

【​編者按:這篇論文根據沈洋助理教授與蔣萊副教授於2019年發表在Journal of Family Issues上的論文改編。論文題目「Reproductive choices of highly educated employed women with two children under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DOI: 10.1177/0192513X19881186】

2019年上海社科院一項6000人的調查顯示,在有上海戶籍的女性中,

生二胎的女性集中於這樣一個群體:年齡30-39歲,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從事白領工作,家庭年收入20萬及以上

。目前國內學界很多研究集中於討論二胎生育意願,而眾多研究發現,生育意願與實際生育行為是有差別的。

上海社科院這一研究的重要性在於揭示了已生育二胎群體的人口學特質,而我們的研究則探究了她們生育的潛在的與深層次的原因。在0-3歲機構育兒普遍缺失、傳統家庭內部性別分工依舊盛行、女性既要「主外」又要「主內」的情況下,她們為什麼會生二胎?她們是如何協商工作與家庭的?她們的丈夫家庭事務參與度如何?我們的研究對這些問題都有所涉及,這篇論文主要回答了她們生育二胎的原因。

這篇論文基於我們在上海做的21個訪談,所有的被訪者都是已經生育了二胎的職業女性,年齡集中在30-39歲,她們都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家庭年收入在20萬到200萬之間。她們的這些特徵符合了在上海更可能生二胎的群體。此外,超過1/3的被訪者家庭住房面積在170平米以上,1/4的家庭僱傭了全職育兒嫂。一半的被訪者家庭擁有「學區房」。

在上海這樣一個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孩子的興趣班每年動輒上萬,而很多中產家庭的孩子業餘生活被課外培訓班填滿。因此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高收入家庭更可能生娃。網上流傳「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反映的也是高物價是如何抑制了生育意願。

一、生二胎的原因

我們把被訪者生育二胎的原因分為

自述原因(self-narrated accounts)和生育的客觀條件(conditions)

,自述原因和客觀條件都分為外顯原因(explicit reasons)和潛在原因(implicit reasons)兩個維度。

1、自述原因

大多數被訪者是自己主動提出想生二胎,她們的自述原因主要如下:

 恐懼「失獨」

不少被訪者生二胎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失獨」。被訪者Xiang表示,他丈夫參加了同事的追悼會,目睹了白髮人送獨生子的悲痛場景,回家後異常感慨。Xiang和丈夫都被這件事情所觸動,成為她生二胎的直接原因。

中國目前有一百萬左右的失獨家庭,並且每年增加7萬6千個家庭。失獨父母承受身心煎熬。害怕失獨的情緒可能只有在計劃生育政策被嚴格執行的國家和地區才會普遍瀰漫。在全面開放二胎之後,被訪者生二孩的行為可以被看做是一種抵禦日常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家庭策略。

兄弟姐妹陪伴有利於孩子發展

受訪者普遍認為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對孩子的發展有好處。不少想生二胎的被訪者認為一孩太孤單,獨生子女容易有性格缺陷,一孩環境不利於孩子健全性格的養成,因此想生二胎。

有關獨生子女的性格是否沒有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健全」,學界是存在爭議的。也有文獻認為獨生子女更加獨立自主,更加有擔當。此外,生了二孩之後由於父母處理不好兩個孩子間的關係,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也見諸報端。而被訪者傾向於認為「獨生子女性格容易有缺陷」的話語,很可能受到了獨生子女政策背景下媒體對於獨生子女性格討論的影響。

自然化生育行為(Naturalisation of a second birth)

有海外工作生活經歷的兩位被訪者認為自己的二胎生育行為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多子女家庭才應該是常態,她們對於獨生子女政策持批評態度。她們的生育二胎行為暗含了對於一孩政策的不認同與挑戰。

2、生育的客觀條件

生二胎的條件(conditions)包括工作穩定、經濟條件允許,擁有較強的生活技能和積極的心態,這些都與被訪者的高學歷有關。

大多數被訪者都在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機構穩定就業,而這些工作通常都需要研究生學歷;高學歷女性的配偶通常在學歷和賺錢能力上與之旗鼓相當,使得家庭經濟狀態相對優越;被訪者還提到在研究生求學期間磨鍊出的毅力、批判性思維、篤定與自信可以用於育兒。

此外,

生育二胎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是上一代支持

。父母幫助不光降低了她們家務以及育兒成本,也保證了她們可以全職工作。但這一點在國內大城市普遍可以見到,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目前在國內0-3歲的託育機構普遍缺失。

隔代撫育的普遍性與獨生子女政策有關。

在21個被訪者中,有16個被訪女性至少夫妻有一方是獨生子女。上一代對於獨生子女的經濟和情感支持從子女求學階段延續到子女生育之後。而多子女家庭的女兒可能得不到像獨生子女家庭那麼多的父母關注。因此,「受到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屬於高學歷職業女性生二孩的潛在條件之一。

3、潛在生育條件:中產階級家庭身份認同

除了受到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

潛在的生二孩條件(implicit conditions)還包括了階層化的社會文化觀念與實踐。

被訪者認為,她們生二孩的理由可能與沒有高學歷的女性不太一樣——沒有高學歷的女性可能會受到傳統「傳宗接代」文化影響,想生兒子,而被訪者中沒有一位流露出這些觀念。生育理由是階層化的,與學歷和生活方式有關。

「生二胎有助於兩個孩子的性格完善」等觀念與高學歷女性所處的階層有關。

此外,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中國大城市,生二孩逐漸變得只有中產及以上家庭負擔得起的生活方式

。Krasten(2015)發現,

樂於對孩子進行投資成為建構香港中產階級家庭身份認同的重要維度

。在中國大陸也可以見到類似現象。

二、政策啟示

生二胎與高學歷並不矛盾,這對於想在學業和事業上進一步深造又同時想兼顧生兒育女的女性有啟示作用。考慮到我國0-3歲託育機構普遍缺失,對於生育二胎後又想繼續工作的女性而言,上一代的支持或者育兒嫂的幫助必不可少。為了緩解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並保證女性就業率,政府需要進一步發展0-3歲公共育兒體系,增加父親陪護假,鼓勵企事業單位施行提供靈活就業機會等。

這些已生育二胎的被訪職業女性在社會經濟方面處於優勢地位。社科院的調研顯示,阻礙上海家庭生二胎行為的最主要因素是經濟負擔過重。政府可以考慮對於那些想生卻生不起的家庭以經濟、住房等各方面補助。

而對於沒有經濟顧慮但對育兒服務有需求的家庭可以提供更多工作場所的育兒服務(onsite childcare services),以減輕職業女性的工作家庭衝突。

本文作者:沈洋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助理教授 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靳永愛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副教授

圖文編輯:莊溪瑞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研究生

稿件首發於「嚴肅的人口學八卦」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嚴肅的人口學八卦」、作者名以及「發自澎湃新聞湃客頻道」。轉載和合作事宜請聯繫yansurenkou8gua@163.com

相關焦點

  • 生了二胎後,女性的職業發展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繆斯夫人
    但最近兩年上海社科院周海旺研究員和上海衛生健康研究中心陳蓉副研究員的定量數據都顯示,上海戶籍人口中,已生育二胎的女性集中在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而我們的被訪者則符合了更可能生二胎的女性的人口學特徵。我們最近發表在期刊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的二胎媽媽研究關注女性在生育後多元的職業軌跡,以及家庭與工作互動對於女性職業的影響。本研究關注性別化的認知勞動,這是在以往研究中往往被忽視。此外,本研究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關注 「全面二孩」 政策實施後,生育二胎與女性職業發展關聯的實證研究。
  • 二胎大潮中,為何窮人越窮越生,中產階級卻直呼生不起?
    二孩政策已經出臺幾年,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了二胎大潮中。但調查數據顯示:那些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生二胎很積極,反觀經濟條件較為優質的中產階級,多半都只有一個孩子。 換句話說,就是越窮越生,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在調查中還發現,提起生二胎的話題,中產階級都直呼生不起!
  • 專家鼓勵高學歷生二胎:優生優育是好事,但高學歷人群答應有多難
    最近幾年關於二胎的話題真是越來越多了,自從2015年放開二胎,來年的人口出生率算是暴漲,達到了1786萬人,成為了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最高的年份。本以為二胎效果顯著,沒想到二胎政策的子彈還沒飛多久,2017年生育統計數據又給人生生潑了一大盆冷水,比16年直降63萬。
  • 2020家庭收入「10等級」火了,你排第幾?網友:還敢生二胎?
    文|全文共182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大家往往會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但是高質量的生活卻和高收入是成正比的。
  • 「我上海6套房,只想抱孫子」,56歲大媽賭氣怒生二胎,結局心酸
    為此,很多長輩都會要求孩子生二胎,三胎。但現如今,很多年輕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願意讓孩子捆綁住自己的一生。對於孩子的訴求上並沒有以前那樣的強烈,甚至年輕人覺得養育一胎都很困難。為此經常因為生孩子的事情與老人產生矛盾。陳阿姨是上海原住民,名下有六套房子。
  • 年薪45萬女碩士拒生二胎,揭開女性不願生娃的真相
    他們有一個兒子正讀幼兒園,生二胎對他們來說理論上不會有什麼壓力,雙方父母也都建議二人把孩子留下來,菲菲老公也想要,但他更尊重菲菲的想法,猶猶豫豫思考了兩個多月,最終菲菲還是選擇流產。收入大幅減少,家庭開支卻在增加,勢必影響家庭生活質量,更影響兩個孩子的教育,菲菲可不願意讓自己辛苦養育的孩子將來落入社會底層,而多一個孩子,落入社會底層的概率就會大一點。更何況,她也沒看出生了兩個孩子的父母過得比只生了兒子的公婆好,何必讓自己徒添未知的風險。
  • 解密:育嬰師這個職業為什麼工資高?
    在當今社會,育嬰師越來越成為一個受歡迎的高薪職業,特別是二胎政策開放以後,育嬰師的主要的工作對象就是給僱主照顧家裡的孩子,但是很多年輕的父母看到請育嬰師花的錢比自己的工資還高都望而卻步,有時還會發出為什麼育嬰師的工資可以怎麼高?
  • 出爐「中國家庭收入10等級」出爐,5級以上二胎無壓力,有你嗎
    二胎時代的來臨,讓更多家庭有了新的打算,但是很多年輕人卻並不願意選擇生二寶,一方面是女性照看孩子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經濟實力也不允許。那對於夫妻而言,需要多少收入才能養得起二胎呢?網上出爐「中國家庭收入10等級」,超過5級要二胎無壓力網上曾經出爐了一份「中國家庭收入10等級」的表單,10個等級分布如圖所示,從這10個等級來看
  • 網上出爐「中國家庭收入10等級」,5級以上二胎無壓力,你是幾級
    二胎時代的來臨,讓更多家庭有了新的打算,但是很多年輕人卻並不願意選擇生二寶,一方面是女性照看孩子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經濟實力也不允許。那對於夫妻而言,需要多少收入才能養得起二胎呢?
  • 工資高就是收入高嗎?什麼是中產階級的真正財富?
    哪些人可以被稱之為中產階級?嚴格的來說,我國現在的中產階級是指社會中除了薪酬收入外另外能夠擁有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和固定資產,而其資產獲得的收入足夠維持較高生活水準和小規模投資的特定人群。但是有一個點是必須要明確的,資產階級、工薪階層和富裕階層的劃分不言單純以收入未劃分。
  • 生二胎能賺錢?生二胎是好還是壞呢?生二胎前務必深思熟慮
    在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之後,很多的家庭都在猶豫要不要生二胎呢?生二胎有好有壞,平衡之下確實是不知道怎麼樣取捨比較好。你又知道嗎?現在國家對於生二胎的家庭新增了幾項「福利」,如果你家已經生了二胎,你領取了沒有呢?又或者你在準備要二胎,那也應該看看了,為生二胎做好打算。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網友:高學歷還要上班,哪有時間帶娃
    有專家表示,面對老齡化人口,一個好的方法就是鼓勵人們生二胎。但專家在表述中,特別強調了優生優育是重點,在生二胎的同時,也要保證新生兒的質量,因此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娃。面對這一觀點,網友在評論區的討論很激烈。
  • 金燦榮:生二胎高考加20分,三胎加50分!問過女性的意見了嗎?
    1、鼓勵生育會導致女性生育的收入懲罰效應?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倒不是因為孩子不好,也不是因為養孩子沒有意義,而是因為婚姻市場裡的正向匹配,家庭收入越高,往往家庭中女性的收入也不會低,這樣的女性則具備較強的職業能力和獲得高收入的能力。
  • 為什麼計劃生育時搶著生,二胎放開後反而不生了?專家也很迷糊
    2012年,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弊端」被專家所關注,三年之後,計劃生育政策開始修改,二胎政策開始實施。為此,有不少專家擔憂,覺得二胎政策實施之後,人口增長速度會爆發式增長。結果,幾年過去了,那些專家卻被「打臉」了。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計劃生育的時候人們搶著生,現在開放二胎了,人們反而不生了?
  • 科研實證告訴你,願意生二胎的家庭是因為有錢嗎?
    但是自從二胎政策出臺,正方反正的支持者都大有人在。雖然明星接連懷孕生娃的娛樂新聞屢見不鮮,但在很多普通人眼裡,通常認為「不能跟他們比,人家有錢啊,生幾個都能提供優越生活」。的確,錢是養育寶寶的必備資源之一。但「錢」是否作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因素,影響著平頭百姓們要不要二胎的意願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 女性不要超齡生二胎
    如今我們國家進行全面放開二胎了,很多婆婆都會催促兒子兒媳再計劃生一個娃,但生二胎真的沒有那麼可以簡單?生二胎不只需思索中國家庭社會經濟發展要素,還要看看女人年齡狀況。徐若瑄40歲生下安康寶寶,代價是臥床140多天,打了300多保胎針;林青霞47歲生下二胎......所以,女人自己到底需要多大就能生孩子了,這是我們無法進行肯定的。通常認為女性在50歲左右自然對於絕經,按理說,只需通過女性未絕經,都是為了能夠發展再次發生懷孕。
  • 如今生二胎還得看家庭收入?前五個等級的家庭不用愁,放心生二胎
    許多人在考慮了自己的經濟收入後,又想到二胎的巨大花費,不禁打起了退堂鼓。我的工資不高,您兒子有多少收入您也清楚。這點錢我們用來還房貸供孩子,生活已經捉襟見肘了,實在沒有財力和物力負擔二胎。另外,如果真的生下來依舊是個女兒呢;即使如您所願,我生了兒子,將來他買房結婚的費用不說,他由誰來帶?如果我帶,一旦辭職的話收入就更少了,如果由您看護,試問您還有這樣的精力和體力嗎?
  • 第一批生二胎的人,後悔了嗎?
    :)2015年後,隨著政策的變化,很多家庭選擇生下二胎。但近年來中產階級的育兒焦慮日漸嚴重,家長群、跳繩班、幼兒園內卷等話題都頻頻登上熱搜。這也讓大家開始好奇,這些在政策開放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有沒有後悔?
  • 二胎政策已經放開,為什麼生二胎的卻不多?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後,本以為很多一胎的家庭都會忙著備戰二胎。事實卻是這些人群中大多數人都不敢要二胎,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現實。1. 養娃的成本很高不管是生頭胎還是二胎,只要添孩子,家庭的開支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添二胎,兩個孩子的花銷會成倍的增加。
  • 你家收入能生二胎嗎?家庭收入10等級出爐,5級以上二胎無壓力
    如今放開了對生二胎的限制,鼓勵大家生二胎,於是也有很多的家庭選擇生二胎,但也有一些家庭完全沒有考慮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而是看到別人家生二胎很美好,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於是就跟風生二胎,但卻帶來了許多的家庭問題。你家收入能生二胎嗎?&34;出爐,5級以上二胎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