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浙江在線杭州6月18日訊(記者 李利 通訊員 杜瓊)今天上午,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504名專家學者齊聚在杭州蕭山,召開一個關於「雜草」的大會。
會議全稱是第六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本次會議由國際雜草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主辦,這是該會議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
大會主題的英文直譯為「動態發展的雜草,多元化的治理策略」。簡化來理解就兩個字「除草」。
或許有人要問,投入這麼多人力物力研究「除草」有必要嗎?其實在某些領取雜草已是一種災害。就拿農田雜草來說,它與農作物爭肥、爭水、爭光,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會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持續提高構成嚴重的危險。據了解,在現有防治水平下,我國每年由於雜草危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78億元。
「使用除草劑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除草手段。」中國雜草學會秘書長李香菊說,「國外從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投入使用除草劑了,我國則在60年代才開始引進試用,直至80年代才大規模推廣。」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農田雜草治理技術研究也日益受到關注。「十一五」期間,我國農田雜草除除面積不斷擴大,挽回糧食損失1830多億斤,節省勞動力投入100多億個工日,直接經濟效益達2000多億元。
在這個談「劑」色變的時代裡,自然會有人關心除草劑的使用是否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影響。省化工研究院研究員陳杰說:「雖然除草劑屬於農藥的一種,但由於針對目標的機理不同,除草劑對於人類的毒性遠遠低於殺蟲劑。有研究表明,除草劑對於人類的毒性甚至比食鹽都低。」
本次大會將持續到22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與會專家學者將圍繞轉基因抗除草劑作物、生物除草劑開發應用、生態控草技術、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雜草監測和治理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