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展覽體驗別樣「國潮」感受

2020-12-19 會查查

近年來,全球沉浸式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僅7年時間,國內沉浸體驗項目就高達100多項,覆蓋了12大細分產業和34類業態。不管是在大型商場還是在線下主題巡展,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VR主題樂園、還是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正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沉浸式的概念起源於沉浸式戲劇,觀眾不是坐在觀眾席上,而是起身隨劇中人物行走互動,身份從「參觀者」變成「參與者」,獲得全然不同的欣賞體驗。沉浸式的概念拓展到產業裡,一方面帶來多媒體、虛擬實境、三維實境等高科技手段與傳統展示相結合的風潮,讓科技更多的參與製作流程;另一方面帶來主辦方與觀眾互動關係的思辨,通過互動參與的環節調動觀眾的能動性,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審美體驗的同時,也使觀眾成為展覽內容有機構成的一份子。沉浸式展覽成為「網紅打卡點」的趨勢,正說明其創造的新式審美體驗,是符合經濟高速發展、城市景觀不斷革新,數字產業風頭正盛的時代下人們對文化的需求。

製作沉浸式展覽需要強有力的科技手段作為基地保障。強大的創意、設計和內容製作能力都是創作沉浸式展覽的硬性保障。CG特效、人機互動、裸眼3D、全息影像、5G雲XR、AI人工智慧、大數據可視化等關鍵技術手段,讓沉浸式成為相對成熟和流行的藝術形式,並以豐富、多樣的案例,深耕領域,全面探索展覽未來發展方向。

沉浸式展覽更能乘「國潮」之風,以別樣方式溝通古今。當產業站在豐富的歷史與傳統的文化寶庫上,把握「黑科技」、數字藝術等科技手段,駕馭沉浸式的概念,摸索中國文化和傳統的基因與當下潮流融合,刷新時尚都市生活,挑戰文化變革表達。

當下銀川最熱門的文化科技網紅打卡地——銀川文化藝術博覽中心是風語築數位化展館賽道新作品,也將成為下一個拉動銀川文旅發展的先行力量。銀川是中國大陸版圖的幾何中心,自古就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商埠重鎮。燦爛的史前文明、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沉寂在遙遠的記憶中。對話絲路文明,展示魅力銀川,成為了整個銀川文化博覽中心的核心。

博覽中心結合當下最前沿、最時尚的文化表達方式,使用「文化+科技+樂園」的關鍵詞,探討未來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使展館成為市民生活樂園的可能性。展廳內有新媒體互動空間,當人站在水域中央時水自動會分流,讓觀眾和新媒體共同完成「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藝術創作;有大數據交互信息流、銀川時光劇場《時空三萬裡》5D劇場,以動態展線「穿越」絲綢之路的過去與未來;《花之森林》《魔幻未來城》等項目觸摸「無界」展覽概念,取消了硬性空間劃分,讓觀眾自我感受展覽衍生……種種沉浸式展項,實現了文化的再創造、再輸出,讓遊客在文化的生動演繹中,真正體驗到「塞上湖城」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城市魅力。

2019年,數字藝術展示主體OUTPUT參與到「故宮中國節—宮裡過大年」項目,站在古代文化精髓的頂點探討數字藝術如何參與綜合文創。作為「故宮中國節」數字內容合作夥伴,OUTPUT為項目提供來源於合作藝術家的數字藝術作品,以投影、動畫、LED地屏等多種媒介,使用創作體感、手勢交互等沉浸式、互動式的方式,把古代年節的場景動態展示在故宮600年的傳統建築空間裡。展覽運用數字藝術與互動技術,對故宮豐厚年節文化和深邃禮儀進行理解再表達,進行向大眾展示故宮的年節文化,讓人們追溯歷史,重拾古人趣味,也讓觀眾體驗故宮最純正的過年盛景。

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調動產業活性因素碰撞,更容易產生創意的火花。2020年9月,《未來商業形態:沉浸式裝置藝術》產業論壇在風語築設計大樓主辦。帶著對未來思辨的視角,文化、科技、藝術、商業的多元化碰撞在這裡得到探討。沉浸式展示不僅是數位化展示的風向,也可被應用於政務服務、城市文旅體驗、廣電MCN、新零售體驗等外延領域。中國文化科技產業躍進新能量,將進一步以數字產業技術創造力量,討論中國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產業特質結合的全面表達,放眼產業、文化與生活未來發展。

作者:宋曉東 系上海風語築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劃總監

來源:中國貿易報

特此聲明,文章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妥請聯繫會查查

相關焦點

  • 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流動的永恆》,感受4D沉浸式展覽!
    2019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地點: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藝術館2019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門票價格:單人票80元、雙人票160元、三人票225元本次新媒體藝術群展《流動的永恆》選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展出,這是它首次面向公眾敞開,其中湖南衛視的著名電視節目《聲入人心》有兩期就是在這裡錄製,可以說是網紅打卡聖地了,而這場展覽也將由藝術團隊
  • 「穿」越40年——沉浸式時尚「變裝」體驗主題系列活動正式開幕
    2020年12月15日,在復古經典的背景音樂裡,田倉「穿」越40年——沉浸式時尚「變裝」體驗主題系列活動正式開幕。田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以「創意先行,續寫精彩」為年度主題的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圍繞創意時尚、致敬過去40年深圳時尚發展的主題,舉辦了沉浸式體驗的系列活動,成功地吸引到不少媒體和市民的關注,並深度參與到活動中來。此次活動在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指導下,由龍華區田倉攝影基地策劃承辦的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之龍華區穿越40年沉浸式時尚變裝體驗活動在大家的共同期待中拉開了帷幕。
  • 傾影科技集團:沉浸式藝術體驗|零距離感受「時空穿梭」
    沉浸式「吃」法沉浸式餐廳主要通過借鑑影視、藝術、科學、技術和設計領域的元素創造出戲劇性的感官體驗,從味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方面帶給遊客全新的用餐體驗。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把餐桌變成一場有趣表演秀的「舞臺」。
  • 90%打著「沉浸式」體驗的都是幌子,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
    身邊大批沉浸式體驗,哪些是貨真價實,哪些是渾水摸魚,你知道怎麼分辨嗎?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什麼是沉浸式體驗?沉浸式體驗,聽上去是個非常高逼格的詞彙。沉浸式體驗涵蓋的領域很廣,只要你的注意力長時間被吸引,你的各種感官都被當前氛圍所影響而產生感覺,那它就是成功的!為什麼沉浸式體驗現在這麼火?當下大火的沉浸式體驗,其實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網際網路發展迅速,我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速度越來越快。
  • 達文西、山海經、夫子廟、三體,這些沉浸式展覽解鎖寒假新玩法
    對於個人時間有限的家長來說,帶著孩子看看展覽、體驗科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今,集互動性與知識性於一體的沉浸式展覽在很多城市火爆開展,不妨帶著孩子去體驗一下,解鎖寒假新玩法。 1 南京
  • 萬維設計|和平菓局,京味兒主題街區設計,打造場景沉浸式體驗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沉浸式體驗「不斷在業內高頻出現,主題式的商業項目不斷湧現,如果打造屬於商業項目本身自有的標籤與個性,如何打動消費者,將項目價值、理念、情感等商業肌理逐步滲入消費者心裡?從去年火爆全中國的」京味兒「主題街區」和平菓局「的設計,也許能找到一些思路。
  • 沉浸式旅遊體驗:不止光怪陸離,還要還原生活
    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高科技技術手法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沉浸式旅遊體驗強調的是遊客的切身體驗,只有將自身與旅遊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才能將旅遊升華為「旅行」。正是因為將自身融入進了行程中,遊客才不會感覺對旅遊產品產生疲憊感,所以沉浸式旅遊體驗是非常自然化的旅遊。
  • 八大展覽,還有沉浸式體驗……第六屆嶺南書畫藝術節來了!
    八大展覽,還有沉浸式體驗……第六屆嶺南書畫藝術節來了!首現三個「一」,系列藝術展覽亮點頻現記者了解到,本屆嶺南書畫藝術節依託十香園紀念館、潘鶴雕塑藝術園等舉辦多場嶺南藝術展覽,首現三個「第一」。一是首次開展「館校合作」。
  • 一場名為「Paisaje風景」的沉浸式在線藝術體驗展覽
    「Paisaje風景」是一場當代錄像藝術的數字展覽,展出了11位具有國際知名的阿根廷藝術家的作品,例如Charly Nijensohn,Teresa Pereda,Gabriela Golder和Jorge Macchi,它提出了一種沉浸式的體驗,直到3月31日,您都可以在科爾多瓦的Casa
  • 故事和主題,沉浸式體驗的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
    目前眾多的沉浸式體驗項目,存在著藝術氛圍不濃、文化內涵不足、沉浸體驗不佳等諸多問題。我國的沉浸式藝術,更是隨著沉浸式展覽的風靡,逐漸演變成了展覽布置精緻,隨手一拍都是美照的「網紅展」。
  • 打卡網紅地山東美術館:在沉浸中收穫別樣體驗
    打卡網紅地山東美術館:在沉浸中收穫別樣體驗 2019-10-25 14:01:00來源:大眾日報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體驗與旅遊的結合,拓展了旅遊的內涵與表現形式邊界,在有形或無形的場域內探索、沉浸,賦予旅遊者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通過場景營造,配合全息投影、AR、VR等科技手段,貼合甚或超出用戶生活體驗的故事性的方式,以遊戲,情境感音頻視頻、戲劇、遊樂設施、裝置性空間展覽等作為輸出途徑,最大化調動自身五感共鳴,令用戶全身心多感受的沉浸在虛擬與真實交織的世界中。
  • 專訪GLA「瑰麗·猶在境」|沉浸式藝術展覽的商業化造夢
    NeXT SCENE關注本土沉浸式產業的發展,並認為「瑰麗·猶在境」的成功對於國內沉浸式產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我們採訪到了GLA格蘭莫頤文化藝術集團(下文簡稱「GLA」)的兩位創始人沈曉峰先生和王雨馨女士,與他們聊了聊「瑰麗·猶在境」的靈感理念、以及沉浸式展覽的技術化與商業化路線。
  • 沉浸式體驗:網際網路+文旅的新動能
    早在2015年上海自然博物館開館時,全國範圍內這類數位化沉浸式體驗尚不多見。如今,隨著技術大幅進步,沉浸式體驗已成為文旅演藝、實景娛樂等行業的發展熱點,為遊客和觀眾帶來全新體驗,也成為廣大群眾戰「疫」時期的精神食糧。2020年9月25日,「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
  • 在寶安科技館這場展覽中沉浸式學習吧!
    在寶安科技館這場展覽中沉浸式學習吧!這個展覽有什麼亮點?來跟著這個小視頻了解一下在沉浸式體驗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以垃圾分類的因果為主線,通過遊戲互動、成果展示和知識科普等方式,旨在讓觀眾能夠擁有沉浸式的體驗效果,保證展覽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寓教於樂,使觀眾在遊戲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真切感受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帶動廣大家庭積極踐行垃圾分類。
  •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這其中,名家大師展和沉浸式藝術體驗展在當下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而6月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以下簡稱「梵·高展」)則將這兩類展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此,在國博一樓大廳等待進入展廳的觀眾隊伍排成了長長的好幾列。
  • 「沉浸式體驗」——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業態
    沉浸式體驗是拓展體驗領域的重要一步,是引領消費升級的熱點方向。沉浸式體驗的發展水平,某種程度上是創新機制力度和深度的折射,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是一場沉浸式演藝活動:在上海一棟5層老樓改造成的90多個「復古風」房間裡,30多位演員穿梭其間進行表演,觀眾自由遊走於戲劇場景中,和演員進行面對面的接觸與互動;在另一場敦煌主題的沉浸式展覽中,敦煌莫高窟7個代表性石窟得到1∶1復原,飛天壁畫360度的動感呈現給人巨大震撼,再輔以光影、裝置藝術及舞蹈表演等
  • 保利和樂中國跨界沉浸式戲劇體驗
    在場嘉賓與先鋒話劇演員、舞者、歌者共同沉浸於戲劇故事之中,感受POLY沉浸式戲劇帶來的別樣體驗。據了解,作為第十二屆和樂中國年度主題活動,POLY互動戲劇節匯集了知名藝術家、先鋒演員、歌者、舞者、樂隊,將為中國當代先鋒藝術融合提供新平臺。在充滿光影與未來感的水泥空間中,科學技術、藝術文化、時尚設計、音樂、表演碰撞交融。
  • 長沙: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今年暑假,長沙的孩子們有了更多體驗感更強的文化活動。文化人的多年摸索,讓非遺館不僅是看看展、「圍觀」傳承人展示技藝,而是通過傳承人手把手教學,結合電子體驗項目,真真實實體驗非遺項目的點滴細節;博物館的展廳變成了實景解謎場所,文物、藝術品中暗藏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兒童專場音樂會、講座、戲劇演出,則讓藝術與孩子們更親近。沉浸式體驗,讓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 浙江象山有個中國海影城 國慶長假推出國潮嘉年華 感受文化魅力
    以國為潮,國潮崛起,2020年中國海影城「國潮嘉年華」十一盛大啟幕,震撼的浙江「少兒藝能大賞」、絕美的國潮換裝美拍、有趣的老火車遊園會、豐富的國潮萬物集市、還有超嗨的復古Disco派對,感受國潮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