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鴻林訴泰州華仁電子資訊有限公司侵害軟體著作權案

2020-12-19 中國網

原標題:石鴻林訴泰州華仁電子資訊 有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

2005年4月18日獲得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035260號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書載明軟體名稱為S型線切割工具機單片機控制器系統軟體V1.0(以下簡稱S系列軟體),著作權人為石鴻林,權利取得方式為原始取得。2005年12月20日,泰州市海陵區公證處出具(2005)泰海證民內字第1146號公證書一份,對石鴻林以660元價格向華仁公司購買HR-Z線切割工具機數控控制器(以下簡稱HR-Z型控制器)一臺和取得銷售發票(No:00550751)的購買過程,製作了保全公證工作記錄、拍攝了所購控制器及其使用說明書、外包裝的照片8張,並對該控制器進行了封存。

一審中,法院委託江蘇省科技諮詢中心對下列事項進行比對鑑定:(1)石鴻林本案中提供的軟體源程序與其在國家版權局版權登記備案的軟體源程序的同一性;(2)公證保全的華仁公司HR-Z型控制器系統軟體與石鴻林獲得版權登記的軟體源程序代碼相似性或者相同性。後江蘇省科技諮詢中心出具鑑定工作報告,因被告的軟體主要固化在美國ATMEL公司的AT89F51和菲利普公司的P89C58兩塊晶片上,而代號為「AT89F51」的晶片是一塊帶自加密的微控制器,必須首先破解它的加密系統,才能讀取固化其中的軟體代碼。而根據現有技術條件,無法解決晶片解密程序問題,因而根據現有鑑定材料難以作出客觀、科學的鑑定結論。

二審中,法院根據原告石鴻林的申請,就以下事項組織技術鑑定:原告軟體與被控侵權軟體是否具有相同的軟體缺陷及運行特徵。經鑑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鑑定委員會出具鑑定報告,結論為:通過運行原、被告軟體,發現二者存在如下相同的缺陷情況:(1)二控制器連續加工程序段超過2048條後,均出現無法正常執行的情況;(2)在加工完整的一段程序後只讓自動報警兩聲以下即按任意鍵關閉報警時,在下一次加工過程中加工回複線之前自動暫停後,二控制器均有偶然出現蜂鳴器響聲2聲的現象。

二審法院另查明:原、被告軟體的使用說明書基本相同。兩者對控制器功能的描述及技術指標基本相同;兩者對使用操作的說明基本相同;兩者在段落編排方式和多數語句的使用上基本相同。經二審法院多次釋明,華仁公司始終拒絕提供被控侵權軟體的源程序以供比對。

裁判結果

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06年12月8日作出(2006)泰民三初字第2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石鴻林的訴訟請求。石鴻林提起上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07年12月17日作出(2007)蘇民三終字第0018號民事判決:一、撤銷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泰民三初字第2號民事判決;二、華仁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犯石鴻林S型線切割工具機單片機控制器系統軟體V1.0著作權的產品;三、華仁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石鴻林經濟損失79200元;四、駁回石鴻林的其他訴訟請求。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根據現有證據,應當認定華仁公司侵犯了石鴻林S系列軟體著作權。

一、本案的證明標準應根據當事人客觀存在的舉證難度合理確定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本案中,石鴻林主張華仁公司侵犯其S系列軟體著作權,其須舉證證明雙方計算機軟體之間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同。一般而言,石鴻林就此須舉證證明兩計算機軟體的源程序或目標程序之間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同。但本案中,由於存在客觀上的困難,石鴻林實際上無法提供被控侵權的HR-Z軟體的源程序或目標程序,並進而直接證明兩者的源程序或目標程序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同。1.石鴻林無法直接獲得被控侵權的計算機軟體源程序或目標程序。由於被控侵權的HR-Z軟體的源程序及目標程序處於華仁公司的實際掌握之中,因此在華仁公司拒絕提供的情況下,石鴻林實際無法提供HR-Z軟體的源程序或目標程序以供直接對比。2.現有技術手段無法從被控侵權的HR-Z型控制器中獲得HR-Z軟體源程序或目標程序。根據一審鑑定情況,HR-Z軟體的目標程序系加載於HR-Z型控制器中的內置晶片上,由於該晶片屬於加密晶片,無法從晶片中讀出HR-Z軟體的目標程序,並進而反向編譯出源程序。因此,依靠現有技術手段無法從HR-Z型控制器中獲得HR-Z軟體源程序或目標程序。

綜上,本案在華仁公司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軟體源程序以供直接比對,石鴻林確因客觀困難無法直接舉證證明其訴訟主張的情形下,應從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出發,合理把握證明標準的尺度,對石鴻林提供的現有證據能否形成高度蓋然性優勢進行綜合判斷。

二、石鴻林提供的現有證據能夠證明被控侵權的HR-Z軟體與石鴻林的S系列軟體構成實質相同,華仁公司應就此承擔提供相反證據的義務

本案中的現有證據能夠證明以下事實:

1.二審鑑定結論顯示:通過運行安裝HX-Z軟體的HX-Z型控制器和安裝HR-Z軟體的HR-Z型控制器,發現二者存在前述相同的系統軟體缺陷情況。

2.二審鑑定結論顯示:通過運行安裝HX-Z軟體的HX-Z型控制器和安裝HR-Z軟體的HR-Z型控制器,發現二者在加電運行時存在相同的特徵性情況。

3.HX-Z和HR-Z型控制器的使用說明書基本相同。

4.HX-Z和HR-Z型控制器的整體外觀和布局基本相同,主要包括面板、鍵盤的總體布局基本相同等。

據此,鑑於HX-Z和HR-Z軟體存在共同的系統軟體缺陷,根據計算機軟體設計的一般性原理,在獨立完成設計的情況下,不同軟體之間出現相同的軟體缺陷機率極小,而如果軟體之間存在共同的軟體缺陷,則軟體之間的源程序相同的概率較大。同時結合兩者在加電運行時存在相同的特徵性情況、HX-Z和HR-Z型控制器的使用說明書基本相同、HX-Z和HR-Z型控制器的整體外觀和布局基本相同等相關事實,法院認為石鴻林提供的現有證據能夠形成高度蓋然性優勢,足以使法院相信HX-Z和HR-Z軟體構成實質相同。同時,由於HX-Z軟體是石鴻林對其S系列軟體的改版,且HX-Z軟體與S系列軟體實質相同。因此,被控侵權的HR-Z軟體與石鴻林的S系列軟體亦構成實質相同,即華仁公司侵犯了石鴻林享有的S系列軟體著作權。

三、華仁公司未能提供相反證據證明其訴訟主張,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本案中,在石鴻林提供了上述證據證明其訴訟主張的情形下,華仁公司並未能提供相反證據予以反證,依法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經本院反覆釋明,華仁公司最終仍未提供被控侵權的HR-Z軟體源程序以供比對。華仁公司雖提供了DX-Z線切割控制器微處理器固件程序系統V3.0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但其既未證明該軟體與被控侵權的HR-Z軟體屬於同一軟體,又未證明被控侵權的HR-Z軟體的完成時間早於石鴻林的S系列軟體,或系其獨立開發完成。儘管華仁公司還稱,其二審中提供的2004年5月19日商業銷售發票,可以證明其於2004年就開發完成了被控侵權軟體。對此法院認為,該份發票上雖註明貨物名稱為HR-Z線切割控制器,但並不能當然推斷出該控制器所使用的軟體即為被控侵權的HR-Z軟體,華仁公司也未就此進一步提供其他證據予以證實。同時結合該份發票並非正規的增值稅發票、也未註明購貨單位名稱等一系列瑕疵,法院認為,華仁公司2004年就開發完成了被控侵權軟體的訴訟主張缺乏事實依據,不予採納。

綜上,根據現有證據,同時在華仁公司持有被控侵權的HR-Z軟體源程序且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的情形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的HR-Z軟體與石鴻林的S系列軟體構成實質相同,華仁公司侵犯了石鴻林S系列軟體著作權。

相關焦點

  • 石鴻林訴泰州華仁電子資訊 有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
    指導案例49號 石鴻林訴泰州華仁電子資訊 有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 軟體代碼相同或相似達到多少比例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24條第1項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製或者部分複製著作權人的軟體作品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部分複製」表明了構成侵權或犯罪並不要求100%相同,但是具體的認定比例並不清晰。
  • 泰州破獲特大網絡侵犯著作權案 涉案金額超2億元
    中新網南京11月3日電 (陸翠 劉豔)據江蘇省公安廳3日消息,「淨網行動2020」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蘇省泰州警方破獲了一起由四部委聯合掛牌督辦的特大網絡侵犯著作權案,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查獲侵權影視作品6萬餘部,查明涉案金額2億餘元(人民幣,下同),凍結資金2600餘萬元。
  • 宣城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侵害著作權糾紛系列案並積極做好庭後延伸功能
    日前,宣城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分別起訴我市9家KTV娛樂會所侵害著作權糾紛案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訴稱,該9家KTV娛樂會所在未取得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及原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的情況下,以營利為目的,擅自在其經營的場所以卡拉OK的方式向公眾放映包括案涉在內的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信託管理的MTV音樂電視作品,嚴重侵害了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和原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故訴請判令停止侵權,並分別賠償10餘萬元的經濟損失。
  • 吳冠中訴上海朵雲軒、香港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著作權案
    吳冠中訴上海朵雲軒、香港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著作權案
  • 2020年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原告主動撤訴(商業秘密和著作權競合)
    只有在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1款第5項關於「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規定,民事案件的審理必須以刑事案件審理結果為依據的情形下,才應中止審理。本案中,訴訟代理人也曾向法院提出因案件正在刑事審理,請求民事案件中止審理。法院認為,本案侵犯商業秘密罪是否構成並不影響商業秘密是否侵權的認定,故,本案不宜採用中止程序。
  • 計算機軟體侵權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在DASSAULT SYSTEMES(達索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春凱迪汽車車身設計有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中,原告達索公司作為CATIA系列軟體著作權人,認為被告長春凱迪汽車車身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迪公司」)未經其授權許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擅自複製、安裝、商業使用CATIA系列計算機軟體,構成對達索公司著作權的侵犯,並給其造成巨大損失,遂起訴至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 律道|法律分析:人工智慧輸出物是否有著作權?著作權屬於誰?
    法律分析  在原告北京菲林律師事務所與被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害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中,法院認為,具備獨創性並非構成文字作品的充分條件,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文字作品應由自然人創作完成。
  • 常見的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個人軟體開發、軟體開發公司出現,但是很多時候並不知道開發出來的軟體正在遭受侵權的行為的侵害。這也是由於不清楚哪些行為是屬於侵權行為導致的,所以在本文中,廣州版權服務中心為大家介紹軟體著作權的侵權行為有哪些。
  • 「吹牛」軟體用了「微信紅包」和「微信表情」,被判侵權
    「吹牛」軟體使用了與微信相似的紅包界面和聊天表情,騰訊公司把「吹牛」軟體的開發運營方北京青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告到法院。今天(1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分別對「微信紅包」和「微信表情」兩案進行一審宣判,認定被告方侵權。
  •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知網被判侵權汪曾祺作品
    IT之家7月2日消息 據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官方消息,6月20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對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文著協」)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學術期刊公司」)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上訴案,做出終審判決
  • 高明首宗以計算機軟體形式侵犯著作權案宣判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鵬飛 通訊員明法宣)日前,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法院對外公布稱,高明區首宗以計算機軟體形式侵犯著作權案件已公開宣判。被告人黃某以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據悉,該案件也是佛山2019年以來首起侵犯軟體著作權刑事案件。
  • 陳錦川:多主體分別實施侵害著作權行為時的侵權認定及責任承擔 | 名家專欄
    長期從事著作權審判工作,代表作有:專著《著作權審判:原理解讀與實務指導》等。在劉飛越訴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案中,江蘇廣播電視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了原告的攝影 作品製作了視頻且在視頻中未給原告署名、央視國際公司在其央視網中播放了該視頻。
  • 「微信紅包」和「微信表情」在「吹牛」軟體裡也有?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騰訊認為電子紅包和聊天氣泡侵權索賠450萬因認為「吹牛」軟體使用了與微信相似的紅包界面和聊天表情,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簡稱騰訊科技公司)和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簡稱騰訊計算機公司)將「吹牛」軟體的開發運營方北京青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青曙公司)告上法庭。
  • 軟體著作權是什麼意思
    軟體著作權是什麼意思?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軟體著作權是智慧財產權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不需要進行單獨確認的,這是法律規定的「自動保護」的原則,軟體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等權利。
  • 這家公司起訴國務院參事室侵害著作權
    當事人為福州時代迦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福州時代)與國務院參事室,案由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起訴國務院參事室侵權?小編定睛一看,事情或許並不簡單?主要經營範圍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攝影服務等業務,旗下擁有多位籤約攝影師的攝影作品著作權。
  • 曼朗喜提多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曼朗喜最新資訊 > 正文 官宣!曼朗喜提多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 四維圖新VS奇虎360電子地圖侵權案終審宣判
    近日,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四維圖新)與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奇虎公司)、北京秀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秀友公司)、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立得公司)「電子地圖著作權」糾紛案,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迎來了線下公開宣判。
  • 嘉峪關《三碗豬腳》引發的的著作權案判決來了!
    (下稱大德公司)訴被告嘉峪關夢想王國餐飲店(下稱夢想王國)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當庭判決被告夢想王國停止侵權,從其播放系統中刪除相應音樂電視作品,賠償原告大德公司經濟損失8000元,並駁回其其他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