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明讀書會 《親密關係》

2020-12-14 騰訊網

  王小波說,什麼樣的靈魂就需要什麼樣的養料。我們需要愛,也需要被愛。如果我們的成長經歷讓我們感受到的愛不夠,我們就要從伴侶身上來尋求更多的愛彌補。相反地,童年接受了許多愛的人,長大了或許就成為了給予別人愛的人。但是不管是怎樣的付出與收穫的關係,我們在與另一半的親密接觸中,總免不了發生矛盾和衝突,如何化解衝突收穫幸福,是我們在追尋真愛的路上必須通過的難關。

  導讀

  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小編很喜歡的一本書,是由克裡斯多福·孟編寫的《親密關係》。相信對於許多正處於戀愛中,或者是剛剛結束一段感情的讀者來說,閱讀本書時你可能會感同身受甚至對號入座。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都曾經經歷過痛苦、恐懼,也體驗過開心與快樂,我們渴望建立真摯的親密關係,卻又害怕再度受傷。總說人是善變的,如何在一段感情中變得越來越愛彼此,而不是越來越冷淡,似乎這是一門人人都要努力修習的功課。

  關於作者

  本書作者克裡斯多福·孟是一位有著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他從1993年開始就致力於研究人類的親密關係,至今已有20多載。他運用廣泛的經驗,幫助個體解決生活中的困惑與難題,進而達到更好的生活水平。他還是專業的親密關係諮詢專家,出版了多部與此領域相關的著作。

  關於本書

  《親密關係》是一本探討伴侶之間關係的作品。作者通過大量相關案例,結合心理學在親密關係上的研究成果,得出結論:我們在相愛的過程中向對方索取的,往往是我們童年缺乏的。作者指出,在親密關係中,衝突不可避免,我們也經常認為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讓感情持久。作者卻認為,單邊改善也能讓我們抵達靈魂關係的彼岸。在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脈絡,指導我們穿越親密關係的複雜障礙,回歸親密關係的本質,感受愛帶給我們的幸福。

  你將學到

  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

  衝突的三種類型

  衝突在親密關係中存在的原因

  化解衝突的方法

  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

  在書中,作者將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分成了四個階段。在這樣的關係裡,隨著時間變化,彼此之間感情的變化也顯得有跡可循。我們總是聽說愛情難長久,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再怎麼如膠似漆的兩人也會有不可磨合的矛盾和衝突。一旦這樣的矛盾和衝突大過了彼此之間的愛意,那麼關係的結束也就自然而然。對親密關係四個階段的狀態詳細了解,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防止陷入愛情的「既定」發展軌道中。

  親密關係的第一階段是「絢麗」階段。「絢麗」就是蜜月期,每一段感情的開始總是美好的。我們總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在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一開始肯定是相互吸引的,在彼此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對方身上的閃光點,再一步步碰撞出浪漫的火花。作者認為這個時期我們都帶著濾鏡看對方,也就是月暈現象。我們認為對方剛好符合了我們所有的對另外一半的想像,覺得對方特別,即使有缺點,也是可愛的缺點。這個階段,我們甚至可以為了對方放棄自己的要求,降低自己的期望。

  但是在「幻滅」階段,也就是親密關係的第二階段,雙方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此時光環效應不再強烈,我們不再降低自己的期望來使對方開心。在親密關係中,如果一個人感到失望、憤恨,那就說明對方沒有滿足他的需求、達到他的期望,一點「小事」也開始成為雙方爭執的導火索。比如書中舉的例子,瑪麗和約翰深愛彼此,但住在一起後,約翰總是受不了瑪麗將浴室弄得一團亂,溝通幾次無果後約翰終於受不了了,兩個人吵了起來。小事情成為吵架導火索,相信這對於很多情侶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如果不好好處理這些小矛盾,兩個人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冷淡。

  為了讓親密關係維持下去,我們開始了「內省」階段。這個時候雙方暴露出來的缺點會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也開始嘗試著從中反省自身的問題,開始反問自己:為什麼一開始不會覺得對方難以相處,現在卻會了呢?是不是我也有問題。能夠到這個階段,說明你對你們的感情很重視,開始尋求改變來維持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在最後,如果你們能夠順利走下去,肯定是因為你們進入了「啟示」階段。這時雙方都能學會包容對方的不足,降低自己的標準和期望,也接受自己的不足,共同成長。

  衝突的三種類型

  從上面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中,我們可以發現,只有處於「絢麗」階段的親密關係不會產生衝突,其他三個階段我們都在不斷出現的新矛盾裡尋求平衡。

  衝突是兩個人相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親密關係中的衝突主要分為三類:攻擊、情緒抽離、被動攻擊。

  所謂攻擊就是公開主動地表達憤怒。比如指責、爭吵、辱罵甚至肢體衝突。作者在書中回憶自己與女友去夏威夷度假,那天他們正好在鬧彆扭,於是一整天不是嫌棄對方動作慢,就是說對方穿著難看。在一個下雨的傍晚,衝突升級,他們一邊在崎嶇的山路上開車一邊爭吵,就這樣吵了一路。作者後來才發現,在吵架的時候,雙方邏輯根本已經混亂,只要能證明對方是錯的自己是對的,任何沒有關聯的舊帳都能翻出來,這就是典型的「攻擊」狀態。

  而情緒抽離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冷戰」。冷戰是指兩個人避開正面衝突,不交流,避免吵架。有些人害怕針鋒相對,所以一旦矛盾爆發,就會找藉口或者機會逃離矛盾現場,選擇遠離痛苦。但要知道,這並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衝突的第三種類型是被動攻擊。就是故意裝委屈,單方面扮演「受害者」的方式,令對方產生愧疚感。相信這一點是許多男性同胞都曾經面對過的。當女朋友鬧彆扭時,無論對錯,只要女生開始流淚,男生就必須認錯。這種避開坦誠溝通的做法,只會使一方得到釋懷,但是對另外一方其實是很不公平的。

  衝突在親密關係中存在的原因

  知道了衝突的類型,我們需要搞清楚衝突為何在親密關係中存在感如此之高,搞清楚這一點,我們才可以做到對症下藥。

  作者認為,在親密關係中衝突存在的兩個主要原因是我們對衝突存在的「無知」,和面對現實的「恐懼」,也就是我們不敢正視內心的童年陰影。

  我們要知道,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許多處於蜜月期的情侶,總覺得對方是最貼合自己靈魂的人,所以當矛盾出現,便覺得如臨大敵,把親密關係中的一些小摩擦放大。比如兩個人為家具的擺放位置爭吵、為小孩的教育爭吵等等,很多人甚至會吵到要離婚。這些衝突在升級前很容易避免,但是我們常常選擇堅持己見,等到問題變得嚴重了才後悔。

  而衝突產生的第二個原因是「恐懼」。正如上文提到的,約翰和瑪麗因為浴室問題爭吵。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他們兩人各自的成長經歷。瑪麗的父母對她要求嚴苛,認為什麼東西都要收拾得妥妥帖帖才是女孩子該有的樣子,一旦沒按照父母的話做,自己就會挨罵;而約翰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被父母冷落是他童年常有的也是難以釋懷的事。他們兩人在這件事情上都感受到了和童年一樣的壓力,瑪麗覺得約翰和父母一樣,只會要求她做一個強迫症患者,而約翰覺得瑪麗和他的父母一樣,根本不在意他的感受,忽略他的需求。

  正是因為童年陰影的存在,我們總是會在日後的生活中,從最親近的人身上謀求一種彌補,渴望得到童年缺失的那部分關注與認同。正如《正面管教》中我們提過的,歸屬感和價值認同感對於孩子的成長特別重要。從表面上看,我們爭執的時候似乎都是站在相對的立場,但事實上,這些爭吵的源頭又是一致的。只要雙方能察覺彼此的問題,就能化爭吵為理解。

  化解衝突的方法

  我們要準確把握衝突爆發的原因,做好對症下藥,是化解衝突最好的方法。作者在本書中介紹了兩種化解親密關係衝突的方法,分別是:放下立場和學會接受陰影人物。

  包容永遠是保持良好關係的不二法則。不管是情侶還是家人,我們總是在相互包容中走到今天。而要做到包容,我們就要學會放下自己的立場,也就是不要一味堅持「自己是對的」,不要在每件事上都要求得到別人的認可,要知道,有時候對方的開心,真的比自己的對錯更重要。

  第二種方法是學會接受陰影人物。陰影人物就是那些具有不能讓我們接受的特質的形象。在爭吵的過程中,我們從對方身上看到了這些特質,然後很容易將這些特質放大,對方無論做什麼,你都開始感到厭煩。

  要接受陰影人物,我們就要先尋找出對方讓你受不了的特質。在爭吵的過程中,注意留意哪些特質是會讓自己抓狂的,然後深入分析,為什麼對方會這樣。進而換位思考,看看這些特質自己身上是否同樣存在,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得知,在親密關係中,對方讓你受不了的特質往往在你自己身上也會有所體現,這時你應該想想,自己的不足是否也讓對方難以接受。接下來你可以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分別列出對方的優點和缺點,一般情況下,優點總是寫不完,而缺點只有經常引發爭吵的那幾個。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找回當初自己心動的原因,找到那個吸引自己的伴侶。

  總結

  「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王小波的這句話,適用於任何處於親密關係中的人。每個人生來都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與缺點,我們不是完美的人,世界也不是完美的世界,但是一旦擁有了愛人的愛情,誰還需要完美呢?當你和最愛的人產生衝突時,不妨回頭看看最開始相愛的彼此,或許爭吵就能停止。

相關焦點

  • 私人讀書會《恰到好處的親密》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天氣陰冷,因為溫差的原因,我在第一個工作日感冒了,頭痛不止,鼻塞鼻痛不能出門,居家辦公,靜養也不能會見客戶了,正好乘這個時間好好的做一些明年的思考和計劃,同時是開始了私人讀書會。
  • 親密關係,團體遊戲~北京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同心圓讀書會,ID:HeartCircl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LGBT的親密關係這是我自己的核心需要,希望可以深入討論>這種討論,不僅僅是宣揚某種知識點,常識,更是自我發現,人性和關係的探索我們現在,和過去的親密關係包括愛情,父母也沾染了灰渴望打開天窗,說亮話說清,說透互相理解
  • 什麼樣的親密關係是可以長期持續的?
    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都曾經歷過痛苦、恐懼,我們渴望建立真摯的親密關係卻又害怕再度受傷。親密關係讓我們學習面對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質,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梁。——《親密關係》雙十二,沒有購物,而是選擇參加了兩個小時的讀書會,讀的是《親密關係》這本書。
  • 如何通過親密關係收穫愛——《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昨天,我做了一場關於親密關係的讀書會,不僅爆滿,現場還加了不少椅子,可見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多人關心。因為讀書會的分享個人覺得有些小小遺憾,所以我寫成文章,希望可以補足一二,也能讓沒有到場的朋友有所收穫。
  • 什麼是親密關係?怎麼維持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中,親密關係實際上屬於一個分支,與其內容也被稱作「親密關係心理學」。這四個字囊括的關係其實很多,本意就是指不限年齡和性別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但目前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情侶、夫妻間的愛情。所以在這裡,本篇文章也是著重講解以「愛情」為首的親密關係。
  • (線上)《親子關係》讀書會報名通知
    緣起:今年5月7日—7月16日,我們舉辦了為期10周的線上《親子關係
  • 2019年韓林語線下讀書會招募啟動
    讀書會不是新玩意,但是韓老師的讀書會是不同的玩法,那是一場場以讀書為名的工作坊。所以,超值的事就不說了。韓老師以20年上萬小時工作坊經驗帶領讀書會真的是——殺雞用牛刀,嘿嘿,話醜理真哈。為什麼要這樣?今年的書目是:《懂得愛》,這是親密關係書籍最好的書,沒有之一,經典值得反覆閱讀。《101種防禦機制》,史上最全防禦機制,這麼說吧,讀完這本書,你對別人和他人的了解已經足夠專業和「深層了」。
  • 《親密關係》:親密愛人的幸福秘鑰
    那麼,我們真的不可能擁有一個親密愛人嗎?我們為什麼不能經營好一段親密關係呢?也許,你也曾求助過親戚朋友,甚至花重金請「高人」、「大師」指點,卻唯獨忘了從自身尋找答案。因為無論是親密愛人,還是朋友,同事,與這些人關係密切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 《親密關係》: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
    1、維持關係的真正動機人的一生從起始開始,當然親密關係也是從家庭開始的。一個人從小的經歷是什麼樣的,從小的家庭環境什麼樣的,會絕大程度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這是不容忽視的。
  • 現代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也算是心理學流派當中的一個分支,大概是指不限年齡、性別兩人之間親密無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也不僅僅限於戀人、夫妻,要好的朋友以及親子也屬於親密關係。 就我個人來說,是一個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同樣,很多人害怕以及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接觸。其實平心而論,說不需要親密關係未免有些太過,還是對親密關係有些許渴望。
  • 和平精英怎麼看別人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介紹
    和平精英中親密關係其他第三方玩家是看不見的,就算是確定親密關係的雙方共同好友也無法看見。只有建立親密關係的雙方才可以看得到。
  • 幸福達人讀書會2020年度回顧
    2020年是幸福達人讀書會創建以來的第二年,感恩眾位書友一路走來,相伴成長。本來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不復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呢?彼此之間的空間是重要原因之一。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孔子的學生子遊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 《親密關係》:深度解讀婚姻,構建親密關係
    但這對解決婚姻中的問題是與事無補的,只能讓自己更痛苦而已,最近看到一本書卻產生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婚姻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事出有因,我們對於婚姻的理解還是太膚淺,這本《親密關係》看似在解讀愛情,其實個人感覺,如果一樁婚姻,想要美滿,首先得有愛情,所以從構建親密關係開始才是經營婚姻的必行之路。
  •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親密關係對於夫妻感情的維持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不過很多的夫妻往往都認為親密關係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許多的理論裡面描述的那些安全形的關係。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說起假性親密關係,也許我們很陌生,但生活中,其實很多人的人際關係都在經歷假性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為愛讓步,修復親密關係
    《與人親密》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答案。02作者蓋伊·芬利,美國暢銷書作家,他所研究的內容,涵蓋了當今最緊迫的個人和社會問題的核心——人際關係、成功、上癮、壓力、幸福等。在本書中,蓋伊·芬利就如何與身邊的人建立一段美好而持久的關係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攜手走過的也有很多人,正如文章的標題一樣,作者開篇便說:這本書的落地,來源於很多人的幫助,要感謝的人也很多,可是,最值得感謝的,便是自己的妻子帕特裡夏。
  • 豆瓣8.1《與內心的恐懼對話》:如何在壓抑的親密關係中生存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豆瓣評分8.1,樊登讀書會推薦,播放量超過1193萬,目的是指導人們擺脫來自親人帶來的負能量。如果你愛的人讓你感到痛苦;你經常因為害怕引起雙方激烈的爭端而壓抑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經常被誤解;感到自己被操控;經常在對方兩種極端的狀態下搖擺不定......
  • 《親密關係》讀後感
    《親密關係》讀後感 作者:何楊 發布時間:2017-09-01   來源:中國電力網
  • 親密關係如何維護?三個方面淺析構建親密關係的技巧
    因此說明親密關係跟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優質的親密關係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作者在書中,向我們解釋了什麼是親密關係,同時也分析了親密關係和泛泛之交至少存在6個方面的差異。有的人問,擁有親密關係的同時為什麼總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呢?本來應該帶來美妙體驗、快樂享受的親密關係,卻往往帶來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是怨恨呢?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現象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維護我們的親密關係呢?這就是本書要探討的問題。一、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下的陌生人
    我們每個人 內心都會缺乏不同程度的安全感,有些人會拒絕情感,拒絕親密關係,這種心理封閉傾向意味著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些人渴望幸福,追尋幸福,這同樣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從戀愛到婚姻,我們都在嘗試跟另一個人構建親密關係,在追逐親密關係的過程裡,我們的心態也會不斷受到影響,發生轉變。
  • 《親密關係》:為什麼戀愛也是一個技術活?這本書值得連讀兩遍
    如果說《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用華麗的個人表達取代了真實的邏輯分析,《親密關係》則是嚴謹又活潑的科學讀物,包含兩性探索外親子關係、代際關係等更為豐沛的內容。親密關係存在了解、關心、相互依賴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和承諾六項特徵。若任一要素單獨出現,親密關係仍然存在,但是親密程度會被削弱。所以,親密關係模式的實際存在多樣而複雜,戀愛自然也就成了一種技術活了。如何才能掌握好這門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