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表示:「有病危者,也有守其位者。」危險是認為自己是安全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生活總是瞬息萬變,每個人都要做好應變的準備。越是有遠見的人,越能知道,思考危險,久而久之就能安全。著名《易經》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
安於現狀是失敗的根源
我知道有一個話題:人是怎麼廢掉的?高贊的回答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因為安於現狀的人沒有危機意識,對未來的計劃也懶惰,不喜歡學習。這種人沒有能力,就沒有財力。一個人如果身體沒有技藝,生活風雲突變時就不堪一擊。安於現實,無憂無慮的人遲早會被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淘汰。
勤,是解危化困的良藥
《遺教經》中說:「汝等常勤精進,譬如細水長流,則能穿石。」意思是,平時要勤奮努力,精益求精,日積月累,流水也能穿過石頭。
勤奮,可以成就卓絕的能力。沙拉斯特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你選擇了什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選擇舒適區,你隨時可能被危機湮沒;選擇強大自己,便能不斷拓寬人生安全的領域。
備,是防患的妙方
《左傳》中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而無患。」人生在世,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沒有人喜歡意外和危險,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不是我們的意志可以轉移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安穩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著對危機的警惕,做好應付突發事件的準備。
在事業成功時,要提高抵抗失敗和挫折風險的能力;在生活富裕時,存好餘糧。在身體健康時,做好保健,預防疾病和傷痛;在風華正茂時,要為年老力衰做儲備。人,最高的遠見是居安思危。唯有居安思危,自強不息,才能防微杜漸,遇危變安。
《易經》涵蓋了世俗的大小道理,其中的知識值得我們深刻推敲。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必須做到精神豐富飽滿。就連孔子也曾說過,再多給我幾年學習《易經》,我也就不會犯什麼大錯了。
大家都知道,《周易》即《易經》,是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它把我們人一生當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總結髮現我們會遇到六十四類問題,六十四個場景所以《易經》就把這六十四個場景叫做六十四卦。
換句話來說,《易經》就像是一面鏡子,你遇到了一個問題,用這面鏡子做參考,你可能會少走很多的彎路。也可以說是一本佔卜書,尤其是有事難以抉擇的時候,卜一下吃個定心丸。但要記住,福禍相依,真假相依,虛實共存,這是這個世界的常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但苦於古人的文言文枯燥複雜,也就有了這版帶注釋、譯文的《易經》,它不僅簡單易懂,內容還十分豐富完整,讓每個人都能讀懂《易經》。
你還在等什麼,快點擊這裡購買 ↓
總結一下,易經最精髓的地方就是教人做「選擇」,認清自己在哪個時間節點很重要,因為這就是你現階段的「命」,此處的「命」是你人生的一個基礎。總之,是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去好為人師,誇誇其談,空有理想沒有行動,那樣的話你一定是痛苦的。當然,不能忘記提升道德水平和境界,否則你想更上一級難於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