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娟子說,最近被自己的小寶寶折磨得快崩潰了。本來這次二胎是個千金,都說女孩好帶,乖巧懂事,長大了就是媽媽的小棉襖。
可娟子說,這哪是什麼小棉襖啊,簡直就是纏人精,專門來懲罰我們的!睡覺必須讓抱著,一放下必哭,鬧得小兩口輪番上陣,心力交瘁。
孩子身邊不能離開大人,娟子上個廁所的功夫,她在那哭喊著找媽媽。平時也閒不住,在床上睡著也不消停,爬來爬去,一不小心就給你闖個禍。
即使走親戚,娟子都不敢在那常住,寶寶好像對環境的變化特敏感,特興奮,晚上眼睛滴溜溜的超級精神,大人簡直困得要崩潰。
爺爺奶奶都說,本來以為老二是個丫頭,乖巧好帶呢,怎麼比他哥哥都難帶啊?
人們不難發現,身邊的寶寶們,有的超級乖巧,該吃吃,該睡睡,就算是不高興了哭鬧,也很好哄,家裡要是有這麼個「天使寶寶」,家長不知道有多省心。
可有的寶寶明顯難帶,經常莫名其妙地哭鬧,還時刻纏著父母,經常讓一家人焦頭爛額。
美國育兒專家威廉西爾斯博士,針對這一類難纏寶寶,就提出了「高需求」寶寶的概念。
所謂高需求,是人們常說的特難纏寶寶,就是要求特多,大人要陪著孩子吃飯和睡覺,這都不能滿足,還一不小心就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毫無徵兆地秒變臉,讓家長無所適從,大人需要傾注更多精力來照顧的寶寶。
有時候爸爸媽媽對這樣的寶寶很無奈,打不得罵不得,講道理更是行不通,為什麼有的寶寶很乖巧,有的寶寶卻很難纏呢?
到底孩子難纏是天生如此,還是被家長慣出來的?其實這兩種因素都有,一方面寶寶的性格天生比較倔強,另一方面家長的教育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
01高需求寶寶形成的原因有2個,父母要心知肚明
1、高需求寶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遺傳
醫學專家認為,高需求寶寶有可能是媽媽懷孕期間,羊水曾經汙染導致氧氣不足,以至於胚胎發育過程出現異常。
或者分娩時間太長而導致寶寶大腦缺氧,造成孩子的一些腦部損害,以至於寶寶出生後敏感、易怒、好動難纏,這樣的損傷都是無法彌補的,只能靠家長在對寶寶養育過程中,倍加呵護小心,孩子慢慢長大一些就會好轉。
2、家長過度呵護培養是高需求寶寶產生的後天原因
寶寶從降生後,家長就給予了過度的呵護,二十四小時寸步不離。沒有及時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以至於漸漸給寶寶錯誤的信息,導致寶寶過度依賴母親,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離開大人就會情緒低落。
還有的太過於溺愛寶寶,說一不二,也會培養寶寶跋扈的性格,稍不如意就會哭鬧不止,不達目的不罷休。
02高需求寶寶有啥特點?父母要細心觀察
1、情緒十分不穩定,感情特別敏感
高需求的寶寶情緒變化特別快,喜怒變幻就在瞬間,有時候家長都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無從下手去哄她;還特別敏感,尤其是到了新環境,看見陌生人比較容易受到驚嚇。
2、精力旺盛,好奇心強
這類寶寶好像精力特別旺盛,白天沒見比別的寶寶多睡覺,晚上大半夜的照樣精力十足,很難哄睡,以至於家長們都很費解,不知寶寶哪來的精力。
就算寶寶睡著了,睡眠也很淺,不小心就被吵醒了;而且,這類寶寶愛動,好奇心強,不會靜靜地躺在床上,到處爬來爬去地探險,所以家長時刻要看著他們,以免出危險。
3、寶寶超級黏人,依賴性強
寶寶隨時都要大人的陪伴,隨時要家長抱著或者陪在視線範圍內,一旦離開視線,寶寶就會很焦慮,就算睡覺,也要在大人身邊躺著,就算父母稍微離開一會,寶寶好像很神奇似的,馬上就能感覺到立刻醒來,這讓很多父母頭疼,一點個人空間都沒有。
家裡的寶寶要是有以上的表現,真讓一些父母崩潰,有的被孩子磨得沒了脾氣,為了不讓孩子哭鬧,只好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百依百順,期盼寶寶長大一些,說不定就能懂事了;也有的家長採取強制的教育方式,任憑寶寶哭鬧,或大聲呵斥,認為不能依著寶寶的壞脾氣。
事實證明強制的方法行不通,只會讓寶寶脾氣越來越糟糕,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還太小,不會變通,不懂妥協,哭鬧只是他本性的流露。
聰明的家長應該首先順應寶寶的小脾氣,建立親密依戀關係,再用更多的愛和包容,來慢慢引導和培養,使寶寶的性格更加健康開朗。
03家長如何有效引導高需求寶寶,建立親密關係
1、家長務必積極回應高需求的寶寶
寶寶向家長索求回應,其實是在尋求一種心理安慰,這時候家長一定不能嫌煩,或者以培養獨立性為由對其不管不顧。抱孩子簡單易行,且在合理範圍內,父母一定積極給予回應,簡單的一個抱抱,一個親吻,可能對撫慰孩子的小心靈,都是一劑良藥。
孩子在家長的疼愛中長大,緊張的心情會越來越輕鬆,和家長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會越來越牢固。如果孩子求抱家長不理,只能讓孩子更加緊張,更增加了分離的焦慮感。
2、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少幹預精力旺盛的寶寶
有些精力旺盛的寶寶,在家裡到處爬來爬去,有些家長擔心寶寶的安全,就會給寶寶各種限制,大家在網絡視頻中看到,有的用繩拴著寶貝的腳,防止到處亂爬;有的把寶寶圈起來,局限在一個小範圍內,這樣做法都是不對的。
因為這類寶寶一旦被束縛,其反而會更加激烈,也許會做出更出格的事情,威脅到寶寶的人身安全。聰明的家長應該順應寶寶的天性,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大人陪著寶寶一起探險,守護寶寶難能可貴的創造力、探索性。
3、教會寶寶使用正確的情緒表達
一般來講,哭鬧是寶寶表達需求的一種方式,隨著孩子的成長,語言能力也在飛速發展,家長就要教會孩子,如何用語言、用行動來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哭鬧。
比如,父母們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寶寶每次哭鬧的原因後,耐心地教孩子如何用語言來表達,這樣就和孩子之間建立更有效的溝通途徑。孩子也因為學會語言表達,需求得到及時滿足,慢慢減少哭鬧的次數,慢慢改善自己的小脾氣。
總之,家裡要是有個高需求的寶寶,父母們一定要有比別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學會在累並快樂的心態中,培養出一個健康開朗的小寶寶。
你家有高需求的寶寶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