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需求型寶寶 我們可以怎麼做

2020-09-05 馬蕾醫生

我家寶寶是個十足的磨人精!!!


從出生到現在19個月,逢睡必抱,小的時候還能奶睡,現在大了、光奶還奶不暈,最後還得抱個幾分鐘才能睡著。從來沒有睡過超過5小時的覺。最近每晚嗨到12點才睡,白天只睡半小時依舊精神抖擻。

什麼都能哭:洗澡哭、洗頭哭、吃飯哭、刷牙哭、坐車哭、睡覺哭……脾氣倔強,稍不如她的意就哭,瞬間落淚的技能絕對能拿奧斯卡小金人。



曾和好朋友一起帶娃出門吃飯,朋友的寶寶是那種給他一點水果就可以安安靜靜吃上半天的類型。而我的寶寶卻是各種不滿意:坐著不舒服、抱起來也不行;要在餐廳走來走去,我站在一邊還不行、必須坐在她指定的地板上,而我當時穿著裙子實在不方便,跟寶寶解釋很久、就是不理情,於是寶寶開始尖叫、大哭,我只能妥協、坐在了她手指的地板上。然後寶寶開心的繼續轉悠,中間還時不時回頭看我有沒有離開她規定的範圍。從此,再也不敢一個人帶娃出門吃飯。


正是因為寶寶的難帶,連原本的二胎念想都給嚇退了。


我和家人經常反思:是不是我們平時太「縱容」她了,以至於她如此的「需求無度」,甚至是「無理取鬧」?



後來,當我讀到西爾斯的書之後,我了解到原來還有這樣一種類型的寶寶——高需求型。她們什麼都要的多,尤其是擁抱和吃奶,只有睡覺恰恰相反。西爾斯的前三個孩子都很好帶,到了第四個孩子時,他和妻子遭遇了挑戰。但是他沒有用「難帶」和「愛哭鬧」等負面、貶義的詞去給孩子下定義,而是用了一個更積極的詞彙——高需求。這個詞精準地指出了寶寶的要求為什麼如此嚴苛,也讓我卸下了「自己育兒方式有問題」的思想包袱。



當我意識到寶寶的這些高需求表現不再是一個問題時,我面對她就從容多了,和她的相處也就容易多了。


那麼,高需求型的寶寶都有哪些特點呢?


1、超級敏感

這類寶寶對環境非常敏銳,很容易因為一些變化而感到不安,白天易醒、晚上也睡的不安穩。咳嗽聲、腳步聲、拉窗簾、開個門……都可能把他們驚醒,這就使得他們對主要看護人產生了很深的依戀,不會接受陌生人的陪護。


2、放不下

獨自睡小床對她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她們喜歡被抱著、走動著睡覺,或是靠著媽媽的乳房入睡。只有睡的特別沉了才能輕輕放下,否則在淺睡眠時期即使是抱著她坐下,她都有可能突然醒來、睜大眼睛看著你。


3、不會自我安撫

這類寶寶對於媽媽的替代品非常挑剔,如安撫奶嘴、安撫巾,她會表達出強烈的抗議和拒絕。媽媽的大腿是她的靠墊、爸爸的懷抱是她的床,媽媽的乳頭是她的移動安撫奶嘴。也正因此,她們更願意與人親近,而不是物。


4、精力充沛,情感強烈

她們好像永動機,每時每刻都很興奮,做每件事都投入很多的精力。哭得很響亮,笑起來格外帶勁,要求得不到滿足時,脾氣也格外大。他們始終處在興奮的狀態,努力地探索,所以經常讓大人精疲力盡,但他們的高創造性也會給爸媽帶來無限的樂趣。


5、整天想吃奶

對於這類寶寶而言,吃奶沒有固定的時間。隨時隨地想吃奶,享受被媽媽抱在懷裡吸吮的感覺。


6、經常醒來

白天小睡時間短、晚上夜醒多,經常會讓父母感覺疲憊不堪。雖然睡的比別人少,但是精力依舊旺盛。


7、難以滿足,難以預料

計劃趕不上變化。今天起作用的安撫方法,明天也許就失效了。唯一不變的,就是她每天都在變化。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所有寶寶都是「高需求型」,比如對於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在「抱」和「吃」方面的需求會很高,頻繁的要吃、頻繁的要抱抱。

只是高需求型寶寶要的方面比別人更多,表達需求的情緒也更為強烈。所有的寶寶都需要親密的撫育,性格溫順的寶寶可能在父母沒有注意到信號時會轉而用其它的方式安撫自己,而高需求寶寶則不放棄表達他們的意見,直到父母滿足為止。


每個寶寶的性情差異,也是為了傳達他的需求水平。那我們該如何安撫哭鬧的高需求型寶寶呢?


1

頻繁餵奶

研究表明,餵得勤的寶寶哭鬧得更少。因為吸吮能讓寶寶釋放壓力、減輕疼痛,在媽媽懷裡吃奶可以極大的安撫好寶寶焦躁不安的情緒。有節奏的邊移動邊餵奶,可以讓寶寶吃得更好、更安靜。


2

對哭鬧迅速反應

寶寶發出哭鬧的信號,媽媽積極響應。寶寶就會很享受媽媽的反應,進而發出更多的信號,因為他知道他會得到想要的反饋。這樣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寶寶彼此習慣、彼此適應。寶寶學會更好的交流,媽媽學會更好的傾聽與照顧,雙方都對彼此很敏感,母嬰關係能夠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反之,當媽媽沒有接受寶寶的信號、而採用一些相對冷淡、克制的育兒方式時,寶寶得不到回應,就會哭的更厲害。當寶寶花了很多精力用來哭鬧時,用於成長的精力就會少很多,他可能就會長不好。而另一種結果是,寶寶會放棄哭鬧、關閉信號,退回他自己的世界,養成各種各樣自我安慰的習慣。


3

多把寶寶背在身上

抱的越多的嬰兒,行為表現和發展也越好。使用背巾,把寶寶貼在身上,不僅讓父母更輕鬆,也讓寶寶受益。

如何正確使用背巾,可以點開這篇文章了解媽媽訪談:這個神器讓我背著寶寶看世界

養育一個高需求寶寶,是對父母耐力和精力的極大考驗。如果真的遇到了一個如此特殊的高需求寶寶,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1

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每個寶寶的個性也都千差萬別。所以不能拿一套標準去養育所有的寶寶。作為父母,需要放低期待,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多一些耐心。


2

父母與寶寶的配合

雖然寶寶的高需求主要是個性使然,但是嬰兒的個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父母對於寶寶的敏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種高需求的個性是否能轉變成一種優秀的性格特質。每一對父母,最初都具備一定程度的育兒能力。當父母積極參與到育兒中,與寶寶的需求相對應,才能激發出寶寶和他們身上最好的一面。



高需求意味著寶寶需要的更多:更多的安撫、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有創造性的撫養方式。所以高需求型寶寶往往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


而我相信,一個在無限包容的有愛的環境裡長大的高需求寶寶,未來會變得更富有創造性、情感更豐富,因為她的世界是溫暖、且值得信賴的。


作者介紹



作者:何一田

首發:馬蕾孕哺育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面對高需求型寶寶 我們可以怎麼做
    正是因為寶寶的難帶,連原本的二胎念想都給嚇退了。我和家人經常反思:是不是我們平時太「縱容」她了,以至於她如此的「需求無度」,甚至是「無理取鬧」?後來,當我讀到西爾斯的書之後,我了解到原來還有這樣一種類型的寶寶——高需求型。她們什麼都要的多,尤其是擁抱和吃奶,只有睡覺恰恰相反。
  • 育兒|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高需求寶寶都是潛力股
    「為什麼我們的寶寶如此不同?別的寶寶都能睡整覺了,也可以讓任何人抱,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累人?」 「我的孩子放不下,必須抱著才開心,放下就大哭。」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那麼這時候你的寶寶有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尤其對年輕的新手媽媽爸爸們是一個挑戰。但是你也別太緊張太擔心,放鬆心態接受寶寶的一切要求,寶寶會給你應有的回報。
  • 高需求特質是?家中有難搞的高需求寶寶該如何應對?
    若能選擇的話,相信沒多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是難搞的高需求寶寶。所謂的高需求主要特質在於對基本需求的高標準並且難以滿足,頻繁餵奶加上片刻不離身,上山下海也得緊緊抱著。面對高需求寶寶,主要照顧者自身已經疲憊不堪,再加上易遭到親友或他人批評質疑而挫敗感不斷,這時候若能多個角度端詳,或許當下嬰兒的哭鬧聲會讓你崩潰的程度降低。
  • 孩子愛哭、敏感、特別粘人……家長如何應對「高需求」寶寶?
    前幾天,看到一位媽媽哭訴:高需求寶寶該如何養育啊?「我家孩子兩歲,男孩,每天都離不開人,一直以來,我都是自己帶的他。就這樣,他還是天天就愛哭,不高興就哼哼唧唧,不管做什麼都要跟在我屁股後面,就好像一條小尾巴,哪怕上廁所都要開著門才行。平時我們稍一不注意,對孩子有稍微嚴厲一點的眼神,或者有時候即便是溫和地提醒他什麼事情做錯了,他也會委屈到大哭!
  • 黏人難帶、喜歡發脾氣,面對高需求寶寶,媽媽怎麼辦?
    高需求寶寶一般都會有以下特徵: 1、 高需求寶寶對環境特別敏感。 他們喜歡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換個新環境,讓他覺得不安、害怕,就會用哭鬧來表達他的不滿。對什麼事情都總是需求不斷,屬於那種能讓媽媽抱著就絕不自己待著的寶寶,媽媽不要希望寶寶能自己老老實實的躺在床上睡著。
  • 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
    「為什麼我們的寶寶如此不同?別的寶寶都能睡整覺了,也可以讓任何人抱,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累人?」 「我的孩子放不下,必須抱著才開心,放下就大哭。」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那麼這時候你的寶寶有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尤其對新手爸媽們絕對是個挑戰。
  • 娃的這些「作鬧」行為,說明他是個「高需求寶寶」,家長偷著樂吧
    「高需求寶寶」,家長們只要花耐心堅持養育,孩子長大後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當他們長大了很可能成為學霸養育一個「高需求寶寶」確實非常的勞心費神,如果自己不是那種「高標準嚴要求」的人,攤上個「高需求寶寶」很可能會十分遭罪。
  • 高需求寶寶的常見特質,像是來討債的,實際是聰明的表現
    你家寶寶是否經常睡不安穩、作息不規律、警覺度與敏感度高、既固執又堅持、忍耐度低、較難被滿足、反應激烈、活動量大、經常讓照顧者耗盡精力、總是要頻繁喂??你家也有高需求寶寶嗎?寶寶到底是為什麼而哭鬧?爸媽又該怎麼做?心理醫生這樣說……。
  • 高需求寶寶不好帶?娃有這幾個高需求表現,恭喜將來會有高回報
    寶媽們在一起,免不了對孩子進行一番評價,有的孩子特別聽話,有的孩子則很不省心,於是就有了易養型孩子和難養型孩子的區分,其實,難養型孩子還有一個稱呼,叫做高需求寶寶,這種寶寶大概佔到了20%左右,顧名思義,跟大部分天使寶寶比較,這種孩子非常讓父母頭痛,但反過來,他們也會對父母有高回報
  • 「高需求」寶寶被稱之為「復仇者」,攤上的媽媽遭罪了
    很多媽媽用這段話開導自己,在哄睡哄到抓狂的中午,在餵奶餵到抑鬱的夜晚,在每一個起得比雞還早的清晨,在每一個無人幫助獨自療傷的深夜,面對高需求寶寶,我們除了冷靜面對,還能做什麼呢?而妹妹Sula,就是我們想討論的高需求寶寶,她是個整天要媽媽抱的小娃娃,固執,愛哭,恨不得每時每刻粘著媽媽。嬰兒時期的妹妹,喜歡喝奶和睡覺,不愛哭,是超級省心的天使寶寶。
  • 家有「高需求寶寶」,真的要瘋了……
    相比姐姐以前,簡直是太天使了,乖乖喝奶、乖乖地玩玩具,走在路上非常乖巧,吃飯也乖乖的面對高需求寶寶和天使寶寶,養育過兩種寶寶的我總結了這些經驗給爸爸媽媽們參考:1、不要隨便給小孩貼標籤雖然我知道我們家寶寶是這樣,但心理上也不要強化這種暗示,否則會更累的;蔡蔡從半歲以來就感覺「難搞」,但家人也有共識,沒有特別說破,直到現在不得不認清現實;2、耐心傾聽寶寶的需求,少玩手機分析孩子鬧是什麼心理,比如說孩子把衣服脫掉了,不要生氣不要急,也許他只是當成一種新鮮
  • 面對崩潰哭鬧的孩子,如何安撫卻不妥協?「高需求」娃真難治!
    即使過年,也只有半個月可以不送孩子去,其餘時間都有老師值班。這次假期長的過不到頭,我覺得自己過完這個假期,大概需要一個暑假才能緩過來,但現在看,暑假也無望了。我家二寶就是這樣的高需求寶寶,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多少個日夜,要在他的高滲透哭聲中度過,我感覺自己好像快聾了。長時間面對高需求寶寶,其實會讓你非常煎熬,你可能不得不打碎自我,再重組自我。或許,那個新的你,也會被擊倒,但目前並沒有很好的辦法。
  • 寶寶愛哭挑剔難伺候?可能生了「高需求寶寶」,7大原則輕鬆應對
    小林家的孩子,就是一種高需求寶寶。他們的表現比較特別,需要家長花費更多的心思去幫助孩子。高需求寶寶的與眾不同高需求寶寶,不難理解,這類寶寶屬於難養型。很多父母在一開始會以為自己沒有經驗,無法解決孩子的需求。而這類孩子和別的寶寶有很大區別,對於他們的養育,往往會使得家長們筋疲力盡。
  • 越來越多的高需求寶寶
    什麼是高需求的寶寶? 「高需求寶寶"這個詞是著名的西爾斯醫生發明的。 當他和太太在生了第四個寶寶後,他們發現對之前三個孩子起作用的方法對這個寶寶完全沒用。
  • 寶寶愛哭、磨人,如果是「撫養困難型」,順應寶寶需求成長得更好
    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生後除了吃就是睡,睡醒了還衝媽媽笑一笑,美得父母大喊:「養寶寶哪有那麼難?」我家寶寶太聽話,他在客廳玩,我就可以做家務。有的寶寶卻「鍾情」於哭,一天到晚總是在哭,餓了哭,不餓也哭;困了哭,睡醒了哭;時時刻刻要媽媽陪著,一不滿意就哭……就這樣不停地哭,搞的父母煩不勝煩。有人說,寶寶哭鬧,總有原因。有的寶寶因為尿床而哭。
  • 需要寶爸寶媽付出更多心血的高需求寶寶,都有哪些特點?
    一聽這個「高需求」很多人表示頭疼,這代表著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寶寶的的高需求表現在哪些方面呢?1、睡眠時間短,很容易驚醒,寶寶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守著才能有較長的睡眠時間。怎麼樣才能將寶寶變成舒適型的天使寶貝呢?1、每個孩子雖然有與生俱來的性子因素,但是更多的是環境和習慣引起的,寶寶小的時候,語言不通,自然無法與他講道理,但是我們可以採取延時滿足的方法,並不是說寶寶要喝奶,還讓他等一等,而是寶寶需要的物件,必須讓他通過「努力」才能達成心願。
  • 面對固執難纏的高需求寶寶,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稱讚
    小男孩馬上衝著小女孩的媽媽問:「阿姨我騎一會兒就還給妹妹可以嗎?」。在得到允許後,幾近瘋狂的玩兒起來,因為小男孩兒身體太強壯了,小女孩騎的小車子在他手裡就是個弱小的玩物。只見小女孩的媽媽對已經看到有人騎她的小車而停止玩耍的孩子說:「讓小哥哥騎一會兒,他一會兒就會還給你。」孩子爽快地答應了。結果這個小哥哥騎起來不下來,直到大家都該回家了也不還。無論媽媽怎麼反覆給他講道理就是不聽。
  • 攤上超難帶的「高需求」寶寶別怕,爸媽三步走,未來會有高回報
    往往這些「蘭花」孩子都是高度敏感的,通常這些「蘭花」孩子就會被大家稱為「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有哪些特徵?經常要抱抱「高需求」的寶寶非常希望父母無時無刻的保護他們,把他們摟在懷中,無論做什麼,父母只要抱起來就可以。這個時候父母經常會被「高需求」寶寶要抱抱的方式弄得很焦慮,一度讓父母喪失帶孩子的信心。
  • 夜醒、戀奶、哭鬧、敏感,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為什麼我們的寶寶如此不同?別的寶寶都能睡整覺了,也可以讓任何人抱,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累人?」 「我的孩子放不下,必須抱著才開心,放下就大哭。」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那麼這時候你的寶寶有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尤其對新手爸媽們絕對是個挑戰。
  • 高需求寶寶心路歷程:你的難帶寶寶是帶著任務而來
    每一個寶寶,都是帶著任務而來,讓父母去學習自己所懼怕的、匱乏的,而父母只有一次機會,再次與自己心中,那曾經在某處受傷的孩子相遇。早餐時光,鄰桌是一對夫妻,推車上坐著大約一歲多的小女孩,喜歡小寶寶的女兒一如往常的想找對方玩,而媽媽微笑地向我女兒打招呼,歡迎她跟小寶寶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