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要吃螃蟹? 關於中秋節吃螃蟹的風俗記載有哪些

2020-12-22 安徽門戶網站

中秋為什麼吃螃蟹?馬上就要到中秋節了,從古至今這個時候是吃螃蟹的最佳時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螃蟹的風俗來源吧。》》》推薦閱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秋為什麼吃螃蟹

中秋席上珍品

自古以來蟹就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關於中秋節吃螃蟹的習俗由來已久。在古時候螃蟹是中秋節宴俗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是膾炙人口的席上珍品,以宮廷最為精雅。清代劇作家李漁說過:「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達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

為表達謝意

「蟹」與「謝」同音,中秋節吃螃蟹,送螃蟹給親朋好友,都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而且是一個充滿濃情厚誼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中秋這個日子便是由月、夜、家組成的。團圓是中秋的主題,也恰好是一個遊子歸來、走親訪友、好友小聚、表達心意的日子,這個時候送螃蟹就再也合適不過了。

正是食蟹時

中秋節期間,正是螃蟹肥美之時,所以在中秋節團聚的時候,桌子上總是少不了螃蟹這道菜。古語有云:「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的9—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它們的肉厚肥嫩,且味美色香,為一年當中最鮮美。什麼膏蟹、肉蟹、大閘蟹等,都在秋天長得最好;特別是「大閘蟹」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是蟹中上品,價值不菲。

其營養豐富

中秋佳節非常適合吃螃蟹,因為螃蟹的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蟹肉中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游離胺基酸,尤其穀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十分豐富,有助於營養成分的吸收。

關於吃螃蟹的風俗記載

一、從西周開始,歷代都有吃蟹的史話。魏晉南北朝時有「鹿尾蟹黃」一菜,隋代謝諷在《食經》中記載了「成美公藏蟹」一餚。

二、在隋朝時期,隋煬帝有一種專用菜叫「鏤金龍鳳蟹,是在糖醉蟹上面蓋一張鏤刻龍鳳圖形裝飾的工藝菜。

三、然而,明代以前都以清水煮蟹為多。直到清代美食家袁枚還是認為「蟹宜獨食」,「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而「從中加鴨舌,或魚翅,或海參者,徒奪其味,而惹其腥惡」,是「劣極」的「俗廚」所為。

中秋節吃螃蟹注意事項

一、蟹要吃鮮活的,蟹要現蒸現吃,生蟹不要吃,不要存放。

二、吃不完,剩下的蟹一定要保存在乾淨、陰涼通風的地方。

三、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

四、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

五、蟹和柿子不能同時吃,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

六、梨味甘性寒,蟹也性寒,二者同食,易傷人腸胃。

相關焦點

  • 關於中秋節的最早起源,盤點中秋節各地美食以及風俗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追溯下來,更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以及中秋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和中秋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甚高。如今中秋節將至,學長今天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中秋節的起源,以及中國各地關於中秋節的風俗習慣,還有美食。
  •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盤點老一輩留下哪些習俗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一些自然習俗自然少不了,但是雖然代代相傳,也有很多習俗被忽視了,很多網友對中秋節的風俗也只停留在吃月餅這一項活動上,其實有關於中秋節的習俗還有很多。   吃月餅   據現有記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源於唐代,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其美味可想而知。
  • 中秋節有吃什麼的風俗 中秋節的風俗是吃什麼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陰曆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中秋節這一天月亮很圓,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節,古人習慣稱圓月為團圓,所以中秋節又稱為「團圓節」,顧名思義就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那麼大家知道中秋節有吃什麼的風俗嗎?一起來看看吧。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中秋節的那些傳統美食
    每到各種節日的時候,最讓人開心的莫過於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美食了,馬上就要到來的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其實還有很多傳統美食。中秋時節,正是柿子成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柿子又大又甜,新鮮柿子只能當季用,不宜存放,只有中秋前後才能吃到新鮮的柿子,過季後,只能吃到柿餅。
  • 中秋節的傳統風俗_中秋節習俗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中秋節的傳統風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中秋簡介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春節、端午節、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6] 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 中秋節真正的來源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 中秋節真正的來源你造嗎?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起國家開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節假日之一,每年中秋在外工作的人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
  • 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一些知識,你了解嗎?祭月的西瓜要怎麼切?
    當然,中秋節的名字還有許多,比如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等等,不過人們一般稱之為中秋節,民間則多數稱之為八月十五。那麼八月十五為什麼被稱為中秋節,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分析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了。
  • 中秋節的起源和風俗
    中秋節又稱月節、月夕、仲秋節、端正月、團圓節,又因在8月15,還叫八月十五,八月半等名稱。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對月亮的崇拜以及在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在民間受到皇帝祭月的影響,人們也在月下祭拜,祈福保佑平安這是原因之一。
  • 2020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啥意思?農村有哪些風俗呢
    導讀: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普及一下中秋的有關知識,比如什麼時候是中秋節?是陽曆還是農曆?中秋節的農村一些風俗等,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時間真快,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說明到中秋節的時候一年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還有三個半月就到春節了。而一個月的的時間就怕每個月的15號,過了15號一個月也要過去了。2020年中秋節是哪一天呢?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
  • 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新一年的中秋節還有幾天就到了了,大家在忙碌的奔波中,還有多少人能過一個圓滿的中秋節呢?還有多少人記得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呢?這裡智慧君就給大家簡單說說中秋節的一些習俗吧!在節日當晚,一家人都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大家都要吃這麼一塊,這代表了是這個家的一份子,象徵著家庭團圓。
  • 孕婦能吃螃蟹嗎,懷孕能吃螃蟹嗎?孕婦吃螃蟹有什麼危害
    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可以。但我的建議是,懷孕時最好還是謹慎吃!根據中醫理論,孕婦不宜吃螃蟹的,因為螃蟹性寒。孕婦進食後可能引起出血或先兆流產。從西醫的角度來看,螃蟹是高蛋白食品。孕婦可以通過螃蟹來補充蛋白質。
  • 吃螃蟹為什麼要蘸醋?吃螃蟹蘸什麼醋最好?
    那麼吃螃蟹為什麼蘸醋呢?一般情況下,吃螃蟹的時候都會蘸醋,這是很常見的一種吃法,這樣不僅可以去除螃蟹的腥味,還可以殺毒消菌。那麼吃螃蟹蘸什麼醋最好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吃螃蟹為什麼要蘸醋?螃蟹是一種寒性食物,而且可能還帶有一些細菌,而蘸著醋一起吃不僅可以有去除螃蟹腥味。減輕寒氣的作用,還可以增加螃蟹的鮮味,另外醋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所以說吃螃蟹最好是蘸點醋一起吃。吃螃蟹用什麼醋吃螃蟹用什麼醋,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與地域有關。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人們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的別稱較多,許多地方還稱月餅為小餅,團圓餅,月團,宮餅,胡餅等,主要作為中秋佳節祭拜月神的貢品,後來慢慢流傳至今,便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因為中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又圓又大,十分明亮。
  • 中秋節的由來、傳說故事、各地風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起源: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為什麼叫中秋節嗎?
    我國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據記載,周代,中秋夜就有迎寒和祭月的習俗。《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唐書·太宗記》就出現「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詞了。可見,唐代中秋節已成為節日。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給孩子看看繪本裡的中秋,感受濃濃的中國味兒
    今天要給大家來推薦的是最近即將要過的關於中秋節的繪本,像中秋節這樣的傳統佳節呢,我們都是每逢佳節倍思親,而且大家就是有一種約定俗成的一種默契,就是想要團圓、團聚在一起,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那在這種萬家團聚的節日當中呢,其實爸爸媽媽也很想帶小寶寶一起感受這樣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