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批90年跨入而立之年。熱播劇《三十而已》引起共鳴最重要的一點是編劇以「戲劇化的真實」解讀了第一批90後的生活,有網友說:「編劇在我的家裡安了攝像頭嗎?」
《三十而已》結束了,我們身邊「三十而已」的精彩還在繼續……
1
宋鈺琳:曾拼命想要在上海立足,現在被愛治癒
身份:成都英提格特公關公司創始人
生日:1990年1月28日
▲2018年,珠海
「30歲,其實是更加焦慮,怕天怕地怕得太多了。」
朋友形容Elaine「像野草」,這是她經歷的真實場景:前一秒剛在上海香格裡拉酒店做完王力宏等明星出席的品牌活動,下一秒就拎著大包小包趕綠皮火車回嘉興老家。
因為當新聞記者的理想,Elaine放棄了去支付寶的機會,在1818黃金眼乾了半年,後來去上海做了公關。
剛入行工資3500,到手2000多,坐不起高鐵,只好每周買12.5元的綠皮火車票,一路忍受車廂裡的異味回家,「我每次路過卡地亞亞洲旗艦店的時候,瞟都不敢瞟」。
▲2020年,張掖
不管前一晚加班到幾點,每天6點40起床,8點半進辦公室,成了Elaine的職業習慣。這樣拼了三、四年,她終於意識到在上海沒有出路:30歲的女人在外企的上升空間也基本到頭了。
Elaine去昆明開了咖啡廳,還「拐」走了以前的客戶,也就是老公Michael。這次創業失敗了,一度非常焦慮,出身上海書香門第的Michael樂觀堅韌,二話不說把保時捷賣了還債,也在冬天晚上開過代駕。
▲2019年,成都,一場客戶品牌走秀結束後,和老公在臺上合影
2017年,兩人敏銳地感受到了成都作為西部重鎮蘊藏的商機,做回老本行,開公關公司,目前也有十幾個員工了。
30歲,Elaine人生最大的變化是準備迎接另一個身份——母親。
新女報:30歲這一年發生了新冠疫情,對您的改變是什麼?
宋鈺琳:2月至3月,我發了1個月的燒,扁桃體發炎,人撐不住了,因為疫情發熱必須做CT胸片,意味著半年內不能懷孕,當時哭得很厲害,怕錯過了最佳生育年紀。
新女報:婚姻中您最看重的是什麼?
宋鈺琳:所有婚姻長久的關鍵在於「勢均力敵「。以我家的條件是夠不上他們家的,但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幫助先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個外可與其共拓疆土,退可為其固守後方的重要人生夥伴,也慢慢的,贏得了婆家對我的認可。
2
袁雨婷:她是那個回去了的王漫妮
身份:小學英語老師
生日:1990年3月14日
▲2012年參加《新女報》「微博十美」票選活動
「我覺得生娃前和生娃後,才是婚姻的分水嶺。」
袁雨婷跟《新女報》頗有淵源:2012年還是學生的她在我們舉行的「微博十美」票選活動獲第一名。
她自稱「渝漂」,然而,漂泊的生活畢竟缺乏歸屬感,在父母的催促下,她最終回到老家瀘縣,慢慢愛上了教師工作,逐漸習慣了小鎮的安逸生活。
▲老公和兒子
25歲那年,她跟青梅竹馬的學弟結了婚,「他把我當公主寵愛,願意為我付出很多」。
那個嬌美可人的小姑娘現在完全是個「孩子王」了,不僅是學校40多個孩子的班媽媽,還有一個四歲活潑可愛的兒子,「孩子花銷最大的不是衣服和玩具,花銷最大的是書」,還有體智能培訓課,再貴也得上。
她覺得當媽之後最大的變化是時間不夠用了。只有在10點之後小孩睡了才是個人的時間,有幾次熬夜之後心悸嚇慘了。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於是她開始早睡早起,做一個成年人該做的養生。
▲30歲,拍了人生中第一套「大膽性感」的古裝照
但在她內心深處,也默默地羨慕一個朋友:這個也是「渝漂」的朋友,農村出身,在重慶學了很多技能,開了火鍋店又開了培訓學校,「她很棒!在重慶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新女報:在《三十而已》裡面,您對哪句臺詞感受最深?
袁雨婷:「你低估了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做到什麼份上」。很多女人生娃後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老公難免有失落感。在一個家庭裡面,女人不能太強勢,該依靠就依靠,該撒嬌就撒嬌。在他展現男子氣概的時候要表揚他,讓他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新女報:有什麼需要吐槽,或者覺得不夠真實的情節?
袁雨婷:最後小三林有有居然全身而退了!我常跟老公開玩笑,「敢找小三,打斷你的腿!」但其實在生活中,我和他比較像朋友。每年我們兩個人會一起去旅行,節假日會約會看電影逛街,有時候還一起打打遊戲。他的原生家庭氛圍很好,他爸爸是出了名的好男人,他媽媽也非常明事理,兩個人經常手牽手散步。
3
劉曉渝:她把自己排在第一位
身份:重慶學苑律師事務所律師,企業法律顧問和行政法領域
生日:1990年1月15日
「我們一生跟自己過的最長,只有學會了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
因為有從小學播音主持的經歷,劉曉渝聲音悅耳,又帶著一種篤定,是那種非常容易影響別人腦電波的人,符合我們對女律師的想像。
我們對女律師的另一個想像是——非常忙。劉曉渝已經不太熬通宵了,特別忙的時候會凌晨1、2點睡覺,早上5、6點起來,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儘量保證睡眠時間。
▲參加今年重慶市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公益普法諮詢活動
劉曉渝目前單身,我們很自然聯想到是不是因為太忙,「倒不是這個原因」。她對另一半的想像是,「我是顏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三觀」。
劉曉渝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人,當許多同齡人有年齡焦慮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內心永遠包裹著一個孩童,相信每個年齡都有自己的魅力和價值。
新女報:你會因為什麼問題辭職?
劉曉渝:一是因為錢,二是因為價值。我是一個世俗的人,所以覺得工作需要獲得等價的回報。如果一份工作讓我感受不到偶爾的快樂,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我就會離開,當然如果錢特別多,可以勉強忍受一段時間。在這份工作之前,我在銀行工作,離開是因為感受不到自我實現的價值。
新女報:自己、事業、伴侶、父母、孩子在您心目中的排名是怎樣的?
劉曉渝:自己、父母、事業。我目前單身,所以伴侶和孩子暫不參與排名。父母、事業也都很重要,只是排在「自己」之後,可能因為我們這一代自我意識覺醒。
4
小武:2020年是最低谷的一年
身份:民宿老闆,兼職教吉他、駐唱
生日:1990年7月26日
▲2016年,北京
「這些年遇到很多困難,一年比一年糟糕,都是自己造成的,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小武過著很多人羨慕的生活:睡到自然醒,想去哪裡旅行馬上就可以去。
2020年卻是他最低谷的一年。民宿連著幾個月沒開門,租金卻要繼續交,一度想找一份相對自由點的工作,推銷過信用卡,賣過保險,卻因為必須穿正裝、拿公文包幹不下去。焦慮嗎?並不,小武的樂觀與生俱來:天災人禍沒辦法,好的時候儘量做好就行了。
▲2018年,在自己酒館演出
畢業7年,他離開了前景非常好的建築設計師工作,憑著自學的吉他當過駐唱歌手,在磁器口開了酒館,那一年他24歲,身上只有5000塊錢,向同學、朋友東拼西湊借了30萬,第一年賺了20萬,第二年因為修路生意下滑。後來又開過青年旅社,去年夏天在解放碑開了民宿。
比較有意思的是,2015年,父母從老家紹興來看他,明知他們不會支持自己創業,小武只好裝成上班族,上午出門看早場電影,或在精典書店看看會兒書,晚上早點從酒館回家陪父母。
疫情讓小武的想法有些改變,接下來的時間,他想多為父母考慮,賺點錢帶他們出去旅行。
▲2019年,陽朔大面山
小武有個交往3年多,還在念大學的女朋友,他身上有些陳嶼的直男特質,對女朋友非常好,但不喜歡為了結婚拼命賺錢買房買車。他用毛姆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我認為一個人能夠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那麼我們就拭目以待,他會不會像陳嶼一樣為了愛情改變自己嘍?
新女報:跟《三十而已》裡一樣,好像朋友在您生命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小武:通過開酒館、青年旅社認識了很多朋友,友情是無價的。我有幾個同齡的朋友,都是開客棧的,其中一部分也遇到一樣的困境,也有500塊錢都拿不出來的時候,我們會互相幫助,支撐是很重要的。
新女報:說說你認識的同齡女性吧?
小武:我有個90年開琴行的朋友,滿獨立的,獨立是現代女性非常可貴的品質。
後記
人生跨越千山萬水,是為了與自己相逢!
我承認非常欣賞和喜愛這四位年輕人。像《三十而已》裡面的三位女性一樣,雖然有的處於高峰,但他們都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他們如此樂觀!Elaine說:「我必須賭這個世界會越來越美好,如果我賭這個世界會變差,那我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將失去意義。」小武說:「怎麼個好法不知道,但我相信這一天終會到來。」
他們大聲地宣布自己排第一!劉曉渝說:「我們這一代的自我意識覺醒,比上一代更強烈。」小武說:「自己身體不好,會害了很多人。」
三十而已,三十不止而已!人生跨越千山萬水,不就是為了與自己相逢嗎?
文:光輝
圖:攝圖網、豆瓣、受訪者提供
覺得有意思就點個「贊」和「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