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時我們不能做的5件事,為了祖先讓我們文明祭掃

2020-12-20 科普中國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大多數人在這幾天要回家給逝去的親人朋友上墳掃墓。在這麼重要的日子,大家一定要知道一些關於掃墓時候的忌諱,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文明祭掃

第一、祭祖不要拍照

祭拜

拍照已經成為大家出行打卡的一個活動,看到什麼都想拍下來發個朋友圈,甚至有人祭祖也要拍上一張照片。上墳祭掃是緬懷先人,帶著敬畏之心,並不是帶著遊玩的心態,墓地拍照一定要注意以免招來不好的運勢。

第二、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

祭拜

祭祖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衣著要樸素大方,顏色不要太鮮豔明亮,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

第三、掃墓時不要嬉笑怒罵,汙言穢語

安靜

在祭祖時不要做出各種嬉笑打鬧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子,大家儘量不要帶孩子祭祖,孩子不懂其中的道理,說話做事可能沒有太多在意,這樣也會觸動神靈。還有不要汙言穢語,大聲喧譁明白逝者安息的道理。

第四、祭祀未結束前不要吃貢品

貢品

祭祀都要帶貢品,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些貢品是忌食的。也不是貢品不能吃,而是不能在祭祀結束前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祭祀結束之後的貢品很多地方是可以食用的,有點老人還認為吃祭祀過的貢品會給家人帶來好的運勢。

第五、孕婦避免掃墓

孕婦

懷孕的人儘量避開清明節掃墓活動,除了老人常說的風俗外,還有原因是清明節人多擁擠,來回奔波不僅對孕婦本身不好,對胎兒也是不宜的。而且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也不利於孕婦的健康。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很少去給祖先上墳,都是家中的長輩去,這些忌諱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也是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習俗,我們儘量去延續,讓自己和逝去的祖先在心靈上得到安寧。

相關焦點

  • 清明祭掃商業味濃引爭議 有人掃墓時燒「小姐」
    職業掃墓人現身說法:「專業隊伍」實為兼職清明祭掃傳統的變化不僅僅在祭祀方式上,近年來,連祭拜的人都漸漸發生變化。「我們為那些不能親自來為已故親人、已故師長及已故友人進行掃墓的孝心者,代盡孝心和情意」,這是北京一家代客掃墓的網站上打出的服務標語,中新網記者撥通了這家代客掃墓公司的電話。「你是記者吧?」
  • 佛山市民響應號召文明祭掃:別樣清明一樣情
    南海區獅山鎮的南海華僑永久墓園、長安園、福安園、永青墓園4個墓園於4月1日推出免費代祭鮮花便民服務,當天17時共免費代祭鮮花約2萬枝,預計4月5日前可為所有墓位完成代祭。「往年清明節前後3天,墓園人流量可達8萬人次左右,清明節當天超5萬人次,今年則舉行公益鮮花祭掃,免費為每個墓位、骨灰室獻上一枝鮮花。」
  • 吃清明果!江西這些清明習俗和祭掃禁忌,你還記得多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介紹一下江西特有的清明習俗和清明禁忌,還有清明節祭掃出行的最全指南,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假期定了!但上海人掃墓怎麼辦?據說雲祭掃、代祭掃都有了…
    (工作人員接通視頻通話)媽,今年我們沒法像往年一樣來看您了,在這裡一定要告訴您 您最愛的外孫女,鋼琴彈得越來越好了。上海福壽園今年清明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4個價位的套餐,從35元到399元,祭掃日期、供品、供花乃至工作人員的著裝,均可預約定製。
  • 清明節禁忌:掃墓時這5件事不能「觸碰」,現在知道還不晚!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有尊祖祭祖的優良傳統,古代皇族祭祖有宗廟,士大夫祭祖有祠堂,民間立不了祠堂,於是就選擇在清明「晴日清明暖,長河柳色勻」之時去墓前祭掃。雖然現在的清明節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只是一個假期,但是大家也不能忘了這是是祭祖的重要日子,這些禁忌一定要提前知道,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跟著子曰一起來看一看吧!
  • 今年清明不能回家掃墓?別愁,各地「雲祭掃」指南來了!
    又是一年清明至,今年問題來了: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還要不要回鄉掃墓祭祖?據最新數據,截至4月3日上午,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一百萬,中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累計870例。嚴防境外輸入已成現階段中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全國多省份出臺了嚴格的入境管控措施。如廣東、福建、海南等省份均規定,所有從中國境外入境該省的人員,無論中外,一律隔離14天。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遷墳,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忘!
    在此過程中,一些清明祭祖、掃墓和遷墳的注意事項一定不能忘,不僅是對先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避免穿著鮮豔衣服清明節去祭祖掃墓或者遷墳,想來都是滿懷祭奠先祖、緬懷先人之情,因而要穿著素淨一點的衣服服飾,避免穿著紅色等鮮豔的衣服出現在明顯是祭奠的場所,這是對先人起碼的尊敬。
  • 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許多人沒注意
    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許多人沒注意今年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可能現在的清明節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假期。清明節原本是一個莊重肅穆的節日,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的人們對於清明節也賦予了全新的含義,比如在清明節假期的時候,人們會踏青遊玩,感受春天的氣息,似乎遊玩大過了祭祖,所以很多人對於掃墓祭祖已經非常陌生了,對於老一輩人囑咐的話也慢慢忘記了,比如:在掃墓的時候千萬別做這三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許多人沒注意。我們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下究竟是哪三件事。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 2018清明掃墓祭掃高峰期時間是哪幾天?上海掃墓專線匯總
    據預測,今年清明祭掃活動集中在3月24日至4月7日,共計15天,高峰預計出現在4月1日、5日、6日、7日四天,屆時,上海將有492萬人次、54萬輛車次出行祭掃。  》》2018清明小長假哈爾濱掃墓祭祀專線公交  3月20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運輸管理處獲悉,清明將至,為了方便市民清明期間掃墓出行,從3月24日起,本市將陸續開通23條清明掃墓定點班車(短駁線)。
  • 清明掃墓不可忽略的禁忌
    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從風水的角度來講,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六、掃墓目的掃墓是慰藉祖靈,因此要虔誠奉拜。就如在陽間,會親友一樣,要以懷念心、親切感來相會。掃墓時準備花、香、燭、掃帚、水桶、水果等。
  • 老祖宗留下的「禁忌」,清明掃墓這3件事別做,很多人都不注意!
    老祖宗留下的「禁忌」,清明掃墓這3件事別做,很多人都不注意!清明節馬上就到了,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終於可以放假休息3天了。在這個假期裡,很多人會選擇回老家去給祖先掃墓祭祀。中華民族本是禮儀之邦,在給祖先掃墓祭祀時當然會有很多「規矩」要遵守,而這些所謂的禁忌事宜也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一塊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塊來了解下: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很多人都不注意!第一件事: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
  • 撫州今年掃墓這些地方嚴禁燃燒祭品!清明假期天氣……
    又是一年青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清明節承載著無盡思念與濃情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清明節基本禮俗的主題日前就有網友在問政撫州中諮詢「清明掃墓問題,今年清明是否可以去鄉下掃墓?四、倡導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網絡祭掃等文明綠色祭掃方式。五、黨員幹部要帶頭增強從嚴律已意識,加強對直系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約束,確保安全文明祭掃。六、對拒不服從農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寄存場所等現場防疫管控及祭掃相關規定的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清明祭祖倍思親 文明祭掃寄哀思
    清明插細柳,祭祖倍思親。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按照以往,家家戶戶都會去拜山祭祖。但今年因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放棄了掃墓祭祖,通過網絡文明祭掃,同樣也是一種對先人的緬懷。不僅是清明節,祭祖一直以來都是惠州民間一項重要的習俗。
  • 嘉興今年清明不能集中掃墓了,三種新的掃墓方式供君選擇!
    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祭祖掃墓是大家 祭拜已故親人的傳統活動 然而,清明節也是火災頻發的階段 往年因掃墓引起的火災 比比皆是!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
  • 清明要掃墓的人要知道,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也是對先祖的尊敬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習俗,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各種文化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也發展出來特定的規矩,就比如說各個節日,我們有很多法定節假日,也是一年中人們休息放假的機會。
  • 清明掃墓有五大禁忌,這五件事千萬不能做,現在知道還不晚!
    清明節快到了,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清明節去掃墓祭祖,以表達對已故去親人的追思之情。其實在民間,老祖宗們流傳下來了許多 關於清明節祭祖掃墓的說道與禁忌。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民間流傳的:清明掃墓時哪五件事不能做。首先,去掃墓時衣著不能太鮮豔。
  • 網言網語|又到清明,我們如何追思緬懷、感悟生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慕振東清明是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時節,也是吐故納新、踏青郊遊的時節。今年清明,節氣依舊,卻註定不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文明祭掃尤顯必要,面對自然、生命尤須敬畏。不少網友在本網留言板留言,講述了他們的感悟和思索。
  • 印尼華人華僑清明祭祖掃墓忙
    印尼華人華僑清明祭祖掃墓忙 2017-04-02 20:3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