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走月亮》,四年級課文這樣預習效果更佳

2020-12-17 丹格教育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四年級上冊第二篇課文——《走月亮》。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先要弄清什麼是「走月亮」——這是一項傳統民俗,中秋夜婦女盛裝出遊,踏月徹曉,謂為「走月亮」。#語文學習#

走月亮(四年級上冊)

課文內容

在學習課文前,先來看看兩個地點名詞「洱海」和「點蒼山」。

圖片來源於網絡

洱海:因為形似耳朵而取名洱海,其實它是一個內陸湖,位於雲南境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點蒼山:點蒼山有十九峰,終年積雪,更奇妙的是每兩座山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順流而東注入洱海。

預習提示:

1、認真閱讀課文,標出每段序號。

2、根據課後生字表和詞語表,圈出生字、詞語。

3、將每個生字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三遍,再組兩個詞(書寫筆順附後)。

小學四年級《走月亮》課文註解

段落分層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和阿媽在「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4~5自然段):「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第三部分(6~7自然段):「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自然段):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其中,在第一部分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時間是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地點是在洱海邊,人物有「我」和阿媽,事件是「走月亮」。

再讀這部分時,可以想想月光照亮了哪些地方?

很多小朋友很快就發現了,月光照亮了「點蒼山」、「大青樹」還有「大道和小路」。同學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些地點都找得很準確,但是再細心看一下這句,它還有什麼特點?那就是連續多次出現了詞語「照亮了」,而且這些句子句式相同,一般地我們把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句式相同的短句構成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排比句的作用:可以使描寫細膩、形象生動,增強韻律感,使語言富有氣勢。

文章結構梳理

再看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這部分主要寫了月下的溪邊美景。「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香味」和「月光」本來是靜止的事物,但是作者卻說它們在小溪裡流淌,動靜結合,營造出一個美麗祥和的月夜圖畫。

在溪邊看到了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很多小水塘都抱著一個小月亮,聽到了潺潺的溪水聲,聞到了野草和山花的香味,想到了我和阿媽在溪邊洗衣裳的情景。分別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進行描述,使景物具體可感。同學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借鑑作者的方法,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方面著手,使文章更生動。

「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這是一個擬人句。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有人的動作,而不是像童話的形式。區分是擬人句還是比喻句時要注意:擬人句所寫的事物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擬人句可以增強語言美感、表現力,使句子更生動、形象,還能強調作者對這一事物的喜愛之情(擬人句的作用)。

小學四年級《走月亮》課文註解

課文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這部分依舊是從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自己想到的等多維度進行描述。

在「田埂上」走月亮,描述的是一派豐收的景象:溝水汩汩、瓜果飄香、稻穗金黃。

「是雪梨,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這是一個設問句,也用了排比。設問句的特點就是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自己作出回答。

在這部分末,作者想到用新谷招待阿爸,再次體現出濃濃的親情。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這部分主要寫走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主題概括

本文寫了在一個秋天的晚上,在蒼山洱海旁,「我」和阿媽走月亮。體現了「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抒發了「我」內心的喜悅和幸福感。

小學四年級《走月亮》課後習題

生字詞語及課後習題

本課會認的字7個,會寫的字13個,其中部分重疊。

在生字中多數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也有半包圍結構的字如「莊」。書寫時應當注意的地方:「卵」字不要漏掉第七畫「點」;「填」字不要漏掉第十畫「橫」(裡面有三橫)。

「稼」字的書寫筆順

「稼」字右下部分的「豕」很多同學寫不好,要注意先觀察清結構,再練習寫法,下面將該字的動態書寫展示附上。

「稻」字的書寫筆順

「稻」字注意右半部分「舀」字下面是兩個短橫,筆畫順序也是非常容易出錯的一個字,下面也將動態筆順附上。

會寫的字筆順

《走月亮》生字筆順
《走月亮》生字筆順
《走月亮》生字筆順

近義詞和反義詞彙總

《走月亮》近義詞和反義詞彙總

多音字彙總

《走月亮》多音字彙總

課外小練習

《走月亮》課外小練習
《走月亮》課外小練習參考答案

文末小結:

學習語文時常常講「多閱讀,多積累」,很多人會去買來數十本課外讀物給孩子,而如此巨大的「閱讀量」有的學生並不能勝任,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其收效也甚微。小編的觀點,先做好課內閱讀,把書本知識讀通透,也能積累到不少的知識點。試想,入選課本的文章都是優中選優,把課文讀好了又何憂會讀不懂課外閱讀呢?

通過觀察發現,很多同學學不好語文,還在於不會聽課,不會做筆記。老師講的知識點課堂上聽懂了,下來又給忘記了,再翻書,書本乾乾淨淨的,什麼都沒記下來。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會落後於善於學習、勤於做筆記的學生。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喜歡的可以為孩子收藏、轉發,歡迎關注!再次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精彩:

第1課《觀潮》,走進錢塘,觀天下奇觀

2020年開學第一課,榜樣引領成長:少年強,則國強

小學漢語拼音基礎知識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

為什麼幾乎見不到語文課外輔導班?

相關焦點

  • 教師資格考試面試 四年級上冊 第2課 走月亮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2)能邊讀邊想像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教學建議:教學時,教師可相機介紹雲南地區走月亮的風俗,然後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交流課文描寫的哪些圖景讓自己印象深刻,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勾畫優美生動的詞句,聯繫生活,調動多種感官,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文中的月夜美景、濃濃親情。最後,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把第4自然段背誦下來。
  • 四年級上冊《走月亮》導學案
    四年級上冊《走月亮》導學案【學習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欣賞課文中對朦朧月色的描寫。3.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濃厚的親情。【學習過程】第一課時一、課前預習1.正確地朗讀課文,圈畫出下列詞語,查看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難懂的詞語,再抄寫一遍。
  • 「培養預習習慣,學習預習方法」第二課《走月亮》
    任何習慣的養成,方法的獲得都不會一蹴而就,今天我們來一起幫助孩子預習第二課《走月亮》。第一步:標出課文自然段這篇課文相比較上一篇篇幅有些長,教材第六頁上邊的標註很容易讓人看不懂第二行到底是屬於上個自然段還是又另起為下一個自然段。
  • 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效果好
    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2課內容,這課是葉聖陶寫的一首兒童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課文內容也比較短,但是知識點卻也是不少呢!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篇課文吧!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走月亮,朗讀、微課與課練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走月亮 電子課文課文朗讀:第2課 走月亮視頻微課: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走月亮>同步課練:第2課 走月亮練習一:一、看拼音,寫詞語。2.稻穀就要成熟了。( ) A熟練;B植物果實長成;C清楚。三、課文多次寫到「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課文反覆出現,把「我」和阿媽到過的地方巧妙地串聯起來。B.顯得非常重複。
  • 四年級上冊第2課《走月亮》,圖文展示,解決四個基本問題
    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全文畫面溫馨,情景交融,詩情畫意躍然紙上。隨著年級的升高,所學課文漸難,我們該怎樣體會課文中的美好,感受課文中這濃濃的親情呢?我認為理解課文最簡單的做法,是先解決以下四個基本問題。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27課《漏》課文預習
    在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第27課我們將要學習的是一篇民間故事《漏》,本文由陳清漳搜集整理,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三年級下冊第27課《漏》課文預習全文圍繞「漏」展開,老虎和賊因為做賊心虛而對漏產生恐懼心理,導致它們不辨真偽,盲目逃竄,下場可笑。
  • 第6課《畫》一年級語文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效果更好
    《畫》一年級上冊(語文)新學部首:本篇課文新學部首「辶(走之底)」和「⺈(斜刀頭)」。第4課《四季》小學一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好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效果好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去年的樹》課文預習
    部編版語文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童話單元,第8課將要學習的是一篇童話——《去年的樹》,該文作者是日本的新美南吉(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翻譯孫右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吧。三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去年的樹》課文預習本文主題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走月亮》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走月亮》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走月亮題解看到這樣一個標題,我們可能都會有一些疑問: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走月亮」呢?夜晚中的走月亮5、通讀課文,說說「我」在走月亮時都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走月亮》課件及同步練習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月亮升起,「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寫「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寫「我」和阿媽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總結全文,抒寫「我」和阿媽之間的親情。
  • 第24課《司馬光》課文筆記,孩子預習的好幫手
    第23課《帶刺的朋友》小學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看得見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三年級上冊,小學語文就這樣預習和複習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預習複習專用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可以這樣預習和複習
  • 第23課《帶刺的朋友》小學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看得見
    《帶刺的朋友》是部編版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最後一篇課文,相信不少同學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誰是帶刺的朋友?它就是小刺蝟。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三年級上冊,小學語文就這樣預習和複習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
  • 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可以這樣預習和複習
    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海濱小城》是部編版小學語文義務教科書(2018年審定版)第19課的課文,作者為林遐,選作課文時有改動。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更好第17課《古詩三首》三年級上冊古詩這樣預習和複習
  • (部編)四上語文:2.《走月亮》優美中見樸實,活潑中有簡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重點)3.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此處運用設問的手法,能讓人更好地感受到豐收的景象,同時也表現了「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的愉快心情。一、檢查自學,學習字詞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學會提前預習,並且能深刻體會到提前預習新課的意義。1.學生自讀課文,讀通句子。
  • 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課後小練筆,一個技巧,妙筆生花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課本寫作訓練第17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其它篇章。這篇的具體內容為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的課後小練筆,要求仿照課文中的第6自然段,寫一段月下的情景,寫出所見所想。先看一段仿寫。仿寫一:碎了的月亮儘管今夜的月亮這麼圓,這麼大,這麼亮,可無論如何是溫柔的,絕沒有陽光的硬朗和強烈,因此,樹上的鳥兒們都睡著了。蘇東坡寫過一句:「明月別枝驚鵲」,我覺得他實在是冤枉好人,肯家不是月亮升起來驚醒了喜鵲,而是他路過時不小心驚的吧。
  • 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課後小練筆,一個技巧,妙筆生花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課本寫作訓練第17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其它篇章。這篇的具體內容為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的課後小練筆,要求仿照課文中的第6自然段,寫一段月下的情景,寫出所見所想。先看一段仿寫。仿寫一:碎了的月亮儘管今夜的月亮這麼圓,這麼大,這麼亮,可無論如何是溫柔的,絕沒有陽光的硬朗和強烈,因此,樹上的鳥兒們都睡著了。蘇東坡寫過一句:「明月別枝驚鵲」,我覺得他實在是冤枉好人,肯家不是月亮升起來驚醒了喜鵲,而是他路過時不小心驚的吧。
  • 四年級上冊《觀潮》教師筆記,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聽課效果好
    第三、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的景觀變化。第五自然段寫潮頭西去的情景。此外,文中有「這一天早上」「午後一點左右」詞語顯示了時間的變化 。對於學生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從一年級開始就有意識 滲透,從先獨立拼讀生字詞,到獨立讀通一篇文章,到思考簡單的問題。四年級 學生的預習能力要求能達到能初步讀懂課文大意,並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 四年級上冊2《走月亮》教學設計,情景交融學好課文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感受作者的無限快樂。進行寓情於景的寫法教學,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細節的能力。《走月亮》2.揭示課題——《走月亮》(1)請同學們描述一下這幅畫。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麼?
  • 部編版1-6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預習單、課文講解+每課一練
    暑假過半,不少同學已經在預習下學期的內容啦,小語為你們帶來了1-6年級上冊的預習清單+每課一練,按照每天一課來更新哦!讓預習更有效哦!(用上合適的關聯詞語把這兩個句子連成一句話) 閱讀能力大提升四、課文整體梳理:按照文中的敘述順序把下列各環節排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