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兩首(又小令兩首)· 相約-為紀念與閨蜜賞荷敘舊而作

2020-12-16 詩詞論古今

文/喬平

大學閨蜜去年底搬進了新居,新居緊臨一塘荷花。遂與閨蜜相約,荷花盛開時,去她新居小住幾日,一起喝茶聊天,賞荷敘舊,以下便是此行之作。

七絕·情滿蓮田(其一)

堤塘六月碧連天,粉黛飄香玉立蓮。

入畫臨屏懷舊賦,思人念物作詩篇。

七絕·情滿荷田(其二)

偷取浮生幾日閒,耿耿吟念一方蓮。

荷香蓬嫩茶微醉,姐妹深情種滿田。

掰一個青蓮蓬下來,輕輕摳出一顆少年蓮子,放嘴裡嚼幾下,嫩甜清香。

這地方實在太好,這荷花實在太美,接著寫荷,填小令兩首:

十六字令·荷

荷,凌波仙子棲緑蘿。蓮蓬樂,幾畝水塘歌。

西江月·夜雨寄情

煙雨一院,翠柳新如幻。

看雨蓮花紅半璨,珠碧遊嬉綠扇。

晨起暑去人歡,鮮籽荷葉粥盤。

茶話遙思輕嘆,暗香吹過欄杆。

相關焦點

  • 偉人的兩首七絕,筆力鏗鏘,措辭激昂,讓人過目難忘
    下面介紹偉人的兩首七絕,筆力鏗鏘,措辭激昂,更令人過目難忘。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其一)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龍華喋血不眠夜,猶制小詩賦管弦。魯迅先生是現代傑出的文學家,他的很多短篇小說寫法精微,富有現代技巧和情懷。
  • 王安石的兩首七絕,膾炙人口,展現出悠閒自得的心境
    其實很多人事都如浮雲、飄忽不定,命運也似江流、波瀾起伏,不必為一朝一夕的得失而糾結不安。下面介紹王安石的兩首七絕,膾炙人口,展現出悠閒自得的心境。初夏即事宋代:王安石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作者晚年生活在金陵鐘山腳下,這首詩描寫了郊外幽靜生活的情趣。前兩句展現出住處的景觀,「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石橋和茅屋繞在曲岸旁,溪水急速地流入西邊的池塘。作者「石樑、茅屋、彎碕」等詞語,表現院內的景物;濺濺,疾速的流水聲,唐人李端也曾有詩「碧水映丹霞,濺濺度淺沙」,王安石以此描寫出彎碕中,由於流勢猛而溢出來的水的動態。
  • 韓愈的兩首七絕,造語奇崛,寄意深遠,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分享韓愈的兩首七絕,造語奇崛,寄意深遠,令人讚不絕口。楸樹二首(其一)唐代:韓愈幾歲生成為大樹,一朝纏繞困長藤。誰人與脫青羅帔,看吐高花萬萬層。韓愈,字退之,世稱昌黎先生。他24歲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讀者都熟悉他的名作《春雪》、以及《晚春》等作品。
  • 紅袖教你學詩:漫談七絕創作《從兩首詠寧波地方詩說起》
    本課《漫談七絕創作---從兩首詠寧波地方詩說起》就將在此基礎上帶著大家鑑賞、學習兩首優美的七絕。(一)二靈山(元·祖銘)為愛山靈與水靈,一庵高佔白雲層。風光只在闌幹外,半屬漁樵半屬僧。此詩第一句第二個字「愛」是仄,第一句最後一個字「靈」是平,所以這詩屬於一首仄起首句入韻的詩。 七言絕句以首句入韻的詩最普遍,我們翻看一下全唐詩,就會發現,七言絕句起句不押韻的,只佔了非常小的一部分,而且起句不押韻的,前兩句多為對仗句。使第一句和第二句與第三句和第四句,呈現了一種對稱性。最典型的像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陳杏珍(白藍)詩作——《七絕·題雲棲竹徑兩首》暨真幻莫辨、龍欣...
    陳杏珍(白藍)詩作——《七絕·題雲棲竹徑兩首》暨真幻莫辨、龍欣同題七絕三首 陳杏珍(白藍)《七絕·題雲棲竹徑之一》 鳥語嬌音空御道,
  • 王維的兩首七絕,隨緣自適,充滿隱居生活的樂趣
    下面介紹王維的兩首七絕,隨緣自適,充滿隱居生活的樂趣。戲題輞川別業唐代:王維柳條拂地不須折,松樹披雲從更長。藤花欲暗藏猱子,柏葉初齊養麝香。這首詩是作者居輞川別業後、未出任右拾遺前所作。從詩中可以看到他經營輞川,不遺餘力,儘量希望保持一種自然生態之美。詩人放任柳和松的自然生長,並讓猴子和香獐有一個適意的生活環境。雖說是戲題,卻反映出詩人對萬物各適其性、各得其所的思想。
  • 蘇軾望遠思歸,這兩首七絕描寫傳神,寄託深遠
    下面就分享蘇軾望遠思歸,這兩首七絕描寫傳神,寄託深遠。澄邁驛通潮閣二首(其一)宋代:蘇軾倦客愁聞歸路遙,眼明飛閣俯長橋。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澄邁驛通潮閣二首(其二)宋代:蘇軾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 陳立農直播恰逢NPC出道兩周年,就唱了兩首特別的歌,令粉絲感動
    時光飛逝,轉眼間,NINEPERCENT組合已經出道兩周年了,2020年4月6日便是兩周年的紀念日。而在兩周年紀念日的一天,NINEPERCENT團隊中的陳立農送給粉絲們一件特別的禮物,陳立農直播恰逢NPC出道兩周年,就唱了兩首特別的歌,令粉絲感動。其中一首是《女孩》。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出塞 王昌齡還寫了兩首出塞詩,其一流傳更廣: 出塞 孟浩然的七絕詩不多,只有八首,其中也不乏送別佳作。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荊吳相接水為鄉, 君去春江正淼茫。
  • 蘇東坡:我還有兩首
    不錯,這首詞一出來,就被唱遍大江南北,尤其被胡仔在《溪漁隱叢話》稱讚:「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以後,更是膾炙人口,但凡說到中秋節詩詞,基本都以這首為標杆。而其他人、真正蘇東坡自己寫的中秋詩詞,基本被人忘記。其實,僅以蘇東坡來說,關於中秋節,他還寫過很多優秀的詩詞,尤其有幾首,和今年的情況非常相似,值得一讀。
  • 李商隱最唯美的五首七絕,每個字都美得令人心醉
    這首七絕,空間上由巴山之下到長安家裡再回到巴山之下,時間上由現在到想像中的未來,在想像中的未來中又回憶過去也就是現在,情思遊蕩於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有如此廣大的容量,展現了中國古詩詞的無限魅力。
  • 兩首除夕詩詞,千古絕句,誰流傳更廣?
    從高適的《除夜作》和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對比分析兩首除夕詩詞的藝術特色關於除夕除夕,「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吳自牧/《夢梁錄·卷六·除夜》),最早出現「除夕」這一名詞的,是西晉周處撰寫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而最早將除夕日期固定下來的
  • 小說被禁,53歲的魯迅氣得不行寫了這首七絕,最後7個字太酷了
    生前他懟遍了半個文壇,但死後大家用各種方式紀念著他,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像魯迅這樣的人,百姓喜歡,但當年惡人們卻十分忌憚。1934年,當局查禁了魯迅、茅盾等人的200多種書籍,其中包括了魯迅的不少得意作。小說被禁的同時,他的文章也無處投稿,處於無法發聲的狀態。
  • 杜甫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七言絕句,堪稱其七絕壓卷之作
    唐代最為擅長七言絕句的詩人有李白、王昌齡、劉禹錫、杜牧等等,他們都是此中聖手,所作七絕不僅數量多抑且質量極高。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等等俱是傳唱千古的絕世名句。而盛唐時期另一位偉大的詩人詩聖杜甫在七絕方面的名聲就大不如李白等人。
  • 楊萬裡的兩首寫初夏的小詩,幽默頑皮,生動有趣
    南宋詞人楊萬裡,絕對的高產作家,世傳他所作的詩詞,達到兩萬多首,現今存有4200多首。他的詩大都以生活為基調創作而成,詩人以嫻熟的筆觸,輔以有趣幽默,讀來生活氣息濃鬱,韻味十足。《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是楊萬裡正逢初夏時所作的兩首絕句,詩人此時閒居在家,以其獨到的視角,高超的寫作水平,將所見之場景,以及孩童之心,揮毫成篇,兩首小詩各具特點,幽默風趣,為人喜愛。
  • 王之渙:兩首詩打遍天下無敵手
    你看,同樣是鸛雀樓,同樣的流水夕陽,中唐李益所見不再是「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而是「愁來一日即為長」、是「遠目非春亦自傷」。用了複雜的意境和典故,只是為了說自己的小傷感而已。這和現在詩人們差不多,大部分寫得都是自己的小情緒,要麼就是心靈雞湯。格局首先就低了,境界自然也就高不到哪裡去。不說他了,繼續說王之渙。對於王之渙的記載,歷史上少的可憐。
  • 日本旅遊兩首七絕的修改回復——寫詩不僅僅是合律與否的問題
    首先是兩首標了「七絕、新韻」的作品,那麼既然標註了,就必然要使用平仄去校對、衡量。這是自我身份展示,你既然都亮出來了,我當然得看看你是不是對得上號。至於內容,考試前是不是先對身份證、準考證,然後才看你考得怎麼樣呢?所以,先看平仄。
  • 高手給冰箱洗衣機空調各寫了首七絕,逗樂了網友,趙忠祥誇寫得妙
    在前幾期裡,我們認識了寫了4000首詩,成為了校園網紅的看門大爺;也認識了愛詩成痴,讓大學教授都點讚的後勤大媽。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民間詩詞高手的作品,詩的作者名叫趙建春,關於他的資料並不多,但他的作品卻在詩詞圈內有不小的名氣。
  • 生日詩詞五首
    七絕·自題頭斑不忍笑馮唐,浪蕩夷陵為稻粱。酒友詩朋堪解悶,平安即是好文章。七律·2007功利笑看萬點輕,夷陵小閣隱書生。持杯痛飲虛增歲,上網閒聯不為名。蜀楚峽收無限景,文章意蘊幾分情。雲樓最是風流地,斬擂華堂盡傑英。 七月生日,又奪得全國網絡對聯擂臺賽舉辦權,隨興而作。
  • 《別董大》兩首未必作於同時;《春曉》的「不覺」也能讀不jiào
    一直以來,我們在學習高適這兩首《別董大》的時候,都是把兩首詩放在一起來解讀的。《全唐詩》是清代編撰的,雖然把兩首詩收錄在一起作為組詩,但是真的能說明它們是創作於同一個時候嗎?我最近在了解了一些關於高適,董大與房琯的生平之後,忽然對這兩首詩的寫作時間有些懷疑了,理由就在這句最著名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解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