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溝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2020-12-20 中國西藏網

  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九寨溝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並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一場突如其來的7.0級強烈地震,將美麗九寨撕裂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口」,從地震次日起,九寨溝就停止了遊客接待。


新建的阿壩地震預警臺點。(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據四川省地震局介紹,震後3年來,九寨溝通過恢復重建建立的「護身鎧甲」,主要體現在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風險排查等方面。

  ——地震預警,提升區域監測預警能力

  「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四川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並與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融合,做到「一體化設計、多元化產出、多網融合、一網多用、多級服務」。


災後恢復重建的九寨溝漳扎鎮小學。(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該項工程將提升區域監測預警能力,全面提升當地地震緊急信息服務能力,並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目前,工程臨近竣工,後期工作正緊鑼密鼓按計劃推進。

  ——斷層普查,摸清地震災害危險性

  搞清楚地震活動斷層的分布及活動特徵、危害性,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的前提和基礎。在九寨溝地震1周年之際,四川省地震局全面啟動《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阿壩活動斷層鑽探。(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作為項目實施的先行區域,九寨溝所在的阿壩地區活動斷層普查各子項目率先啟動。截至目前,阿壩斷裂1:5萬地質填圖項目、松潘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阿壩州1:25萬活動斷層普查項目、阿壩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進展順利。

  ——抗震設防,保證建築物抗震設防能力

  作為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九寨溝在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堅持把抗震設防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工作。得益於這一工作的紮實推進,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震級大卻傷亡輕,加強抗震設防能力也成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經驗。


九寨溝漳扎鎮滑坡治理工程。(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為確保建築物達到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阿壩州制定《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制度》,把抗震設防備案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範疇,建立建築物抗震設防管理長效機制。

  在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阿壩將抗震設防工作納入建設工程在線審批平臺,推進監管工作落實。此外,阿壩防震減災、住建等部門還加強對農村地區群眾的抗震設防宣傳,舉辦建築工匠培訓,提供民房設計圖集,指導落實抗震設防措施,促進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

  ——隱患整治,減輕地震災害風險

  九寨溝7.0級地震遺留下的潛在威脅包括825處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當地政府已組織實施14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完成63處地災排危除險工程、9處景區地質災害工程治理、76處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建成九寨溝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120處應急避難場所、地質環境管理和山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等信息化平臺,全縣特別是景區的防災減災綜合能力明顯增強。


九寨溝諾日朗瀑布再現往昔壯觀美景。(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九寨溝的生態環境同樣遭到地震嚴重破壞,按照「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方式,九寨溝縣優先啟動13個生態環境修復保護項目。目前,當地震損的植被正加快恢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態修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

  ——風險排查,實現地震災害應對常態化

  如今,地震災害風險排查已成為阿壩年度例行工作。阿壩將地震災害納入全州重大風險防範與化解範疇,每年年初派出工作組深入重點危險區開展地震風險排查工作,提升地震風險應對處置能力,做到防患未然。


災後恢復重建的九寨溝縣城。(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九寨溝地震應急結束後,在總結經驗基礎上修訂完善《阿壩州地震應急預案》,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並推動全州實現地震應急演練常態化。同時,阿壩近年來利用防災減災日、九寨溝地震紀念日等重要時段,深入鄉村、社區、寺廟,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普遍提高,「與地震風險共處」也逐步成為民眾共識。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美麗九寨「安全」歸來——紀念2017年「8·8」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
    從2017年8月9日起,往日熱情好客的九寨溝停止了遊客接待。歷經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取得抗震救災的階段性成果之後,2017年11月8日,四川印發《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5個專項實施方案,標誌著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全面啟動,並明確提出了「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在安全評估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景區開放」的重建目標。
  • 8.8九寨溝地震兩周年探訪:九寨溝有望2019年啟動試營業
    九寨溝地震是什麼時候幾級地震?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兩周年。經過兩年的恢復修整,九寨溝景區已煥發新顏,宛若仙境。位於阿壩州松潘縣的九黃機場已恢復航班運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九寨溝景區有望今年啟動試營業。
  • 地震後3年,九寨溝竟然變成這樣了?
    九寨溝美景圖片來源|網絡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一場突如其來的7.0級強烈地震在九寨溝發生。一處處美不勝收的景致遭到地震毀壞,叫人嘆息。上周末,是九寨溝震後3周年的日子。這個經歷過大劫難的人間仙境是否得以歸來?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付碧宏研究員團隊,對外發布了九寨溝災後重建最新遙感監測和評估結果。
  •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四川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將建成地震緊急信息服務平臺及技術支持與保障阿壩分中心、九寨溝服務站,在中小學校、應急單位和部分政府機構設置地震預警終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為當地政府應急指揮決策、公眾逃生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地震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 九寨溝抗震救災 四川在行動
    九寨溝抗震救災 四川在行動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序有力有效地組織救援,四川吹響了抗震救災集結號。  【四川省委、省政府】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並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預案,抗震救災工作全面啟動。
  • 8.8九寨溝地震三周年_淨土阿壩_專題__中國網·錦繡天府
    > 專題 > 淨土阿壩 > 8.8九寨溝地震三周年 > 列表 「諾日朗瀑布顯得更加氣勢磅礴」6月18日,站在九寨溝景區諾日朗瀑布前,由二十多家中央、省、州級媒體組成的採風團目睹了這飛流直下的壯美畫面,不禁發出感嘆:「九寨溝太美了,真是人間仙境!」
  • 直播回放:四川阿壩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
    直播回放:四川阿壩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 直播回放:四川阿壩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華龍網滾動播報。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四川在線記者 付真卿今天是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今天是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
  • 四川九寨溝7級地震|記者手記:飛九寨溝航班大面積延誤取消 進災區...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恆 8月9日,我和同事從北京輾轉飛往九寨溝的路上,因地震影響到航班、公路,經過多次機票退改籤,始終沒能如期到達震中。而我發現,各地的同行、全國的旅客,也面臨著同樣的遭遇。最新的消息是,截至8月9日17時,災區滯留遊客已基本轉移疏散完畢,共計將遊客4.7萬餘人疏散轉移出地震區域。
  • 每天最多接待8000人,涅槃歸來的九寨溝冬季怎樣玩?
    在它最輝煌的時候,無情的地震悄然而至,後來有人說「還好這場地震發生在晚上,不然白天商戶開始營業、遊客開始參觀,那麼損失更大」。地震吞噬了25條鮮活的生命,也重創了九寨溝景區。諾日朗瀑布發生垮塌,局部斷裂,只剩一股急流從裂縫處瀉下、火花海受損嚴重,出現40米長決堤,幾乎消失殆盡,受損發生改變的遺產點多達27處。
  • 國土部專家分析四川九寨溝新疆精河為何發生地震
    國土部專家分析四川九寨溝新疆精河為何發生地震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國土部網站消息,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8月8日晚間發生7.0級地震,截至9日9時25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
  • 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 科技企業做了哪些援助?
    根據中國移動披露的數據,截至昨日晚間22:30,四川移動已累計出動搶險人員61人次,保障車輛15輛次,油機35臺,應急通信車2輛,衛星電話3部,可攜式衛星設備一套,另有4臺應急通信車待命,隨時出發。目前九寨溝景區的固話、寬帶和4G網絡都已保證暢通,由於滯留九寨溝景區的遊客較多,為避免電話擁塞,中國電信提醒遊客多利用4G數據網絡發送溝通信息。同時鑑於九寨溝景區遊客較多,中國電信對四川全省開啟免停機服務。九寨溝地震發生在熱門景區,再加上正值暑期旅遊旺季,遊玩的遊客眾多。
  • 在參與九寨溝地震救援中 國內零售企業做了什麼?
    上午10點17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又發生4.8級餘震,震源深度26千米。此前,新疆精河也發生6.6級地震。四川九寨溝縣7.0級地震發生後,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地震發生後,國內各大零售企業也都紛紛緊急啟動救災機制,以不同方式援助災區。
  • 九寨溝地震原因分析 大陸板塊擠壓造成走滑型地震
    就在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9日凌晨5時,經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傷。為更好開展震後救災工作,共青團四川省委發出倡議,倡議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夥伴,專業、理性、有序參與「8.8」九寨溝救災工作,在未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前,暫時不要盲目前往災區,留出救援通道。四川團省委擬立即成立四川省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協調中心,擬在九寨溝建立工作站,協調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夥伴有序參與。那麼這次地震原因到底是什麼?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將建成地震緊急信息服務平臺及技術支持與保障阿壩分中心、九寨溝服務站,在中小學校、應急單位和部分政府機構設置地震預警終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為當地政府應急指揮決策、公眾逃生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地震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 大數據解析九寨溝地震72小時輿論場
    從汶川到九寨,9年之後,災難再次降臨阿壩州,曾經被認為是「人間天堂」的九寨溝一時間卻狼藉一片。  每一次地震的到來都給當地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災難,每一次也會牽動媒體人敏感的神經,下面我們就用數據解讀災難是如何被媒體關注和報導的。  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對於地震災難無疑是重要的時間節點。
  • 九寨溝地震災情有無擴大可能?中國地震最多的省份究竟是哪裡?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了
    2008年汶川地震的陰影猶在,這一次美麗的九寨溝又發生7級地震。人們不禁在問,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那麼從大數據看,中國地震最多的省份,究竟是哪裡?記者從四川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截至8月9日18時25分,經初步核查,地震已致19人死亡,263人受傷(10人重傷,危重3人,253人輕傷)。據統計,九寨溝已經轉移出縣8000餘輛旅遊車輛,基本完成了對全部遊客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疏散轉移。
  • 平安,九寨溝!外媒關注中國地震 各國網友為災區人民祈福
    各國網友紛紛留言為中國四川九寨溝災區人民祈福,向救援官兵致敬,希望受災人員儘快脫險,願遇難者安息。   海外媒體關注九寨溝地震災情及救災進展   法國《費加羅報》網站在關於四川地震的報導中引入人民日報英文推特帳號於北京時間8日22點52發布的視頻推文,同時引用人民網的報導稱600名消防官兵已被赴往現場救援。
  • 【九寨溝地震最新消息匯總】川人不曾負國,國人絕不負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今日(8月9日)0時24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根據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震情災情綜合判斷,決定啟動國家Ⅱ級地震應急響應。  為何從Ⅰ級變為Ⅱ級?小編注意到,根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Ⅱ級響應是「應對重大地震災害」的響應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