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序:
莊子告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生命有限,知識無限,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非常危險!尤其當下,信息泛濫,知識碎片,我們許多寶貴的時間被吞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浩如汪洋,該怎麼學習?有沒有「安全、高效」的方法?
老湯:首先點讚莊子!「學海無涯苦作舟」不嚴謹,會誤導!學海無涯,一葉孤舟,苦苦掙扎,緩慢向前,怎麼可以?還需良師指引!分享一個讀書的竅門:讀書,要多讀經典、名著。因為經典、名著,經過先哲的篩選,得到後人認可,經過歲月的衝刷,才沉澱下來。所以,是最安全的讀書方式,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例。中華傳統文化體系宏大,先要輪廓性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從兩個維度分析:對人類的貢獻度、對人生的重要度。能在這兩個維度有交集,就能稱之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反覆比較、認真梳理,我發現,兵家、儒家、道家、佛家、易經兩者兼備。一個字講兵家:「武」,止+戈,止戈為武。中華文化對戰爭的態度集中體現在:「武」這個字上。中華文化是反戰的,戰爭是迫不得已,目的是制止戰爭。一個字講儒家:「儒」,人+需,人之所需。儒家為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提供了必需品,南懷瑾老師打了一個很好的比方:儒家是糧店。儒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字講道家:「道」,路+首,前路之首。道家站得高、看得遠,就像一個老者,在前面指路。我們經常對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非要自己探路,結果頭破血流,回頭一看,老者是對的。這時,天國傳來一個聲音:我說過了吧!還配同傳:I told you!一個字講佛家:「佛」,弗+人,非人所及。佛家解釋人類的終極問題,生死、輪迴等。用數學解釋,輪迴像一條無限延展的直線,生死只是其中的線段。佛家講了很多生前死後的故事,非常生動,很有道理,沒人見過,無從證實,信不信由你。佛家提出許多高層次的要求,比如不殺生、放下、禁慾等,很重要,但常人很難做到。一個字講易經:「易」,日+月,陰陽變化。日代表陽,月代表陰。「易」揭示了世界三大特點:簡易、變易、不易。用日月打比方,我們都認識日月,顯而易見:簡易。日月升落,周而復始:不易。每天升起的日月都不相同,一直變化:變易。處於不同時期的人生,需求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的效用不同,所起的幫助不同。我們的學習該從什麼地方著手?人生就是一場戰役!我們都是競爭的產物,我們因為勝利才來到世上。要讓競爭變得富有章法而又優雅,要讓人生從容淡定,就要懂點兵法。中國兵書眾多,要重點學習「兵經之首」:《孫子兵法》。人生不能一直處在競爭、戰爭狀態,人要崩潰的。人際關係大部分是非競爭關係,這就需要懂得儒家的為人處世之道。儒家門派眾多,泥沙俱下,我們要追根溯源,到創始人孔子那裡去拜師學藝。要了解孔子思想,必須學習《論語》。還想擴展學習,就去讀《大學》《中庸》《孟子》,這是朱熹推薦的「四書」。人生有高峰低谷,四季有酷夏寒冬。怎樣面對跌宕起伏的人生?這時,道家發話了:孩子,我來告訴你,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所以,我們要懂一點老莊,學習《道德經》《莊子》。生死是人類的終極問題,非常複雜,又必須解決,否則我們會生活在恐懼之中。佛家給出了答案。佛家是外來學說,體系龐大,容易讓人迷路。南懷瑾老師稱佛家為百貨店,而且警告普通人:不要入得太深。要了解佛家,我主張先學習禪宗,這是中國化的佛教,讀起來會比較親切。易經是中華文化之源,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離我們時代久遠,是不同的表達體系,要了解它難度很大。孔子感慨:「加我數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他透露了幾個信息: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經驗積累,到了一定年齡,才能走得進這座宏大的寶庫。一旦掌握,就不會犯大錯。人生苦短,一旦明白,也就快到終點了。孔子到了晚年,就不到處亂跑了,趕緊停下來,給人類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老湯心得:學《易經》,重在懂得易理,掌握人生道理。我悟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順序:兵家、儒家、道家、佛家,最後學易經。按照這個方法,會提高學習效率。如果讀以上著作很難、很累,那就讀中國四大名著,反覆讀。四大名著對兵儒道佛易進行了很好的詮釋,是以上理論的案例分析,把兵儒道佛易思想通過人物、事件,形象地表達出來。比如《紅樓夢》,寶釵代表儒家,八面玲瓏,體貼入微,方方面面的關係都處理得很好,但不免有點俗,老是勸寶玉好好學習、考取功名,搞得寶玉很煩。她的住處叫「蘅蕪苑」,所以,她和寶玉「很無緣」,哈哈!蘅蕪,一種藤草,生命力很強,攀上了高枝,就努力向上爬,攀不上,就在地上生長。這正是儒家知識分子命運的寫照。黛玉代表道家,超凡脫俗,一塵不染,「質本潔來還潔去」。她不勸寶玉讀書,他怎麼喜歡怎麼來,自然而然,放飛自我。她喜歡歲寒三友之一的竹子,這也是道家的象徵。她的居所叫「瀟湘館」,相傳舜南巡病逝,瀟湘二妃往尋,淚灑青竹,斑斑點點,悲傷而亡。「瀟湘」後喻斑竹,泛指竹。明白黛玉老是哭哭啼啼了吧?寶玉代表佛家,這小哥一開始在紅塵裡混,身邊一群美女,羨煞無數男人,他住的地方叫「怡紅院」。他最後想明白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皈依佛門。比如《三國演義》,諸葛亮集兵家、儒家、道家於一體:善打仗、很忠誠、精通易經八卦。《西遊記》批評道家,調侃佛家,借彼岸事件,講人情世故,沒談儒家思想,但卻深深打上了儒家的烙印。《水滸傳》聊江湖規矩、市井生活,當上升到一定層面後,還是離不開「君君臣臣」儒家文化:接受招安。春風化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這樣融匯在四大名著之中。
湯博士人生感悟之二四三
首發於:舶蘭書院
舶:厚德載物
蘭:和而不同
主筆:60後老湯(湯超義)&90後 小湯
一對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父女
《掌控人生主動權——孫子兵法與人生戰略》出了「增補本」啦~~
該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入2020年重點推薦圖書
噹噹上有售哦。