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沉浸式體驗:AR走進博物館,讓遊客把文物「帶回家」

2020-12-19 幻境智慧傳媒

AR沉浸式體驗:AR走進博物館,讓遊客把文物「帶回家」

由於新冠肺炎今年在全球的多次爆發,人們儘可能被要求在家中學習、工作以及保持社交距離。對於容易造成大量人員聚集的展覽展示行業來說,受到疫情的影響頗深。雖然目前已經逐步恢復開放,但只有少數遊客會前來參觀。為了讓大眾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中外瑰寶,許多博物館紀念館藉助AR技術紛紛轉入「雲端」。

近日社交巨頭Instagram利用AR技術與美國三個博物館和機構合作,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中提供虛擬博物館之旅服務。Instagram的虛擬博物館將會採用這些博物館的一些展品,用戶只需要通過Instagram的應用內相機功能就可以訪問這些內容,通過應用程式用戶可以更加仔細地查看博物館中的展覽、藝術品和陳列品。

通過Instagram的AR博物館,普通用戶、學生、研究人員以及博物館愛好者和遊客都可以在這一程序上體會博物館之旅。並且用戶通過AR博物館,用戶不僅可以看到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太空梭和三角龍骨架;還能看到展覽說明描述藝術品、展品,以及其歷史特點也可以通過說明與作品實際圖像一起看到。

文物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考古價值。即使再細心保護,也會出現脆化、脫色、剝落等現象。在線下參觀的過程中,遊客也只能隔著厚厚的玻璃通過固定的角度觀看。AR技術可以讓博物館等展覽展示行業擁有更多創新的可能,為文物展示提供了新的方式,給參觀者更好的遊覽體驗。藉助AR技術,遊客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360度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文物的每個細節。

AR技術可以將博物館藏品以豐富多彩的方式展現出來,讓用戶與藏品近距離互動。目前,已經有很多博物館都已經應用了AR技術,用戶只需要用掃描相應的物品,就會在屏幕中顯示文物模型以及聲音、文字和特效等。用戶不僅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文物,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也不會因為遊客過多而影響觀賞體驗,還能將文物「帶回家」近距離地觀摩與研究。

非接觸式趨勢的來臨,AR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體驗。AR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升博物館展示教育、傳播文化的功能,也給觀眾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參觀體驗。優秀的展示能吸引遊客,信息傳達到位,有利於博物館更好地發揮作用。未來,在線上遠程參觀博物館、逛展或將成為新的潮流。

相關焦點

  • AR、VR技術走進文化遺產領域 拓展博物館展示手段
    AR(增強現實)、VR(虛擬實境)技術以其虛實結合、實時交互與三維沉浸的特點,給文化遺產的數位化保護傳播增添了更多可能,為體驗者帶來強烈的在場感和參與感,讓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用手機掃描這些AR卡片,即可在手機屏幕中獲取文物的三維模型,以及附加的聲音、文字和特效等,生動展示館藏文物,同時可以讓觀眾把文物「帶回家」,自己收藏或向小夥伴們展示,近距離地觀摩與研究文物。 2003年,故宮文化資產數位化應用研究所推出了其第一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宮殿》,通過手機等設備,觀眾可以從任意角度、全方位地觀賞太和殿,「像鳥兒一樣俯瞰故宮」。
  • 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沉浸式紅色研學旅遊體驗
    通過展覽、多媒體體驗和成千上萬的個人帳戶,博物館帶領遊客在每個戰爭戰場中,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沉浸式遊覽。 勇氣運動:歐洲和太平洋劇院:跟隨公民士兵的腳步,360度展示,吸引遊客穿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環境。這些畫廊充當沉浸式時間線,並提供服務成員對戰爭的看法。
  • 走進東莞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
    一座城市文化的品味,需要民辦博物館的支撐。近些年,隨著民辦博物館的興起,一批由民營企業主導建設的民辦博物館拔地而起。在中國環保包裝名鎮橋頭,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濃縮了印刷包裝上千年歷史文化,全面記錄了印刷先賢的智慧。遊客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將文物複製品輕鬆帶回家。
  • 沉浸式體驗:網際網路+文旅的新動能
    旱季雨季交替,斑馬開始成群遷徙;非洲獅潛在草叢中凝視著獵物;夜幕降臨,廣闊的草原回歸靜謐……上海自然博物館「走進非洲」主題區裡,震撼的音效、變幻的燈光、超清的動態影像以及200多件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讓觀眾們身臨其境,仿佛成為「大草原的一員」。早在2015年上海自然博物館開館時,全國範圍內這類數位化沉浸式體驗尚不多見。
  • 長沙: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今年暑假,長沙的孩子們有了更多體驗感更強的文化活動。文化人的多年摸索,讓非遺館不僅是看看展、「圍觀」傳承人展示技藝,而是通過傳承人手把手教學,結合電子體驗項目,真真實實體驗非遺項目的點滴細節;博物館的展廳變成了實景解謎場所,文物、藝術品中暗藏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兒童專場音樂會、講座、戲劇演出,則讓藝術與孩子們更親近。沉浸式體驗,讓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 中國首個ar校徽,深圳大學將校徽升級為ar校徽,QQAR掃描可看校園...
    打開APP 中國首個ar校徽,深圳大學將校徽升級為ar校徽,QQAR掃描可看校園全景據說結合vr眼睛效果更好喲!   這個AR校徽不受地理位置影響,只要身邊能看到深大校徽,打開手機QQ ,進入QQ AR進行掃描,隨時隨地都可以體驗。對於已經畢業的深大校友來說,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掃校徽「回到」母校。
  • AR:用沉浸式體驗改變教育與培訓
    遊戲Pokémon Go讓人們在現實生活的場景中,體驗到了抓取虛擬的寵物的快樂。這一切的實現正是依靠技術: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現在大家對於AR技術並不陌生,它是虛擬實境技術三種主流表現形式之一,另外兩種是VR和MR。
  • AI+AR,推動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原標題:AI+AR,推動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3月31
  • 故事和主題,沉浸式體驗的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
    目前眾多的沉浸式體驗項目,存在著藝術氛圍不濃、文化內涵不足、沉浸體驗不佳等諸多問題。它將光、水以及交互式藝術畫廊融為一體,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旨在為每天前來的2萬名賓客提供激動人心、引人入勝的娛樂體驗。
  • Instagram推出AR博物館新業務 微美全息運用AR技術開啟雲端「環遊」
    而參與Instegram業務的博物館包括凡爾賽宮、大皇宮和史密森尼學會,後者有十多家博物館與之相關,包括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尼美國博物館和史密森尼學會大樓。AR是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並逐步流行的一種視覺新技術,隨著AR/VR技術的發展,也讓AR/VR博物館闖入了我們的眼球,為文物展示提供了新的方式。
  • AR導航軟體哪個好?AR導航軟體排行榜
    5、AR實景導航軟體ar導航app是一款ADAS駕駛輔助預警軟體,ar實景導航軟體能在開車過程中針對前方道路上潛在的碰撞危險提前預警,減少碰撞事故,同時ar導航軟體還集成了AR導航、雲電子狗、行車記錄、實時路況、駕駛行為分析等必備功能,ar導航app讓您的出行更方便。
  • 東京將開設首家數字體驗博物館,全方位沉浸式的數字體驗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尋常的博物館——性博物館,冰激凌博物館,頭髮博物館。但它們都是把大部分無生命的物體放在白色的牆壁上、基座上或者玻璃盒子裡。日本實驗藝術團體teamLab開發了完全不同的方式。該集團與總部位於東京的城市開發商Mori合作,計劃在東京開設一座面積10.7萬平方英尺(合1萬平方米)、完全由數字作品構成的博物館。可以全方位沉浸式體驗,數位訊號將填滿移動的牆壁和地板。根據teamLab的溝通主管Takashi Kudo的說法,這將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每一天都將是不同的體驗,」他在電話採訪中說。
  • 讓文物「活起來」,故宮「宮囍龍鳳呈祥」打造沉浸式體驗
    新京報訊(記者 曲亭亦)12月2日,新京報記者從「宮囍龍鳳呈祥」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座談會上獲悉,故宮宮囍IP文創的開發系統與項目數字多媒體目前已取得新的進展,不僅完成大量的圖樣創作設計,還通過高科技互動藝術手段,創新了沉浸式體驗模式。
  • AR+全景展現奇妙博物館 抖音背後的AI技術揭秘
    中新網5月18日電 為響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受眾」這一主題,抖音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七大國家一級博物館,推出「博物館抖音創意視頻大賽」,通過運用業內領先的手機端人像摳圖技術、Slam和3D渲染技術,創造全新的博物館文化場景,讓國寶文物以更加新穎的形式走進年輕用戶視野
  • 文旅探訪報告|長沙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館,臭豆腐也能沉浸式體驗?
    新旅網探訪員:張婧馳長沙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館坐落於長沙市著名旅遊景區太平老街,該館不僅將長沙文和友臭豆腐這一品牌做成了好玩好看的博物館,還利用文化與科技的聯姻將該博物館打造為了沉浸式體驗的場所遊客互動體驗這一部分有兩個大的體驗場景,其一是為臭豆腐相關圖片塗色,適用於兒童遊玩;其二則是通過感應技術遊客擺出指定動作,將遊客的影像刻於漫畫上,通過關注公眾號,隨後遊客的手機便會收到該照片。
  • 推薦|前端增強現實(AR)開發框架大匯總
    如果位置較遠,則顯示的內容較小;反之更大,在視覺上面會有明顯偏差,增強沉浸感與代入感。argon.js最初旨在利用iOS上支持Argon AR的網絡瀏覽器的增強現實功能,從而簡化了提供移動AR體驗的過程,而無需創建,發布和支持本機應用程式。但是,argon.js也可以與其他Web瀏覽器一起使用,以利用它們的功能允許你的應用程式提供每種瀏覽器能夠提供的各種AR體驗。儘管目前大多數Web瀏覽器的AR功能很少,但是它們正在迅速改進。
  • 碰碰狐:用 AR 特效和 AR 廣告引爆熱度
    這些短視頻能吸引首次體驗 AR 效果的用戶,把他們引導至 Instagram 特效選擇界面。在這個界面,他們可以找到 BabyShark 特效,並用這個特效拍攝短視頻。儘管創作者和各大品牌仍在試驗並尋找提升特效熱度的方法,但很明顯,碰碰狐具備了其中的一些要素:及時、簡短、有趣易得的AR 體驗。這些要素共同促成了 #BabySharkHandWashChallenge 的成功。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使用 Spark AR 創建並發布 AR 廣告的信息,請訪問 Facebook for Business 查看教程[14]。
  • 東莞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打造數字印刷博物館
    作為中國環保包裝名鎮的橋頭,就有那麼一家博物館——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該博物館是東莞市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濃縮了印刷包裝上千年歷史文化,全面記錄了印刷先賢的智慧。在那裡,遊客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將文物複製品輕鬆帶回家。這家向數字印刷博物館邁進的博物館,是東莞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位於力嘉環保包裝印刷產業園。
  • VR/AR行業投資機會系列文章: 域名篇
    搜索VR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VR公司都啟用帶VR相關的域名,無VR無法體現出公司的特性和調性,也在當下環境下用戶無法一眼識別是否是VR高級公司,因此域名帶VR已經是公認的規則。VR命名規則一般是公司品牌+VR,如蟻視antvr.com,樂客lekevr.com,而行業類的網站項目一般是VR+行業,如VR教育網VRjiaoyu.com,ARjy.com AR教育網。
  • AR沉浸式體驗:AR開發擁有巨大潛力,有望成為新型社交方式
    AR沉浸式體驗:AR開發擁有巨大潛力,有望成為新型社交方式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曾說過:「未來,人工智慧、AR、全球網際網路將成為社交的核心,AR 技術將在5至10年內成長為最強大的社交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