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4月15日訊(記者 於泓)對於家有中考生的家庭來說,這個周末可謂緊張刺激,青島各大高中迎來了自己的自主招生考試。作為其中翹楚,青島二中的自招考試歷來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4月15日上午,青島新聞網記者來到了青島二中自招考試現場。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二中自招的筆試部分採用「項目考試」的形式,通過修建機場這一實際問題,考察學生物理、數學、化學、地理等多學科知識,而今年新加入的英語面試環節,則採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模式,半個小時的時間,學生自由發揮,成績由老師評價、學生互評組成。
英語面試形式新穎 學生表示有壓力
「總體發揮不錯,說實話我是抱著玩票的心態來的,沒想到筆試通過了能進入到面試環節。」來自59中的紀博韜告訴記者,自己這次算是超常發揮,沒想到自己能夠這麼順利地通過筆試,自己平時的成績在全校30名左右,並不算突出,而今年的「項目考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據紀同學介紹,今年二中的筆試題為「建機場」,通過給出的材料來制定出解決方案,內容涉及到了物理、數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儘管形式新穎,但青島二中在之前的自招說明會上,就曾對這種題型進行了深度解析,而對於考生來說,今年二中自招的主要壓力則來自於英語面試。
「之前很少有口語表達的機會,同學們普遍比較慌這個。」在紀博韜看來,此次的英語面試難度較大,他抽到的題目是,如何理解語言的力量,8個人隨機分成一個小組,全程英文表達,自由發言,除了老師打分、同學之間還要互評。可以說,青島二中的英語面試,無論是考試形式、內容,還是打分方式,都是一種創新。
中文面試變化不大 重點考察學生價值觀及思維方式
與去年相比,今年青島二中的中文面試環節變化不大,現場評委由7位老師組成,學生在人文、創新兩個籤筒內隨機抽題,其中人文類抽一選一,創新類抽二選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世界那麼大你憑什麼去看看」……青島新聞網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人文類考題,多考察學生對於同一事物的看法,學生可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多;而創新類題則是像「假如地球上只剩你一個人,以此為背景編一個故事。」這種更加開放式的題型。參加完全部考試之後,紀同學告訴記者,在他看來,二中的考試更活,與其他只重成績、分數的學校相比,他更喜歡二中這種有活力的氛圍,即便此次自招失利,在隨後的中考中,他也會把二中作為自己的目標。
二中校長孫先亮:名校要有自己的擔當
作為校長和此次自招的總策劃,孫先亮一直在考場外巡視,了解學生們的考試情況,孫校長告訴記者,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此次自招雖然加入了新的元素,但從學生成績的正態分布來看,可以說很成功。
孫先亮:「我希望二中的自招可以成為一種導向,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甚至是初中學校可以發現我們當下教育中的一些問題。」
就此次的二中自招來說,最大的變化在於英語面試的加入。針對這種變化,孫先亮校長解釋說,二中在參加一些國際性比賽時發現,學生們自己有非常棒的想法,但是因為語言的問題羞於表達,時下,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而思想碰撞的前提是語言過關,正是出於這種情況,二中在今年的面試環節中加入了英語元素,同時青島二中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青島更多的學生能夠重視英語知識的實用性。
至於家長們關心的英語面試成績,孫先亮校長表示,因為是第一年加入英語面試環節,二中會酌情降低英語表達能力在分數測評中的佔比,把重心放到學生的觀點上。
「我們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拿分數的能力。」孫先亮校長告訴記者,筆試環節的「項目考試」,正是基於這種教育理念所產生的,其核心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們真正掌握知識,會用知識;以往經常被社會詬病的應試教育,就是一種單一背景、單一學科下的知識考察,這種「1+1=2」的死板考察模式,固化了學生們的思想,限制了學生們的活力,而二中的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種局面,更好地挖掘出學生原生態的品質、助其成才。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