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李濯清
聚 焦
江蘇投30億招六千博士後,涉及科研經費120億元
9月15日,江蘇省人社廳召開新聞通氣會,集中發布該省博士後招收信息。據悉,今明兩年,江蘇將投入引才經費30億元,涉及科研經費120億元,面向全球招收6003名優秀博士後。
此次招收需求聚焦一批關鍵核心領域的頂尖人才項目,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方面。圍繞集成電路相關領域,135家博士後站點提出了953個崗位,佔總招收需求15.8%。
在薪酬待遇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開出的年薪一般在20萬元以上,20%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出的年薪在30萬元以上。
其中,蘇州大學提出統招博士後人員聘期績效評估優秀者的年薪高達100萬元,績效評估良好者的年薪為80萬元,績效評估合格者的年薪為60萬元。
搞笑諾獎揭曉:川普和廣西殺手一起上榜
當地時間9月17日,2020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頒獎儀式改為線上直播。
今年的10個獎項分別為:材料科學獎——便便冰刀不好用;聲學獎——給鱷魚吸氦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心理學獎——看眉毛,識自戀狂;和平獎——按完門鈴就跑;物理學獎——喝了酒的蚯蚓會跳舞;經濟學獎——貧富差距越大,越要親親;管理學獎——外包也能套娃;昆蟲學獎——昆蟲學家也怕蜘蛛;醫學獎——聽不得「吧唧」嘴;醫學教育獎——政客幹掉醫學。
其中,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來自另外8個國家的政要共同獲得醫學教育獎,理由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這些領導者讓人們看到,相比於醫學本身,政客能更直接地影響人們的生老病死。
此外,中國廣西的5名「職業殺手」通過將「任務」層層外包,薪酬從200萬直降到10萬元,因此獲得本年度管理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旨在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動 態
留學生出國難?90所國內院校可「借讀」
受疫情影響,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學習受阻。對此,教育部日前發出通知:允許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高校合作辦學項目臨時性擴招。
此次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招生對象包括已持有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計劃於2020年秋季學期攻讀境外高校本科或碩博士研究生的中國內地(大陸)籍學生。
參與此次招生有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北京、浙江、廣東等19個省市的約90個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
美著名物理學家因參與中方合作項目被罰75000美元
近日,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前僱員、物理學家Turab Lookman因向能源部提供虛假陳述,被判處5年緩刑和75000美元罰款。
2018年6月,Lookman被控針對與中國政府資助研究項目的關係進行虛假陳述。今年1月,Lookman對這項指控表示認罪。
Turab Lookman是材料、複雜流體和非線性動力學領域的計算物理學專家,曾獲2009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傑出研究學者獎和2016年傑出博士後導師獎。他也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捐 贈
獲北理工重獎100萬元,毛二可院士當即捐回
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學「師緣·北理」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教師表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雷達專家毛二可獲頒第二屆「懋恂終身成就獎」,獎金100萬元。他當即表示,將獲得的懋恂獎獎金全部捐給學校,「希望這筆獎金能為支持我成長、工作一輩子的地方,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1964年,毛二可與同事共同組建雷達研究所,並參與研製了我國第一臺相控陣雷達,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夠研製大型先進雷達的國家之一。2009年,毛二可帶領雷達所成員創立學科性公司——理工雷科,真正實現「產學研」一條龍。
2018年,北理工正式設立「懋恂終身成就獎」,兩院院士王越獲首獎。該獎項原則上每5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表彰1到2人,設立獎金100萬元。
父女皆院士!92歲院士捐贈百萬設立基金紀念父親誕辰
近日,中科院院士唐崇惕為紀念其父唐仲璋院士115周年誕辰,向廈門大學捐贈100萬元設立「唐仲璋生命科學育人基金」,獎勵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重大學術科研成果的優秀研究生。
唐仲璋出生於1905年,曾任廈門大學教授,是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寄生蟲學家和生物學教育家,我國寄生蟲學開拓者。1980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學部委員(中科院院士)。
唐崇惕,1929年出生於福州。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寄生蟲學家、生物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父女二人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傳為美談。如今,唐崇惕的兒子唐亮也在她的影響下從事寄生蟲學研究。(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
高 校
又是這個專業!近期第2所頂尖名校不再招收全日制碩士
9月16日,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發布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目錄。通知顯示,2021年該校將不再招收全日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而南京大學公布的2020年招生目錄顯示,去年該專業還招收全日制碩士30人。
據了解,南京大學並非第一所對新聞傳播專業進行調整的高校。近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取消全日制統考,只接受推免生。此前,清華大學新傳學院停招本科生,擴大研究生規模。
教育部明確:高校切忌「一刀切」封閉管理
9月18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教育部門和相關高校印發提醒函,要求進一步做好高校校園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儘快排查高校校門管理情況和措施,推動高校廣泛聽取併合理採納學生和教職員工對校門管理的意見建議。對學生因實習、求職、探親、就醫等原因確需進出校門、在學校所在城市內活動的,要簡化程序,切實方便學生進出校門。對學生到學校所在城市外活動的,要提前做好報批、健康監測和防控指引等管理工作。
通知強調,切忌「一刀切」「簡單化」的封閉管理,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實施便捷的進出校門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