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點存在性問題一直是中考的熱點和難點,其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是一種重要的題型。不少學生因缺乏解題策略,此類問題依然不能很好地去分析解決,甚至於腦海一片空白。藉此文盼同學徹底掌握此種題型的通解通法,明白了解題原理!
01例1
可根據(1)的函數解析式得出拋物線的對稱軸,也就得出了M點的坐標,由於C是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因此C的坐標為(0,3),根據M、C的坐標可求出CM的距離.然後分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①當CP=PM時,P位於CM的垂直平分線上.求P點坐標關鍵是求P的縱坐標,過P作PQ⊥y軸於Q,如果設PM=CP=x,那麼直角三角形CPQ中CP=x,OM的長,可根據M的坐標得出,CQ=3-x,因此可根據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P點的橫坐標與M的橫坐標相同,縱坐標為x,由此可得出P的坐標。
②當CM=MP時,根據CM的長即可求出P的縱坐標,也就得出了P的坐標(要注意分上下兩點)。
③當CM=CP時,因為C的坐標為(0,3),那麼直線y=3必垂直平分PM,因此P的縱坐標是6,由此可得出P的坐標。
02例2
圖形中存在等腰三角形問題,分以點C、A為頂點及線段AC為底邊三種情況,分別求出點D的坐標即可。
03總結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根據動點個數可分為:單動點類型問題、雙動點或多動點類型問題。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需把幾何法和代數法相結合,可以使得解題又好又快。
04解題思路
解單動點問題一般分為三步:畫圖、分類、計算。首先以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定點畫「一線兩圓」:一線指的是線段的中垂線;兩圓分別以兩個定點為圓心,兩個定點間連線長為半徑做圓。根據動點再分類計算即可。
雙動點或多動點類型問題一般也分三步:羅列三邊長,分類列方程,解方程並檢驗。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堂致力於考點歸納,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總結,為中學生學好數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