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歷年高考狀元欽點的複習方法中,都離不開「錯題本」這一法寶,用對了錯題本,你不僅能在期末考試前單科漲分20+,它更是你高三複習時的「大殺器」!
50天,把拖後腿的數學變成高考優勢科目
一個好的錯題本,需要滿足以下3個要求:
❶ 對犯錯的原因的總結,而不是錯題本身;
❷ 是一套高效的系統,便於複習查閱;
❸ 只有經常回顧,錯題本才會發揮作用。
下面,我們來仔細說說好的錯題本該怎麼記?怎麼用?
錯題筆記幾個常見問題與方法:
1. 所有做錯的題都要記嗎?
錯誤原因分類:
(1)純粹看錯/筆誤的。加號看減號?單位寫錯?
(2)完全不會。知識點沒背?壓根不知道考查什麼?
(3)一知半解。會背公式不會套用?算到中途卡殼?審題有誤?
首要記錄(3)的錯題,有時間就記錄(2)的經典題,偏題怪題不記,(1)不用記。
2. 所有題不分類型,先來後到記錄可以嗎?
記錯題最重要的是「分版塊」,90%的同學都搞錯了:按照時間順序記錄,導致複習時翻本子找題的時間比看題的時間都多,事倍功半。
以物理為例,物理大框架分為「聲/光/電/力/熱/原子」,每個版塊下有小框架。
錯題本內部結構:電學從前第一頁開始記,力學從最後一頁開始記,中間空著不要緊,不怕浪費;或者用活頁本,單獨買紙加頁,調整位置也方便。
3. 必須把題目一字不漏地抄寫到本子上嗎?
不是。「字數多」≠有用,「錯題本,是對犯錯的原因的總結,而不是錯題本身」。
需要記下來的部分是:題幹、知識點名稱與考察頻次、解題步驟——有公式,就默寫在旁邊,長知識點不用默寫,標記在教材中的位置,解題步驟一步都不要省略,標紅加粗犯錯的步驟。
4. 可以在試卷和習題冊上標記嗎?
當然可以。但每個時期使用的資料不同。
高一高二的同學,建議單另用本子記錄,平時的考試卷可以在期中期末單科複習時派上用場,但是很容易搞混弄丟,不適合留到高三複習。
準高三的同學,一輪複習開始做完整的高考真題試卷,那麼你訂正後的卷子就是最好的錯題本;二輪複習時,各科老師指定的練習冊也非常適合充當錯題本,不用單另記到本子上,你會一直翻練習冊直到高考前。
分析錯題時,每個科目的側重點和方法不同。
1.數學:記轉化
什麼是記轉化?解數學題的難點在於想不通中間式是怎麼轉化到下一步的,我們總說學霸有「跳躍性思維」,其實是因為學霸在每個步驟間的轉化很順暢,而普通學生要艱澀得多。
所以,記數學錯題,重點在於記錄「推導轉化」的那個點。
2.英語:記難句/生詞
英語和語文是最不需要錯題本的科目,題目長,解答口語化、記錄很浪費時間。建議給閱讀中的長難句劃分語法,然後就是背單詞背單詞背單詞。
3.物理:記模型
物理其實是所有學科中短期提分最快的一科,高中物理就是套模型,基礎差又想速成的,按照大框架,把錯題分模型記錄。
4.化學:記特殊
1. 物質不同狀態的特殊顏色
2. 實驗中的聲光形色反應
3. 粒子濃度計算題(記錄重點:方程式,原理的個人創意理解,分析)
4. 氧化還原配平匯總(默寫一百遍,不信記不住)
5.生物:記特殊/循環
1. 各實驗中的聲光形色反應。
2. 各種循環:體液循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氮循環……教材上的圖片最準確形象,本子上記下來每個循環在哪本教材的哪一頁,考前默寫。
錯題集是個寶,用對了你的複習效率就比別人快幾倍!
1. 平時回顧
「只有經常回顧,錯題本才會發揮作用」每次新添錯題時,翻看與同一版塊內的題有什麼差別or聯繫,發現高頻出錯點,需要找題專練。
2. 期末複習
單個科目,按出錯次數與重點程度,分版塊複習。
比如,考前一周,按照圖中1234順序,類平拋、磁場、圓周運動、天體、光電效應……估計每個版塊的複習時長,分到考前7天的固定時段。
3. 高三複習優先級排序:錯題本>高考卷>練習冊>模擬題。
很多同學的錯題記錄並沒有按照最科學的方法來做,沒關係,這不意味著你手上的錯題本沒有用,只是需要花功夫做標記:
在每一道題的旁邊,按上文說的「分版塊」,標記所屬版塊與知識點名稱,儘量用不同的顏色、圖案,以便複習時查找。如果再開錯題本,按照上文的方法來做就好。
快快實踐起來吧!好的方法值得堅持,讓手中的錯題本,成為你下次考試的提分利器!
在此,祝2020高考生旗開得勝,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