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召開新聞通氣會,以「集聚青年英才,聚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集中發布2020-2021年度江蘇博士後招收信息。991家博士後站點發出了6003份「英雄帖」,計劃投入引才經費、科研經費120億元,廣邀海內外優秀博士「揭榜掛帥」。
用5年時間積聚培養1萬名博士後人才
科技創新的未來在青年,博士後工作是培養輸送高層次人才的「蓄水池」。今年3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政策,提出用5年時間積聚培養1萬名博士後人才,儲備一批一流青年科技人才。集中發布博士後招收信息,正式吹響了江蘇博士後青年人才集聚的「集結號「。
「這6003個崗位由全省991家博士後站點的招收需求匯集而成。」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介紹,在前期崗位徵集中,全省所有13個設區市、96個縣(市、區)都提出了招才需求,囊括全省所有「雙一流」高校和中科院在蘇科研院所,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大學等5所高校需求人數均超300人;醫院方面,包括33家大型三甲醫院,其中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南京鼓樓醫院7家醫院招收需求均在20人以上;園區方面,涵蓋了全省各類園區68家,包括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26家國家級園區;企業方面,既囊括江蘇所有世界五百強企業,也包括江蘇近7成的中國500強企業,還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二四研究所、中石化江蘇油田等21家大型央企在蘇單位,江蘇銀行、恆順醋業等20餘家省內大型國有企業,南京擎天科技、蘇州元禾控股等近600餘家民營企業。
招收崗位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圍繞江蘇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共有758家博士後設站單位提出3928個需求,佔65.4%;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崗位達2125個,佔需求總數的35.4%。「比如由院士領銜組建的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一次性提出了170個博士後引進需求。」
硬核優惠政策舉措提供頂級支持
為體現引才、聚才、用才的誠意和誠心,各博士後設站單位紛紛提出系列硬核優惠政策舉措,對頂級人才,提供頂級支持、發放頂級「禮包」。大部分流動站點開出的薪酬都在20萬元以上。蘇州大學給予聘期績效評估優秀博士後百萬年薪,績效評估良好者80萬年薪,績效評估合格者60萬年薪;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開出的年薪是50萬元,科研經費上不封頂,並對高水平研究成果予以額外資助和獎勵。
在住房、交通等生活保障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不低於35萬元的年薪外,還提供面積不小於80㎡博士後公寓一套、每年餐飲補貼6000元、每月交通補貼1000元、出站留所工作可享65萬元安家費。
「作為全國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和創新活力的省份之一,江蘇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朱從明表示,本次博士後人才招收招聘緊緊抓住設站單位創新發展「新需求」、人才引進 「新質量」和經費投入「新高度」三個關鍵,實施「用人單位+項目+人才」的精準化引才用才新模式,形成「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的良性循環。
附:江蘇省級博士後政策「大禮包」:
一、 申請進入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類博士後設站單位的博士後,年齡可放寬至40周歲。引進或出站後留在江蘇工作的博士後,可由用人單位或地方財政給予適當的生活補貼,享受地方高層次人才政策。
二、 進站博士後除了可申請國家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資助外,還可申請省資助招收博士後人員計劃、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劃,以及各設區市各具特色的博士後支持計劃等。對於世界百強名校博士後,開設資助綠色通道。多項計劃加持,助力博士後人才成長。
三、 在站博士後可直接申報副高職稱,具有副高職稱的可直接申報正高職稱。出站博士後在教學、科研等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滿1年、業績突出的,可直接申報認定副高或正高職稱。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站和出站博士後申報評審或認定高級職稱不受單位崗位職數限制。
四、 支持博士後創新創業、創業孵化和轉化科技成果。支持在站博士後參與科技鎮長團、科技副總、參加人才科技項目對接和學術交流活動。江蘇在蘇州建有全國首家博士後創投中心,為全省博士後、博士後設站單位的創新科研項目產業化提供政策諮詢、創業輔助、創業孵化、融資對接等服務。
據介紹,此次江蘇博士後招收信息今起在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官網首頁、江蘇人才信息港新聞資訊欄目公開發布。
江蘇是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後工作的省份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各類博士後載體1420個,累計招收培養博士後23000餘名,在站博士後近8000人,博士後載體設立總數和博士後人才招收總數均位居全國前列。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