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沉浸式體驗可以這樣玩

2020-12-12 careyt環遊世界

由於COVID-19大流行,世界各地的公共場所、商店、酒吧和景點都被關閉,沉浸式體驗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一些鬼屋和密室逃脫項目開始尋求線上線下融合體驗,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認為,這或許在當下能激活人口密集區不能接待大量客流的景點,在未來可能開啟一個沉浸式體驗的新模式。

在COVID-19之前,體驗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在Instagram時代,千禧一代更喜歡在體驗上而不是在產品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以便跟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事情。英國就有大約1,500個密室逃脫項目。

體驗經濟術語創始人喬派(Joe Pine)認為這些項目無疑是以分鐘為單位計算收入中最賺錢的。在社交媒體上具有巨大的知名度和輿論導向的還包括身臨其境的就餐服務和體驗式的品牌活動(比如藍裕文化從事的工業旅遊,就品牌活動的絕佳根據地)。

現在,他們不得不暫時關閉大門。目前企業和政府都在觀察出臺商業延續計劃和商業創新,研究如何在疫情之下繼續生存。除了門票銷售的損失外,大多數沉浸式體驗也沒有資格獲取藝術委員會的資助或基金。

在當前的COVID-19大流行中,身臨其境的體驗可能是敏捷而反應迅速的。身臨其境的遊客通常會在較小的場所內,而開銷通常要比大型景點少。沉浸式體驗可以更加靈活應對目前的疫情,因為它需要的場地較小,設備也較少,壓力方便也主要來自租金和工資。

體驗項目的適應性較強,很輕鬆就可以加入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而不用像傳統劇院那樣,客人之間需要隔一個座位,這樣下來劇院就入不敷出了。

一些身臨其境的景點正在使用創新形式來將體驗帶入家庭。死鎖密室逃脫(Deadlocked Escape)引入了在家單人可玩的體驗,跟家裡的團隊成員或通過skype及zoom(網絡溝通工具)來組團體驗。團隊必須通過網際網路尋找線索並通過自定義界面進行交互溝通。遊戲售價為9.99英鎊。而且當密室再次開放時,這部分費用還可以用於抵扣門票。

時勢造英雄,逆境出創意。上一次經濟崩潰後,沉浸式劇院就表現搶眼,使得市中心許多場所都空置了。實際上,COVID-19 疫情可能就是一個契機。當所有員工都在家辦公室,會不會是辦公室工作時代就這樣結束了?這麼一來,很多優質的場所突然之間就可以作為娛樂場所了。

零售和繁華街道也是困難重重。英國的Oasis and Warehouse連鎖店目前已因疫情受到重重管制。美國的大型購物中心美國夢(American Dream)也轉移了業務重心。現在,它將把70%的空間用於娛樂,而COVID-19之前的比例為55%。

有危就有機,COVID-19大災難也可能帶來新的體驗。藝術家和各類行動已經擺脫了危機。我們找到了可以切入的縫隙和節點。這樣就可以從中獲利。

可能不會再有直接的產品發布會,而是重點將放在公司如何回饋社會上面。應該向社區、團結和當地英雄致敬。人們在家已經對屏幕感到厭倦,所以未來的體驗將不用屏幕。不管品牌有沒有這方面的預算,但他們必須這樣做了。

最大的問題是,當顧客和消費者在COVID-19疫情過去之後是否會回歸沉浸式體驗?人們多半還是會出來體驗的,但不會離家太遠。 從宏觀層 面來看,在經濟衰退期間,當地的景點和國內市場表現都很好。

景點應該告訴遊客已經採取了額外的預防措施,人們並不會迫不及待地想改變自己的行為,而只是想回到原來的狀態。人們想要跟朋友一起到外面去體驗一些東西。但他們也會希望展會/公司保證他們處於安全環境中。

顯而易見的是,在COVID-19之後,沉浸式體驗將適應新常態。如何從中恢復將非常有趣。觀看國家大劇院的直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們喜歡這種形式是有原因的,它會繼續存在,但需要做出改變。

在這次疫 情中,藍裕文化主題開發設計院看到的更多的是雲旅遊、雲品鑑、雲體驗,但這種雲都是建立在直播和視頻的基礎上,很難為企業帶來利潤。而國外的雲模式則更趨經濟性,雲體驗要收費,雲品鑑要買產品。線上線下結合將會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新冠疫情只是將這一進程提前了。

相關焦點

  • 都在說沉浸式體驗,這究竟是什麼樣的體驗?
    這年頭跟別人聊起網際網路,如果不聊起VR、虛擬實境、沉浸式體驗就會被活活鄙視,更別提現在鋪天蓋地的廣告都在講沉浸式體驗,那這種體驗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呢?舉個例子 你就明白你有沒有過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中的感覺?
  • 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愛普生館光影互動吸睛,沉浸式體驗這樣玩!
    京東超級體驗店正是全球首創的沉浸體驗式綜合電器互動體驗場所,集科技、智能、潮流、趣味於一體,愛普生全場景體驗店於此火力全開,分設了家用、商用購物體驗區及互動區域,將產品融入真實使用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的購物體驗,通過場景化展示和深度體驗激發消費者的隱性需求。
  • 沉浸式體驗設計,不止是黑色
    提起沉浸式設計,你腦袋你浮現的第一印象是「黑色」嗎?本文作者對沉浸式設計進行了分析梳理,總結了沉浸式設計主要的4種設計方式。沉浸式體驗就是讓人專注在當前的目標情境下感到愉悅和滿足,進而忘卻真實世界的情境。
  • 沉浸式體驗:網際網路+文旅的新動能
    早在2015年上海自然博物館開館時,全國範圍內這類數位化沉浸式體驗尚不多見。如今,隨著技術大幅進步,沉浸式體驗已成為文旅演藝、實景娛樂等行業的發展熱點,為遊客和觀眾帶來全新體驗,也成為廣大群眾戰「疫」時期的精神食糧。2020年9月25日,「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
  • 沉浸式體驗成實體商業新引擎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通過營造獨具特色的「沉浸式」場景,吸引顧客身臨其境,從而拉動消費,正在成為後疫情時期實體商業復甦的新引擎。「雖然不是兒童,但還是和朋友一起來過個節。」昨天下午,市民李女士在南開大悅城一處戶外植物展區接受採訪時說,今天也是專門來逛這個展。
  • 故事和主題,沉浸式體驗的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
    技術和形式可能大家都可以運用,那麼,沉浸式體驗的好壞該如何衡量?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認為,科技在剛出來的時候很容易給人帶來新奇的感覺,也有很多人願意花錢一探究竟。但在信息傳播如此便捷的今天,科技很難成為旅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那麼,是什麼讓一個個項目脫穎而出,或者千篇一律呢?
  • 全國首個唐詩主題沉浸式體驗地來了!「詩路嵊州」今後可以這樣玩
    效果圖 「六個詩」打造全國首個唐詩主題沉浸式體驗地為更好展示剡中大地的秀美山水、煥發「詩路嵊州」的亙古魅力,根據規劃的總體思路,嵊州市將圍繞詩樂剡溪、詩畫剡溪、詩藝剡溪、詩棲剡溪、詩遊剡溪、詩業剡溪「六個詩」,打造唐詩主題沉浸式體驗地。
  • 來長沙圖書館免費玩劇本遊戲!在沉浸式閱讀中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在沉浸式閱讀中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2020-11-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打著「沉浸式」體驗的都是幌子,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
    身邊大批沉浸式體驗,哪些是貨真價實,哪些是渾水摸魚,你知道怎麼分辨嗎?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什麼是沉浸式體驗?沉浸式體驗,聽上去是個非常高逼格的詞彙。沉浸式體驗涵蓋的領域很廣,只要你的注意力長時間被吸引,你的各種感官都被當前氛圍所影響而產生感覺,那它就是成功的!為什麼沉浸式體驗現在這麼火?當下大火的沉浸式體驗,其實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網際網路發展迅速,我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速度越來越快。
  • GIR沉浸式主題遊戲館正式開幕 打造沉浸式遊戲新體驗
    2017年4月27日,GIR沉浸式主題遊戲館正式對外開放,GIR沉浸式遊戲體驗館坐落於上海市徐匯區東安路562號綠地繽紛城BM層W-BM04。GIR沉浸式主題遊戲館致力於顛覆傳統密室,以豐富劇情與開放性的設計,結合演員的互動與表演,帶給玩家真實、有代入感、完全浸入場景與劇情的全感官體驗。
  • 藍帽子推出立體沉浸式體驗課程,持續完善沉浸式教育產品體系
    近日,藍帽子互動娛樂科技(「藍帽子」或「公司」)(納斯達克交易代碼:BHAT)宣布推出一款學前教育產品「立體沉浸式體驗課程」,持續完善沉浸式教育產品體系。藍帽子沉浸式教育產品通過將其在AR領域應用的前沿技術引入學前教育,減輕老師教學負擔,為兒童帶來全新的互動學習體驗。上周推出的鏡面沉浸式體驗課程產品也是沉浸式課程產品的一部分。截至目前,藍帽子已經在福建和廣東十餘所幼兒園進行沉浸式課程的展示及教學實驗。
  • 攜手國際網紅IP 酷樂潮玩沉浸式體驗再升級
    2020年7月,刷屏小紅書的斜眼萬人迷,來自泰國的國際網紅IP「Warbie」攜手酷樂潮玩展開中國大陸首秀,7月25-7月31日跨界打造全場景沉浸式超人氣主題空間,一眾潮人網紅齊聚快閃打卡點,引爆寧波!
  • 沉浸式商業革新
    關注文旅實戰觀察,獲得更多資訊如今的沉浸式體驗,融合了主題公園、體驗營銷、虛擬實境、密室逃脫、沉浸式戲劇、沉浸式藝術展等等體驗和產業,這些內容定義出國內越來越興盛的主題街區、沉浸式購物空間等商業空間的設計邏輯,現在的商業空間項目並不僅僅滿足於裝飾性,注重故事性的設計越來越多,以更多層面引起觀者共鳴。
  • 傾影科技集團:沉浸式藝術體驗|零距離感受「時空穿梭」
    沉浸式「吃」法沉浸式餐廳主要通過借鑑影視、藝術、科學、技術和設計領域的元素創造出戲劇性的感官體驗,從味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方面帶給遊客全新的用餐體驗。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把餐桌變成一場有趣表演秀的「舞臺」。
  • 體驗明德大學沉浸式語言教學
    原標題:體驗明德大學沉浸式語言教學 到美國明德大學讀我的第二個碩士學位,緣於2005年我在歐柏林大學做訪問學者時,研究怎麼改變中國英語教學耗時多卻低效的現狀。 在歐柏林大學時,我曾與幾位在中國教授過英語的大學生、在歐柏林大學教授中文的老師聚會。
  • 沉浸式旅遊體驗:不止光怪陸離,還要還原生活
    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高科技技術手法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沉浸式旅遊體驗強調的是遊客的切身體驗,只有將自身與旅遊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才能將旅遊升華為「旅行」。正是因為將自身融入進了行程中,遊客才不會感覺對旅遊產品產生疲憊感,所以沉浸式旅遊體驗是非常自然化的旅遊。
  • 長沙: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今年暑假,長沙的孩子們有了更多體驗感更強的文化活動。文化人的多年摸索,讓非遺館不僅是看看展、「圍觀」傳承人展示技藝,而是通過傳承人手把手教學,結合電子體驗項目,真真實實體驗非遺項目的點滴細節;博物館的展廳變成了實景解謎場所,文物、藝術品中暗藏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兒童專場音樂會、講座、戲劇演出,則讓藝術與孩子們更親近。沉浸式體驗,讓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 唐山路北愛琴海——解碼全沉浸式場景體驗的撩客之道
    無體驗不商業。面對如今同質化泛濫的現狀以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全身心體驗的需求,融合更多複合型、更多新奇的創意體驗內容,成為購物中心新的增長引擎。店慶2天客流同比提升22%,銷售同比提升10%,疫情之下實現逆勢增長。本次周年慶,唐山路北愛琴海以"瘋狂酋長 放肆嗨"為主題,推出小酋長部落探秘之旅、魔幻極光之夜、絕技達人秀、造樂電音節、街舞挑戰賽等大型沉浸式場景互動活動,為消費者帶來一場沉浸式的玩樂體驗和精神享受。
  • 沉浸式展覽體驗別樣「國潮」感受
    近年來,全球沉浸式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僅7年時間,國內沉浸體驗項目就高達100多項,覆蓋了12大細分產業和34類業態。不管是在大型商場還是在線下主題巡展,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VR主題樂園、還是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正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沉浸式的概念起源於沉浸式戲劇,觀眾不是坐在觀眾席上,而是起身隨劇中人物行走互動,身份從「參觀者」變成「參與者」,獲得全然不同的欣賞體驗。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體驗與旅遊的結合,拓展了旅遊的內涵與表現形式邊界,在有形或無形的場域內探索、沉浸,賦予旅遊者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作為一種體驗類型,沉浸式體驗從手法的層面超越了熒幕、書本和舞臺而取而代之地成為了一種具身體驗(embodied experiences)。無論是對於主動還是被動的參與者來說,比起站在旁觀者的視角,沉浸式娛樂讓他們相信自己是這個作品或這個新創造出世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