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尋常的博物館——性博物館,冰激凌博物館,頭髮博物館。但它們都是把大部分無生命的物體放在白色的牆壁上、基座上或者玻璃盒子裡。
日本實驗藝術團體teamLab開發了完全不同的方式。該集團由自稱「超級技術專家」組成,包括設計師、計算機科學家、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該集團與總部位於東京的城市開發商Mori合作,計劃在東京開設一座面積10.7萬平方英尺(合1萬平方米)、完全由數字作品構成的博物館。可以全方位沉浸式體驗,數位訊號將填滿移動的牆壁和地板。根據teamLab的溝通主管Takashi Kudo的說法,這將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每一天都將是不同的體驗,」他在電話採訪中說。「有不同的顯示器和投影儀與人可以成為藝術的一部分。它是無邊界的,超越邊界的。當你創造一個東西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界限。如果你在畫布上畫出來,就會有界限;如果你做一個雕塑,你不能改變它。但是對於數字藝術,你總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數字世界並不存在。我們想真正讓人們進入我們的藝術作品。」
沉浸式的數字體驗對於目前的藝術界來說是新鮮的,但是teamLab已經在這個領域探索了15年。teamLab最近的作品集是本月初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開幕的《走、走、走:搜索、偏離、團聚》(Walk, Walk, Walk: Search, Deviate, Reunite)。在裝置內部,遊客被邀請在櫻花和竹林中漫步,通過人走動改變方向並對現實生活中的動作做出反應。
這個團體也會選擇在室外運作。在《神居住的森林》中,teamLab接管了一個遊樂花園,使用燈光、投影、傳感器和聲音作為工具(以及石頭、樹木和植物作為畫布)。展覽包括一個巨大的、模擬的瀑布和成千上萬的杜鵑花叢,它們點燃起來迎接遊客。
這些裝置反映了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探索。「我們試圖找到人類和世界的關係,」Kudo解釋說,兩者之間的區別是模糊的。「在日本,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
這種獨特的方式使teamLab成為藝術世界的先鋒,科技公司仍在探索數位化的潛在風險和回報。可以更容易打包和出售的藝術品——比如虛擬實境軟體——也可以很容易複製,而且是免費的。
永久博物館空間將於2018年夏天開放,命名為「森大廈數字藝術博物館teamLab無國界」。「通過與teamLab的合作,我們希望這個『數字藝術博物館』能成為遊客、藝術愛好者和博物館遊客的新目的地,同時也能增強東京的吸引力和地位,」項目經理Ou Sugiyama說。
佩斯畫廊(Pace Gallery)的執行副總裁彼得鮑裡斯(Peter Boris)表示,互動裝置可能在博物館的環境中發揮作用,但如何定價和銷售通常具有高度體驗性的藝術品仍是個問題。「對於大型設備,我們與其說是在銷售產品,不如說是在銷售體驗。」「建造浸入式環境的生產成本,以及使其工作所需的技術團隊,價格都是非常巨大的——通常是數百萬美元。」商業模式變得更像娛樂、電影、戲劇、音樂、所以目前只能通過出售門票使它運行。」
佩斯倫敦在2017年展示了teamLab的「超越邊界」。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作品是不是『藝術』。」也許100年後就會知道。但我們試圖創造一些我們相信的東西。「我們認為這是工藝,」teamLab的久藤隆說。「我們是創造者,我們相信這些體驗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