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9月15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寧召開新聞通氣會,以「集聚青年英才 聚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集中發布2020-2021年度江蘇博士後招收信息。991家博士後站點發出了6003份「英雄帖」,計劃投入引才經費高達30億元,涉及科研經費120億元,廣邀海內外優秀博士「揭榜掛帥」。
江蘇是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後工作的省份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各類博士後載體1396個,累計招收培養博士後23000餘名,在站博士後近8000人,博士後載體設立總數和博士後人才招收總數均位居全國前列。
此次集中發布博士後招收信息,也正是將這些政策轉化為實際行動,吹響了江蘇博士後青年人才集聚的「集結號」。
302家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擬招收3883人,佔需求總量的64.7%;282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擬招收1113人,佔需求總量的18.5%;407家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擬招收1007人,佔需求總量的16.8%。
高校、科研院所方面:囊括了全省所有「雙一流」高校和中科院在蘇的所有科研院所,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大學等5家高校,每家的需求數均在300人以上。
醫院方面:包括了33家大型三甲醫院,其中,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等7家醫院,每家招收需求均在20人以上。
園區方面:涵蓋了全省各類園區68家,其中包括了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26家國家級園區。
企業方面:既囊括江蘇所有世界五百強企業、近7成中國500強企業,還包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二四研究所、中石化江蘇油田等21家大型中央企業在蘇單位,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高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恆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醫藥有限公司等20餘家省內大型國有企業,以及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龍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600餘家獨具特色的民營企業。
為體現引才、聚才、用才的誠意和誠心,各博士後設站單位紛紛提出系列硬核優惠政策舉措,對頂級人才,提供頂級支持、發放頂級「禮包」。
在薪酬待遇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開出的年薪一般在20萬元以上,20%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出的年薪在30萬元以上。其中,蘇州大學提出統招博士後人員聘期績效評估優秀者的年薪高達100萬元,績效評估良好者的年薪為80萬元,績效評估合格者的年薪為60萬元。
在職稱評價上:東南大學提出從事博士後研究滿3年,經考核進入第二聘期後,可參加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申報,取得副高職稱,經學校入職審核通過可進入學校專任教師隊伍。
在住房、交通等生活保障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不低於35萬元的年薪外,還提供面積不小於80㎡博士後公寓一套、每年餐飲補貼6000元、每月交通補貼1000元、出站留所工作可享65萬元安家費。
一、 申請進入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類博士後設站單位的博士後,年齡可放寬至40周歲。引進或出站後留在江蘇工作的博士後,可由用人單位或地方財政給予適當的生活補貼,享受地方高層次人才政策。
二、 進站博士後除了可申請國家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資助外,還可申請省資助招收博士後人員計劃、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劃,以及各設區市各具特色的博士後支持計劃等。對於世界百強名校博士後,開設資助綠色通道。多項計劃加持,助力博士後人才成長。
三、 在站博士後可直接申報副高職稱,具有副高職稱的可直接申報正高職稱。出站博士後在教學、科研等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滿1年、業績突出的,可直接申報認定副高或正高職稱。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站和出站博士後申報評審或認定高級職稱不受單位崗位職數限制。
四、 支持博士後創新創業、創業孵化和轉化科技成果。支持在站博士後參與科技鎮長團、科技副總、參加人才科技項目對接和學術交流活動。江蘇在蘇州建有全國首家博士後創投中心,為全省博士後、博士後設站單位的創新科研項目產業化提供政策諮詢、創業輔助、創業孵化、融資對接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