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旅遊體驗:不止光怪陸離,還要還原生活

2020-12-20 騰訊網

沉浸式旅遊體驗即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使遊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高科技技術手法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沉浸式旅遊體驗強調的是遊客的切身體驗,只有將自身與旅遊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才能將旅遊升華為「旅行」。正是因為將自身融入進了行程中,遊客才不會感覺對旅遊產品產生疲憊感,所以沉浸式旅遊體驗是非常自然化的旅遊。

遊客在旅行的過程中會在沉浸式的作用下全身心的投入環境中,將自己時時刻刻處於第一人稱的角色中,好比像玩網遊,可能一開始只想淺嘗輒止,卻不知不覺變成起早貪黑。

讓遊客到草原上旅遊一次不是最成功的,讓遊客感受到自己在草原上生活過,才是沉浸式旅遊產品的最高評價。因此,在旅遊過程中必須強調遊客的參與性,這是非常有效的一種產品設計。

沉浸式旅遊體驗要素

1、沉浸式「吃」法

全息餐桌:利用3D投影映射技術(projection mapping techniques)和動作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 techniques),把餐桌變成一場有趣表演秀的「舞臺」。桌面除了乾淨的盤子、杯子和一些餐具外,空無一物,這一切都是依靠上方的投影儀。投影的「大廚」在顧客面前的餐桌上做出一盤虛擬的大餐。

全息環境:利用360度全息投影技術讓遊客可以身臨其境的坐在沙漠、雪山、海底用餐,還有鳥語花香,風聲海浪做伴。用餐的時候,各類魚群甩著尾巴在四週遊動、海水的波紋在餐桌上隨意流瀉,在水波蕩漾中仿佛置身深海的藍色夢境。

2、沉浸式「遊」法

全息投影+數字展廳:將展覽品通過3維、5維數位化掃描,並通過全息投影展現,遊客可全方位、360度對展品進行觀賞,並獲得空前的科技感體驗,可極大提升遊客興趣值。同時數位化展品可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將其活化,例如活化原始生物、古代場景等,這都將帶給遊客極強的感官體驗。

AR技術+導覽:AR 應用App,將虛擬的形象與實景疊加,遊客只需跟隨手機中的虛擬形象前行,同時通過GPS技術實景定位,顯示遊客所在位置,將導覽與趣味互動完美結合,提升遊客旅遊體驗。

3、沉浸式「住」法

VR酒店-房間投影:通過VR投影技術,將房間投影成任意一種主題世界,用戶可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對投影進行控制,同時將房間元素與投影同步,比如讓遊客感覺到房間的燈光變藍、床在隨著波浪移動等交互體驗,使遊客沉浸在自己打造的虛擬實境中。

數位化裝飾:採用全息投影技術定點裝飾酒店大堂、房間等場所,打造3D立體式的空間體驗,該技術具備多變性和靈活性,無論從成本還是遊客體驗方面都十分具有優勢,且相較於傳統豪華的實體裝修更能引人入勝。

4、沉浸式「購物」

將3D全息技術與廣告結合,使產品的視覺效果更加震撼、顧客不需要附加設備,就可以觀看立體的裝飾設計,同時極大提高了對產品的好感與新鮮感。

5、沉浸式「娛樂」

使用雷射投影、超大全息幕,結合創意及後期製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帶給觀眾震撼生動的燈光交互體驗。

沉浸式娛樂經典案例

1、虛擬旅遊景區體驗

傾聽安妮·海瑟薇小屋(AnneHathaway’s Cottage)內老爺鐘的鐘聲,悠閒地漫步於杜德爾門(Durdle Door)的海灘,或是欣賞羅斯林教堂(Rosslyn Chapel)的合唱。現在,諸如此類種種美好,不僅是來到英國後能感受的體驗,海外遊客甚至在到達前就可以提前享受了。

英國旅遊局已打造了一系列360度沉浸式體驗,以便讓海外遊客足不出戶就能進入英國最受喜愛的景點。英國旅遊局這項活動是政府已取得巨大成功的「非凡英國」旅遊項目的一部分,旨在吸引更多海外遊客遊覽英國各地。這些沉浸式體驗不僅能讓潛在遊客在來英國之前領略英國最非凡的旅遊景點,還能激發更多人前往英國旅遊。

英國旅遊局的推廣活動已促進了英國各地的經濟增長。「非凡英國」項目使遊客前往蘇格蘭和威爾斯兩地旅遊的可能性翻番。與此同時,「非凡英國」活動觸及的遊客在威爾斯停留間夜數增長了三倍,而蘇格蘭增長了50%。英國旅遊局將利用「自然美景在GREAT英國」項目來繼續推動英國各地旅遊經濟的平衡發展。

2、沉浸式展覽

將手掌按在牆壁上,片刻後,一團鮮花便會在你的指尖驟然盛放。黑暗的空間內,「鯨魚」從你的腳下遊過,「蝴蝶」聞聲飛舞,自然中的一切都仿佛與參觀者心有靈犀。這個名為「塗鴉自然」的沉浸互動項目,是位於央美術館的「teamLab未來遊樂園」大型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覽中的一個有趣的項目。

「teamLab未來遊樂園」大型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覽共分為「塗鴉自然」、「彩繪動物」、「彩繪城鎮」、「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串聯吧!積木小鎮」、「天才跳房子」、「遠古神靈故事」、「光球管弦樂團」八個部分。

與大多數把觀眾與展品截然分開的展覽不同,觀眾的一舉一動都是「teamLab未來遊樂園」必不可少的一環。如在「塗鴉自然」、「彩繪動物」、「彩繪城鎮」三個版塊中,所有出現在牆壁和地面上的動物、花朵與房屋都是需要觀眾親手創作的。

入場時,觀眾可以領取專用的畫紙,為自己喜歡的圖案上色,這些圖案經過掃描後,就會以投影的形式成為展覽影像中的一部分,每當觀眾用手觸碰,影像就會相應地做出變化。

我們可以在「塗鴉自然」中見證「動物」的繁衍生息,也可以在「彩繪城鎮」中控制自己的飛船擊落前來襲擊的怪獸。在其他部分的展覽中,觀眾同樣需要自己動手,感受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樂趣。

3、沉浸式旅遊演藝

在一般的觀念中,演出是在傳統的鏡框式舞臺上進行的,觀眾面對鏡框式舞臺,觀眾保持安靜,各自觀看舞臺上的演出內容。

近幾年來,由於多媒體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三維實境技術、多通道交互技術或機械數控裝置等新科技在舞臺上的應用,使得旅遊演藝的觀演關係產生了巨大變化,直接影響觀眾的觀演行為,並且將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製造出新的花樣,打造出觀眾體驗的沉浸環境,這種變化,不單在空間上對正統旅遊演藝做出了突破,更是從故事文本、觀演關係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美學追求。

這種高科技元素與旅遊演藝的高度融合,使這種與新技術相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旅遊演出得以產生。沉浸式旅遊不是一個由傳統旅遊方式表達的旅遊形式,它完全依靠把觀眾帶入到活動裡面,不僅是視覺、聽覺體驗,更是一種全新的情境體驗式的旅遊形式。不僅僅是完成一個維護結構,實際上也是演出的一個延伸、鋪墊,讓觀眾在行走的過程中,在進入場地之後、離開場地之前能感受到演出帶給遊客的全新體驗。

如大型沉浸式旅遊演藝項目《極樂敦煌》。此項目不僅填補了甘肅省用敦煌壁畫故事進行沉浸式演藝的空白,同時也將改善敦煌旅遊「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狀況,極大地拓寬了當地旅遊業態。莫高窟經典洞窟還原,飛天、菩薩、十八羅漢,各色精美的壁畫美輪美奐……大型沉浸式演藝文旅項目《極樂敦煌》意在尋跡莫高窟的緣起,用新穎奇特的形式展現壁畫中傾訴的故事,把敦煌這一文化藝術殿堂,用創新科技的手段呈現在世界面前,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敦煌文化。

此外,Punchdrunk最為著名的作品《Sleep No More》,2009年一經推出便收穫了極大的成功。劇場在一個三座廢棄倉庫改造的空間裡。觀眾戴上一個白色的鬼魅面具,就可在這個5層樓的空間裡隨意探索,演員就在你面前零距離的表演,而你也可以遠離演員和人群,在這個幽靈般的迷宮裡自由探索。在這裡,你既是觀眾也是演員。這種沉浸式的互動演出,讓每個觀眾都變成了SNM的一員,所有人對SNM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感覺。

4、沉浸式熱門IP旅遊體

VR技術、人機互動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全息等技術突破了原有的旅遊體驗局限,帶來全新的旅遊產品和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旅遊目的地建設。

這些技術將多方位滲透到未來的旅遊目的地設計建設中,產生真實場景和虛擬場景的重疊,提供古蹟復原和數位化文化遺產保護,使得目的地建設的模式和方法發生重大改變,旅遊者體驗和現場效果都將得到增強。人工智慧能更精確地獲得消費者數據,VR和人機互動設備可以讓遊客與虛擬世界交流和互動,改變旅遊者的消費決策。

迪士尼耗資5億美元打造了《阿凡達》實體公園。2017年5月27日,「潘多拉:阿凡達世界」(Pandora—— World of Avatar)主題樂園在美國的奧蘭多迪士尼正式迎來它的第一批訪客。這一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主題樂園是奧蘭多迪士尼1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擴建,迪士尼把它放在了之前人流最少的動物王國區域內,想借阿凡達的熱度增加人們在這個區域的到訪和停留時間。在這個造價不菲的「潘多拉星」裡,有漂浮的山,發光的雨林,甚至還可以「坐」在女精靈的背上飛躍峽谷。

在主題公園中,遊客的身份是隨著Alpha半人馬遠徵公司(Alpha Centauri Expeditions 簡稱ACE)前去潘多拉星球的旅行者。如果你和主題公園中的嚮導聊天的話,他們會告訴你電影中的事件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來自地球的邪惡採礦集團RDA早已一去不返。如今,ACE開始將人類運輸到潘多拉星球,學習這裡的生態、動植物知識,修復前人給這座藍色星球造成的破壞。

作為旅行的內容之一,遊客可以使用電影中的「化身技術」來駕駛斑瑟獸(Banshee)進行空中翱翔;也可以駕一葉扁舟觀賞潘多拉星球夜晚螢光閃閃的植物和神聖的Shaman of Songs.

用沉浸式體驗打造的著名景區

1、法國狂人國

狂人國主題樂園佔地667.6畝,共包括6個大型演出、2個大型夜間秀、數10個其他演出和娛樂活動、4個藝術和手工藝品村、專為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打造的「王國」、探索工作坊、1500隻動物和4家酒店。

狂人國主題樂園每年只開放半年,卻能夠獲得200萬左右的客流量。在2015年TEA與AECOM聯合發布的主題公園入園量指數上,狂人國以205萬的入園量位居歐洲排名第12位,以及法國排名第3位(前兩名皆為迪斯尼樂園)。

法國狂人國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客流量,與其獨特的表演項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維京海盜LESVIKINGS

在用特效製成的大雨中,展示在22米高的塔樓下爆發的戰爭。

幽靈鳥舞會

幽靈鳥舞會又稱「幻影鳥之舞」,2011年開放,時長33分鐘,可容3000觀眾,遊客可以體驗猛禽從頭上飛過的顫慄感受。

神矛之謎

在短短的30分鐘時間內,遊客可以欣賞到精彩表演,踏上中世紀冒險之旅。

黎塞留的火槍手

在75*90M的場地內,進行劍術對決、弗拉明戈舞會、馬術表演等等。

最後的威武

2016年全新開放項目,時長32分鐘,可容2400觀眾,投資1800萬歐元營造一段真實、動人、英勇壯烈的故事。觀眾被帶入一個融合了真實與虛擬布景的環境中,他們將關注一位法國海軍軍官令人難以置信的命運。

火之風琴(火焰表演)

在2015年首演的火之風琴的火焰表演中,講述了幽靈鋼琴家和小提琴女神之間的愛情故事。

圓桌騎士

圓桌騎士於2013年開放,在這裡可以和Puydu Fou一起走入亞瑟王傳奇的幻想天地!

Puy du Fou歷險記

2008年開放,體驗時長20分鐘,佔地約2000平方,每天可演100場,接待16000觀眾,最多可容納600人。

在樹林深處,踏上一段令人驚訝的時空之旅,感受神奇特效,遊客將回溯從古羅馬到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漫長歷史。

2、迪士尼星球大戰

美國時間2015年8月15日迪士尼宣布,它將在自己的兩個公園——加利福尼亞州阿納海姆的迪士尼樂園和佛羅裡達州奧蘭多的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村的迪士尼好萊塢影城區域修建《星球大戰》主題區。

這兩塊《星球大戰》樂園均佔地14英畝(約合5.6萬平方米),將修建兩個標誌性景點,並提供千年隼飛船(Millennium Falcon)之旅(以早期《星球大戰》為靈感),還能讓遊客親身「體驗」第一教團(First Order)和反抗軍(Resistance)之間的太空之戰。

迪士尼星球大戰酒店便是沉浸式體驗項目。迪士尼想要為星球大戰的粉絲們建造一個真實版的《西部世界》,通過一個迪士尼酒店的形式呈現,會設計得像一艘巨大的星際飛船,並且從每一扇窗戶外都可以看到「外太空」的景色。而這個酒店不僅僅只是提供給客人住宿,並且還可以讓每一位客人按照故事情節體驗到各種真實的互動體驗。

客人可以在遙遠的星系中進行屬於自己的長時間冒險。同時,客人們可以不穿著自己的拖鞋和短褲,只要願意,可以穿著星球大戰的服裝。而和客人打交道的也不是酒店的員工,而是星球大戰中的角色。而在客人住在酒店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互動,讓所有人完全融入到一個虛構的世界中。

這種沉浸式的娛樂體驗目的是為了讓人們進入到虛擬世界和情境,以一種模糊的方式模糊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沉浸式景區、酒店將會讓遊客以最真實的感受「迷失」在特別的環境中。

而目前,國內旅遊景區的旅遊體驗設計還主要以視覺設計為主,聽覺設計剛剛起步,觸覺、嗅覺、味覺設計還停留在元素層面,整個五感的沉浸式設計並未形成完整體系,需要旅遊設計從業者付出更大的精力共同探索和研究。

沉浸式體驗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一方面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提升了遊客獲取信息的渠道,單一的、平面的景區已然不能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體驗化、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以AR/VR等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手段則為營造多元化的體驗氛圍提供了技術支持。

近年來,國內外各景區、主題公園等紛紛布局沉浸式旅遊體驗項目,極大地豐富了遊客的旅遊體驗,是對傳統走馬觀花遊的一種顛覆。在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科技化的未來,沉浸式旅遊體驗將成為旅遊產品中重要的一環。

相關焦點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體驗與旅遊的結合,拓展了旅遊的內涵與表現形式邊界,在有形或無形的場域內探索、沉浸,賦予旅遊者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 沉浸式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某種體驗或某個故事裡產生的自我迷失感,即參與者在沉浸式體驗中被完全代入到環境裡,以至於淡忘掉現實生活中的顧慮和責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即時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這種迷失感會與參與者關注的任何內容產生某種情感上的聯繫。
  • 沉浸式體驗設計,不止是黑色
    提起沉浸式設計,你腦袋你浮現的第一印象是「黑色」嗎?本文作者對沉浸式設計進行了分析梳理,總結了沉浸式設計主要的4種設計方式。沉浸式體驗就是讓人專注在當前的目標情境下感到愉悅和滿足,進而忘卻真實世界的情境。
  • 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沉浸式紅色研學旅遊體驗
    通過展覽、多媒體體驗和成千上萬的個人帳戶,博物館帶領遊客在每個戰爭戰場中,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沉浸式遊覽。 二、場館展覽 國家二戰博物館是重新定義歷史博物館體驗的領導者,利用技術講述歷史,以多媒體手段,互動式體驗、沉浸式空間打造,場景復原重建環境傳播,翔實、深刻、多方位地重現歷史,學習和理解。
  • 沉浸式體驗:網際網路+文旅的新動能
    早在2015年上海自然博物館開館時,全國範圍內這類數位化沉浸式體驗尚不多見。如今,隨著技術大幅進步,沉浸式體驗已成為文旅演藝、實景娛樂等行業的發展熱點,為遊客和觀眾帶來全新體驗,也成為廣大群眾戰「疫」時期的精神食糧。2020年9月25日,「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
  • 匠志萌寵丨沉浸式體驗浪潮已經來襲
    就主題樂園而言,區域定位、文化主題和旅遊體驗是戰略定位的三支柱。以IP為基礎的創新變革和多元化產業鏈實現,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未來主題樂園的發展將呈現出輕資產、引入IP、虛擬實境、沉浸式體驗等新趨勢。
  • 沉浸式商業革新
    關注文旅實戰觀察,獲得更多資訊如今的沉浸式體驗,融合了主題公園、體驗營銷、虛擬實境、密室逃脫、沉浸式戲劇、沉浸式藝術展等等體驗和產業,這些內容定義出國內越來越興盛的主題街區、沉浸式購物空間等商業空間的設計邏輯,現在的商業空間項目並不僅僅滿足於裝飾性,注重故事性的設計越來越多,以更多層面引起觀者共鳴。
  • 張開翅膀,迎接沉浸式旅遊元年的到來
     沉浸式,作為一種深度體驗方式已經開始變革我們的消費行為。上周,知乎「不知道診所」快閃店於三裡屯粉墨登場,「不知道診所」專治「不懂」,幫你診斷生活中的「疑難雜症」。知乎就此完成了從線上知識交流平臺向線下場景化的知識感知空間的轉化,一個劃時代的o2o模式誕生。從情景、到場景、到沉浸,相生相融,我們的體驗行為方式正在被升級、被革新,就如同剛剛過去的雙11和他背後的淘寶曾經改變我們的消費途徑一樣。
  • 深入挖掘旅遊資源 體驗式旅遊風行韓國
    白雲飛攝體驗式旅遊是韓國旅遊產品中非常精華的部分,更注重遊客與景點的雙向互動,既能深入挖掘旅遊資源,也有利於韓國文化對外傳播。剛來韓國工作時,喜歡四處走走,在首爾景福宮等景點總能看到穿著五顏六色韓服的遊客,讓人耳目一新。此後,無論是參加採訪活動還是觀光宣傳活動,「體驗」這個詞彙總會高頻率出現。
  • 什麼是沉浸式體驗?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沉浸式」這個詞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概念,我們最開始接觸「沉浸式」體驗是在電影當中,最初3D電影的製作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沉浸式體驗。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沉浸式」被應用在各行各業中,《2020中國沉浸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沉浸產業總產值達48.2億元遊戲,我們在餐廳,展覽,酒店這些場景都能看到沉浸式體驗設計。
  • 關於沉浸式旅遊,讀這一篇就夠了!
    2018年是沉浸式旅遊的井噴年,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沉浸式數字藝術演藝,沉浸式數字藝術戲劇等產品豐富多樣。應用場景也從城市轉戰旅遊景區,成為文旅項目吸引人氣的新選擇。
  • 「穿」越40年——沉浸式時尚「變裝」體驗主題系列活動正式開幕
    2020年12月15日,在復古經典的背景音樂裡,田倉「穿」越40年——沉浸式時尚「變裝」體驗主題系列活動正式開幕。田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以「創意先行,續寫精彩」為年度主題的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圍繞創意時尚、致敬過去40年深圳時尚發展的主題,舉辦了沉浸式體驗的系列活動,成功地吸引到不少媒體和市民的關注,並深度參與到活動中來。此次活動在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指導下,由龍華區田倉攝影基地策劃承辦的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之龍華區穿越40年沉浸式時尚變裝體驗活動在大家的共同期待中拉開了帷幕。
  • 沉浸式投影為景區夜遊帶來了什麼?
    近幾年大眾對於體驗感的要求越來越高,「網紅」這個標籤也成了我們視線中的常客,由沉浸式投影為技術支撐的網紅夜遊,一經問世便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它究竟為景區帶來了什麼?為何有那麼多網友爭相前去打卡呢?景區沉浸式夜遊旅遊作為國內頗具規模以及潛力的大眾消費和生活方式,據調查統計92.4%的遊客都有著夜遊經歷,這也是夜遊飽受關注的原因所在。
  • 萬維設計|和平菓局,京味兒主題街區設計,打造場景沉浸式體驗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沉浸式體驗「不斷在業內高頻出現,主題式的商業項目不斷湧現,如果打造屬於商業項目本身自有的標籤與個性,如何打動消費者,將項目價值、理念、情感等商業肌理逐步滲入消費者心裡?從去年火爆全中國的」京味兒「主題街區」和平菓局「的設計,也許能找到一些思路。
  • 「沉浸式體驗」——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業態
    沉浸式體驗是拓展體驗領域的重要一步,是引領消費升級的熱點方向。,將觀展「升級」為一次非同尋常的生活體驗。   今天,以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展覽、沉浸式娛樂、沉浸式影視等為代表,沉浸式體驗正成為文化產業創新活力強勁、表現形式豐富的新業態之一,如春雨入夜般滲透到演出場館、文化園區、旅遊景區、文化遺產等不同空間。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沉浸式體驗的特點,那就是「集成創新,跨域融合」。沉浸式體驗,是通過集成大量技術、智慧和創意所創造出來的一種高價值經歷。
  • 倍思藍牙適配器BA03上手體驗:操作簡單連接穩定,帶來沉浸式體驗
    倍思藍牙適配器BA03上手體驗:操作簡單連接穩定,帶來沉浸式體驗 2019年11月22日 18: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對於HIFI音樂發燒友來講,聽起來枯燥乏味的音樂是無法接受的,缺乏精準還原的耳機是無法接受的。然而,現在市場上多數的藍牙適配器都很普通,根本無法起到精準還原音質的作用,更談不上對音質進行優化了。很多發燒友都在尋找那種可以帶來沉浸式音效體驗、可以精準還原輸入音質的藍牙適配器。可喜的是,倍思近期推出的BA03藍牙適配器,滿足了大家的這種需求。
  • 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帶給遊客「文化沉浸式」體驗
    這一天開啟了中國首個旅遊「黃金周」,國內消費者的旅遊熱情就此點燃,山東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也正式踏上了「創品牌、搏市場」的徵途。自2000年開始至今,該集團旗下已有12個大型景區(包括1個國家5A級景區、4個國家4A級景區)、8座按高星級標準建設的主題酒店以及水上樂園、溫泉等配套項目開業運營。
  • 傾影科技集團:沉浸式藝術體驗|零距離感受「時空穿梭」
    沉浸式「吃」法沉浸式餐廳主要通過借鑑影視、藝術、科學、技術和設計領域的元素創造出戲劇性的感官體驗,從味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方面帶給遊客全新的用餐體驗。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把餐桌變成一場有趣表演秀的「舞臺」。
  • 故事和主題,沉浸式體驗的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
    技術和形式可能大家都可以運用,那麼,沉浸式體驗的好壞該如何衡量?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認為,科技在剛出來的時候很容易給人帶來新奇的感覺,也有很多人願意花錢一探究竟。但在信息傳播如此便捷的今天,科技很難成為旅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那麼,是什麼讓一個個項目脫穎而出,或者千篇一律呢?
  • 疫情之下,沉浸式體驗可以這樣玩
    由於COVID-19大流行,世界各地的公共場所、商店、酒吧和景點都被關閉,沉浸式體驗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一些鬼屋和密室逃脫項目開始尋求線上線下融合體驗,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認為,這或許在當下能激活人口密集區不能接待大量客流的景點,在未來可能開啟一個沉浸式體驗的新模式。
  • 90%打著「沉浸式」體驗的都是幌子,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
    身邊大批沉浸式體驗,哪些是貨真價實,哪些是渾水摸魚,你知道怎麼分辨嗎?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什麼是沉浸式體驗?沉浸式體驗,聽上去是個非常高逼格的詞彙。總被和虛擬實境、未來科技聯繫到一起,但其實它沒蘊含什麼高科技,而是生活中你我都感受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