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篤君按: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每年的12月25日是聖誕節,它與復活節和聖靈降臨節並稱基督教三大節日,也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人們在12月24日晚上,即平安夜,慶祝聖母馬利亞將救主耶穌帶到人間,並在12月25日紀念基督誕生道成肉身拯救罪人。
史上的《基督誕生圖》大都選取聖誕平安夜馬利亞在馬槽邊誕下耶穌的情景加以表現,對應著《聖經·新約·路加福音》中那一句話:「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基督誕生圖》,晚期哥特祭壇畫Konrad von Soest(1370-1422)作於1403年現藏於Bad Wildungen新教教堂
油畫《基督誕生圖》,文藝復興洛倫左·洛託(1480-1556)作於1527-28年現藏於錫耶納國立美術館
油畫《基督誕生圖》,後印象派保羅·高更(1848-1903)作於1896年現藏於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視角最為獨特的一幅《基督降生圖》是十六世紀荷蘭文藝復興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5-1569)創作的油畫《伯利恆的人口普查》。勃魯蓋爾以擅長表現小冰期時期的布拉邦特(尼德蘭和佛拉芒地區)風景以及鄉土民俗生活著稱,也被稱為「農民勃魯蓋爾」。
他的《基督降生圖》上並沒有平安夜的馬槽嬰兒,「農民勃魯蓋爾」用畫筆再現了聖母馬利亞和她的丈夫約瑟剛剛抵達伯利恆小鎮客棧前的情景。而且,畫家將耶穌一家人抵達伯利恆的場景設置在他自己的家鄉和他自己的時代——十六世紀的荷蘭。畫中的耶穌誕生地伯利恆不是巴勒斯坦小城,而是小冰期時期的佛拉芒小鎮。
找找看,馬利亞在哪裡?
▲ 《伯利恆的人口普查》,油畫
老彼得·勃魯蓋爾作於1566年
現藏於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
這幅油畫為我們展示了耶穌一家人在十二月底抵達伯利恆的情景。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皇帝凱撒·奧古斯都(Caesar Augustus,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時代,奧古斯都以徵稅為目的在全羅馬帝國境內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羅馬公民必須回到自己的家鄉報戶口,以便根據收入和財產狀況上稅並服兵役。誰拒絕報戶口,就有可能被賣為奴隸。為了不淪為奴隸,木匠約瑟就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馬利亞從他們居住的拿撒勒城回到老家伯利恆去報戶口。因此這幅畫名為《伯利恆的人口普查》。
在這個冬天的佛拉芒小鎮,太陽剛剛落山。畫面左上角的教堂和右上角的城堡廢墟都是十六世紀荷蘭的風景。畫面左邊的鄉村小客棧門前窗口,設立著人口普查登記處,擠滿了排隊等候登記的人們。這些人也並非伯利恆的猶太人,而是十六世紀的荷蘭農民。這個小客棧也是一個典型的荷蘭小酒館,它門口的牆上還掛著酒壺和大花環。
鄉村小客棧的人口普查登記處
在這個鄉村小客棧的外牆上,還掛著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冠雙頭鷹徽章和金羊毛騎士團的金羊毛勳章垂飾:
掛在鄉村小客棧外牆上的
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冠雙頭鷹徽章
和金羊毛騎士團的金羊毛勳章垂飾
神聖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徽章1540年
金羊毛騎士團的金羊毛勳章垂飾維也納皇家珍寶館藏
畫中,平安夜到來之前,人們的生活依舊照常:殺豬的殺豬,蓋房的蓋房,苦力在扛大包過河,孩子在滑冰打雪仗,沒有人感到這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
畫面左下角,人們正在屠豬
這個在十六世紀荷蘭小鄉村的常見的冬日情景
事實上不可能出現在猶太人的小鎮伯利恆
樹洞裡的「天鵝酒館」
畫面中下方,有唯一一個騎著驢的女子,她就是聖母馬利亞。她像任何一位荷蘭農婦一樣,懷抱著個大籃子,她的丈夫約瑟夫走在前面,手指著客棧的方向,似乎是在跟身後的馬利亞說:「看,前面有個客棧,我們這就到了。」身為木匠的約瑟夫肩上還扛著大鋸。不仔細看,你大概不會知道這個騎驢的女子就是本畫的主角。唯一能幫助我們辨識出聖母的,只是馬利亞那件古老的藍袍子,因為在大部分基督教繪畫中,馬利亞始終都穿著藍色的衣服。
這個騎驢的女子就是本畫的主角:聖母馬利亞。
身為木匠的約瑟夫肩上還扛著大鋸,
他手指著客棧的方向,
似乎是在跟身後的馬利亞說:
「看,前面有個客棧,我們這就到了。」
畫面中,整個小鎮上,沒有人注意到聖家庭的來臨。就是這樣一幅充滿世俗感的畫,最能打動觀賞者,它能使人領悟,基督降生拯救世人,與你我相關:聖子會降生在現實世界中的任何一個角落,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一個平常的時刻,這就是普世福音。
在比利時畫家Alfred Stevens的畫作中
工作室牆上就掛著這幅《伯利恆的人口普查》摹本
▲ 《工作室》,油畫
Alfred Stevens(1823-1906)作於1869年
現藏於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