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兒多、敏感、巨難哄,家有「敏感高需求孩子」,父母怎麼辦才好

2020-08-28 育兒琦說

事兒多、敏感、巨難哄的娃

五一外出,好久不見的朋友拖家帶口地見面了,娃們在一旁的沙坑中玩得火熱,我們幾位老母親趁著這「天賜良機」開始忙裡偷閒。

聊完疫情宅家「修仙」的日子後,我們又聊到了找工作、買房子的話題,兜兜轉轉,話題最終還是落到了熊孩子身上。

小雨媽媽說:「今天要出門前,我快被氣死了。」

見我們一臉詫異,小雨媽媽接著說:「收拾完大包小包、給小雨換好衣服後,我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臨要出門了,小雨又非要換長外套穿,35度的天氣,穿這玩意兒幹嘛,我把小雨拿過來的外套放到了沙發上,準備換鞋出門時,小雨就不願意了,非要穿那長外套,威逼利誘後,他還是要穿,我心想『穿就穿唄,等坐上了車再給他脫了』,於是就隨他了」

「到換鞋了,又要穿之前那雙『兔兔鞋』,額,感情到現在他疫情宅家過冬的這段日子還沒過完呢?!天也熱,我也熱,脾氣一上來,我抱起他選了一雙鞋子就去地庫了」

「在去地庫的過程中,小雨邊哭邊用小手打我,在車上也只看窗外,壓根都不瞧我。我以為這樣就過去了,結果半路他又要喝水,看到我拿的是保溫杯就又開始作了起來——『我要新的杯子,我不要用這個』還讓爸爸現在開車拐回去……也不知道他怎麼這麼多事兒呢」小雨媽媽一口氣把話說完了。


聽完小雨媽媽的吐槽後,其他媽媽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吐槽了起來:

「我家琪琪事兒也很多,餅乾要從一頭吃,不小心弄斷了還要你去修;麵條要吃一整根的,一旦發現有斷的就立刻推碗不吃了;從不在學校拉​臭臭,死活都要憋到家裡去解決」琪琪媽媽說道。

「我家也是,電梯都得他來按,你一時忘記按了一下,他就給你生氣,搞得我好幾次自己坐電梯時都忘記按電梯了;還有開門,得他自己用鑰匙打開才行,你要去幫他,他還跟你急;晚上睡覺必須得把水杯放在他那邊的床頭柜上,忘記放了或放錯了,就是二半夜也得去糾正」涵涵媽媽說完,自己都無奈的笑了。

「我家糖豆也是這兒,從出生開始,就敏感需求高——抱著走來走去才能睡著,一停下來不出半分鐘就會醒;外出上廁所很難,不是說有味兒,就是覺得和家中的馬桶不一樣;晚上讀書,拿的所有書都要讀完,就算他睡著也不能停下來,否則一定會很神奇的醒過來;拉的臭臭要自己親手按按鈕衝走,有次Z先生在家帶他時順手幫他衝了,糖豆又是哭又是鬧的,就差逼著Z先生將臭臭撈回來了」我說道。


說完,老母親們相視一笑,仿佛在說:「我懂我懂~~」

可孩子為什麼會這麼事兒多、敏感、巨難哄呢?

敏感高需求孩子

像糖豆、小雨這樣的「多事」娃,其實屬於敏感高需求孩子,我們覺得他們事兒多、要求多、易情緒化、難搞,其實這是他們天生情感細膩、做事力求完美、觀察敏銳的表現。

那麼,哪些孩子是敏感高需求孩子呢?

關於「敏感高需求孩子​」,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伊萊恩▪阿倫給過一個概念——「敏感高需求孩子是那些與生俱來就對細節捕捉敏感的人,他們能迅速捕捉到細節的變化,並作出比普通人更強烈的反應。」

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又有哪些表現呢?

  • 巨黏人。媽媽做飯他要一同呆在廚房裡,媽媽外出他要掛在身上一起去,就連媽媽上廁所,他都要搬個小板凳在裡面坐等著……
  • 執念深。上廁所時必須得媽媽進去幫忙,就算尿褲子了也不讓爸爸來;晚上睡覺得穿秋衣,就算是大夏天也堅決不穿短袖;問中午要吃什麼飯,回答的永遠都是「麵條」……
  • 超敏感。只有你沒發現的,沒有他察覺不到的。家裡飛進來一隻小飛蛾,全家人都沒有發現,只有糖豆一直在嚷嚷「看~~有蟲子」,糖豆給指了老半天,老母親、老父親才看到;擦桌子時不小心移動了一點點的花瓶,糖豆就能立馬發現「不一樣,要放這兒」……
  • 反應慢。讓他跟小朋友一起玩兒,他偏不去,就在一旁看,等看過癮了,才參與進去,等小朋友陸續都回家時,他卻玩兒開心死活都拉不走了。
  • 情感豐富又脆弱。做錯了事情,還沒等你開口批評,他就開始低頭抽泣;跟人說話,若對方沒有注意,他就會情緒低落悶悶不樂;遊戲輸了,心情不好、好久才能緩過來……

言而總之,就是事兒多、敏感還特別難哄!

敏感高需求的孩子是後天教出來的嗎

敏感高需求孩子的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天使娃就會特別的羨慕,曾經我也為此很苦惱,看到別家孩子那麼好哄好帶,自己心中就會「不平衡」:「人家的孩子給什麼就吃什麼,從來不挑;困了隨便拍兩下就睡了,扔個玩具就能玩兒半天;從不會滿世界的找媽媽,更不會掛在媽媽身上不下來……」

庸人自擾了好一陣子,我才了解到,像糖豆、小雨這樣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其實並不是極少數。

心理學博士伊萊恩▪阿倫通過研究發現,有20%左右的孩子都是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只是,在20%的孩子中,有大約80%的孩子是出生在一個「不敏感」的家庭中的,換句話來說,就是其中80%的孩子的需求經常被家長忽視,或總是被粗暴、冷漠地應付。

但這並不意味著,家有敏感高需求的孩子,是家長「不敏感」的錯。

家長之所以對這樣的孩子感到苦惱,一部分是因為孩子「事兒多又敏感」的行為,另一部分是因為來自他人的評價:

  • 「這要是我家的孩子,吃個飯都要挑三揀四的,我就乾脆餓餓他好了,餓兩次他就不挑了」
  • 「動不動就生氣、哭,他在家也是這樣嗎」
  • 「哎呦,都是慣的了」

別人嘴中的評價會讓這類孩子的家長很心煩,雖然別人只看到了孩子「事兒多、敏感又難搞」的那一面,而孩子家長卻知道,孩子身上也同時有著敏銳的洞察力、細膩又豐富的情感,能及時察覺到他人情感需要並給予關心。

假如真的按照他人的建議,在孩子「作」的事情上種種強迫他——不喜歡吃的東西硬是讓他吃,逼著讓參與社交……這孩子不就是在受罪嗎;可假若放任不管,讓孩子隨性成長,孩子若真被慣壞了可又怎麼辦呢?

他人說的多了,難免會讓人懷疑「孩子事兒多、敏感又難搞,是不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問題」。

其實,有這樣想法的家長肯定不是一兩個,在這裡,我要跟眾多敏感高需求孩子的父母澄清一下:敏感高需求孩子自身的神經系統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是特別敏感的,他們全部的感官時時刻刻都處於「一級戒備」的狀態。除此,他們還擁有著極為豐富又細膩的內心世界,它就像一個放大鏡一樣,能將身體的一切情緒都無限放大。絕大多數人覺得無關痛癢的事情,在這類孩子身上,都會有強烈的反應。

  • 敏感高需求孩子在看待問題的時候都比較全面,當你問他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總是能給我們一個近乎完美又完整的回答,而其中,甚至有一些連我們大人也不曾想到的細節。
  • 敏感高需求孩子擁有著超強的「共情」能力,能理解平常人理解不了的事情及情緒。

這樣看來,「敏感高需求」非但不是缺陷,反而還是一種極其寶貴的特殊能力。

所以,不要淨聽信那些說你家孩子「有問題」的話,更不要讓孩子聽見。當然,這樣的話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教育方式還有提升的餘地、改進的空間。要記住的是,孩子的事兒多、敏感又難搞不是你一手培養出來的,也更不是孩子本身的錯。

該如何對待孩子的事兒多、敏感又難搞

雖然敏感高需求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但通過後天的適當引導,孩子也會有一定的改變。

據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安妮▪斯特萊特教授在跟蹤1300+個孩子後發現,若孩子的主要看護人總是忽視或敷衍敏感高需求孩子的需求,那麼到小學階段,這些孩子就特別容易成為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孩子」;但若主要看護人能體貼、溫柔地對待敏感高需求孩子,那麼,這些孩子也更容易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就拿小雨媽媽舉的例子來說吧,小雨在學習上基本就不用大人操心,自己主動預習、複習,遇到不會的問題時,非要全部弄懂才罷休,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的考試中,小雨幾乎就沒有因為馬虎大意而丟分的情況發生。

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敏感高需求孩子往往對自己要求很高,不僅能觀察到更多細節,還能深度思考,進行配合。

所以,敏感高需求這個特質,其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關鍵在於家長是如何對待的。只要引導得當,孩子在將來就能是一個懂事、體貼、細心、沉穩的暖心娃。

那麼,該如何對待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呢?

1.及時回應

遇到新事物不敢嘗試,或需要滿足他若干個條件後,孩子才願意去嘗試一下,普通孩子是如此,敏感高需求的孩子更是如此。

糖豆在一開始是不敢主動找小朋友玩兒的,就算我在一旁站著也不行。後來我就告訴他:「那個不是我們單元樓裡的宏宏嘛,之前你們還在一起玩兒過呢。這次他也在,你就跟著他一起玩兒吧!」

糖豆聽過後有些心動,但還是沒有邁出那一步。

「去吧沒關係,媽媽會一直站在旁邊看著你,保護你的」糖豆還是有點遲疑。

之後,糖豆還是要我來陪他玩兒,我想了想,就拿出了泡泡器弄出來了好多泡泡,一些小朋友被泡泡吸引了過來,紛紛和糖豆一起來抓泡泡玩兒,混熟了,糖豆才主動敢和小朋友一起玩兒,當然了,前提是我得在一旁看著~~

敏感高需求的孩子腦迴路複雜,想得多,要求的也多,多正面回應孩子的要求,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讓孩子把有利於自己的那些條件放進腦迴路中自我權衡,而不是自己在一旁亂想,越想越害怕,直至直接拒絕去做嘗試。

當然,其中也不排除有些孩子是藉機耍賴故意提條件的,若想準確判斷,還需要在平時多主動去了解孩子、與孩子多磨合才行。

2.愛的抱抱

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是有脾氣的,我們不可能去滿足孩子提出來的所有要求,也不可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耐心對待孩子。

有次,糖豆看電視有點久了,我就和他商量:「看了好久了,電視要休息一下了,寶貝也要休息休息了」,糖豆直接回了句「不要」後,就又沉迷在了動畫片中,眼看著他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就拿起來遙控器,邊告訴他我要關電視了邊按按鈕,糖豆看到被關閉的畫面後,就上來搶遙控器,搶不過還邊哭邊用手打我。

​我當時就生氣了,立刻按住了他,打了他兩下屁股。之後糖豆哭得更大聲了,狠狠摔了一下門,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了。當時我也是在氣頭上,也無暇顧及他,就這樣,我兩在各自的地盤冷靜著……

過了一會兒,房間的門開了,糖豆一邊抽泣一邊走了出來,我看著他那小可憐樣,就抱了抱他,告訴他我剛剛為什麼會動手打他。等我解釋完,糖豆親了我臉頰,用衣袖抹乾了淚水,就拉著我去玩兒積木了,而這件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

孩子要求沒有被滿足時哭鬧很正常,家長一怒之下動手打了孩子也很正常,怎麼去處理這這件事不是最先要考慮的,要先做的是擁抱孩子、接納他的情緒、與孩子達到共情。

對於敏感高需求的孩子來說,能切實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永遠比如何解決問題排得更靠前。

結語

敏感高需求的孩子事兒多又難搞,面對如此艱巨的工作,家長要給予多多的包容及支持才是。但同樣的,敏感高需求孩子也能帶給我們普通孩子無法給我們的成長驚喜——更多的體貼、關心給我們。

做家長的越是能平靜、寬容接受他們與生俱來的特殊「體質」,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就越能釋放出強大的力量來回饋你、滋養自己。

這樣的孩子或許在長大之後不一定能成為大家口中的「成功人士」,但溫柔細膩、做事穩妥的品格,對父母、對家庭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成功」啊!

願每個敏感高需求的孩子,都能被寬容、耐心以待。

相關焦點

  • 事兒多、敏感又難哄,這樣的孩子是教育出來的嗎?要怎麼對待才好
    說完,老母親們相視一笑,仿佛在說:「我懂我懂~~」可孩子為什麼會這麼事兒多、敏感、巨難哄呢?敏感高需求孩子像糖豆、小雨這樣的「多事」娃,其實屬於敏感高需求孩子,我們覺得他們事兒多、要求多、易情緒化、難搞,其實這是他們天生情感細膩、做事力求完美、觀察敏銳的表現。那麼,哪些孩子是敏感高需求孩子呢?
  • 「孩子愛哭鬧,事兒多,煩死了!」攤上一個高需求寶寶怎麼辦?
    那天閒聊,說起倆人的區別,媽媽就問我:「常爸,你說皮皮這麼難伺候,只是因為我那時候沒經驗把他慣壞了嗎?我總覺得他是天生的事兒多,當媽的雖不應該這麼說,但很多時候我真是被他煩死了。」其實媽媽說對了一半,皮皮這樣的孩子還真可能是天生的,屬於高需求寶寶,我們會覺得他事兒多,矯情。
  • 「愛哭鬧,事兒多,煩死了!」攤上一個高需求寶寶怎麼辦?
    那天閒聊,說起倆人的區別,媽媽就問我:「常爸,你說皮皮這麼難伺候,只是因為我那時候沒經驗把他慣壞了嗎?我總覺得他是天生的事兒多,當媽的雖不應該這麼說,但很多時候我真是被他煩死了。」高需求嬰兒的特點(槽點)挺多:超級敏感。睡覺掉根針都聽得見,有腳步聲都能受到驚嚇,換個人抱就煩躁不安。經常醒來。什麼都要得比別人多,唯獨睡覺比別人少。不分白天黑夜,頻繁醒,難入睡。不會自我安慰。
  • 孩子高度敏感,父母要這樣引導才對,高敏感度孩子也能成就大器
    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當天上午有一節體育課,在這節課上體育老師對全體同學進行仰臥起坐的測試,每個參與測試的同學都由老師分配的其他同學幫忙按腳。在測試過程中,由於負責按腳的同學的不好好配合,導致她的仰臥起坐發揮失常。我知道,為了能通過這項體育測試,女兒這一個多月以來,每天晚上都要求媽媽按住她的腳腕進行刻苦訓練。
  • 衣服溼一點就要換,是孩子難搞、難相處?高敏感孩子的痛父母要懂
    這種對情緒敏感,和對細微刺激敏感(不穿溼衣服),其實就是高敏感孩子的特質。如果父母了解了什麼是高敏感孩子,在養育孩子時就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了。就像有的人天生跑得快,有的人天生唱歌好,「高敏感族」就是天生感覺敏銳。因為感覺敏銳,普通人認為很平常的事情,對高敏感孩子來說都是強烈的刺激,加上孩子沒辦法用精準的語言去描述感受,只能用鬧彆扭的方式來表達不舒服或者不愉快。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很難搞」、「任性」、「很難養」。
  • 嬰兒好不好帶?要看「氣質類型」,家有高敏感寶寶,這幾點要清楚
    原來這位家有3個月寶寶的媽媽,已經被自家的「高需求」寶寶折磨的要崩潰了。據她描述,寶寶每天哄睡不僅需要她抱著孩子做蹲起,或餵奶唱歌加搖晃,而且睡覺時長就是10分鐘,不能再多。婆婆來圍觀,告訴她:「肯定是孩子不舒服,或者你帶娃方法有問題。」
  • 寶寶愛哭、黏人還敏感,怎麼制服「高需求」寶寶?試試這樣做
    但是結局可想而知,他吼得聲音越大,孩子哭得聲音越響亮……因為這事兒兩口子快頭疼死了,孩子哭的頻繁,媽媽奶水又不足,想餵奶堵住寶寶的嘴都行不通。如果你家是這情況,認命吧,你可能攤上了高需求寶寶。何為高需求?
  • 高需求寶寶這些特質很難搞,父母學會體貼入微,才可建立親密關係
    即使走親戚,娟子都不敢在那常住,寶寶好像對環境的變化特敏感,特興奮,晚上眼睛滴溜溜的超級精神,大人簡直困得要崩潰。 爺爺奶奶都說,本來以為老二是個丫頭,乖巧好帶呢,怎麼比他哥哥都難帶啊?人們不難發現,身邊的寶寶們,有的超級乖巧,該吃吃,該睡睡,就算是不高興了哭鬧,也很好哄,家裡要是有這麼個「天使寶寶」,家長不知道有多省心。可有的寶寶明顯難帶,經常莫名其妙地哭鬧,還時刻纏著父母,經常讓一家人焦頭爛額。
  • 家有「高需求」寶寶不要嫌他煩,父母要有耐心,未來會讓你驚喜
    4.哄睡難用盡一切辦法,還是落地醒,迷糊五分鐘,連哭三小時。她們基本是月亮不睡他不睡,他不睡的同時也不允許爸爸媽媽入睡。孩子不肯睡覺這個問題一直是讓媽媽們十分擔憂的問題。l 面對高需求寶寶該怎麼辦呢接納寶寶的高需求,多與孩子交流面對高需求寶寶,首先就要滿足寶寶的高需求,滿足他要抱抱的需求,經常地跟他去擁抱,然後多跟他做一下小小的互動,讓他趴一趴跟他玩一玩黑白卡,多做一做輔助這都是很好的語言,眼神和肢體的交流。
  • 孩子膽小敏感,畏畏縮縮怎麼辦?養育敏感孩子,父母要注意這三點
    這位被評價為「像風一樣的女子」的孩子,雖然體力上非常優秀,但是卻常常很愛哭。遇到陌生人或者是不熟悉的環境時更是會大哭不已。在節目中,甚至連森碟的爸爸田亮都忍不住調侃女兒道「你是來表演哭的嗎?」敏感愛哭的森碟時常讓大人們很是無奈。高敏感孩子是指那些對於環境刺激表現得更為敏感的孩子群體。通常在孩子中有15%到20%的孩子屬於高敏感兒童。
  • 家有高敏感寶寶,這些特點要了解,這些養育要點要知道
    寶寶出生以後發現超級難帶,戀奶,夜奶無數,要人抱,要人陪,黏人,挑剔,容易哼哼唧唧,情緒多變,小心翼翼,顯得膽小羞怯,不太合群,這樣的孩子通常會認為很難帶,很費心。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其實是屬於敏感孩子,全世界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是高敏感者,如果寶寶有此敏感特質,就是「高敏感孩子」。
  • 孩子膽小敏感:怪性格?錯,父母改變是關鍵
    生活中經常聽到父母抱怨自己孩子膽小敏感,可又不知道如何解決,今天我們就談論一下這個問題。01 孩子膽小敏感,父母很擔憂,但又不知道怎麼辦,歸罪於性格,無所作為,任其發展。鄰居李姐經常抱怨兒子壯壯太膽小。3歲的壯壯比較內向,平常在樓下也是自己一個人玩,不怎麼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
  • 寶寶性格太敏感怎麼辦?孩子需要一個這樣的成長環境
    這可算是把媽媽可愁壞了,不知道為什麼東東的性格非常的敏感,別的小朋友叫都叫不醒,可東東這邊稍微有點動靜就能把他吵醒。而且東東還不喜歡接觸生人,見到不熟悉的人,只會往媽媽懷裡一鑽,任憑別人怎能逗他,就是不出來。別人要是想抱一抱他,那更是不得了,死命的抓住媽媽的衣服,說什麼也不讓抱。媽媽只能尷尬地解釋說:「孩子認生。」
  • 「高需求寶寶」難照顧?父母不要嫌他煩,將來會有大驚喜
    可小林卻仿佛體內有一個無需充電的「永動機」,白天精力充沛,總是黏著父母陪他玩耍,到了晚上卻也不能安心睡覺,每晚都要驚醒幾次,導致小林爸媽也無法好好休息。小林媽媽常常憂心兒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否則怎麼會如此「折騰」,比別家孩子難帶許多。
  • 脾氣壞還是高敏感?高敏感寶寶常有的12個特徵,你娃有幾個
    朋友家有個5歲的女兒叫小雲,性格有點奇怪,在家和外面判若兩人。在家時,她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乖巧聽話;一旦到了外面,她就會變得膽小、愛哭,又黏人,就像換了一個人。可是每次帶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別的小朋友玩的很開心,小雲卻默默躲在一個角落,有時還會無緣無故的哭。每次和我說起這件事,夫妻二人都是一臉的無奈和無助。通過和她父母的聊天,我們不難發現小雲是一個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因此才會有一些讓人奇怪的表現。什麼是高敏感?
  • 「作、難搞、哭不停」,磨人的高敏感寶寶,培養對了將來能成大事
    ……總之都是一些小事,因為這些小事就哭鬧,不好哄,爸媽搞不定,通常會說這樣的孩子作、難搞。家裡有個高敏感的寶寶,先別唉聲嘆氣接下來的內容會幫這些高敏感寶寶的爸媽找些平衡感,這樣能更容易接受寶寶的「作」。02高敏感寶寶小時候磨人,長大了優點一大堆小時候因為敏感而總是哭鬧,不斷消磨著爸媽的耐心,但是高敏感也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優勢。
  • 你的孩子不是玻璃心,他\她只是高敏感
    只有家有高敏感孩子的媽媽才會理解這種處境我就問她,可是現在夏天這麼熱,你不穿短袖容易起痱子,起了痱子渾身痒痒怎麼辦啊。芊說我不管,反正我就是不穿。不管我好說歹說,她也是不穿短袖。我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說她胳膊和腿細的棍一樣,就這一句話導致她直到我寫下這本書的今天,還全年長袖長褲,不管夏天有多熱就是不肯換。
  • 高敏感會成為孩子的優點或是弱點,全靠父母的教養方式
    在人格心理學中,敏感多指那些在性格上過度在意細節,將自己的感受和變動放大並做出過激反應的認知或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敏感性,只不過其敏感水平有高低而已。面對同樣的刺激,反應比較快和激烈的人,被稱為高敏感型的人。
  • 夜醒、戀奶、哭鬧、敏感,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
    別的寶寶都能睡整覺了,也可以讓任何人抱,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累人?」 「我的孩子放不下,必須抱著才開心,放下就大哭。」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那麼這時候你的寶寶有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尤其對新手爸媽們絕對是個挑戰。
  • 孩子"高敏感"怎麼辦?家長這樣做,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34;怎麼辦?家長這樣做,孩子健康成長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的女兒今年3歲了,從小就特別的敏感。比如帶她出去玩沙子,別的小朋友都拖鞋直接進去,只有她穿著鞋小心翼翼的在那用幾根手指在捏沙子,一旦有沙子進了鞋裡,她就會大聲地哭鬧。平時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見到活躍的小朋友也總是躲躲閃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