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一直以來,成都市天府新區萬安幼兒園都把家長工作、家園共育作為重點工作來做。「尊重與愛」是幼兒園有效開展家園共育的前提,成都市天府新區萬安幼兒園圍繞「有愛就有未來」的辦園思想,積極踐行「四愛」園訓,本著「孩子入園,家長入校,孩子離園,家長結業」的家園共育工作思路,創新開展各種家園共育活動,幫助家長正確了解幼兒教育,掌握科學先進的育兒知識,家園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有效的管理機制,家園共育規範化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將家長工作融入幼兒園工作思路,計劃安排到月,具體落實到周,建立家長委員會制度、職責,強化過程管理,確保家庭教育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
2.建立家長委員會。每年重組家長委員會,實行園級、年級、班級的分層管理模式,定期召開家委會,收集家長的建議和意見,推動幼兒園工作的開展。
二、「五定」——建立健全日常家長工作機制,家園工作常態化
1.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園級或班級家長會將辦園方向、辦園水平和教改成果及舉措告訴家長,介紹幼兒現狀及保教並重。科學育人的方法,也讓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為家園共育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2.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開放日是萬安幼兒園向家長展示辦園理念、課程實施、教師隊伍的良好渠道,為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搭建有效平臺,家長們通過半日觀摩、角色體驗日等,構建了家園良好溝通的橋梁,達到共育目的。
3.定期家訪。家訪採用實地家訪、電話家訪或重點個別家訪等多種方式了解幼兒,並對特殊幼兒對症下藥,使孩子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4.定期舉辦家長學校講座
(1)以專家為核心的互動
近年來,萬安幼兒園先後邀請了心理諮詢師彭海萌、家庭教育專家陳時策、成都電視臺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陳嶽、餘永紅教授等來園就幼兒教育方面的內容進行交流,為家長提供具有操作性和實用性的科學育兒知識和經驗。
(2)以教師為核心的互動
各班教師根據幼兒情況與家長進行交流與探討。小班以分離焦慮、均衡膳食、生活護理、自理能力的培養等專題講座為主;中班以安全意識、營養膳食、行為習慣、防病專題等專題為主;大班以幼小銜接、文明禮儀、學習習慣等專題為主。讓家長們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以家長為核心的互動
幼兒園提供育兒沙龍、故事爸爸媽媽、春遊、文化之旅等平臺,讓家長暢所欲言,分享教育經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5.定期召開家委會或舉辦家長座談會。全方位讓家長參與、監督教育教學、衛生保健到夥食、安全等各項工作,並聽取家委會成員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從而更好地實現家園互動。
三、「七建」——拓寬家園共育途徑,家園工作科學化
1.建立「家園接送卡」
萬安幼兒園嚴格執行安全接送制度,使用接送卡接送幼兒,以最方便、快捷、透明的方式與家長充分交流信息,形成幼兒園家庭教育互動,便於及時有效地教育孩子。
2.建立「家長園地」
各班開設家長意見簿、家園親子欄、家園直通車等,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一日的活動情況,及時向家長傳遞班級教育情況,使家庭和幼兒園對幼兒實施協調一致的教育,促進幼兒發展。
3.建立「幼兒個人成長記錄冊」
《幼兒個人成長冊》主要通過收集幼兒的作品、語言、表現,記錄幼兒在多個領域的發展水平、特長、進步和成就,為幼兒的成長提供階梯。
4.建立「園長接待日」
幼兒園將每周五定為園長接待日,家長可以直接將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對幼兒園的意見、建議反映給園長,面對面的解決問題,為更好地創建家園信任橋梁搭建平臺。
5.建立「家長意見箱」
為了規範幼兒園的管理制度,萬安幼兒園增設了家長意見箱,廣泛了解各位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讓家長朋友們隨時監督幼兒園的工作,便於改正不足,提高辦園水平。
6.建立「家長助教隊伍」
幼兒園根據家長的職業特點、興趣愛好、特徵,通過自薦和他薦結合的方式組建了一支功能互補,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家教經驗的家長助教隊伍,為幼兒園的教育注入新鮮活力。
7.建立「園訊通、微信公眾平臺、班級QQ群」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進駐千家萬戶,嘗試利用電腦、手機平臺開創的微信公眾平臺、QQ群等網絡溝通讓教師與家長交流零距離。
四、「八進」——豐富家園互動主題,家園工作多樣化
1.三月進園,角色互換體驗活動
促進家園相互了解與認可,真正做到教師、孩子、家長零距離接觸,進一步實現「家園攜手,與孩子一同成長」的目標。
2.四月進園,親子運動文化月活動
四月,萬安幼兒園開展了爸爸專場、媽媽專場、家庭運動會、同讀一本書等活動,讓家長參與幼兒園親子運動與文化活動,提供更多平臺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走近幼兒園教育。
3.五月進園,親子製作活動
燈籠製作、圖書製作、科學小發明製作、包餃子、做壽司等親子製作,增進了親子關係,融洽家園情感。同時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
4.六月進園,歡樂一夏活動
六月是幼兒快樂的日子,也是家園互動緊密的日子,幼兒園充分利用六一兒童節、畢業季的季節特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家園合作讓幼兒度過幸福的童年時光。
5.九月進園,有愛陪伴月活動
幼兒園以「重陽節」為契機,挖掘教育價值,分別邀請祖輩入園開展「尊老、愛老」主題活動。為了小班孩子入園平穩過渡,每學期第一周,幼兒園安排了精彩紛呈的「小班新生陪伴周」,讓寶貝們熟悉幼兒園、熟悉老師,與老師、同伴初步建立情感。
6.十月進園,有愛牽手活動
為了讓家長更清楚地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模式,萬安幼兒園定期的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班級,參與齊升旗、觀摩幼兒各類教育教學或遊戲活動,促進幼兒園、孩子、家長三點式共育橋梁的搭建。
7.十一月進園,自理能力展示活動
幼兒園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及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制定了不同的自理能力培養的教育主題活動,如:生活能力大比拼、幼兒活動亮相展示、幼兒進餐自主管理展示等,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學習、生活情況,增進對幼兒園教育的認可,最大化爭取家長對教育的支持與配合,共同呵護孩子的未來。
8.十二月進園,新年歡樂周活動
為讓孩子們感受新年的節日氛圍,幼兒園利用節慶讓家長入園參與各項活動,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增進子女與父母的情感,同時讓家長們見證孩子的成長點滴,有效地促進了家園共育。
三、「三個幫幫團」,彰顯家園共育特色
為充分挖掘與有效利用家長資源,多元化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提高家園共育針對性、實效性,創新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模式,彰顯家園共育特色,幼兒園成立三個特色幫幫團:爸爸團、媽媽團、祖輩團,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園合作活動
1.爸爸團
爸爸是孩子成長中的路燈,是孩子的好夥伴。為了增進父子之間的感情,讓爸爸勇敢、力量、堅強的性格特徵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示範和引領,帶給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幼兒園開闢爸爸活動專場:爸爸運動會、專題培訓、軍人爸爸進課堂等。讓爸爸們的激情感染著每一位孩子,同時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到了爸爸們的陽剛之氣,喚醒家長的童心,喚起家長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也喚起家長和孩子親密相處的行動。
2.媽媽團
媽媽的愛柔情似水,爸爸的愛沉穩而堅韌。幼兒園開闢了媽媽活動專場:媽媽運動、專題培訓、我和媽媽共讀一本書等,這樣的活動媽媽不是觀眾,是主角,媽媽既是選手,更是榜樣。媽媽們樂於運動、團結合作,張揚美麗,為孩子們樹起了一面鮮豔的旗幟。
3.祖輩團
祖孫同堂,精彩無限。萬安幼兒園先後開展了中秋爺爺奶媽教我做月餅、種植園的能手、民間老藝人的絕活、爺爺奶奶和我們包棕子、隔代帶是愛還是害專題講座等活動。祖輩走進課堂也變成萬安幼兒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成為萬安幼兒園家長學校中一個常態而又有特色的活動,也吸引了更多的祖輩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來。
近年來,幼兒園不斷在家園共育進行著園本探究,家園教育的合力也在不斷顯現,促進了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今後,家園共育工作仍是萬安幼兒園需要繼續探究和解決的問題,齊心協力,共同努力,開闢出幼兒幸福成長的全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