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沉浸式體驗:AR走進博物館,讓遊客把文物「帶回家」
由於新冠肺炎今年在全球的多次爆發,人們儘可能被要求在家中學習、工作以及保持社交距離。對於容易造成大量人員聚集的展覽展示行業來說,受到疫情的影響頗深。雖然目前已經逐步恢復開放,但只有少數遊客會前來參觀。為了讓大眾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中外瑰寶,許多博物館紀念館藉助AR技術紛紛轉入「雲端」。
近日社交巨頭Instagram利用AR技術與美國三個博物館和機構合作,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中提供虛擬博物館之旅服務。Instagram的虛擬博物館將會採用這些博物館的一些展品,用戶只需要通過Instagram的應用內相機功能就可以訪問這些內容,通過應用程式用戶可以更加仔細地查看博物館中的展覽、藝術品和陳列品。
通過Instagram的AR博物館,普通用戶、學生、研究人員以及博物館愛好者和遊客都可以在這一程序上體會博物館之旅。並且用戶通過AR博物館,用戶不僅可以看到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太空梭和三角龍骨架;還能看到展覽說明描述藝術品、展品,以及其歷史特點也可以通過說明與作品實際圖像一起看到。
文物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考古價值。即使再細心保護,也會出現脆化、脫色、剝落等現象。在線下參觀的過程中,遊客也只能隔著厚厚的玻璃通過固定的角度觀看。AR技術可以讓博物館等展覽展示行業擁有更多創新的可能,為文物展示提供了新的方式,給參觀者更好的遊覽體驗。藉助AR技術,遊客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360度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文物的每個細節。
AR技術可以將博物館藏品以豐富多彩的方式展現出來,讓用戶與藏品近距離互動。目前,已經有很多博物館都已經應用了AR技術,用戶只需要用掃描相應的物品,就會在屏幕中顯示文物模型以及聲音、文字和特效等。用戶不僅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文物,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也不會因為遊客過多而影響觀賞體驗,還能將文物「帶回家」近距離地觀摩與研究。
非接觸式趨勢的來臨,AR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體驗。AR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升博物館展示教育、傳播文化的功能,也給觀眾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參觀體驗。優秀的展示能吸引遊客,信息傳達到位,有利於博物館更好地發揮作用。未來,在線上遠程參觀博物館、逛展或將成為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