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

2020-12-25 中國創氪網

這是一組嚴峻的數字:我國肺癌每年新增發病約78.7萬人,死亡約63.1萬人,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1.5人患上肺癌,約佔所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五分之一。肺癌連續10年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位居惡性腫瘤之首,肺癌發病率在40歲以上人群中急劇上升,在80至84歲年齡段達到峰值,發病人群呈現中青年和老年人「兩頭翹」趨勢。在日前舉行的中美國際肺癌多學科論壇上,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院士說,肺癌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特別是肺癌已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

以往人們認為,肺癌比較偏愛男性。但事實上,「肺癌男女發病比例從最初的7:3,再到6:4,目前呈現5.5:4.5的狀態。」這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肺部腫瘤外科主任陳軍教授提供的一組數字變化。國家癌症中心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辦公室開展的多中心回顧性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據2005到2014年的10年數據分析,我國肺癌防治情況呈現以下趨勢:老年患者、女性患者、晚期疾病患者比例增加;吸菸率在下降,但吸菸暴露持續高水平;腺癌取代鱗癌成為主要病理類型等。

「近年來女性肺癌高發,『室外霧霾』『室內煙霾』『心靈陰霾』這『三霾』脫不了干係,女性對此千萬不可忽視。」陳軍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指出了目前業界比較認可的女性預防肺癌需防「三霾」的理論。

「室外霧霾」和「室內煙霾」,讓女性肺癌發病率明顯增加

國家癌症中心一組調查顯示, 2005年~2014年,男性肺癌患者比例從76.5%降至68.1%,而女性患者比例則從23.5%增加至31.9%,女性的肺癌發病率顯著增加。赫捷院士領銜的肺癌診療多學科團隊的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地區男性肺癌發病率低於農村地區,而女性肺癌發病率則相反。

這組調查同時表明,男性肺癌患者的減少與吸菸率略有下降相關。而女性發病率的上升趨勢與長期暴露於霧霾天氣、二手菸暴露等危險因素相關,這也就是「室外霧霾」和「室內煙霾」。

研究證實,長期暴露於霧霾天氣中,可以影響人體外周血單核細胞內DNA甲基化,而DNA甲基化是人體調控基因表達的重要途徑,可導致有害物質中毒和肺癌高發。因此生活在霧霾高發地區的人們,要看空氣品質來決定是否外出,並做好個人防護。

另有調查顯示,在從不吸菸的中國女性中,二手菸暴露率高達71.6%,約佔肺癌病例的24%;暴露於燃燒生物質燃料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的女性,佔肺癌病例近20%;其他因素包括結核病等肺部疾病的流行、住宅氡暴露等,也可能導致女性肺癌患者增加。吸菸率低但肺癌發生率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女性烹飪時由於油煙或燃煤取暖做飯、甚至家務勞動時接觸揮發物質暴露等,都是肺癌發生的誘因。

女性對菸草致癌物更敏感,女性吸菸或吸二手菸危險大於男性

雖然目前肺癌發生已不具有「性別傾向」,但肺癌發生類型卻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肺癌以鱗癌為主,而女性肺癌主要病理類型為腺癌。」 陳軍教授分析說,「吸菸患者多數是鱗癌和小細胞肺癌,而不吸菸患者往往表現為非小細胞肺癌。」

更令人擔憂的是,女性吸菸患肺癌的危險性要大於男性。「女性對菸草致癌化合物更加敏感,相同暴露情況下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肺癌。這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而有利於促進肺癌進展有關。」陳軍表示,致癌風險因素還可分兩類:內源和外源。「內源主要是遺傳因素和年齡,風險不可控;而外源主要是生活習慣和環境,風險是可控的。

數據顯示,我國超過7億女性和青少年兒童,在家裡和公共場合,都長期受到二手菸侵害。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的實驗表明,在一個122.5平方米的房間裡,吸一支煙,PM2.5濃度可達到800微克/立方米;吸兩支煙,PM2.5濃度可達到1500微克/立方米(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是:24小時平均濃度值小於25微克/立方米,我國PM2.5標準是:24小時平均濃度值小於75微克/立方米),室內PM2.5的值嚴重超標。

研究還表明,如果丈夫吸菸,妻子得肺癌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00%以上。「被動吸菸吸進的有害物質比主動吸菸更多。」陳軍教授表示,這是因為香菸點燃後外冒的煙與吸入的煙相比,一些致癌物質含量更高,這些物質被不吸菸者經鼻吸入呼吸道後,一樣可損害氣管上皮細胞,誘發癌變。

另外,吸菸者吸菸一般有自己固定的時間段,而被動者吸菸卻多次、持續、反覆吸多個吸菸者吐出的煙霧。在通風不好的室內有人吸菸,不吸菸者最常見症狀是眼部受刺激、頭痛、咳嗽,它也會明顯增加非吸菸者患上肺癌和心臟疾病的機會。因此二手菸危害更大。

其實,除一手煙外,二手菸煙霧遺留在空氣、皮膚、毛髮、衣服、沙發、地毯和床具窗簾上,成為久久難以散去的三手煙,同樣也會成為傷肺的元兇。

及時排解「心靈霧霾」,女性需警惕「癌症性格」

「如果一個人心情陰鬱,愛生悶氣,性格孤僻內向,不願意和親友溝通交流,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就會導致機體免疫功下降,容易造成癌症的發生。」陳軍教授說,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醫學界稱之為「心理汙染」或「癌症性格」,也就是「心靈陰霾」。

醫學研究表明,精神因素雖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持續性刺激來影響和降低機體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失調,使癌細胞突破機體免疫系統的防禦,進而形成癌症。

「想預防癌症也很簡單,保持愉快心情,遇到煩心事多找人溝通,不要總憋在心裡。」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肺部腫瘤外科護士長紀慧慧對記者講述一個病例:王女士在體檢時發現肺部有小結節,醫生建議其先回家觀察,但王女士卻執意選擇住院治療。原來,王女士的丈夫常年在外經商,目前孩子已在外地就業,家中只留下她一人。「因長久被忽視,她想得到家人的關心和照顧,所以選擇了『過度治療』。」紀慧慧說,通過後期跟蹤尋訪,王女士病情並沒惡化,已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心理護理」,王女士最終選擇出院觀察,並表示出院後要「弄一個新髮型,活出新自我。」

肺部結節不代表就是肺癌,早期磨玻璃結節大多可完全治癒

紀慧慧表示,王女士的案例提醒廣大女性,當體檢發現肺部結節時,不要驚慌,肺部結節可能為炎症或良性腫瘤,只有10%到20%的肺結節是早期肺癌。即便是肺癌,有一些也可以隨診觀察,不一定都需要立刻手術治療,具體診療方案要由醫生檢查後再確定。

在肺結節中,大家最擔心的是磨玻璃樣結節。陳軍建議,一是不要恐慌,雖然磨玻璃樣結節多是腺癌,但往往惡性程度不大;二是看結節大小,8mm是早期肺癌是否需要手術的分水嶺,如果超過8mm,一般建議手術切除。

「早期肺癌在磨玻璃結節階段多是無症狀的,大部分可完全治癒。」陳軍提示,如果磨玻璃樣結節在5mm以下,一年隨訪一次即可;大小在5mm~8mm,則3~6個月複查一次;超過8mm,建議找專業胸外科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手術。

相關焦點

  • 浙癌症發病率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肺癌為最大殺手
    值得關注的是,杭州市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長很快,已成為發病率排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從全省範圍看,女性甲狀腺癌和男性前列腺癌的增長率都高於其他惡性腫瘤。人一生中罹患惡性腫瘤的機率為22%前天,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報導,日前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公布我國最新的惡性腫瘤發病情況(2010年)。
  • 肺癌的6個科普,建議收藏!
    發病:肺癌致死率極高,號稱「全球頭號癌症殺手」肺癌並非是不治之症,科學防治肺癌,從了解肺癌開始。據悉,不論是發達西方國家還是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惡性腫瘤前列,我國每年有60萬人死於肺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肺癌第一大國」[1]。因為肺癌是一個致死率極高的惡性疾病,是「全球頭號的癌症殺手」。
  • 乳腺癌,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這些女性必須定期行乳房檢查!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居我國女性癌症死亡的第6位,乳腺癌已經嚴重危害到廣大婦女的身體健康及家庭幸福。哪些女性需要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呢?我們建議:一般風險人群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0歲,但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家族裡有一級女性親屬,如母親、姐妹、女兒患上乳腺癌者。
  • 快來看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該如何預防
    1肺癌對健康和生命影響在全球,肺癌是近幾十年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已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其中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一位。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0%,約75%的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 專家:乳腺癌成大城市惡性腫瘤中的「頭號殺手」(圖)
    晚育不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新快報訊(記者 楊升華 通訊員 周玉仁 方汝藹)10月是全國乳腺癌的防治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關愛婦女,關注乳癌」。  在現場,眾多乳癌專家的出診,不僅吸引了很多女性前來諮詢、求診,也有不少男士「代替」妻子來學問病求醫。一位男士告訴記者,他是從清遠過來的,妻子不好意思來問,就讓他拿著乳房的照片和病例,前來向專家諮詢。他覺得廣州的專家更「厲害」,回去再講給老婆和當地的醫生聽,或許有些幫助。
  • 重慶居民健康報告:流感成2019年發病率最高傳染病
    2019年重慶市共報告流感病例68175例,是發病率第一的傳染病;共報告手足口病63880例,其中男性36416例,女性27464例,發病率排第二。 具體來看,2019年重慶市報告發病居前十位的傳染病依次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肺結核、梅毒、B肝、流行性腮腺炎、風疹、C肝和愛滋病。
  • 30歲女性洗澡時摸出早期乳腺癌,醫生教你如何在家進行乳腺的自檢
    這個「小疙瘩」引起了她的注意,於是請假去醫院掛了兩腺外科門診,經過醫生觸診及彩超檢查後醫生懷疑這個「小疙瘩」是惡性腫瘤,於是王女生住院後進行了手術治療,手術過程順利,術後病理證實為乳腺癌,無淋巴結轉移,屬於早期,切除後即達到了治癒的效果。
  • 肺癌死亡率居首 宮頸癌發現多晚期·寧波日報
    肺癌死亡率在短暫下降後,近15年來一直以30度的陡坡直線上升;宮頸癌這個女性「第二殺手」,發病年齡提前10歲,且八成多患者到晚期了才發現。  肺癌居癌症死亡率首位  我國每年有60萬人死於肺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肺癌第一大國」。多年來,肺癌一直高居癌症死亡率首位。去年,全市有3293人死於肺癌,男性是女性的2.7倍;肺癌死亡率曲線在55歲後呈70度上揚。
  • 乳腺癌術後有兩個復發高峰期
    本報長沙訊 「不算複查的數據,2018年,湘雅醫院乳腺科就收治了1000多例新髮乳腺癌。」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乳腺科主任王守滿教授在談及乳腺癌時說道。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 北京居民肺癌發病率超萬分之五
    核心提示:  近十年來,北京市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眾癌之首,從2007年起發病率已達到53.36/10萬,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農村,都已成為北京市民的「第一殺手」。這是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今天提供的信息。
  • 有這些習慣的女性要特別警惕乳腺癌!很多人都有!
    根據這項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其中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醫生提醒,女性市民應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邵陽47歲的徐女士在去年十月份,因偶然發現右乳有一處硬塊,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乳腺癌,所幸發現及時,屬於癌症早期,經過化療等治療後,目前病情穩定。
  • WHO發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最常見癌症
    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已上升到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報告稱,全世界有1/5的人在一生中罹患癌症,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死於這種疾病。2020 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
  • 靠胸片發現肺癌不靠譜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都應做CT
    靠胸片發現肺癌不靠譜大洋新聞 時間: 2016-03-31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王鶴「名醫廣東行」首站開講,專家提醒,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或每兩年做一次CT,靠胸片發現的肺癌往往已是中晚期癌症已成為我國疾病死因之首,為加強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民防癌意識,廣州日報攜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腫瘤中心
  • 乳腺癌的三個徵兆
    對於男性來說,發病率高的是肺癌,那麼對於女性來說,發病率高的是什麼呢?   醫生說,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高的惡性腫瘤,來自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的乳腺癌患者,每年的新增病例是21萬,中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速是全世界的兩倍。
  • 我國婦女宮頸癌死亡率下降70%
    中國癌症基金會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何魯麗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癌症基金會人乳頭瘤病毒(HPV)與子宮頸癌學術報告會上說,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婦女子宮頸癌的死亡率為10萬分之11.34,到2008年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已經降至10萬分之2.87,在過去30多年中,子宮頸癌的死亡率下降了70%,在婦女惡性腫瘤的死亡排序中,由過去的第2位降至第8位,子宮頸癌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七項血清自身抗體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
    2018年3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中國最新癌症數據:無論是從發病率還是死亡率來看,肺癌都高居榜首,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達到57.13/10萬人、45.80/10萬人。男性肺癌發病率74.31/10萬人,女性肺癌發病率為39.08/10萬人,居男性癌症發病率的第一位,女性第二位,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 準媽媽懷孕5個月發現乳腺癌 當心!妊娠期乳腺癌發病率在增加
    關於妊娠期乳腺癌,梅玉主任說,隨著晚婚晚育的女性增多,女性的初次妊娠懷孕年齡已經從24.9歲上升至26.3歲。另外因為二胎政策的開放,妊娠期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乳腺癌一直是妊娠期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於宮頸癌,遠遠高於黑色素瘤及肺癌。關於什麼是妊娠期乳腺癌?
  • 惡性腫瘤——糖尿病的另一個「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還可能使男性患白血病、皮膚癌、甲狀腺癌、淋巴瘤、腎癌、肝癌、胰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的風險升高。研究還發現,患食管癌的風險顯著較低。 在女性中,風險最高的為鼻咽癌,糖尿病導致患鼻咽癌的風險高出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